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达标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34分)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对应的字母填在括号里)(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丝弦(xián) 莱茵河(yīn) 入场券(quàn)
B.戛然而止(ɡā) 婢女(bì) 一缕(liǔ)
C.驰骋(chěnɡ) 蜀中(shǔ) 尴尬(ɡà)
D.巍峨(wēi) 荒谬(miù) 锦囊(jǐn)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钢琴 潮讯 萍藻
B.照耀 经历 景象
C.著名 善哉 断断续续
D.失明 瘦削 莱茵河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伯牙鼓琴(弹)
B.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值得)
C.所宝以百数(计算)
D.常以自随(随后)
4.对《文言文二则》中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志:心志,情志。 B.少选:遗漏,没有选上。
C.股:大腿。 D.搐:抽缩。
5.下列和戏曲有关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每当除夕晚上零点的钟声响起时,春晚的压轴大戏就要上演了。
B. 这哥俩对台戏表演得真好,相互配合得天衣无缝。
C. 爸爸和妈妈总是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共同教育我不断进步。
D. 亏得明明打圆场,才把两个人劝住,不然,一场激烈的争吵不可避免。
6.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是( )
A.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B.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
C.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D.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7.晚会帷幕徐徐拉开,女主持人步态优美地步入舞台,一不小心跌倒在地,观众哗然。此时,女主持人从容地站了起来,神态自若地说了一句话,场内立刻掌声四起。当时,她说的是( )
A.对不起,我太紧张了,请不要见笑。
B.刚才,我是被大家的热情倾倒了。
C.对不起,我太激动了,失礼了。
D.不好意思,刚才我跌倒了,幸好没有扭伤脚。
8.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是哪个朝代的人?( )
A.西晋 B.东晋 C.唐代 D.宋代
9.下列四幅书法作品的风格特点,依次是( )
①娟秀清丽,结体扁平,舒展超逸。
②笔走龙蛇,磅礴连绵,姿态万千。
③笔力刚劲,平正端庄,险劲生动。
④圆厚端庄,方正朴茂,雄浑刚劲。
A.②③①④ B.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 D.③②④①
10.“比如,群山连绵,惊涛骇浪,电闪雷鸣,暴风骤雨,都使他们震惊和崇拜。”这个句子应插入下面语段( )。
①作为中华民族图腾的龙,并不是一种实有的动物,而是一种艺术形象,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②古时候,人们对大自然的许多现象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更没有控制自然的能力。③于是,我们的祖先便希望自己的图腾具有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大河那样的雄姿,让它像鸟一样能腾云驾雾,像鱼一样可以在水中游弋,像马一样可以飞快奔跑……
A.①之前 B.①②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之后
二、读拼音,写词语。(5分)
táo zuì shàn zāi pǔ xiě qín jiàn chún shú
( ) ( ) ( ) ( ) ( )
三、根据所学知识填空。(9分)
1.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不少四字词语是与音乐有关的。“_________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______________”借指正大、庄严、高妙的音乐或文辞;“____________”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回味。我还知道其他与音乐有关的四字词语,如“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欣赏(31分)
(一)割席断交(14分)
[南朝宋]刘义庆
管宁、华歆①共②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③而掷④去之。又尝⑤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⑥过门者,宁读如故⑦,歆废书⑧出看。宁割席⑨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管宁:字幼安,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著名隐士。华歆:字子鱼,东汉末年至三国时名士、重臣。②共:一起。③捉:拿起来,举起。④掷:扔。⑤尝:曾经。⑥轩冕:古代卿大夫的车乘和礼服。⑦如故:像原来一样。如,如同,好像。⑧废书:放下书。⑨席:供坐卧铺垫的用具。
1.管宁、华歆是在什么时候发现黄金的?( )(2分)
A.读书的时候 B.菜园中除草的时候
C.割席的时候 D.马车经过的时候
2.“子非吾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 )(2分)
