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配画教案
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诗歌与绘画的联系;
2.学习给古诗配画的方法;
3.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给古诗配画的知识,学会用画面表达诗意。
教学难点:通过熟读古诗,理解诗境,通过画面内容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最佳效果。
教具准备:课件 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文言文,三字经,还是古诗,都是那么优美,朗朗上口。说到古诗,我们已经学过很多,你们会背古诗吗?能够体会诗中的意境吗?(学生回答)真好!接下来就让我们闭上眼睛,到优美的音乐中去,欣赏一首古诗吧!(出示课件2,播放录音)
二、情景新授
师:在欣赏诗的过程中,你觉得古诗美吗?(这首诗美吗?)
生:美!真美!
师:你的脑海里浮现了一幅怎样美丽的画面呢?谁来把你脑海中出现的美好画面描述给大家听?
(多点几名学生,适当点评)
师:想看看这究竟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面吗?(出示课件3)
生:想!
师:瞧,一片湛蓝的水面上有一只大白鹅正在欢快地游来游去,水面上有荷花和莲叶。翠色欲滴的荷尖上,正微微颤动,仿佛是为大白鹅的游动伴奏。在诗的右上角有一首骆宾王的《咏鹅》。真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啊!这种绘画的表现手法叫做诗配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绘画方式。(出示课题,贴卡纸课题及相关卡片)
师:现在,在叶老师的脑海里也有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画面真没啊!真想把它画下来!想看看吗?
生:想!
师展示“之”:这像什么?老师再添几笔呢?你看,其实鹅也不难画,我们用类似于‘之’的线条简单的确定鹅的颈部及躯干位置,就可以很快地画出鹅了。
师:猜猜看,老师接下来画的是什么?如果老师又添几笔呢?(学习荷叶及荷花画法)
师出示主题图4,学习荷花画法。
椭圆椭圆两头尖尖,左添一片,右添一片,一根花茎带尖刺,圆圆盘儿作荷叶。
师:看,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一些荷叶与荷花的简笔画,可以供同学们参考,同时,我们平时在绘画的时候,一定要先确定绘画的主体,再调整画面的大小,举个例子,假如我们的黑板是一张纸,我们把画面主体放在最角落好看吗?
师:因为物体所处位置对我们观察也会产生影响,大家还要注意:“近大远小,近实远虚。”(出示卡片)
师:呀!荷花的香味吸引了一只小昆虫的到来!你们猜一下它是谁?看看你们才对了没有?大家喜欢蜻蜓吗?你们来读画法,老师来画好不好?
戴副眼镜像博士,细长身体很灵巧,撑开一对大翅膀,飞来飞去捉小虫。
师:一阵微风吹来,柳树也欢快地跳起了舞蹈。(学习柳树画法)
师:绘画还有很多表现形式,常见的有铅笔,彩铅,油画棒,色彩等。
师:画画好了,你们觉得还缺少了点什么呢 对了,真棒!如果有颜色就更漂亮了!
(学习大自然的主色调,出示图片10)
师:大家在绘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颜色的搭配,尽量和谐统一,在涂色的时候一般先涂大色块,再涂小色块。
师:你看,一首简单的诗,每个人听了都有不同感受,这就是中国古诗的魅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诗如画正是人间最美的形容词啊!大家想一下,如果老师要把《咏鹅》这首诗和这幅画配在一起,你觉得诗的位置在哪好呢?
师:真好!我们在诗配画的时候,尽量把诗配在画面的空白处,不去破坏整个画面的整体感。。
师:同学们,听明白了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是一首写物的诗,我们要先确定主体,并且具体刻画,远景可以画的稍微简洁一些,前面我们也讲了“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关系;如果是些人的诗,我们可以选取诗中的人物作为主体,着重描绘,同时也要注意与诗中的意境相呼应,也可以找出古诗中形象最鲜明的句子,或选取诗中最精彩的场景来进行表现。
三.作业:为一首古诗配画。
四、成果展示并小结(学生互评)
古诗短小精悍,简洁抒情,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胸怀志向及他们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它犹如一杯醇香的老酒,唯有耐心品读,方能体会其中的甘醇,绘画也是如此。行云山水间,展现真性情,在艺术的海洋中,大家都已扬帆远航!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