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学年度五年级科学选择题题期末专项训练
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 B.点燃的蜡烛 C.萤火虫 D.月亮
2.“囊萤映雪”描述了两个家贫而又刻苦读书的人的故事。其中的“囊萤”是指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捉一些萤火虫来照明读书;“映雪”是指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月亮的光亮来读书。 在“囊萤映雪”中,属于光源的是( )。
A.萤火虫 B.月亮 C.雪
3.( )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它给地球上的万物提供了光和热。
A.太阳 B.电灯 C.蜡烛
4.根据发光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可分为生物光源和非生物光源,以下属于生物光源的是( )。
A.萤火虫 B.火柴 C.月亮
5.类似的故事还有“凿壁偷光”,讲述的是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利用邻居家的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匡衡利用的是( )。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6.做早操时同学们排成一列纵队。当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面一位同学的后脑勺时,就说明队伍排直了,这是因为( )。
A.后面同学比较高 B.同学间距离近 C.光沿直线传播
7.小科同学为了探究光是怎样传播的,用手电筒分别按图甲和图乙的方式照射卡纸,他能观察到( )。
A.在图甲的纸屏上能看到光斑
B.在图乙的纸屏上能看到光斑
C.在图甲和图乙的纸屏上都能看到光斑
8.我们在幕前,能够听到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人。这是因为( )。
A.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光可以沿曲线传播
B.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快;而光的传播速度很慢
C.声音可以透过幕布进行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穿透不了厚实的幕布
9.下面能说明光直线传播的成语是( )。
A.形影不离 B.朝三暮四 C.刻舟求剑
10.在排一列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其中包含的道理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速很快 D.光沿直线传播
11.发生日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关系是( )。
A. B. C.
12.夜晚,在人行道上慢慢走向路灯,再从路灯下走远,发现影子( )。
A.先变长再变短,再变长 B.先变短再变长 C.身高没变,影子长短不变
13.渔民叉鱼时,鱼叉要对准鱼的( )。
A.正下方 B.正上方 C.看到鱼的位置 D.看到鱼的侧面
14.下列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月食的形成 B.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断了
C.茫茫白雪看上去非常刺眼 D.平静的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
15.下列现象( )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A. B. C.
16.小明同学把刚买的矿泉水随手放在科学书上,发现“学”字变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17.快速旋转彩色轮时,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可以得到( )。
A.黑色 B.白色 C.紫色 D.绿色
18.在制作彩色轮的活动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需要在圆形纸板上画出三个相同大小的扇形
B.将三个扇形分别涂上红、黄、白三种颜色
C.使用彩色轮时,需要快速地旋转它
19.通过制作彩色轮实验,我们可以发现( )三种颜色的光可混合成白色光。
A.红、黄、绿 B.红、黄、蓝 C.红、绿、蓝
20.当太阳光通过( )时,会被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形成彩虹。
A.三棱镜 B.望远镜 C.平面镜
21.下列成语中,可用光的反射原理解释的是( )。
A.立竿见影 B.海市蜃楼 C.杯弓蛇影
22.照镜子时,我们看到的镜子里的自己是光( )形成的。
A.反射 B.直射 C.阻碍
23.如图,看着镜子,让笔在五角星的缝隙间“行走”,我们会发现( )。
A.镜子中笔左右移动的方向和实际中的相反
B.镜子中笔前后移动的方向和实际中的相同
C.镜子中笔前后移动的方向和实际中的相反
24.下列射向平面镜的光反射后,能沿着入射光方向返回的是( )。
A. B. C.
25.制作一个潜望镜,通常需要加两块镜片,这两块镜片都是( )。
A.凹面镜 B.平面镜 C.凸面镜
26.在潜望镜中,光一般至少要发生( )次反射。
A.1 B.2 C.3
27.潜望镜的制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画斜线 ②在距边缘1厘米处画直线 ③将镜子插入纸盒中
