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上地理第1章地球和地图单元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七上地理第1章地球和地图单元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03 17:4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 地球和地图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严格地说,地球的形状是一个( )
A. 正球体
B. 球体
C. 圆
D.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 有关该图中,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位于东经度范围,在西半球
B. 乙地位于北球,无太阳直射现象
C. 乙地位于西经度范围,在东半球
D. 乙地位于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
3. 经线指示的是( )方向。
A. 东西 B. 南北 C. 东北 D. 西南
4. 在地球仪上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A. 从南向北逐渐增大 B. 从东向西逐渐增大
C.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D. 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
5. 比较图幅相同的江苏政区图和泰兴政区图发现,泰兴政区图具有的特点是
A. 表示的范围较大,比例尺较大 B. 表示的范围较小,比例尺较大
C. 表示的范围较大,比例尺较小 D. 表示的范围较小,比例尺较小
6. 如果在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为2厘米,图上比例尺是1:10000000,算得两地间实地距离大约是
A. 200千米 B.
C. 20千米 D. 20000000千米
7. 下列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则比例尺最小是( )
A. 世界地图 B. 亚洲地图 C. 新疆地图 D. 中国地图
8. 能说明地球大小的的是
A. 地球是个球体 B. 地球表面积是5. 1亿平方千米
C. 地球的卫星照片 D. 地球自转一周24小时
9. 关于纬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B.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 纬度越高,纬线越短 D. 纬线整圆
10. 毛主席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所指地点,与下列最吻合的是
A. 两极附近 B. 赤道附近 C. 回归线附近 D. 极圈附近
11. 假如要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应不少于( )
A. 5.1亿平方千米 B. 5.1亿千米
C. 5.1亿立方千米 D. 5.11平方千米
读下面两幅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 有关地球仪上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所有纬线长度相等 B.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C.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13. 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乙两地都位于西半球
B. 甲、乙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
C. 甲地的经纬度是30°W、30°S
D. 乙地位于甲地的东南方
14. 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但边缘陡峻的地形是( )
A. 山地 B. 高原 C. 平原 D. 盆地
15. 如果在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图上比例1:10000000,算得两地间实地距离大约是(  )
A. 300千米 B. 3000千米 C. 30千米 D. 3千米
16. 下列关于经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经线长度都相等 B. 每条经线都是一个半圆
C. 经线有无数条 D.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17. 把地球划分为东、西两半球的经线圈是( )
A. 20°E和160°W B. 0°和180°经线圈
C. 20°W和160°E D. 本初子午线
18. 某地以东是西经,以西是东经,以北四季变化明显,以南有阳光直射井底现象。该地位于(  )
A. 0°,120°E B. 60°N,160°E C. 23.5°S,160°E D. 23.5°N,180°
19. 下列各项不属于地图要素的是 ( )
A. 图例 B. 方向 C. 分层设色 D. 比例尺
20. 下列四幅地图图幅面积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世界地图 B. 中国地图 C. 甘肃地图 D. 静宁地图
21.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且地面起伏较小的地形是
A. 平原 B. 高原 C. 山地 D. 丘陵
二、综合题 (37分)
22.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A点的经纬度:________、________,该点位于________(海洋)。
(2)B处为世界面积最大的________沙漠;C处为亚欧分界线________山脉,D处为亚非分界线_______运河,当E地艳阳当头,F地正处于_____(清晨、中午、黄昏、深夜)。
(3)图中所示的三幅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反映出亚洲的气候具有________气候显著的特点,此类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______,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__________。
23.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村的经纬度位置是 ;就地球上的五带而言,该区域位于 带。
(2)甲、乙两村间的图上直线距离是4厘米,实地距离是 千米。甲村位于乙村的 方向。
(3)甲、乙、丙三村位于陡崖附近的是 。
24. 读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图中图例,判断该国的首都是________,除首都外,你还能看到哪些地理事物(至少两个)?________
(2)图中位置最偏南河流a的大致流向是自________流向________.
