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复习专项——阅读理解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北大荒的秋天
严 涛
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lán)的锦缎。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diàn)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1.北大荒的秋天是一个万花筒。留心观察,你会发现短文第2自然段运用了多种表示颜色的词语来突出天空的色彩,请至少列出四处。_________
2.短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把小河比作_____,突出了河水____的特点。
3.请用“ ”画出短文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并用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向日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是围绕北大荒来写的,描写了天空、小河、_____几种景物,展现了北大荒秋天的_________和_________,表达了对北大荒的_______之情。
5.下列对短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大荒的秋天是从九月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的
B.北大荒的小河十分清澈
C.“大豆摇铃千里金”是指北大荒盛产黄金
二、开心阅读。
天牛来访
①坊的天井一直是小虫聚集的地方。
②在天井西墙上,常看到散步的千足虫、热睡的牛。东墙檐口,住着庞大的妈蚁家族。夏季晨雨来临前,总能看到妈蚁们排着长队上下奔波,日夜忙碌。
③-只天牛从天井上方的枫树上飞了下来,深赭(zhě)色的身体,黑色斑纹,,两肩凸出,像武士的铠甲,突起的额头上有两只长长的触角,并能自由转动,选看很像美猴王头顶上的雉鸡翎。当它飞起来时,张开的翅膀,又好似深赭色的披风,成武异常。
④这只天牛蛮横无理,竟肆无忌惮地飞到我的桌上来,尖利的爪子在桌面上划过,伴随嘴里发出的吱嘎吱嘎的声音,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
⑤我起身让座,想看这只天牛能得寸进尺到何种地步。一只小妈蚁沿着桌腿爬到桌面上,我伸出手指,想挡住小妈奴的去路,可小妈蚁硬是绕开我的手指,直奔天牛而去。
⑥这样一来,我倒要看看这庞然大物遇到这小黑点,态度又会如何。
⑦小妈蚁浑然不觉眼前这个怪物有多可怕,照样用两个触角去触天牛。而这不速之客——天牛,并没有生气,也没一巴掌拍死小妈奴,而是歪着头打量这眼皮底下移动的小黑点,似乎只是好奇,天牛看着小妈奴,嘴里依然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像是在大笑。
③原来,威武凶猛的天牛是个素食主义者。
⑨一场虚惊。
6.根据短文内容,选词填空
一天,一只( )的天牛( )地飞到作者的桌子上,一副( )的样子,作者起身让座,想看它能( )到何种地步。没想到一只小蚂蚁爬过来,天牛却没有生气,原来天牛是素食主义者。
A.得寸进尺 B.蛮横无理 C.咬牙切齿 D.肆无忌惮
7.短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作者将_____________比作深赭色的披风,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天牛____________的形象。
8.“我”伸出手指,想挡住小蚂蚁的去路,是因为( )
A.“我”想戏弄一下小蚂蚁,自娱自乐
B.“我”想让小蚂蚁远离桌子上的天牛
C.“我”害怕小蚂蚁从桌子上面掉下去
D.“我”想看天牛得寸进尺到何种地步
9.“这样一来,我倒要看看这庞然大物遇到这小黑点,态度又会如何。”这句话表达了“我”( )的心情。
A.烦躁 B.好奇 C.生气 D.紧张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矿矿的研究(节选)
随着儿子对那十几本书的阅读及研究的深入,我们不断地从他那儿获得有关蓝鲸的知识:
蓝鲸一天要吃4吨虾,蓝鲸的寿命是90~100年,蓝鲸的怀孕期是300~330天,蓝鲸的心脏像一辆汽车那么大,蓝鲸的舌头上可以同时站50~60人,蓝鲸的主血管可以任一个人爬进去……
矿矿终于完成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一份研究报告——《蓝鲸》。“论文”是由3张活页纸装订而成的。
10.我知道。
(1)蓝鲸一天要吃_______吨虾。
(2)蓝鲸的寿命是_______年。
(3)蓝鲸的怀孕期是_______天。
(4)蓝鲸的心脏像_______那么大。
11.根据图文,完成题目。
(1)矿矿的第一份研究报告是《______________》。“论文”是由_______张活页纸装订而成的。作者是黄矿矿。
(2)矿矿“论文”的四个小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
《父亲、树林和鸟》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童年时,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河岸的一片树林边走过。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着。
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父亲指着一棵树的一根树枝对我说:
“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我仔细找,没有找到动着的那几片叶子。
“还有鸟味。”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鸟。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鸟也有气味?”