④沿斜线剪开 ⑤在镜面前方各开一个口
A.①②④③⑤ B.①④②③⑤
C.①④②⑤③ D.②①④③⑤
28.下面装置中,潜望镜内两片镜片安装正确且效果最好的是( )。
A. B. C.
29.下列关于地形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
B.地形图上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地形地貌
C.地球表面的地形一旦形成后就不会再改变了
D.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出,地球表面陆地少、海洋多
30.从地形图上看,我国的地势___________。
A.西低东高 B.西高东低 C.东西差别不大
31.观察中国地形图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四川盆地的特点是四周高、中间低
B.中国的西部多高原,东部多平原
C.中国的主要地形有平原、山脉、丘陵三种
32.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 )三大类。
A.砾岩、砂岩和页岩 B.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C.玄武岩、大理岩和页岩
33.地球的内部,越接近地核,___________。
A.温度越高,压力越小 B.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C.温度越低,压力越大
34.小科根据数据用橡皮泥捏了地球模型,内部结构合理的是( )。
地球结构 厚度(千米)
地壳 约17千米
地幔 约2900千米
地核(半径) 约3500千米
B. C.
35.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化石一般存在于( )中。
A.沉积岩 B.变质岩 C.岩浆岩
36.地震发生时,下面做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
A.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的家具下
B.如果在一楼,就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
C.如果住高层楼房,快速从电梯下到一楼
37.( )是“全国防灾减灾日”。
A.6月5日 B.5月12日 C.12月4日
38.地球的内部力量改变着地球的地形,图3所示的是位于吉林省白山市东南部的长白山天池,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震 B.板块碰撞
C.火山喷发 D.流水作用
39.下列关于火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山是人为的表现形式
B.火山分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
C.火山由火山口、岩浆通道和火山锥组成
40.下列地形中,与风的作用无关的是( )。
A.雅丹地貌 B.沙漠 C.堰塞湖
41.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
A.地震 B.风化 C.沉积
42.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曾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经过人们近70年的治理,即将从中国版图上消失,下列关于该沙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毛乌素沙漠的形成与风的侵蚀作用有关
B.毛乌素沙漠地区干旱少雨
C.人们治理毛乌素沙漠的主要方法是大力植树造林
43.下列环境中,最容易被雨水侵蚀的是( )。
A.公路 B.覆盖植被 C.露天矿场 D.地面平整
44.小茗研究降雨量大小对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影响,下列设计方案比较科学的是( )。
A.一块有草皮覆盖的土地,先下“小雨”,然后下“大雨”进行比较
B.两块都无植物覆盖土地,坡度相同,一块下“小雨”,一块下“大雨”进行比较
C.坡度相同的土地,无植被覆盖的下“小雨”,有植物覆盖的下“大雨”进行比较
45.为了减少雨水、河流对土地的侵蚀,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______。
A.植树造林 B.修建水库 C.过度放牧
46.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 )。
A.平原 B.高原 C.峡谷
47.( )会引起土地荒漠化。
A.植树造林 B.滥砍滥伐树木 C.围湖造田
48.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实验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要检查有植物覆盖和无植物覆盖两边的地形是否一样
B.“降雨”的量不同
C.要从相同高度“降雨”
49.在“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个小山丘模型,一个有植被覆盖,一个没有植被覆盖
B.用喷壶分别对两个小山丘从顶部喷水,模拟的是下雨过程
C.两个小山丘模拟的地形和土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D.要从同样的高度对两个小山丘模拟下雨,下雨量也要相同
50.古人利用光影来计时的工具是( )。
A.漏刻 B.日晷 C.司南
51.家里的时针如果不准确了,我们可以( )对时。
A.与同学校对 B.自己估计 C.听广播报时
52.阳光下,某一物体的影子由长到短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应该发生在一天中的( )。
A.早晨 B.上午 C.下午
53.小科记录蜡烛燃香记录表,数据如下,最有可能是哪根蜡烛?( )。
蜡烛燃烧长度 三分之一 三分之二 一整根
测量时间 8 16 24
A. B. C.
54.下列因素与水钟滴水速度无关的是( )。
A.水钟内的水位 B.滴水孔的大小 C.容器的颜色
55.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要使塑料瓶中的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流,必须______。
