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第18课 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1、认识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出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课标
要求:
时空观念
1895年
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
1900年
“公车上书”
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运动
“百日维新”
本课导入
遭逢“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晚清一批读书人逐渐认识到,唯有实行变法才能救亡图存。维新思想很快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康有为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的《变法通议》等文章,更是明确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一、戊戌维新运动
1、背景
政治:19世纪末,民族危机的加深。
经济: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思想: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组织:成立保国会,以保国、保种、保教。
康有有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关条约》签订场景
时间:1895年
背景: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回国内,激
起朝野上下的反对声浪。
“公车上书”
概况:康为有、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
但未送达光绪皇帝。
影响: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公车上书概述图
2、“百日维新”
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标志:光绪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内容:光绪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史称“百日维新”。
光绪帝
康有为
梁启超
“明定国是”诏书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积习。于时政毫无裨益……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明定国是诏》
百日维新
京师大学堂
废八股
试策论
裁撒冗员
裁撤机构
建设铁路
发展农工商
奖励发明
新式学堂
改进和简化法规
在颁布“定国是诏”诏书后的103天里,光绪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
维新内容及作用
角度 内容 作用
政治 鼓励官民上书言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等 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经济 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改革财政;裁撤驿站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教 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准许设立报馆、学会等;普遍设立中小学堂,在京师设立大学堂;翻译外国书籍 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军事 建立新式军队,按西法练兵;扩建海军;裁汰旧军 增强国防力量
3、变法失败
结果:
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
“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
京师大学堂
瀛台
4、历史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爱国性
进步性
启蒙性
变法运动是在中华民族遭遇空前危机的情况下开始的,所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是变法的直接目的。
变法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无论是政治主张,还是改良实践,既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又顺应当时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西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的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5、失败原因
守旧势力很强大。
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
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
没有发动群众,尤其是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温馨提示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而封建势力过于强大。
维新派有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
慈禧太后
史料实证
史料:在这百天之内,康有为及其同志推行了不少的新政。其中最要紧的有二件事。第一,以后政府的考试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经济策论。换句话说,以后读书人要做官不能靠虚文,必须靠实学。第二,调整行政机构。康有为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他们(读书人)废了多少心血,想从之乎者也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康有为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
——摘编自蒋廷黻(fú)《中国近代史》
据上述材料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原因:
急于求成、操之过急
树敌过多、打击面过宽,损害了多数顽固派的既得利益,遭到抵制
戊戌维新运动兴起的社会条件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既得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西方启蒙思想及康梁维新思想的传播
强学会、保国会等资产阶级维新政治团体相继成立
民族
危机
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思想条件
组织基础
个人因素
光绪帝的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努力
戊戌维新运动的局限性
局限性
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坚强的政治组织
变革过程缺乏宏观规划,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错误估计西太后的立场,单纯拥戴光绪皇帝,使改革缺乏强有力的中心,无法形成政治上的凝聚力
对帝国主义存在幻想,妄图依靠日美干涉的办法维新
缺乏从政经验,计划失当,操之过急,理想与现实严重脱节
不能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制度,不敢批判传统儒学
思维导图
维新变法运动
序幕
发展
高潮
失败
公车上书
思想传播
百日维新
戊戌政变
二、义和团运动
1、背景
:《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
: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天不雨,地发干,只因鬼子止住天。……神出洞,仙下山,扶助人间把拳玩。
——《山东义和团调查资料选编》
2、兴起
山东民众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
扶清:
扶清:
扶清灭洋:
有利于争取官兵,却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能动员广大民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却带有盲目性,笼统的排外性质。
具有爱国性质,突出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官员及朝廷的态度
先后担任山东巡抚的毓(yù)贤、袁世凯等,对义和团采取先抚后剿的举措。
慈禧太后采用“招抚”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
山东巡抚毓贤
袁世凯和他的卫队
4、八国联军的镇压
各国公使要求清政府取缔义和团。1900年5月28日,英、美、法、德、俄、日、奥、意八国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
义和团
清政府
帝国主义
列强
剿杀利用
抗清扶清
抵抗
侵略
妥协
签约
抗击
侵略
镇压
5、评价
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也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
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在半殖民地的深渊沉沦,但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使外国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
史料: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乱刀拿下。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杀。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
历史解释
指导思想上带有蒙昧迷信和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义和团运动没有统一的领导,对清朝统治者缺乏警觉,斗争中存在严重的盲目性、自发性和分散性。
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帝国主义,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了反抗精神和朴素的爱国意识。
沉重打击了外来侵略势力,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义和团运动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进步性
局限性
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借口
镇压义和团运动。
从国际形势来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
一方面,随着垄断资本集团经济实力的增强,要求越出国界,通过直接瓜分、占领殖民地进行资本输出(因为要投资建铁路、设厂就要直接占领地盘)。
另一方面,当时的世界可以瓜分、占领的土地所剩无几,而中国却是其中最大最肥的一块,这就决定了,世界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一定要发动直接瓜分和占领中国的战争,即使没有借口也要找到借口。
从中国国内形势来看,戊戌变法失败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掌握政权,政治更加腐败;甲午战争后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激起以义和团为代表的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空前尖锐,这就使得战争更加不可避免。。
根本原因:为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维护在华利益;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2、经过
:1900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第一批联军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发,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顽强阻击。
:六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义和团和清军奋起投入天津保卫战。
:6月21日,慈禧太后做出向各国“宣战”的决定。7月14日,天津陷落。八月中旬,北京失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
3、罪行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继续派兵攻城掠地,扩大征伐,在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
俄国军队趁机侵占中国东北。
4、结果
逃亡途中,慈禧太后发布铲除义和团的玉指,并指定庆亲王奕劻与李鸿章为全权代表与列强议和。
当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慈禧太后逃亡途中
“东南互保”
东南互保是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的重要事件。
