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朝天子·咏喇叭 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朝天子·咏喇叭 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3 11:58:0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16张PPT)
朝天子·咏喇叭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
新知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歌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情,都会创造出不同的诗歌。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吧。今天我们来赏析一首元曲——《朝天子·咏喇叭》
走进作者
王磐 (约1470—1530),字鸿渐,号西楼,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县)人。明代散曲家、画家。从年轻时起即鄙视功名,筑楼高邮城西,与名流谈咏其间,因自号西楼。其散曲题材广泛,虽多闲适之作,亦有同情人民疾苦、讥讽时政的佳作。有《王西楼乐府》。
创作背景
本曲选自《王西楼乐府》(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朝天子,曲牌名。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 ,宦官当权,欺压百姓,在运河上,他们往来频繁,行船时常吹号来壮大声势,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鱼肉百姓。诗人家住在运河边的高邮,目睹宦官的种种恶行,写了这支《朝天子》,借咏喇叭,揭露宦官的罪行。
朗读指导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古文探究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一种吹奏乐器。
曲子短小。
声音响亮。
官府的船。这里指扰民的宦官船只。
形容来往频繁,出现次数很多。
声望和社会地位。
古文探究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水干了,鹅也飞光了。比喻民穷财尽。
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
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
和。
句子解读
喇叭和锁呐,(吹的)曲子很短,但声音极为响亮。官船来往穿梭如织,杂乱如麻,全靠你来抬高声望地位。当兵的听了愁眉不展,百姓听了担惊受怕。哪里去辨别什么真和假?眼看着这喇叭吹得有的人家倾家荡产,有的人家元气大伤,直吹得水干了,鹅也飞光了,黎民百姓家破人亡啊!
译文:
阅读指导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这一句说喇叭、唢呐的特征。“曲儿小腔儿大”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和对比的手法,形象地表现宦官的无耻情态,他们地位本来低下,一出皇宫,就狐假虎威,装腔作势,气焰嚣张,极富讽刺性。
阅读指导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这一句说喇叭、唢呐的用途,是为来往如麻的官船抬高声望地位。“乱如麻”三个字则把宦官的横冲直撞、不可一世、为非作歹的情态描摹得淋漓尽致。
阅读指导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这两句从听觉角度剖析了喇叭和唢呐声的危害,喻指宦官肆意侵害军民的利益,让人闻风色变,不寒而栗,胆战心惊。
阅读指导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最后一句写喇叭、唢呐吹奏的结果:直吹得民穷财尽,家破人亡。这句话猛烈地抨击了宦官专权,鱼肉百姓,搜刮民脂民膏的罪恶,强烈地表达了对宦官专权的痛恨之情。
艺术特色
这首散曲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这首散曲借咏喇叭,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对宦官专横跋扈、趾高气扬嘴脸的强烈憎恶之情。
艺术特色
这首散曲主要采用了拟人的写法,借助“喇叭”“唢呐”巧妙地讽刺了哪些人?
讽刺了那些仗势欺人、强取豪夺、搜刮民脂民膏的腐败官吏。
艺术特色
前人在评价这首散曲时,认为这首散曲极富艺术魅力,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同意。这是一首咏物散曲。表明上看,无一句不是在“咏”喇叭,实际上,无一句不是在写那些宦官的丑态,以及祸国殃民的罪行。构思巧妙,语言通俗浅近,而又不失幽默诙谐,是一首极富韵味与讽刺力的咏物散曲。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