A.改变水流孔的大小 B.保持塑料瓶粗细均匀
C.改变塑料瓶的大小 D.保持塑料瓶中的水位不变
56.小明做了一个水流速度均匀的水钟,他标注的时间刻度应该是如图__________所示。
A. B. C.
57.我们制作水钟的一般流程是______。
A.设计—制作—测试—评估与改进 B.设计—测试—制作—评估与改进
C.制作—设计—测试—评估与改进 D.设计—制作—评估与改进—测试
58.为了研究水钟的计时规律,同学们做了滴漏实验,装置如图。在瓶中装入100毫升的水,重复做3次,发现( )。
A.每次漏出100毫升水的时间基本相同
B.漏出100毫升水的速度是不变的
C.漏出100毫升水的速度先慢后快
D.100毫升的水装入大小不同的容器水漏出的速度会改变
59.摆钟的摆每分钟摆动( )次。
A.40 B.60 C.50
60.在数摆摆动次数时,若小球从B点出发,小明和小红提出了4种数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从B到C,再回到B算一次 B.从O到C算一次
C.从B到C算一次 D.从B到O算一次
61.下列计时工具从简单到精确,正确排序的是( )。
A.水钟→机械摆钟→石英钟 B.水钟→石英钟→机械摆钟
C.石英钟→机械摆钟→水钟 D.石英钟→水钟→机械摆钟
62.单摆每摆动一次所花的时间( )。
A.越来越长 B.越来越短 C.几乎相同
63.下面三个摆中,15秒内摆动次数最多的是( )。
A. B. C.
64.在相同的时间内,下列摆的摆动次数最多的是( )。
A.摆绳长20厘米 B.摆绳长40厘米 C.摆绳长80厘米
65.在观察我们自制摆的摆动过程中,下列现象不可能观察到的是( )。
A.摆的方向可能会慢慢偏转 B.摆的幅度越来越小
C.摆的速度越来越快
66.在“制作钟摆”的实验中,摆绳可以用( )制作。
A.橡皮筋 B.细麻绳 C.弹簧
67.下列有关时间的估计不合理的是( )。
A.课间休息10分钟 B.1秒钟跳绳100次
C.做眼保健操约5分钟
68.暑假外出的一天,爸爸发现太阳快到头顶了,我认为这时候可能是( )。
A.10点左右 B.12点左右 C.14点左右
69.( )构成了人体运动系统。
A.骨骼 关节 肌肉 B.口腔 胃 肠 C.心脏 血管 血液
70.骨骼、关节、肌肉的关系是( )。
A.彼此孤立的,没有任何联系
B.有的动作能独立完成,有的必须共同完成
C.每一个动作都是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缺一不可
71.在人的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
A.童年期 B.青春期 C.成年期
72.健康的人能更好地享受生活和学习,真正的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 )。
A.自信、自律 B.智力正常,能吃能睡 C.心理和社会适应状态良好
73.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都会加快,这是因为运动时需要更多的( )。
A.营养 B.能量 C.氧气
74.在我们握笔书写时,骨与肌肉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A.手指肌肉拉动骨产生运动 B.手指骨拉动肌肉产生运动
C.肌肉包妻骨,不产生力
75.假如一个人安静时一分钟呼吸20次,跳绳50次后一分钟呼吸40次,那么,快走50步后,一分钟呼吸的次数应该是( )。
A.小于20次 B.大于40次 C.介于20-40次之间
76.许多机械设备都是利用我们人体的结构原理工作的,图中被圈出的挖土机结构利用了人体( )结构的原理。
A.关节 B.肌肉 C.骨骼
77.通过脉搏,我们可以感觉到自己的心跳。一次心跳就是心脏的一次( )。
A.舒张 B.收缩 C.收缩与舒张
78.下列可能不属于心跳加快原因的是( )。
A.情绪激动 B.人体器官发生病变 C.参加体育运动
79.人体内心脏在不停地跳动着,心脏的跳动在________。
A.不停地制造血液 B.不停地推动血液流动 C.向血液中注入氧气
80.心脏是人体的“泵”,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心脏的是( )。
A.常吃炸鸡腿、薯条等食物 B.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C.睡觉时间经常少于8小时 D.作息不规律
81.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血液后,通过( )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
A.胃和肠 B.心脏和血管 C.肺和气管
82.某人患了一种病,走路摇晃不稳,动作不协调,其病变部位可能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83.脑与( )相连,它们联系着的神经分布在身体的各个部分。
A.脊髓 B.脊柱 C.气管
84.脑的不同区域控制着我们身体的不同部分,其中属于人体控制中心的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85.小脑的功能是( )。
A.调节躯干平衡、控制肌肉
B.支配呼吸、吞咽、消化、排泄
C.调节体温和睡眠
86.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由( )指挥。
A.脑 B.眼镜 C.神经
87.下列不属于保护脑健康的措施是( )。
A.经常熬夜 B.避免激烈的撞击 C.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
88.( )是人体的控制中心,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
A.神经 B.神经中枢 C.脑
89.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都回到教室。这个过程中信号的正确传递顺序为( )。
①神经中枢做出回到教室的指令②将信号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框③将指令通过传出神经传递给脚④耳朵接收到铃声信号⑤脚做出回到教室的反应
A.②④①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④②①③⑤
90.用手接触一杯热水后,手马上离开杯子,人体感受到这种刺激时,神经传递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手接受信号→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手做出反应
B.手做出反应→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手接受信号
C.手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手做出反应
