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从军行)》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从军行)》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4 17:2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从军行)》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单选题。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被后人称为“诗圣”。
A.王昌龄 B.杜甫 C.高适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的作者是(  )。
A.宋代诗人陆游 B.唐代诗人王维 C.唐代诗人王之涣
二、读拼音,写词语。
huáng hé qiāng dí yáng liǔ hé xū
               
wèi chéng yáng guān yí mín mó tiān
               
三、用“√”给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泪尽(jìn jǐn) 涕(tì dì)泪 蓟(lì jì)北
漫卷(juàn
juǎn)诗书 摩(mó móu)天 襄(náng
xiāng)阳
四、比一比,再组词。
纫( ) 兵( ) 第( ) 摩( )
仞( ) 岳( ) 涕( ) 磨( )
五、根据句子内容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却:
A.后退; B.推辞,拒绝; C.再。
①却看妻子愁何在。( )
②我见他诚意相邀,就没有推却。( )
③山高路险,令人望而却步。( )
(2)漫: A.到处都是,遍; B.广阔,长; C.不受约束,随便。
①漫卷诗书喜欲狂。( )
②漫山遍野开放着映山红。( )
③我们度过了一个漫长的暑假。( )
六、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却看妻子愁何在 却看: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将晓:   
(3)三万里河东入海 三万里河:   
(4)青春作伴好还乡 青春:   
七、根据课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1)《从军行》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边塞诗人   ,这首诗中的“   ,
  ”写的是当时西北戍边将土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2)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前两句用   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   作了铺垫;第三句“   ”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   ”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写的,杜甫是唐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   ”,其诗被称为“   ”。这首诗中的“   ,
   ”紧承上联从生活细节上细致地刻画了诗人的狂喜,上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
八、判断题
(1)“遗民泪尽胡尘里”,诗句中“遗民”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老百姓。( )
(2)“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 )
(3)“三万里河东入海”,此句中的“河”指淮河。( )
(4)“仞”是古代计算长度的单位,“五千仞”是实指,形容山高。( )
(5)“南望王师又一年”,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渴望收复失地的思想感情。( )
九、诗歌鉴赏,完成练习。
(一)课内古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下面对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B.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2)前两句诗中的“入”字表现出河的   ,“上”字突出了山的   。这两句诗展示了祖国山河的   ,包含着作者对国家的   之情。
(3)后两句诗中饱含着丰富的情感,把诗句中的字与其表达的情感用线连一连。
尽 作者对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望 受压迫之苦和无限的辛酸
又 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
(4)下面与“南望王师又一年”的意境最接近的一项是(  )。
A.铁骑无声望似水 B.但悲不见九州同
C.铁马冰河入梦来 D.位卑未敢忘忧国
(5)陆游一生的诗、词、文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文字中饱含的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你还积累了哪些陆游的爱国诗句?(至少写两句)。
(二)课外古诗
书愤①
[宋]陆游
早岁②那知世事艰③?中原北望④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⑤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释:①书愤: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书:写。②早岁:早年,年轻时。③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④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⑤《出师》一表: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写了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
(1)“中原北望气如山”中“气”解释为   。
(2)“   ”一句,暗写诗人晚年已知世事艰难并流露出愤激不平之意,感叹自己早年不懂得世事的艰难。
(3)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B.颔联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和平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C.尾联叙事抒情,写了诸葛亮(古人)在《出师表》中曾说过“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D.本诗围绕“愤”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无私报国但抑郁不得志的强烈愤慨。
答案
一、1.B 2.A
二、黄河;羌笛;杨柳;何须;渭城;阳关;遗民;摩天
三、jìn;tì;jì;juǎn;mó;xiāng
四、缝纫;当兵;第几;摩擦;万仞;岳山;鼻涕;磨刀
五、(1)C;B;A (2)C;A;B
六、(1)回头看 (2)快要天亮 (3)三万里长的黄河 (4)明丽的春天的景色
七、(1)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2)夸张;抒情;沮尽;望
(3)现实;诗圣;诗史;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八、(1)√ (2)√ (3)× (4)× (5)√
九、(一)课内诗歌(1)B
(2)壮阔;高大;奇伟壮丽;热爱
(3)
(4)B
(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二)课外诗歌(1)志气,气概
(2)早岁那知世事艰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