(3)珀斯位于墨尔本的________方向.
(4)在1:150 000 000的世界政区图上量得中国首都北京到澳大利亚首都的直线距离为6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_千米.
25. 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用笔在图中描出本初子午线。
(2)A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
(3)C点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
(4)A点位于_________(东、西)半球,C点位于_________(南、北)半球。
(5)A点位于B点的_________方向。
(6)从低、中、高纬度看,A点位于_________纬度。
第1章 地球和地图
一.选择题
1. 严格地说,地球的形状是一个( )
A. 正球体
B. 球体
C. 圆
D.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D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地球的形状,较简单,识记即可。
2. 有关该图中,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位于东经度范围,在西半球
B. 乙地位于北球,无太阳直射现象
C. 乙地位于西经度范围,在东半球
D. 乙地位于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的相关知识。根据经度向东方向增大为东经,减小为西经,纬度向北方向增大为北纬度,反之为南纬度,甲的经度范围为172.5°E~180°,位于东经度范围,在西半球,乙为172.5°W~1 80°, 10°N~20°N,位于北半球,西半球,西经度范围,有太阳直射,
3. 经线指示的是( )方向。
A. 东西 B. 南北 C. 东北 D. 西南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经线指示的是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经线的长度、形状等相关知识。
4. 在地球仪上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A. 从南向北逐渐增大 B. 从东向西逐渐增大
C.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D. 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球上的纬度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度数越来越大,但纬线的长度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短,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选C。
5. 比较图幅相同的江苏政区图和泰兴政区图发现,泰兴政区图具有的特点是
A. 表示的范围较大,比例尺较大 B. 表示的范围较小,比例尺较大
C. 表示的范围较大,比例尺较小 D. 表示的范围较小,比例尺较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图幅不变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范围越小,表示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表示范围越大,表示内容越简单,盐城政区图的范围<江苏政区图的范围.则盐城政区图,表示的范围较小,比例尺较大,内容详细。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6. 如果在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为2厘米,图上比例尺是1:10000000,算得两地间实地距离大约是
A. 200千米 B.
C. 20千米 D. 20000000千米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公式:比例尺 =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如果在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为2厘米,图上比例尺是1:10000000,算得两地间实地距离大约是200千米=图上距离2厘米÷比例尺1:10000000。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比例尺: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在求算时注意统一单位)。公式:比例尺 =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的种类有:数字式(1:100 000)、线段式(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比例尺的大小。地图上的方向: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方向标箭头指向北方,再根据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位置。经纬网地图。图例:地球仪或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颜色。注记:地球仪或地图上说明地理事物的名称或山高水深的文字和数字。
7. 下列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则比例尺最小的是( )
A. 世界地图 B. 亚洲地图 C. 新疆地图 D. 中国地图
【答案】A
【解析】
【详解】图幅相同的地图,范围越大,其比例尺越小,表示内容越简略。世界地图、亚洲地图、新疆地图、中国地图所表示的范围大小不同,其中世界地图的范围最大,所以比例尺最小。
8. 能说明地球大小的的是
A. 地球个球体 B. 地球表面积是5. 1亿平方千米
C. 地球的卫星照片 D. 地球自转一周24小时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地球大小的数据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赤道长度为4万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故选B。
【点睛】考查地球的大小。
9. 关于纬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B.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 纬度越高,纬线越短 D. 纬线是整圆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纬度越高,纬线越短,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纬线圈中只有赤道才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纬线是与经线垂直相交的圆圈,