91.我们身体的“联络员”是( )。
A.脑 B.心脏 C.神经系统
92.神经系统由_______组成。
A.脑和脊髓 B.脑和周围神经系统
C.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 D.神经中枢和脊髓
93.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可以控制并管理人的情绪
B.沮丧、焦虑、紧张、忧郁等属于不良情绪,我们要学会调节不良情绪
C.遇到高兴的事情,我们可以肆意释放情绪,这样可以愉悦身心,有利于健康
94.当遇到让自已愤怒的事情,你认为不妥的自我管理方法是_______。
A.深呼吸,让自己尽快平静下来 B.和小伙伴积极沟通
C.按照自己的意愿任意妄为 D.想好了再行动
95.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下列行为习惯不利于健康的是( )。
A.和宠物一起睡觉 B.定期注射疫苗 C.保持乐观的心态
9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锻炼身体能使心脏强健、骨骼粗壮、肌肉发达,所以,锻炼越多越好
B.尽管心脏每次跳动后都有休息时间,我们也不能让它负担过重
C.经常锻炼,可以加大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97.我们每天都要补充充分的水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喝( )对身体最有益。
A.可乐 B.白开水 C.冷水
98.小学生下列常见的生活行为中错误的是( )。
①经常耍手机 ②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 ③很少参加体育运动和集体活动 ④长时间连续看书学习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99.人体的健康是指( )。
A.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B.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C.以上都是
100.小强是一名五年级男生,他的体重指数(BMI)是25千克/平方米。他接下来的饮食应该( )。
A.保持原状 B.控制饮食,少吃油炸食品 C.适当增加饮食,加强营养
参考答案:
1.D 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太阳、点燃的蜡烛和萤火虫都可以自己发光,属于光源。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自身不会发光,所以不是光源。
2.A 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萤火虫自身能发光,属于光源;月亮、雪自身不能发光,不属于光源。
3.A 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恒星,本身发光发热是光源,地球是行星不发光,不是光源,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4.A 有生命的光源叫生物光源,其他的称为非生物光源。我知道火柴属于人造光源;月亮不属于光源,只是反射太阳的光;萤火虫属于生物光源。
5.C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事“凿壁偷光”,讲述的是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利用邻居家的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匡衡利用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6.C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以直线的形式传播。在排一列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那么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7.A 光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就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图甲中三张卡纸的小孔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光久可以直接穿过小孔,在最后的屏上就有光斑;在图乙中,三张卡纸的小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在最后的屏上就没有光斑。
8.C 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而光是沿直线传播,A错误;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要快,B错误;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所以,声音可以透过幕布进行传播,而光沿直线传播,穿透不了厚实的幕布。
9.A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照射到了不透明的物体时,在物体的后面就会留下一个暗区,这个暗区就是物体的影子。形影不离就说明光直线传播,朝三暮四、刻舟求剑与光沿直传播无关。
10.D 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空气中是可以传播的,而且光在空气中一定沿直线传播。在排一列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其中包含的道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11.A 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于同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12.B 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小,形成的影子长;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又会变小,形成的影子再次变长。因此,当人经过路灯时,影子先变短后变长。
13.A 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用鱼叉叉鱼时,要向所看到鱼的正下方稍低处插去,因为光的折射我们看到的鱼是虚像,实物在虚像的下方。