A.你是我的朋友。 B.你是他的朋友。
C.你不是我的朋友。 D.你一定是我的朋友。
3.与“割席断交”的意思相近的是哪一句?( )(2分)
A.道不同不相为谋。 B.有志不在年高。
C.言必信,行必果。 D.满招损,谦受益
4.管宁为什么要与华歆割席断交?(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管宁和华歆各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致爱丽丝(17分)
人们齐聚在像城堡一样的大厅里,参加一场盛大的舞宴。周遭有闪闪发光的圣诞树,有“面颊像玫瑰,鼻子似樱桃,带着欢乐笑容,两腮长满白胡须”的可爱的圣诞老人,有摇曳的蜡烛和红酒……丰盛的圣诞大餐之后,水晶吊灯下,衣香鬓影,舞姿翩翩……一切就像童话里的一样。 这就是我们印象中关于圣诞节的一个场景。
一个寒冷的圣诞夜,贝多芬徘徊在维也纳的街头,贫困孤独的他在寒风中高昂着头颅,火焰般的鬈发飘在风中。
突然,贝多芬发现了一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女孩。女孩叫爱丽丝,她的一位邻居雷德尔老爹正病得厉害。双目失明的老人有一个愿望,他说,在这个愿望没有实现之前,他是不能死去的,否则他的灵魂就不能升入天堂。爱丽丝跑到教堂里想求助神父,但被拒之门外。
“什么愿望?”贝多芬问。
“他想再看一眼森林和大海,再看一眼塔希提岛和阿尔卑斯山。”爱丽丝含着泪水说,“多好的老人呀,可惜没有人愿意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
贝多芬拉起爱丽丝的手,来到了雷德尔的身边。他轻轻地打开了昏暗的房间角落里的那架尘封已久的旧钢琴。触琴的一刹那,他仿佛被一种无法言说的神秘力量招引着,心底的激情顿时化作了美妙的声音,他弹奏着,那么自如,那么专注……
“啊,看到了!我看到了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塔希提岛四周的海水,还有海鸟、森林、耀眼的阳光……尊敬的先生,感谢你在这圣诞之夜,使我看到了我想看到的一切——我终生热爱的大自然。”
“不,要感谢天使一般的爱丽丝把我引到了这架钢琴前……请允许我把这首曲子献给她吧——可爱的小爱丽丝。我会把它的乐谱记录下来,带着它,走遍全世界……”说完,贝多芬告别了爱丽丝,旋即走到了圣诞节冷寂的星空下。
一支名为《致爱丽丝》的钢琴曲,从此成为经典,为世人喜爱。
贝多芬的一生是伟大的,也是充满苦难的。世界不曾给过他什么欢乐,而他却创造了永久的欢乐献给世界。对于苦难中的人们,贝多芬是他们最好和最亲密的朋友——当他们感到忧伤的时候,贝多芬会悄然来到他们身边,一言不发,只在琴弦上唱出他那隐忍的心曲,抚慰着那些忧伤着的人们。
我想那个圣诞夜,贝多芬是快乐的,雷德尔是快乐的,爱丽丝是快乐的。快乐成了一串透明的珠子,连成项链,不经意地在我们耳边轻响,使施予者和接受者、祝愿者和被祝愿者都能心安。
(有删改)
1. 钢琴曲《致爱丽丝》的名字是谁取的?( )(2分)
A. 雷德尔 B.爱丽丝 C.贝多芬 D.神父
2. 下列对第1自然段的理解与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用舞宴的豪华反衬贝多芬、爱丽丝和雷德尔的清苦。
B. 豪华的舞宴与《致爱丽丝》的诞生无关,显得多余。
C. 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使名曲的创作过程显得更真实。
D. 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 第7自然段中对雷德尔的语言的描写对于贝多芬的琴声而言,属于( )(2分)
A. 侧面描写 B.正面描写
C.环境描写 D.景物描写
4.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贝多芬创作《致爱丽丝》的过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章的最后一段中说:“贝多芬是快乐的,雷德尔是快乐的,爱丽丝是快乐的。”他们的快乐分别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请运用以下开头,续写第6自然段中贝多芬弹琴时的联想,可以联系第7自然段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4分)
他弹奏着,那么自如,那么专注,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35分)
题目:我的追梦故事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的梦想,并且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着,在努力的过程中也一定有令自己难忘的经历。请你从中选一次难忘的经历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要是能写出自己的体会就更棒了,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
一、1.B 2.A 3.D 4.B 5.B 6.B 7.B
8. B 9.C 10.C
二、陶醉 善哉 谱写 琴键 纯熟
三、1.巍巍乎若太山 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高山流水 黄钟大吕 余音绕梁 示例:天籁之音 响遏行云
第二部分:阅读欣赏
(一)1.B 2.C 3.A
4.因为管宁视黄金、达官显贵如草芥,而华歆则不是,两人道不同不相为谋。
5.管宁:做事一心一意。华歆:做事三心二意。
(二)1.C 2.A 3.A
4. 示例:一个圣诞夜,贝多芬被爱丽丝引到雷德尔老人身边,为老人创作并弹奏了表现阿尔卑斯山雪峰、塔希提岛自然风光的钢琴曲——《致爱丽丝》。
5. 示例:①贝多芬的快乐是创作了不朽的钢琴曲,献给了爱丽丝和雷德尔,抚慰了老人的心。②雷德尔的快乐是他在琴声中看到了他热爱的大自然,实现了自己的愿望。③爱丽丝的快乐是帮助了雷德尔,满足了老人的愿望。
6. 示例:自己的心在飞翔,他仿佛看到了塔希提岛上郁郁葱葱的丛林,仿佛看到了海岛四周湛蓝的大海,仿佛闻到了海水的咸味,看到了阿尔卑斯山澄澈的碧空和茫茫的雪峰。
600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