考点:纬线的特点
10. 毛主席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所指地点,与下列最吻合的是
A. 两极附近 B. 赤道附近 C. 回归线附近 D. 极圈附近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坐地日行八万里”,意思是说坐在地球上不动,随着地球自转,一天走了八万里,也就是走了四万千米,约为地球的周长,这样的地方只有在赤道上最合理,极圈的周长不到赤道的一半;两极附近更短;回归线也比赤道要短,故选B。
【点睛】
11. 假如要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应不少于( )
A. 5.1亿平方千米 B. 5.1亿千米
C. 5.1亿立方千米 D. 5.11平方千米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我们给地球做衣服需要了解地球的表面积,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A符合题意。选A。
读下面两幅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 有关地球仪上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所有纬线长度相等 B.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C.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13. 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乙两地都位于西半球
B. 甲、乙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
C. 甲地的经纬度是30°W、30°S
D. 乙地位于甲地东南方
【答案】12. B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地球仪上纬线的长度有赤道向两级逐渐递减,故A错误。所有的纬线都是等长的,故B正确。经线指示南北,故C错误。纬线指示东西,故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甲的经纬度是30°W、30°S ,乙的经纬度是30°E、30°N。甲在西半球,乙在东半球,A错误。甲乙不在同一经线上,但他们组成了一个经线圈,B错误。甲的经纬度是30°W、30°S,C正确。乙地在甲地的东北方向,D错误。故选C。
【点睛】经纬线以及经纬度的判断,半球的划分。
14. 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但边缘陡峻的地形是( )
A. 山地 B. 高原 C. 平原 D. 盆地
【答案】B
【解析】
【分析】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陆地表面的地形多种多样,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表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边缘比较陡峭.
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表崎岖不平.不同的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海拔大致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也有些盆地内部分布着起伏的丘陵,但比四周的山地、高原仍要低得多.
【详解】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表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边缘比较陡峭.根据题意.故选B.
15. 如果在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图上比例1:10000000,算得两地间实地距离大约是(  )
A. 300千米 B. 3000千米 C. 30千米 D. 3千米
【答案】A
【解析】
【详解】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得到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3×10000000=30000000厘米=300千米。故选:A。
16. 下列关于经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经线长度都相等 B. 每条经线都是一个半圆
C. 经线有无数条 D.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其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经线有无数条,故答案选D。
17. 把地球划分为东、西两半球的经线圈是( )
A. 20°E和160°W B. 0°和180°经线圈
C. 20°W和160°E D. 本初子午线
【答案】C
【解析】
【详解】东西半球不是以0度和180度为界,为了避免一些欧洲和非洲一些国家分成两个半球,于是向西移了20°,所以东西半球以20°W和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为界线,180°经线是日期变更线和东西经度分界线,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故选C。
18. 某地以东是西经,以西是东经,以北四季变化明显,以南有阳光直射井底现象。该地位于(  )
A. 0°,120°E B. 60°N,160°E C. 23.5°S,160°E D. 23.5°N,180°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东是西经,以西是东经,可判定此点经度为180°,根据以北四季变化明显,以南有阳光直射井底现象,可判定此点纬度为23.5°N,则该地位于23.5°N,180°。
【点睛】本题考查经纬网图的判读。
19. 下列各项不属于地图要素的是 ( )
A. 图例 B. 方向 C. 分层设色 D. 比例尺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故选:C。
【点睛】考查地图的三要素,要牢记。
20. 下列四幅地图图幅面积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世界地图 B. 中国地图 C. 甘肃地图 D. 静宁地图
【答案】D
【解析】
【详解】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内容越详细,范围越小;世界地图、中国地图、甘肃省地图和静宁地图所表示的范围大小不同,其中静宁地图的范围最小,所以比例尺最大。
【点睛】此题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1.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且地面起伏较小的地形是