14.B 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断了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月食的形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茫茫白雪看上去非常刺眼、平静的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15.B 手影能够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不符合题意;铅笔放入水中,从侧面看到铅笔在水面处“弯折”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符合题意;小孔成像形成物体的倒像,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C不符合题意。
16.A 小明同学把刚买的矿泉水随手放在科学书上,发现“学”字变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物质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比如:河水变浅、筷子变“折”、鱼缸里的鱼变“大”了、海市蜃楼等。
17.B 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组成的,彩色电视机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快速旋转彩色轮时,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可以得到白色。
18.B 制作彩色轮时,需要在圆形纸板上画出三个相同大小的扇形,这样效果才明显;将三个扇形分别涂上红、绿、蓝,这是光的三原色,选项B错误;使用彩色轮时,要快速地旋转它,会看到三种颜色能够形成白色。
19.C 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制作彩色轮的步骤:在白色硬卡纸上画一个直径大约是5厘米的圆;在圆上画出三个相同大小的扇形;用彩铅笔将三个扇形分别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把火柴棒穿过圆心做成彩色轮。
20.A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彩虹是由七色光混合而成的。下雨时或下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珠,他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
21.C 立竿见影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海市蜃楼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形成的;杯弓蛇影是利用的光的反射作用形成的。
22.A 光在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如果碰到物体,就有一部分光线从物体表面被反射回去,发生光的反射现象。照镜子时,我们看到的镜子里的自己是光反射形成的,反射光线仍然沿直线传播。
23.C 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与物体相比,像是正立的,与实物大小相等,上下相同,左右相反的。看着镜子,让笔在五角星的缝隙间“行走”,发现镜子中笔前后移动的方向和实际中的相反。
24.B 光照射在平面镜上会发生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其中并且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线垂直射入平面时,光线会沿着入射光方向返回。
25.B 潜望镜的两片镜片都是平面镜,两个镜片主要是通过互相的折射作用,将上方的镜像折射到下面;凸面镜也叫广角镜、反光镜、转弯镜。主要用于各种弯道、路口。可以扩大司机视野,及早发现弯道对面车辆,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也用于超市防盗,监视死角;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奥运圣火采集仪式也是用的凹面镜聚焦形成热量的原理。
26.B 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界面时,会产生反射现象。潜望镜的两片镜片都是平面镜,两个镜片主要是通过互相的反射作用,将上方的镜像折射到下面。在潜望镜中,光一般至少要发生两次反射。
D 设计制作一个简易的潜望镜,所需器材包括:两面一样大的小方镜,一个长方体硬纸盒、剪刀、胶水。制作步骤:(1)②在硬纸盒两端距边缘1厘米处画直线,(2)①画斜线,对应直线部位的侧面画斜线,斜线与对应的纸盒直线面呈45°夹角,两条斜线平行;(3)④沿斜线剪开,用剪刀沿着斜线将硬纸盒剪开一个缝隙;(4)③将镜子插入纸盒中,是两个平面镜相对放置;(5)⑤在镜面前方各开一个口,让光进入,这样,一个潜望镜就做做好了。潜望镜是利用两个反射镜使物光经两次反射而折向眼中。
28.A 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这一特性。如图装置中,潜望镜内两片镜片安装正确且效果最好的是镜面相对放置,且呈45°倾斜。A图内两片镜片安装正确且效果最好。
29.C 地球表面的地形形成后也在不断的变化中。
30.B 在地形地球仪上,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成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31.C 四川盆地的特点是四周高、中间低;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中国的主要地形有:高原、山地、盆地、平原、湖泊等。
32.B 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性质和形成,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33.B 地球内部越往下,上面积累的岩石层越大,压力就越大;由于板块运动与地球内部长寿命的放射性同位素进行的热核反应,导致地球内部蓄积了很多热量,越进入地心,热量越多,自然温度越高。
34.B 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小科根据数据用橡皮泥捏了地球模型,内部结构应该从地壳到地核越来越厚。
35.A 沉积岩是唯一能够保存完整化石的岩石。化石一般都不裸露在地面。
36.C 如果住高层楼房,快速从电梯下到一楼,错误;如果住高层楼房,要立刻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的家具下,不可以乘坐电梯。