“有。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黎明时,所有的鸟都抖动着羽毛,要抖净露水和湿气。
“每一个张开的喙都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
“鸟要准备歌唱了。”
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父亲说。
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12.请在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挺立( ) 惊讶( ) 畅快( )
13.“沉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有:①分量大,程度深;②(心情)忧郁,不愉快。
“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中“沉重”的意思是________。(填序号)
14.父亲来到树林边,怎么就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请用概括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为什么最容易被猎人打中?从父亲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对鸟十分________。
16.为什么“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很喜欢鸟?请用概括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请你写一条保护鸟类的标语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阅读:
《读不完的大书》节选
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两军对垒时,那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敬佩。
植物的开花、结籽,暑寒荣枯,有着不同的趣味。花儿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有单瓣的、重瓣的,千姿百态。草的叶子各不相同,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的还带着刺。
我家房子前后栽有各种果树,有梨树、桃树、橘子树、柚子树,在不同的时间里,它们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刚从树上摘下的果子,味道格外鲜美。
我最喜爱的,是我家屋后的两丛竹子和一株棕榈。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
19.《读不完的大书》中“大”读作( ),在“大夫”一词中“大”读作( )。
20.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愉悦( ) 敬佩( ) 格外( )
21.选文中描写的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有很多,请写出四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选文最后一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摘抄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井然有序:__________________ 千姿百态:__________________
24.根据选文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画“√”,错的画“×”。
(1)作者通过细致描写老鹰捕捉麻雀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老鹰的雄健勇猛。( )
(2)我们能从作者对“雨后春笋”的描写中体会到植物旺盛的生命力。( )
(3)选文用了丰富多样的句式来描写动物,语言生动,突显了大自然的多样和好玩。( )
(4)“读不完的大书”中的“大书”指的就是大自然。( )
参考答案:
1.一碧如洗、银灰、橘黄、绛紫。 2. 比喻 透明的蓝绸子 清澈见底 3.原野热闹非凡。 示例:迎着太阳,在风中轻轻地点头微笑。 4. 原野 自然风光 丰收景象 无比热爱 5.C
【解析】1.本题考查了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
第2自然段中突出天空色彩的词语有:一碧如洗、银灰、橘黄、血红、绛紫、五彩斑斓。
一碧如洗:通常指天空的颜色,碧蓝得没有杂色,也就是形容晴空万里时天空的颜色。
银灰:浅灰而略带银光的颜色。
橘黄:一般指橘黄色,代表着令人着迷和热情。
血红:鲜红。
绛紫:暗紫中略带红的颜色。
五彩斑斓:形容颜色多,色彩错杂灿烂,且耀眼。
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与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是运用比喻,“小河”比作“透明的蓝绸子”,写出小河的清澈,“躺”是拟人,表现小河的安闲宁静。
3.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运用与寻找文章中心句的能力。
“中心”就是“中心思想”的前半部分,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
第四自然主要写了大豆、高粱、榛树叶子,突出了原野的热闹,所以中心句是第一句话“原野热闹非凡。”
“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豆”“高粱”拟人化,生动地写出了它们在原野上欢乐的情景。
