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言基础知识运用复习:《理解长句》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理解并欣赏长句之美。
2.总结理解长句之法。
预习任务
自读《自然选择的证明》,画出理解有难度的长句,试着用自己的办法概括其中一两句长句的意思。
学习过程
导入:
人类文明的进程总是有赖于巨人的伟大发现。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我们破译人类进化奥秘的里程碑,而《自然选择的证明》则是这一块里程碑上雅璨的桂冠。
但是,它的阅读难度很大。究其原因,是我们对相关知识感到陌生;更重要的是,这是篇译文,欧化的句式和繁复的长句成为我们理解的障碍。所以,这节课我们主要着眼于《自然选择的证明》中的长句,了解其表达功能,试着发现长句之美。
任务一 长句短句 各臻其妙
学生讨论、交流下面两句在表意上的不同点。
①“在同一块大陆上,在极为不同的条件下,在炎热和寒冷的环境中,在高山和低地,在沙漠与沼泽,每一大纲中的大多数生物是有明显联系的。”
②“那些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起作用的,并严格审视每一个生物的全部体制、构造和生活习性的选择力量一即择优弃劣的力量,会受到什么限制吗?”
教师小结:
短句简洁明快,长句丰富复杂,各有作用,各臻其妙。《自然选择的证明》是学术论文,要更好地理解文章,必须先理解长句的意思。
任务二 切分层次 理解语意——标点分层法。
1.学生朗读,切分层次。
“新的改良变种必将替代旧的///、少有改良///的变种,//并使其绝灭;/这样,物种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为确定的///、界限分明///的自然群体了。”
先厘清句内层次,才会有准确的朗读。
2.分析过程:
这个长句的分号将句子内容一分为二,各自陈述,也就是句子的第一层级,分号前的“新的改良变种必将替代旧的、少有改良的变种,并使其绝灭”和分号后的“物种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为确定的、界限分明的自然群体”之间是第一层的因果关系。
“新的改良变种必将替代旧的、少有改良的变种”和“使其绝灭”之间是句子的第二层;而顿号则是为了区别分开列举的事物,被顿号分隔的事物依旧是一个整体。“旧的”“少有改良的”都是修饰“变种”,“确定的”“界限分明的”都是修饰“自然群体”,因此,这是句子中的第三个层级。
3.教师小结:
这句话的主要意思就是:改良变种替代旧的(少改良的)变种,使其灭绝:这样,物种成为自然群体。
(1)我们依据标点的停顿来朗读长句,能更好地熟悉句意,理解句子的内在逻辑。
(2)文中的“其”代指“旧的,少改良的变种”。分号后的“这样”,也是一个指代性词语,代指上句的“改良变种替代旧的(少改良的)变种,使其灭绝”这句话。理解了句子的内在逻辑,也能更好地读准和鉴赏长句。
4.思考研讨:
第二段句子句式有何特点?句子间是何关系?
总共六句话。句式较长,前两个句子是反问句、复句,第三、四个句子是设问句,一问一答。前四句话逐层递进,层层叠加“变异”的一个特点。第五句话总结结论,第六句话过渡,引起下文。
任务三 分析长句 理清关系——图示分层法。
1.分析第二段第一句话,理清复句关系。
回顾复句类型——复句的分句间有一定的逻辑事理关系,根据分句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等类型。
①如果动植物确有变异,②不管这一变异是多么微小和缓慢,③只要其变异或个体差异在某一方面有益于自身发展,④它们为什么不会通过自然选择将其保存和积聚起来,⑤即所谓最适者生存呢
分析过程:
①②③与④⑤是假设关系,这是第一层关系。其中,①②与③形成了条件关系,④与⑤是并列关系,这是第二层关系。而①②之间又形成了解说关系。 ①///(解说关系)② //(条件关系)③ /(假设关系)④ // (并列关系)⑤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动植物会通过自然选择将其变异或有益于自身发展的的某一方面保存和积聚下来,即最适者生存。
2.分析第二段第二句话,理清复句关系。
①如果人们能够耐心的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变异,②那么在复杂而多变的生活条件下,③那些有利于自然界的变异为什么不会经常产生,④并得到保存或选择呢?分析过程:①与②③④是假设关系,这是第一层关系。其中 ③与④是承接关系,这是第二层关系。
/(假设关系)②③//(承接关系)④
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自然界的变异不会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变异并得到保存和选择。
3.分析第二段第三句话,提炼句子主干。
那些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起作用的,并严格审视每一个生物的全部体制、构造和生活习性的选择力量——即择优弃劣的力量,会受到什么限制吗?
主干:选择力量——即择优弃劣的力量不会受到限制
总结提升——简要总结理解长句之法。
(1)抓关键概念。
(2)抓标点和关联词语,弄清前后句子关系。
(3)抓指代性词语,弄清具体指代内容。
(4)分析句子结构:理清主干,揣摩重要修饰词。
课堂练习
理清下面句子的层次。
①如果物种只是特征明显而稳定的变种,②我们马上就会发现其杂交的后代,在某些性质和程度上,如在连续杂交之后,彼此可以融合等方面,酷似其父母,③并且都如公认的变种的杂交后代一样,遵循着同样复杂的法则。(《自然选择的证明》)
作业
用框架法划分句子层次,并对句子的意思进行概括。
①由于每个物种都有按照几何级数过度繁殖的趋向,②而且各个物种中变异了的后代,可以通过其习性及构造的多样化去占据自然条件下多种多样的生活场所,③以满足数量不断增加的需要,④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更倾向于保存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自然选择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