37.B 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38.C 吉林省白山市东南部的长白山天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火山喷发。
39.A 人们一般把火山分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火山由火山口、岩浆通道和火山锥组成。
40.C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41.B 由于受到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风化的过程相对而言是缓慢的。
42.B 毛乌素沙漠的形成与风的侵蚀作用有关,植被遭到破坏,加之风的侵蚀作用形成了沙漠;毛乌素沙漠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250-440毫米,集中于7-9月,故B错误;人们治理毛乌素沙漠的主要方法是大力植树造林,防风控沙。
43.C 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在相同的土壤和相同雨量下,坡度大、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露天矿场坡度大、没有植被覆盖,所以最容易被雨水侵蚀。
44.B 做对比实验时,应该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不变,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研究降雨量的大小对土地侵蚀的影响,应该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应该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降雨量的大小。
45.C 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为了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最合适的做法是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不可以过度放牧,会加大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46.A 流水作用是改变地表形态的重要力量,侵蚀高低,填平洼地,使地表趋于平坦。在大江大河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平原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流水搬运的物质,由于水流缓慢,搬运能力减弱,在低洼处沉积下来形成的。
47.B 由于人们的滥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容易造成洪涝灾害频繁、土地荒漠化加剧,小鸟也失去了栖息地;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我们可以植物造林减少对土地的侵蚀。B选项符合题意。
48.B 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实验中,唯一的变量是植物,所以其他条件比如降雨量都要保持相同。
49.C 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坡度大小、有无植被覆盖、降雨量大小等会影响到土壤被侵蚀的程度。在“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是有无植物覆盖,其他的因素都应保持一致。故两个小山丘的地形和土质必须一样。
50.B 漏刻是一种典型的等时计时装置,利用水流的均匀速度计时,故A错误;日晷是利用日影变化来记时的仪器,故B正确;司南是我国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利用磁针的磁性判断方向,故C错误。
51.C 表由于构造和电池等问题都会导致走时不准,最好的方法就是听广播报时。家里的时针如果不准确了,我们可以听广播报时,广播报时是北京时间,是最准确的。与同学校对,由于表的构造和电池等问题,时间会与北京时间有偏差,时间也不太准;自己估计,只能知道大概时间,并不能知道准确的时间。
52.B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规律是上午影子由长逐渐变短;下午影子由短逐渐变长。方向由西逐渐转向东。阳光下,某一物体的影子由长到短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应该发生在上午。
53.A 蜡烛可以用来计时,实验前应将蜡烛平均标记成几段,实验前选择粗细均匀的蜡烛,应该在无风的环境中实验,风会影响蜡烛燃烧的快慢。
54.C 根据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水位的高低、孔的大小会影响水滴的速度,开始时水位高,压力大,水滴得快。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滴得会越来越慢。容器的颜色与水钟滴水速度无关。
55.D 滴漏水滴的快慢与杯底孔的大小有关,孔越大,滴得越快;还与杯中的水位有关系,水位越高,滴得越快。水位的高低是影响水流稳定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水钟计时的准确性。所以为了保证水钟的准确性,在上部的容器中均匀加水,水位始终保持不变。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要使塑料瓶中的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流,必须保持塑料瓶中的水位不变。
56.A 水钟是利用了水流的稳定性来制成的计时工具。古代的水钟有“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小明做了一个水流速度均匀的水钟,由于水流速度均匀,所以标注的时间刻度也应该是从小到上均匀标注了。
57.A 设计制作的基本步骤:明确问题、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所以制作水钟的一般流程是设计—制作—测试—评估与改进。
58.AD 同一装置,同一水位,漏出相同的水所需时间相同,所以每次漏出100毫升水的时间基本相同;但是100毫升的水装入大小不同的容器水漏出的速度会改变;滴漏滴水速度与滴漏中的水位有关:水位越高,水流越快;水位越低,水流越慢,所以漏出100毫升水的速度先快后慢。
59.B 机械摆钟利用了摆的等时性原理,为了精确计时,每分钟都是摆动60次。