注意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比如:向日葵尽情地舒展着她婀娜的细腰,笑意盈盈地看着太阳,拼命地展现自己刚带上的金黄色衣裳。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本篇文章通过描写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这些景象总结出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了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A.根据文章第一自然那段“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可知,选项A叙述正确。
B.根据文章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可知,选项B叙述正确。
C.根据文章第五自然段第一句话可知,“大豆摇铃千里金”是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是指北大荒的秋天到处一片丰收的景象,就好比大地上到处都是黄金一样。故C选择叙述错误。
6. B D C A 7. 比喻 天牛张开的翅膀 威武凶猛 8.B 9.B
【解析】6.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提取和整体感知的能力。
认真读题,明确题目要求,这道题要求结合短文内容作答。做题之前先通读全文,在文中找出选项中的四个词语,填入相应位置即可。
第一个词语应选“蛮横无理”。蛮横无理,意思是指野蛮粗暴,穷凶极恶,不讲文明。文中指威武的天牛并不顾忌“我”,也没有向“我”打招呼,就飞到了“我”的桌子上,不讲文明。
第二个词语选“肆无忌惮”。肆无忌惮,意思是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的意思。从第四自然段可以看出,天牛并不顾忌“我”,也没有向“我”打招呼,就飞到了“我”的桌上。
第三个词语选“咬牙切齿”。咬牙切齿,意思是形容极端仇视或痛恨,也形容把某种情绪或感觉竭力抑制住。文中指天牛飞到“我”的桌子上,用尖利的爪子在桌面上划过,伴随嘴里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摆出了一副并不好惹的样子。
第四个词语选“得寸进尺”。得寸进尺,意思是得到一寸就想 进一尺。比喻贪得无厌。文中指“我”起身让座,担心这样威武异常又肆无忌惮的天牛进一步耀武扬威。
7.本题考查比喻句。
短文第三自然的最后一句话:“当它飞起来时,张开的翅膀,又好似深赭色的披风,威武异常。”作者将天牛张开的翅膀比作深赭色的披风,“威武异常”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天牛威武、如将军一般的形象。
8.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提取和理解能力。
做这类题时,我们要先找到相应的段落,然后联系上下文来推理原因。通过题干可以找到第⑤段“我起身让座,想看这只天牛能得寸进尺到何种地步。”可知作者挡住小蚂蚁去路的原因是他想让小蚂蚁远离桌子上的天牛,怕天牛伤害小蚂蚁。
故选B。
9.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能力。
要理解作者此时的心情,必须仔细品读句子。从“我倒要看看这庞然大物遇到这小黑点,态度又会如何”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接下来发生的事非常好奇,所以答案选B项。
10. 4 90~100 300~330 一辆汽车 11. 蓝鲸 3##三 ①蓝鲸的介绍 ②蓝鲸吃什么? ③蓝鲸怎么吃东西? ④蓝鲸的非凡之处
【解析】10.此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读短文第二自然段“蓝鲸一天要吃4吨虾,蓝鲸的寿命是90~100年,蓝鲸的怀孕期是300~330天,蓝鲸的心脏像一辆汽车那么大,蓝鲸的舌头上可以同时站50~60人,蓝鲸的主血管可以任一个人爬进去……”可知:
(1)蓝鲸一天要吃4吨虾。
(2)蓝鲸的寿命是90~100年。
(3)蓝鲸的怀孕期是300~330天天。
(4)蓝鲸的心脏像一辆汽车那么大。
11.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1)文中第三自然段“矿矿终于完成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一份研究报告——《蓝鲸》。“论文”是由3张活页纸装订而成的。”可知矿矿的第一份研究报告是《蓝鲸》“论文”是由3张活页纸装订而成的。作者是黄矿矿。
(2)矿矿“论文”的四个小题目藏在图片上。第一幅图是矿矿研究报告的封面,第二幅图和第三幅图分别是研究报告的内容,矿矿“论文”的四个小题目就在第二、第三幅图中,分别是:①蓝鲸的介绍;②蓝鲸吃什么?③蓝鲸怎么吃东西?④蓝鲸的非凡之处。
12. 兀立 惊愕 舒畅 13.① 14.父亲从观察到无风而动的树叶和闻到过夜的鸟儿焐热水汽的味道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 15.了解和喜爱 16.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如果父亲是一名猎人,他能够凭借出色的观察力猎捕到很多鸟。 17.从父亲仔细观察树木,闻到鸟味,预料到鸟儿准备唱歌和知道鸟儿在黎明时翅膀潮湿,飞行沉重可以看去父亲有细心地观察鸟儿,十分喜欢鸟儿。 18.保护鸟类,人人有责。
【解析】12.本题考查近义词。
挺立:笔直地站立。近义词:兀立、直立、屹立、挺拔。
惊讶:觉得很意外,很奇怪,很惊异。近义词:惊愕、讶异、吃惊。
畅快:舒畅快乐。近义词:舒畅、舒适、舒服。
“兀立”出现在第六段;“惊愕”出现在倒数第三段;“舒畅”出现在第十五段。
13.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的意思是:黎明时的鸟,因为翅膀沾满了露水和湿气,十分潮湿,所以在飞行时需要很用力地扇动翅膀,显得十分笨重。根据词意和句意,“沉重”的意思是:分量大,程度深。故选①。