A. 平原 B. 高原 C. 山地 D. 丘陵
【答案】A
【解析】
【详解】地球上的五种地形类型中,海拔在200米以下,且地面起伏较小的地形是平原,大部分分布在沿海或是河流的中下游地区,高原是海拔在500米以上,且四周较陡峭,山地的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形崎岖;丘陵的海拔在200米—500米之间,地势起伏较大,故选A。
二、综合题
22.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A点的经纬度:________、________,该点位于________(海洋)。
(2)B处为世界面积最大的________沙漠;C处为亚欧分界线________山脉,D处为亚非分界线_______运河,当E地艳阳当头,F地正处于_____(清晨、中午、黄昏、深夜)。
(3)图中所示的三幅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反映出亚洲的气候具有________气候显著的特点,此类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______,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__________。
【答案】(1) 80°E 23.5°S 印度洋 (2)撒哈拉 乌拉尔 苏伊士 清晨 (3)季风 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全年高温,有雨旱两季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A地的经度是位于向东增大上,是80°E,纬度是在南回归线上,是23.5°S;该点位于印度洋上。
(2)B处为世界面积最大的撒哈拉沙漠,C处是亚欧分界线的乌拉尔山脉,D处是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当E地艳阳当头时,F地处于清晨。
(3)图中所示的三幅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反映出亚洲的气候具有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此类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夏季多雨。
【点睛】本题考查亚非欧有关知识。
23.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村的经纬度位置是 ;就地球上的五带而言,该区域位于 带。
(2)甲、乙两村间的图上直线距离是4厘米,实地距离是 千米。甲村位于乙村的 方向。
(3)甲、乙、丙三村位于陡崖附近的是 。
【答案】(1)33°22′N,118°12′E;北温 (2)4;西北 (3)丙村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甲村所在的纬线是位于向北增大上,经线是位于向东增大上,所以经纬度是(33°22′N,118°12′E);就地球上的五带而言,该区域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北温带。
(2)由图可知,图中比例尺是1:100000,若甲、乙两村间的图上直线距离是4厘米,实地距离是4千米;在经纬线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所以甲村是位于乙村的西北方向。
(3)甲、乙、丙三村中位于陡崖附近的是丙村,这里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是陡崖地形。
【点睛】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有关知识,要注意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24. 读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图中图例,判断该国的首都是________,除首都外,你还能看到哪些地理事物(至少两个)?________
(2)图中位置最偏南河流a的大致流向是自________流向________.
(3)珀斯位于墨尔本的________方向.
(4)在1:150 000 000的世界政区图上量得中国首都北京到澳大利亚首都的直线距离为6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_千米.
【答案】(1)堪培拉;城市、洲界
(2)东南;西北
(3)西北
(4)9000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堪培拉,除首都外还能看到城市、洲界线等。
(2)图中位置最偏南的河流a的大致流向是自东南流向西北。
(3)由图可知,珀斯位于墨尔本的西北方向。
(4)在1:150 000 000的世界政区图上量得中国首都北京到澳大利亚首都的直线距离为6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9000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澳大利亚有关知识,知道其主要的地理事物,河流、盆地、山脉、城市等。
25. 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用笔在图中描出本初子午线。
(2)A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
(3)C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
(4)A点位于_________(东、西)半球,C点位于_________(南、北)半球。
(5)A点位于B点的_________方向。
(6)从低、中、高纬度看,A点位于_________纬度。
【答案】(1)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 (2)40°N 60°W
(3)20°S 40° E
(4)西 南
(5) 西北
(6)中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
(1)地球仪上所有的经线都称为子午线,其中0°经线称为本初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在图中连接南北两极的0°经纬是本初子午线。
(2)由图可知,A所处纬度是位于向北增大上,经度是位于向西增大上,所以经纬度是(40°N、60°W)。
(3)由图可知,C点的经度是位于向东增大上,纬度是位于向南增大上,所以经纬度是(40°E、20°S)。
(4)由A的经度可知,A是位于西半球(160°E-20°W)范围内的西半球,C点是位于赤道以南的南半球。
(5)由图可知,图中的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所以A是在C的西北方向。
(6)从低、中、高纬度看,A点是位于30°-60°之间的中纬度。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网的有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