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四章居民与聚落测试题(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四章居民与聚落测试题(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03 19:4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测试题(附答案)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评价等级:___________
(测试时间:40分钟 分数: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读“某四国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比较图”完成下面1--3小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
A.A国 B.B国 C.C国 D.D国
2.人口增长状况与C国相似的是( )
A.印度 B.德国 C.阿根廷 D.尼日利亚
3.图中C国最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
A.就业困难 B.住房紧张 C.人口老龄化 D.劳动力过剩
读下图“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4-5小题。
4.图中a、b、c、d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中,以黄种人为主的是( )
A.a地区 B.b地区 C.c地区 D.d地区
5.四大人口稠密地区大多分布于( )
A.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B.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C.中高纬度的沿海地区 D.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读图回答6--7小题:
6.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环境污染不断加重
C.人均粮食不断上升 D.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增加
7.人口激增很可能会导致( )
①土地资源利用过度②人均粮食持续上升
⑧矿产资源枯竭④环境污染加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读图,完成下面8--9小题。
8.①地区分布的主要人种是( )
A.黄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9.②地区的人种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狭长,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
A.寒冷 B.高寒缺氧 C.炎热干燥 D.湿热
语言和宗教是一个地区特有文化的重要体现。结合下图,完成下面10--12小题。
10.阿拉伯语是阿拉伯国家的官方语言,其主要流行于( )
A.欧洲 B.西亚和北非地区 C.拉丁美洲 D.南亚地区
11.如图所示的宗教建筑代表的是( )的文化景观。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12.下列有关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英语是世界上广泛流行的一种语言 B.俄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
C.伊斯兰教的教徒称为穆斯林 D.基督教是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
读聚落分布图,完成下面13--15小题。
13.图中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是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a聚落 B.b聚落 C.c聚落 D.d聚落
14.下列描述的区域中,不利于聚落形成发展的是( )
A.崎岖不平的山地丘陵地区 B.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
C.水路交通便利的河口地区 D.自然资源丰富的矿山地区
15.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相比,其主要特点是( )
A.居民点集中 B.交通便利 C.人口密度大 D.环境优美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6处世界遗产。泉州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泉州清净寺迄今历史超千年,该寺奉天坛门楣部分雕刻有《古兰经》。左图示意清净寺大门,右图示意新建的礼拜堂。读图,完成下面16--17小题。
16.清净寺的建筑形式与风格属于(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17.下列保护泉州清净寺的做法,正确的是( )
①加强研究,扩大宣传教育②合理开发,适度发展旅游业③控制工业污染,严禁乱涂乱画④在周围修建现代化高层建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地下城市马特玛塔是星球大战外景地(下图),位于突尼斯东南的撒哈拉沙漠中,聪明的柏柏尔人开凿洞穴作为房屋,形成了环境舒适,四季不受气候影响的地下穴居城市。读图,完成下面18--20小题。
18.柏柏尔人建造穴居城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地形平坦 B.资源丰富 C.宗教信仰 D.避暑挡风
19.这里特有的山丘、峡谷和谷底,呈现出一种外太空般荒芜凄凉的景观,现在这座古城基本荒废。推测现在这座古城荒废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震频繁 B.水源短缺 C.交通不便 D.耕地不足
20.在古城遗址开发过程中,我们对于文物古迹应( )
A.加强保护 B.翻新使用 C.拆除重建 D.禁止参观
二、解答题(30分)
2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三地,都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三地人口密集的共同原因:纬度位置方面:_________;海陆位置方面:_________﹔地形方面:_____________。
(2)图中③地区人口稀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④地所在的地区,从人种上看,他们大部分属于________人种;⑤地所在国家的官方语言是________语。
(4)①地的居民主要信仰________教。
(5)某国2021年人口出生率为10‰,人口死亡率为7‰,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A.10‰ B.3‰ C.17‰ D.7‰
(6)④地所在大洲南部地区人口数量多,增长速度快,会带来的问题有哪些?
22.读下面“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图中四个人口稠密地区是:①欧洲西部,②________,③亚洲东部,④________。这些人口稠密的地区大部分位于________半球中低纬度________的平原和盆地。
(2)图中人口稀少地区分别是:⑤未开发的________地区,⑥非常干旱的________地区,⑦地势高峻的________地区,⑧终年寒冷的________地区。
(3)由此看出,影响人口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条件 D.历史条件
(4)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位于图中_______(填序号)区域。
(5)⑥区域的居民大部分都是穆斯林,该宗教的代表性建筑是下图中的_____(填字母)。
23.世界上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聚落的形态也各不相同。一些特色民居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地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根据资料,分析下面两处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7分)
(1)甲乙两图,表示东南亚的民居是_______,西亚的民居是_______。
(2)西亚民居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据A图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东南亚的民居通常是双层结构,下层架空上层住人,这是因为东南亚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图B反映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民居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分析可知:甲乙两地民居特点的形成受__________因素影响较大。
24.模拟旅游。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我国某中学学生小明在暑期开展了名为“环游世界”的网络模拟旅游学习活动。通过上网收集、分析资料,逐步加深对世界各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认识。如图表示网络模拟旅游线路,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分)
学习主题1—探究自然环境与聚落的关系
(1)小明发现各区域传统民居的特点与自然环境有关,请将模拟旅游区域与右图中的特色民居及气候条件对号入座。请对号入座:________—C地区—________;________—D地区—________;________—F地区—________。
学习主题2—探究人种、语言与宗教的分布
(2)小明发现各区域在人种、语言和宗教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请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模拟旅游区域 主要信息
D地区 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语言以①________语为主,信仰伊斯兰教
C地区 居民以②________人种为主,语言以本民族语言为主,宗教信仰以原始宗教为主
B国家 居民以③________人种为主,语言以英语为主,主要信仰④________教
学习主题3—探究地理现象的原因
(3)小明发现各区域都有一些特殊的地理现象,请解释原因。______
①A国多火山地震。
②B国的热带沙漠气候面积分布广。
③E国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大。
参考答案:
1.B 2.B 3.C4.C 5.A6.B 7.B8.C 9.A10.B
11.B 12.B13.C 14.A 15.D16.B 17.A18.D 19.B 20.A
21.(1) ① ② ④ 中低纬度 近海地区 平原(平原或盆地)
(2)位于干旱的荒漠,气候过于炎热干燥,不适宜人类居住(言之有理即可)。
(3) 黄色 俄
(4)基督
(5)B
(6)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交通拥挤等。
22.(1) 亚洲南部 北美洲东部 北 临海
(2) 热带雨林 沙漠 高山高原 极地
(3)A
(4) 中国 ③
(5)B
23.(1) 乙 甲
(2) 墙厚、窗小 气候炎热干燥 热带季风气候 通风散热,防潮
(3)气候
24.(1) 丙 ② 乙 ③ 甲 ①
(2) 阿拉伯 黑 白色 基督
(3)①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②南回归线穿过该国中部。③大部分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