60.A 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摆回来,叫摆动一次。若小球从B点出发,从B到C,再回到B算一次。
61.A 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只能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机械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石英钟表可以非常精确地计时,一天之内误差不超过1秒,这些计时工具从简单到精确,正确排序的是水钟→机械摆钟→石英钟。
62.C 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证明单摆具有等时性。摆的等时性规律是伽利略发现的。惠更斯在此基础上开始摆钟的研究与发明,最终发明了第一个机械摆钟。
63.B 真正的摆长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B摆的摆长最短,所以15秒内摆动次数最多。
64.A 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在相同的时间内,摆绳越短,摆速越快。所以在相同的时间内,摆绳长20厘米的摆,摆动次数最多。
65.C 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证明单摆具有等时性。所以在观察我们自制摆的摆动过程中,不可能观察到的是摆的速度越来越快,因为单摆具有等时性。
66.B 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慢;摆长越短,摆得快。在“制作钟摆”的实验中,摆绳可以用细麻绳制作。因为橡皮筋和弹簧会变长。
67.B 计时器,是利用特定的原理来测量时间的装置,我们测量时间可以使用秒表计时。我1分钟跳绳100次。
68.B 太阳的位置在一天中是有变化的,我们一般使用观测仪测量太阳方向和太阳高度角来描述它的位置。早晨太阳在东方,正午太阳在头顶,傍晚太阳在西方,B符合题意。
69.A 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它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口腔、胃、肠属于消化系统。心脏、血管、血液属于心血管系统。
70.C 骨骼、关节和肌肉是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动作的,骨的连接构成关节,肌肉附着在骨头上,肌肉的收缩牵拉骨骼,完成关节的各项运动。
71.B 进入青春期,由于大脑皮层的内部结构和功能不断地分化和完善,使大脑对人体的调节功能大大增强,分析、理解和判断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在这一时期,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容易接受新事物,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发展智力的黄金时期。
72.AC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规定: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应当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体魄健全、社会适应性良好,才是完整的健康。自信、自律,心理和社会适应状态良好属于真正的健康,智力正常、能吃能睡不属于真正的健康。
73.C 人在运动时血液循环加快、氧气消耗量增大,通过增加呼吸次数来维持体能所需养料,所以运动时呼吸、心跳的次数要比平时多,呼吸和吸入气体的数量也比平时多。运动时呼吸会加快是因为人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
74.A 骨骼、关节和肌肉是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动作的,骨的连接构成关节,肌肉附着在骨头上,肌肉的收缩牵拉骨骼,完成关节的各项运动。所以在我们握笔书写时,骨与肌肉之间的关系是手指肌肉拉动骨产生运动。
75.C 心脏每收缩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急促,人又是通过血液传递氧,所以心跳加快。假如一个人安静时一分钟呼吸20次,跳绳50次后一分钟呼吸40次,那么,快走50步后,一分钟呼吸的次数应该是介于20-40次之间。
76.A 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称骨连接。骨连接又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关节是间接连接的一种形式。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构成。关节面是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一个略凸,叫关节头,另一个略凹,叫关节窝。挖掘机被圈出的结构类似人的关节。
77.C 心脏总是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入动脉,舒张时,血液从静脉流回心脏。心脏每次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称心跳一次。
78.B 成年人的心率平均为每分钟75次,正常变动范围一般为每分钟60~100次,而运动员安静时心率可低于每分钟60次。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参加体育运动时,心跳会明显加快。若人体某一器官发生病变,也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的变化。
79.B 心脏的大小与自己握紧的拳头相似,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80.B 经常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柔韧性,可以增强心脏功能并增大肺活量,使人更有耐力,肌肉更发达且收缩力强,体力充沛。常吃炸鸡腿、薯条等食物、睡觉时间经常少于8小时、作息不规律不利于保护心脏。
81.B 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心脏与血管是我们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血液后,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是依靠心脏和血管。
