(共15张PPT)
法国大革命和
拿破仑帝国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PPT/教/学/课/件
旧制度的危机
启蒙运动
发起:18世纪,法国
性质:反对旧制度(封建制度)的思想解放运动
代表人物:
(1)伏尔泰:启蒙运动的旗手,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
(2)孟德斯鸠:最博学的启蒙学者,提倡分权制衡的政治模式(如美国的三权分立)
(3)卢梭:主张最大限度地让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影响
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根本原因:
法国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直接原因:
对外战争(支持美国独立战争)致使财政危机严重
理论基础:
启蒙运动为其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国际因素:
英国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鼓舞
时间:1789—1793年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代表:罗伯斯庇尔)
法国大革命的过程
发展:
1792年,宣布废除君主专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并于1793年,将国王路易十六送上断头台;
开始标志: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制宪:
1789年8月,通过《人权宣言》;1791年,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导火索:
1789年5月,召开三级会议,民众武装力量聚集,支持制宪议会;
法国大革命的过程
第一次人民起义
人权宣言
1789年7月14日(后来定为国庆日),巴黎民众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引发全国暴动。法国大革命开始。
1、制宪会议废除贵族特权和封建地租;
2、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3、制宪会议制定宪法,。
法国国庆日是每年的7月14日。以纪念在1789年7月14日,巴黎群众攻克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从而揭开法国大革命序幕。
革命爆发
革命成果
时间
机构
内容
核心
意义
1789年8月26日颁布
制宪议会
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
用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思想反对封建专制等级制度
1、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文件。宣扬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用法律形式否定了君主专制等级制度,是它的进步意义。为资产阶级夺权奠定了基础。
2、但是保护私有财产,用财产不平等代替阶级不平等是它的局限。
纪念
思考:人权宣言的内容,反应了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之间的什么关系?
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必要的思想准备
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一次伟大实践
美国独立战争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积极影响。
法国大革命的过程
第二次人民起义
原因:
1、路易十六里通外国,出逃。
2、普鲁士奥地利进逼巴黎。
起义成果:
1、瓦尔密大捷
2、成立法兰西第1共和国
3、除死好路易十六
建立共和国:
1792年,制宪会议废除君主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这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建立的法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马赛曲
三色旗
法国大革命期间,有过许多鼓舞斗志的战斗歌曲,而最受群众喜爱、流行最广的,是自由的赞歌——马赛曲。后成为法国国歌。
1789年,巴黎国民自卫队以蓝、白、红三色旗为队旗;1789年,巴黎国民自卫队以蓝、白、红三色旗为队旗;法兰西共和国国旗曾是法兰西共和国大革命的象征,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
法国大革命的过程
第三次人民起义
【革命原因】
<一>
欧洲封建君主害怕革命传播,决定绞杀法国革命。英、荷、西、普、奥等国组成反法联盟。进攻法国。
<二>
国内保王党妄图复辟。形势严峻。
革命情况
革命结果
雅各宾派 罗伯斯比尔掌握了政权,组成救国委员会,采取严厉措施,平息了国内叛乱,打退了反法联军。把革命推向了高潮
雅各宾派,打击面过宽罗伯斯比尔被送上断头台。反法同盟卷土重来。革命高潮结束。
罗伯斯庇尔
法国大革命时期政治家,
雅各宾专政时期的实际最高领导人。
1794年6月4日,国民公会全体代表一致推举罗伯斯庇尔为主席。
危难时刻显身手,罗伯斯庇尔上台
限定物品价格;
实行恐怖政策严惩反动分子;
推翻封建土地制度;动员全国力量反对内外敌人
打退外国军队进攻
平息国内叛乱
把大革命推向高潮
罗伯斯庇尔被送上断头台
打击面太宽,树敌太多,失去了统治基础。
为了镇压反对派,罗伯斯庇尔 采用恐怖政策,通过了改组革命法 庭的法律,规定可以随意处死反对 派。从1794年6月10日起,平均每 天处死50人。而里昂清算反革命时 则将囚人每200人一批置于深沟用 大炮轰击。
1794年7月,罗伯斯庇尔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雅各宾派解散,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这只是代表法国大革命高潮过去,并不代表资产阶级的失败。
"过往的行人 啊!我罗伯斯庇尔长眠于此, 请不要为我悲 伤,如果我活 着的话,那你 就活不成。"
【罗伯斯庇尔墓志铭】
阅读下列材料并思考问题
材料一:法国大革命不仅属于法国,也属于全世界。这是因为法国大革命为全人类留下了一份共同的遗产《人权宣言》
——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二: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正是在大众直接参与下,靠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才真正将反封建的斗争进行到底,与旧制度“完全决裂”,最终筑起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大厦,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合适的环境。
——楼均信《法国大革命反思》
大革命的意义
大革命的性质
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摧毁了法国的君主专制,八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环境。
是一场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拿破仑·波拿巴
出生于科西嘉岛
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
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
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年-1815年)
拿破仑于1804年12月2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
在位期间称“法国人的皇帝”,自查理三世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
16岁:炮兵少尉
24岁:少将
26岁:中将
27岁:军团司令
30岁:第一执政
33岁:终身执政
35岁:称帝
时势需要一位英雄并造就了一位英雄
拿破仑帝国
建立的背景:反法联军卷土重来,政局动荡,法国资产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稳定统治秩序。
夺权: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组成一个新政府
对内政策:①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②主持制定《拿破仑法典》。
对外政策:多次打败反法联盟,维护革命成果,扩大革命影响
帝国建立: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
走向覆灭: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大败而归,1815年,帝国覆灭
颁布民法典
材料一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545条:除 斐堡竺用业专穿E的!削尝,予得變理任何人地充自巨的點产:
材料二 在《拿破仑法典》颁布后的近100年的时间内,欧洲先后 有25个国家以该法典为蓝本制定本国的民法典。如,丹麦、德国、瑞典、葡萄牙、西班牙等。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 40次 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 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 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一 一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以法律形式保障人民的权利保护私有财产
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拿破仑
对外措施:多次打败欧洲反法联盟的军队
到1810年左右,欧洲大陆上已没有堪称法国敌手的国家
法兰西第一帝国控制了东至波兰,西到西班牙,北起荷兰 ,南到意大利的广大领土,帝国盛极一时。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灭亡
1811年,拿破仑决定率军远征沙俄。他在东普鲁士和波兰集中了一支号称70万人的大军,于1812年6月侵入俄罗斯。
1813年10月,法军在莱比锡会战中战败。
第二年4月,拿破仑宣布退位,被流放到意大利海岸附近的厄尔巴岛上。
1815年3月1日,拿破仑秘密逃离厄尔巴岛,在法国儒昂港登陆。
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又于滑铁卢会战败于英国和普鲁士联军之手。
6月22日,拿破仑第二次退位。10月,他被流放到英国在南大西洋中的领地圣赫勒拿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