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从父亲说的话“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可以知道父亲通过观察到树叶在没有风的情况下在抖动和闻到树林里过夜的鸟焐热水汽的味道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
因此,父亲从观察到无风而动的树叶和闻到过夜的鸟儿焐热水汽的味道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
1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从父亲的回答“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可以知道父亲对鸟观察得十分细致,从而体现了父亲对鸟的了解和喜爱。
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从父亲说的话“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还有鸟味。”可以知道父亲是一个十分细心的人,善于观察。从父亲说的“鸟要准备歌唱了。”“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可以知道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如果父亲是一名猎人,他能够凭借出色的观察力猎捕到很多鸟。因此,作者在文章里写道“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从“还有鸟味。”可以知道父亲很细心地观察过环境和鸟儿的习性,从父亲说的“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可以知道父亲很喜欢鸟儿在树上唱歌的情景,从“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可以知道父亲有认真观察鸟儿,这些都说明了父亲对鸟的了解和喜爱。
从父亲仔细观察树木,闻到鸟味,预料到鸟儿准备唱歌和知道鸟儿在黎明时翅膀潮湿,飞行沉重可以看去父亲有细心观察鸟儿,十分喜欢鸟儿。
18.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题目要求写保护鸟类的标语,同学们参考标语的格式,从保护鸟儿的人员、做法、作用等方向思考标语。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
示例一:保护鸟类,人人有责。
示例二:爱鸟护鸟是人类的美德。
示例三:保护鸟类,环境优美。
示例四:爱花之人不采花,爱鸟之人不打鸟。
示例五:鸟儿的歌声是大自然对人类的赞歌。
19. dà dài 20. 喜悦 尊重 分外 21. 蚂蚁 果树 麻雀 老鹰 22.我最喜爱的,是我家屋后的两丛竹子和一株棕榈。 23. 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24. × √ √ √
【解析】19.本题主要考查对多音字的掌握。
大:dà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读不完的大书》中“大”读作dà。
dài大夫。
20.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掌握。
愉悦:指欢乐,喜悦,身心放松。近义词:喜悦、高兴、华蜜。
敬佩:敬重佩服。近义词:尊重、钦佩、景仰。
格外:表示超过寻常。近义词:分外、卓殊、特别。
21.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掌握。
从“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两军对垒时,那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敬佩。”可知,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有:麻雀、老鹰、蚂蚁、植物、果树。
22.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心句的掌握。
从“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可知,本段主要介绍了竹子和棕榈,因此,“我最喜爱的,是我家屋后的两丛竹子和一株棕榈。”这句话,是本段的中心句。
23.本题主要考查解释词语意思。
井然有序: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序:次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24.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心句的掌握。
(1)从“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可知,老鹰没有捕捉麻雀,因此,说法错误。
(2)从“我最喜爱的,是我家屋后的两丛竹子和一株棕榈。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可知,我们能从作者对“雨后春笋”的描写中体会到植物旺盛的生命力。说法正确。
(3)从“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两军对垒时,那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敬佩。”可知,选文用了丰富多样的句式来描写动物,语言生动,突显了大自然的多样和好玩。说法正确。
(4)“读不完的大书”中“大书”指大自然,那里有无穷的奥秘和无尽的乐趣。说法正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