82.B 脑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小脑能使动作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能控制呼吸和心跳。某人患了一种病,走路摇晃不稳,动作不协调,其病变部位可能是小脑。
83.A 脑是神经中枢的主要组成部分,脑与脊髓相连。脑和脊髓联系着的神经分布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管理着绝大部分生命活动。
84.A 大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脑的不同区域控制着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即大脑左半球控制右侧身体的运动,大脑右半球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偏重于管理语言功能,如数学、逻辑语言、书写;右半球则偏重于管理空间概念等功能,如:音乐、绘画、情感、技艺。
85.A 大脑支配人的一切生命活动:语言、运动、听觉、视觉、情感表达等。它能够调节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运动等中枢;大脑是一切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分析图片可知,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控制肌肉。
86.A 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大脑控制着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现象,如运动、语言、视觉、记忆、思维、情绪等,小脑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脑干负责人体许多基本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等。脑干能够控制呼吸和心跳。所以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由脑智慧指挥。
87.A 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保护大脑的方法有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不要让脑受到剧烈撞击、改正不良嗜好,如吸烟、喝酒、熬夜玩手机等。经常熬夜 不属于保护脑健康的措施。
88.C 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大脑控制着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现象,如运动、语言、视觉、记忆、思维、情绪等,小脑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脑干负责人体许多基本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等。脑干能够控制呼吸和心跳。
89.C 人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作出反应。大脑接受和传出信号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与神经传递过程的长短有关。所以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都回到教室。这个过程中信号的正确传递顺序为④②①③⑤。
90.C 人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作出反应。大脑接受和传出信号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与神经传递过程的长短有关。所以用手接触一杯热水后,手马上离开杯子,人体感受到这种刺激时,神经传递顺序正确的是手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手做出反应。
91.C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我们身体的“联络员”是神经系统。
92.C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93.C 遇到高兴的事情,你得跟同学们分享你所拥有的东西,这样可以愉悦身心,有利于健康。不能肆意释放情绪,要学会合理宣泄情绪。
94.C 当遇到让自己愤怒的事情,要学会调节情绪,深呼吸,让自己尽快平静下来、和小伙伴积极沟通、想好了再行动;按照自己的意愿任意妄为是错误的做法,会威胁到身体健康,会导致违法犯罪。
95.A宠物身上有许多的微生物,和宠物一同睡觉会影响身体健康。
96.A做什么事情都应该适度,运动也是一样的,过度运动会让自己变得疲惫,晚上充足的睡眠也无法弥补一整天的疲惫感,到第2天身体肌肉还会酸痛,导致免疫力下降更容易生病。
我们心脏在长期的劳累之下,很容易超负荷工作,这样很容易导致心脏病的出现。肺活量是人体一次最多呼出的气,肺活量增加,一次吸进更多氧气,人就不用频繁呼吸了。
B 水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约占体重的60%---70%.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我们每天要补充大量的水分,最好的是喝白开水,牛奶、汽水都是有一定的添加剂的,对于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很不利,所以我们应该多喝白开水,少喝牛奶、汽水。
98.B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饮食荤素搭配、饮食荤素搭配、口腔卫生、用眼卫生和写字、读书、站、坐等正确姿势,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和集体活动,分析选项可知,①②③④都是不良生活习惯。
99.C 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其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快。
100.B 个人出生以后,身高在不断地增长,但是增长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其中有两个增长最旺盛的时期,儿童期的体重增长较慢,进入青春期以后,随着身高的增长,体重也就不断地增加,要重视儿童身高体重的变化。小强是一名五年级男生,他的体重指数(BMI)是25千克/平方米。他接下来的饮食应该控制饮食,少吃油炸食品。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