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古代问题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古代问题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2-03 20:1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古代问题训练
一、单选题
1.《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方程篇中有这样一道题:“今有善行者行一百步,不善行者行六十步,今不善行者先行一百步,善行者追之,问几何步及之?”这是一道行程问题,意思是说:走路快的人走100步的时候,走路慢的才走了60步;走路慢的人先走100步,然后走路快的人去追赶,问走路快的人要走多少步才能追上走路慢的人?设走路快的人要走x步才能追上走路慢的人,那么,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2.我国古代名著《九章算术》中有一问题:“今有凫起南海,七日至北海;雁起北海,九日至南海.今凫雁俱起,问何日相逢?”意思为:有只野鸭从南海起飞历经7天到达北海,有只大雁从北海起飞历经9天到达南海,如果野鸭与大雁从南海和北海同时起飞,经过多少天能相遇?假设经过x天相遇,则可列方程为( )
A. B. C. D.
3.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三百七十八里关,初日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其大意是:有人要去某关口,路程378里,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由于脚痛,每天走的路程都为前一天的一半,一共走了六天才到达目的地.则此人第三天走的路程为( )
A.48里 B.36里 C.24里 D.18里
4.我国古代有很多经典的数学题,其中有一道题目是:良马日行二百里,驽马日行一百二十里,驽马先行十日,问良马几何追及之.意思是:跑得快的马每天走200里,跑得慢的马每天走120里,慢马先走10天,快马几天可追上慢马?若设快马天可追上慢马,则由题意可列方程为( )
A. B.
C. D.
5.《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专著,卷七“盈不足”中有这样一题:“今有共买鸡,人出九,盈十一;人出六,不足十六.问人数、鸡价各几何?”题目大意是:有几个人共同出钱买鸡,每人出钱9,则多了钱11,每人出钱6,则少了钱16,那么有几人共同买鸡?鸡的价钱是多少?设有x人共同买鸡,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A. B.
C.9x﹣11=6x+16 D.9x+11=6x﹣16
6.某数学兴趣小组研究我国古代《算法统宗》里这样一首诗:我问开店李三公,众客都来到店中,一房七客多七客,一房九客一房空.诗中后两句的意思是:如果每一间客房住7人,那么有7人无房住;如果每一间客房住9人,那么就空出一间房.设该店有x间客房,则所列方程为( )
A.7x-7=9x+9 B.7x+9=9x+7
C.7x+7=9x﹣9 D.7x-7=9x﹣9
7.幻方是古老的数学问题,我国古代的《洛书》中记载了最早的幻方——九宫格.将9个数填入幻方的空格中,要求每一横行、每一竖列以及两条对角线上的3个数之和相等,则x+y的值为( )
x
4 0
y
A. B.5 C. D.0
8.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增删算法统宗》记载“绳索量竿”问题:“一条竿子一条索,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其大意为:现有一根竿和一条绳索,用绳索去量竿,绳索比竿长5尺;如果将绳索对半折后再去量竿,就比竿短5尺.设绳索长x尺.则符合题意的方程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9.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有“多人共车”问题:今有三人共车,二车空;二人共车,九人步.问人与车各几何?其大意是:每车坐3人,两车空出来;每车坐2人,多出9人无车坐.问人数和车数各多少?设车x辆,根据题意,可列出的方程是_____.
10.《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张苍、耿寿昌所撰写的一部数学专著 .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部,成于公元一世纪左右 .全书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 .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其中有一个数学问题“今有垣厚一丈,两鼠对穿 .大鼠日一尺,小鼠亦一尺 .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 .问:何日相逢?”.译文:“有一堵一丈(旧制长度单位,1丈=10尺=100寸)厚的墙,两只老鼠从两边向中间打洞 .大老鼠第一天打一尺,小老鼠也是一尺 .大老鼠每天的打洞进度是前一天的2倍,小老鼠每天的进度是前一天的一半 .问它们几天可以相逢?”请你用所学数学知识方法给出答案:______________ .
