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达标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39分)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对应的字母填在括号里)(24分)
1.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正月/正在 排行/五行
B.供品/供词 畜生/家畜
C.参差/参加 桂冠/冠军
D.号叫/号角 挨近/挨个儿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拜年 澄碧 束缚 北风怒号
B.骤然 浮萍 海藻 囫囵吞枣
C.荡漾 火焰 瘦削 饱经风霜
D.蹑子 逝世 水浒传 一望无际
3.与“鲁迅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这个句子意思不同的一句是( )
A.鲁迅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值得我们敬仰。
B.鲁迅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怎能不值得我们敬仰呢?
C.鲁迅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会不值得我们敬仰。
D.难道鲁迅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值得我们敬仰吗?
4.[易错]下列词语填入句中横线上,恰当的一项是( )。
(1)小站的假山,结构新奇巧妙,真可以说是________。
(2)她________,顷刻写就一篇好文章。
(3)伯牙抚琴,高山流水,________,三月不知肉味。
(4)《草原》这篇散文行文自然顺畅,有如________。
A.余音绕梁 巧夺天工 妙笔生花 行云流水
B.巧夺天工 余音绕梁 行云流水 妙笔生花
C.巧夺天工 妙笔生花 余音绕梁 行云流水
D.巧夺天工 行云流水 余音绕梁 妙笔生花
5.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你既然有远大的志向,就要脚踏实地去努力。
B.赵强虽然助人为乐,但是受到老师的表扬。
C.昙花芳香、素雅,享有“月下美人”之誉,因而很快就凋
谢了。
D.因为金山、银山,所以绿水青山。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②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③“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A.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B.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 心理描写
C.心理描写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D.外貌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7.“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转折
C.表示声音的延续 D.表示话语中断
8.“快到山顶了,我没有劲儿啦,想休息一会儿。”此句插在( )最合适。
①清晨,我去爬山。②站在山脚望着巍峨的天马山,我鼓足了劲儿,开始往山上爬。③可是一个比我还小的小女孩在我身边不停地往上爬,我打消了休息的念头。④我站在山上往下望,纵横交错的公路、成片的楼房、茂盛的树林尽收眼底。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9.鲁迅先生逝世后,有人写了一副挽联:“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挽联中提到的鲁迅先生的两部小说集是( )
A.《尚未》和《已经》 B.《惊闻》和《痛忆》
C.《殒星》和《旧雨》 D.《呐喊》和《彷徨》
10.围绕话题“阅读”,四位同学各自拟了习作题目:《三更有梦书当枕》《爱书才会赢》《那人·那书·那故事》《阅读和写作是我的爱好,我的第二生命》。下列对这四个题目的点评,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三更有梦书当枕”用诗一般的语言,营造了一种魂牵梦萦的唯美阅读意境。
B.“爱书才会赢”化用歌名“爱拼才会赢”,显得新颖别致。
C.“那人·那书·那故事”中间隔号的运用,给读者创造出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D.“阅读和写作是我的爱好,我的第二生命”直截了当地表达了“我”热爱读书、热爱写作,主旨鲜明,凝练别致。
11.下列书法作品中哪一个是柳公权的代表作?( )
A.《兰亭集序》 B.《多宝塔碑》
C.《玄秘塔碑》 D.《自叙帖》
二、读拼音,写词语。(5分)
líng lì shùn jiān dàng yàng píng zǎo dǒu rán
( ) ( ) ( ) ( ) ( )
三、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名言。(7分)
学习了本组课文,我们对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他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他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他是一位勇于奋斗的人;他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他爱憎分明的真实写照。
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有的人》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写的一首诗。 ( )
2.“好的故事”指的就是作者在文中所描绘的一幅美丽的图画,表现了鲁迅先生对黑暗现实的否定,对理想的追求。 ( )
3.在《好的故事》一文中,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昏沉的夜”,暗喻中国当时自然环境很差。 ( )
第二部分:阅读欣赏(26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字词的意思。(4分)
素:____________ 先前:____________
如许:____________ 希奇:____________
2.文中的“新鲜事”指的是什么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是指( )(2分)
A.西瓜被路人偷吃。
B.西瓜在海边被海水冲走。
C.西瓜被獾猪、刺猬、猹偷吃。
D.海边风大,天气不好,西瓜容易烂。
4.“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句话表达了“我”对整天被关在高墙深院里,不能广泛接触大自然的不满。
B.这句话表达了“我”对闰土那种自由自在、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C.这句话说明了“我”与往常的朋友的生活是一样的,而闰土跟“我们”就显得格格不入了。
(二)一件小事(16分)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地看不起人。
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那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叫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跌倒的是一个老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跟头,跌到头破血出了。
伊伏在地;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见,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您怎么啦?”
“我摔坏了。”
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子去。
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地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
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吧,他不能拉你了。”
我没有思索地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我走着,一面想,几乎怕敢想到我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吗?我还能裁判车夫吗?我不能回答自己。
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煞了苦痛,努力地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样,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选自《呐喊》,有改动)
1.文章中一共涉及几个人?( )(2分)
A.两 B.三 C.四 D.五
2.“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车夫有什么反应?( )(2分)
A.毫不理会 B.继续前行
C.立刻赶“我”下车 D.与“我”争辩
3.“而且他对于我,渐渐地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其中“小”指的是什么?( )(2分)
A.车夫比“我”身材瘦小。
B.阳光下,车夫的影子高大。
C.“我”因为激动,产生幻觉。
D.“我”缺乏担当、同情心。
4.对“我”掏出一大把铜元让巡警交给车夫的举动,理解正确的是( )(2分)
A.这是“我”付给车夫的车钱。
B.这一举动表达了“我”对车夫的歉意。
C.“我”贿赂巡警,以便让车夫早点回家。
D.这一举动表达了“我”对车夫言行的赞赏。
5.在塑造车夫这一形象时,作者主要采用了下列哪一项的描写方法?( )(2分)
A.语言描写和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C.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D.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6.有同学认为画横线的句子可以删去,你怎么看?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问自己“我还能裁判车夫吗”。在你看来,他还能裁判车夫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35分)
题目:__________,留在记忆深处
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有一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许是你的父母、老师、伙伴,也许是帮助过你的陌生人……请以“__________,留在记忆深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写这个人的姓名,也可以填写对这个人的称呼。
要求:1.通过一两件事写清楚这个人为什么会留在记忆深处。2.把重点部分写具体,语句通顺,情感真实,书写工整。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
一、1.B 2.D 3.A 4.C 5.A
6.D 7.B 8.B 9.D 10.D 11.C
二、伶俐 瞬间 荡漾 萍藻 陡然
三、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四、1.√ 2.√ 3.×
第二部分:阅读欣赏
(一)1.从来。 以前。 这么些。 罕见而新奇。
2.海边有如此多的五色的贝壳;西瓜被猹等动物咬食破坏的危险。
3.C
4.C
(二)1.C 2.A 3.D 4.D 5.B
6.不能删去。这一环境描写烘托了车夫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高大形象。
7.示例:他能裁判车夫。因为在文章的末尾,他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为自己当初的冷漠深感后悔与内疚,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600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