1900年6月,刘坤一、张之洞授意盛宣怀等与各国驻上海领事炮制了《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由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也参加。
东南互保表现了东南地区当权的洋务派与西方列强合作抵制义和团的意向,他维护了列强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破坏了东南各省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
清政府危亡之际,地方大员寻求“自保”,
中央权威下降,地方势力扩张。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
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
——摘编自《东南互保章程》
四、民族危机的加深
1、《辛丑条约》的签订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与组成联军的8国及西班牙、荷兰、比利时3国共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鸿章与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十一国外交代表,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于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年)七月二十五日(1901年9月7日)在北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内容
: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
: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派兵驻守。
: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
清未一位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
生活情境
3、性质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史料: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臣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摘编自《辛丑条约》
以华制华
清政府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4、影响
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成为“国中之国”。
《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慈禧太后:
①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覈,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②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惟各国既定和局,自不至强人所难。
《辛丑条约》的特点
其他条约都以攫取侵略权益,尤以经济侵略为主,多以割地、赔款、开商埠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则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没有割地,不开新商埠,虽有巨额赔款,但并非列强的真实意图所在。
《辛丑条约》的直接目的就是控制清政府,征服中国人民,强迫清政府取缔和镇压一切反帝活动,帝国主义了成太上皇,清政府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因此《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
从内容上看:
从目的上看:
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进一步把中国的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全面认识近代中国前期的列强侵华
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
从起因看:
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出近代国际格局由以欧洲为中心向美国转移的变化。。
从发动者看:
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
从列强侵华的目的看:
均以中国失败而告终。
从结果看:
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
从列强侵华的影响看:
近代中国前期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双重影响
对中人民和中国文化:侵略者烧杀抢掠,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疯狂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政治上: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践踏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国家主权。
经济上: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倾销商品并掠夺原料,通过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社会性质:在列强的枪炮下,中国国门被迫打开,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闭关锁国被打破,有利于中华民族融入世界发展潮流。
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思想:促使中国人民开始觉醒,开始学习西方,寻求救国救民之道。
灾难性
进步性——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图构历史
列强侵华的“五大趋势”
赔款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侵华方式
数量越来越多
割地
由直接侵华到“以华制华”
通商口岸
经济侵略
面积越来越大
沿海延伸向内地
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必备术语
①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戊戌维新运动兴起,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守旧势力镇压下以失败告终。
②义和团运动粉碎了西方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阴谋,但在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
③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魏晋南北朝时期:租调制
本课小结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外国对中国的侵略经历了由蚕食边疆、间接控制到全面侵略的过程。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外国势力开始侵入东南沿海一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势力遍布沿海并开始深入内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外国列强通过清政府间接控制了中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亡国灭种的危机之中。
中国各阶层则为救亡图存、维护国家主权而进行着前赴后继的抗争,中国近代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期,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奋力前行、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过程。为救亡图存,各阶层不断进行探索: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各阶层的救亡图存,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整合拓展:
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中国社会的阶段特征
阶段特征: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式农民战争时期。
基本历史特征: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
经济: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外资企业出现。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新的经济因素处于萌发状态。
政治: 封建制度日益衰落,两次鸦片战争失败。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也使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思想的不断增强。太平天国运动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又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的,在反封建的同时又反侵略,维护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思想: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中国的落后开始主张向西方学习,开启了明智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四成为社会思潮。
外交:闭关自守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中国被迫逐渐对外开放。
整合拓展:
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阶段特征
政治:西方列强从一次次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为主向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过渡。《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分别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和完全形成。清政府从抵抗到彻底投降,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镇压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农民阶级先后开展戊戌维新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经济:洋务派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甲午中日战争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随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夹缝中诞生,并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初步发展,为中国进一步发展孕育了先进的因素。列强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开始强烈要求资本输出和瓜分中国。
思想:洋务思潮、中体西用、维新思潮、君主立宪和革命思潮、民主共和。19世纪60年代到1895年,中国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开展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成为历史潮流。民主革命思想开始传播。
1.拉开维新运动序幕的是( )
A.“明定国是”诏书颁布 B.《中外纪闻》创办
C.“公车上书” D.保国会成立
C
课堂检测:
2.《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宣传了民主共和的思想
C
课堂检测:
3.中国近代某次战争善后谈判涉及使馆区的扩大、使馆卫队、武器禁运以及在中国驻军等问题,随后通过条约加以明确。材料中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课堂检测:
D
4.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说:“我们在暴乱中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向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莫理循的“话语”应出现在( )
A.鸦片战争爆发时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
课堂检测:
5.《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帝国主义国家对华侵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阶段是指( )
A.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扶植与控制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条款中处罚对象主要是中国人
D.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成为“国中之国”
A
课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