11.《数》是中国数学史上的重要著作,比我们熟知的汉代《九章算术》还要古老,保存了许多古代算法的最早例证(比如“勾股”概念),改变了我们对周秦数学发展水平的认识.文中记载“有妇三人,长者一日织五十尺,中者二日织五十尺,少者三日织五十尺,今威有功五十尺,问各受几何?”译文:“三位女人善织布,姥姥1天织布50尺,妈妈2天织布50尺,妞妞3天织布50尺.如今三人齐上阵,共同完成50尺织布任务,请问每人织布几尺?”设三人一共用了x天完成织布任务,则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12.《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卷七“盈不足”中有题译文如下:“今有人合伙买羊,每人出5钱,会差45钱;每人出7钱,会差3钱.问合伙人数、羊价各是多少?”则该题中合伙人数为____________.
13.(古代数学问题)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意思是:几个人一起去买某物品,如果每人出8钱,则多了3钱;如果每人出7钱,则少了4钱.问有多少人,物品的价格是多少?设有x人,则根据题意列出方程__.
14.中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有个问题,原文:今有四人共车,二车空;三人共车,五人步,问人与车各几何?译文为:今有若干人乘车,每4人共乘一车,最终剩余2辆车,若每3人共乘一车,最终剩余5个人无车可乘,问共有_____________辆车.
15.《孙子算经》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书中记载这样一个问题:今有三人共车,二车空;二人共车,九人步,问人与车各几何?这个问题的意思是:今有若干人乘车,每三人乘一车,最终剩余2辆车无人乘坐,若每2人共乘一车,最终剩余9个人无车可乘,则有_____辆车,_____人.
16.相传大禹时期,洛阳市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图1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洛书,图2是洛书的数字表示,洛书是一个三阶幻方,就是将已知的9个数填入3×3的方格中,使每一行、每一竖列以及两条斜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都相等.在图3的幻方中也有类似于图1的数字之和的这个规律,则a+b的值为 _____.
三、解答题
17.某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我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时,发现了一道数学问题,问题大意是:如果每一间客房住人,那么有人无房可住;如果每一间客房住人,那么空出一间房,问该店有客房多少间?房客多少人?
18.列方程解应用题:我国古代《孙子算经》卷中记载“多人共车”问题,其原文如下:今有三人共车,二车空;二人共车,九人步,问人与车各几何?其大意为:若3个人乘一辆车,则空2辆车;若2个人乘一辆车,则有9个人要步行,求人数与车数.
19.古代名著《算学启蒙》中有一题:良马日行二百四十里,驽马日行一百五十里,驽马先行十二日,问良马几日追及之.若设良马x天可追上弩马.
(1)当良马追上驽马时,驽马行了   里(用x的代数式表示).
(2)求x的值.
(3)若两匹马先在A站,再从A站出发行往B站,并停留在B站,且A、B两站之间的路程为7500里,请问驽马出发几天后与良马相距450里?
20.元旦,是公历新一年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中国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为庆祝元旦,商店举行促销活动,甲、乙两个文具店均出售钢笔和笔记本,其中每支钢笔定价10元,每本笔记本定价5元两个文具店在开展促销活动中,各自提出优惠方案如下:甲店:买支钢笔送本笔记本;乙店:买钢笔或笔记本都按定价的80%付款,现小明为班级购买期末奖品,要购买钢笔30支,笔记本x本(x>30)
(1)试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①小明到甲店购买所付款为 元②小明到乙店购买所付款为_ 元
(2)当x=50时,你能帮小明设计一种最为省钱的购买方案吗 试写出你的购买方案,并说明理由.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B
2.C
3.A
4.D
5.C
6.C
7.A
8.A
9.3(x﹣2)=2x+9
10.天
11.
12.21
13.8x﹣3=7x+4
14.
15. 15 39
16.-2
17.该店有客房间,房客人.
18.共有39人,15辆车.
19.(1)(150x+1800);(2)20;(3)驽马出发3或27或37或47天后与良马相距450里.
20.(1)①(5x+150),②(240+4x);(2)小明所要的30支钢笔和30本笔记本在甲店购买,20本笔记本在乙店购买,则他应付款为:380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