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单选题
1.(2022·安徽宿州·七年级期末)在使用显微镜时,你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装片、目镜污点都不动,那么污点在( )
A.物镜 B.装片 C.目镜 D.反光镜
2.(2022·安徽阜阳·七年级期末)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视野中看到的是“p”,实际上装片上是“q”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数量越多
C.使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可以使镜中的视野更明亮
D.将低倍物镜换为高倍物镜时,需要转动转换器
3.(2022·安徽滁州·七年级期末)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4.(2022·安徽蚌埠·七年级期末)一位同学在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在视野内看到一小黑点,分别移动载玻片和目镜,小黑点都不动,则黑点可能在
A.反光镜上 B.物镜上 C.盖玻片上 D.目镜上
5.(2022·安徽合肥·七年级期末)小波同学制作并观察了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据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
B.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图丙中的②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图丙中①与②放大倍数的乘积
D.图甲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
6.(2022·安徽宿州·七年级期末)一个带有“F”字样的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呈现的物象是( )
A. B. C. D.
7.(2022·安徽合肥·七年级期末)下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步骤②和④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
A.清水、清水
B.清水、稀碘液
C.稀碘液、清水
D.稀碘液、稀碘液
8.(2022·安徽铜陵·七年级期末)绘生物细胞图时,对图中较暗部分的绘制要求是( )
A.用直线条涂黑它 B.点上较密的细点表示
C.用横线条涂黑它 D.随意涂黑它
9.(2022·安徽宣城·七年级期末)把红苋菜浸在冷水中,冷水不会变红,放入沸水煮几分钟,沸水变红。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破坏了细胞中的( )
A.叶绿体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10.(2022·安徽淮南·七年级期末)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细胞结构中与此相关的结构是( )
A.细胞核 B.细胞壁 C.细胞膜 D.细胞质
11.(2022·安徽蚌埠·七年级期末)菠菜浸泡在清水中,清水不变色,用开水浸泡菠菜后,水会变成绿色。这是因为开水损伤了菠菜细胞的什么结构?()
A.细胞膜 B.细胞壁 C.细胞质 D.细胞核
12.(2022·安徽亳州·七年级期末)克隆羊多莉的实例说明,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的结构是( )
A.线粒体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核
13.(2022·安徽淮北·七年级期末)猕猴桃被誉为“维生素C之王”,你认为维生素C最有可能存在于( )
A.细胞核 B.细胞质 C.液泡 D.叶绿体
14.(2022·安徽亳州·七年级期末)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组织 B.细胞 C.器官 D.系统
15.(2022·安徽亳州·七年级期末)如图是某学生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和观察装片的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步骤是abcd
B.观察装片时甲为镜筒上升,乙为镜筒下降
C.欲将视野右上角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装片应向右上方移动
D.该同学觉得看到的细胞太小,就转动转换器,又觉得太暗,继而换成平面镜
16.(2022·安徽亳州·七年级期末)如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图,对其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甲、乙细胞中都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线粒体
C.甲细胞中的①与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有关
D.乙细胞中的②中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
17.(2022·安徽蚌埠·七年级期末)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下列物质属于无机物的一组是( )
A.糖类、水、脂类 B.水、氧气、无机盐 C.脂类、蛋白质、糖类 D.蛋白质、核酸、脂类
18.(2022·安徽芜湖·七年级期末)将一黑色公绵羊的体细胞核移入一白色母绵羊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中,融合后的细胞经分裂形成胚胎,再将此胚胎植入一黑色母绵羊的子宫内发育,出生的小绵羊即是“克隆绵羊”。那么,此“克隆绵羊”为
A.黑色公绵羊 B.黑色母绵羊 C.白色公绵羊 D.白色母绵羊
19.(2022·安徽宿州·七年级期末)检测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浓度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该物质的浓度。发挥作用的主要结构是
A.细胞壁 B.线粒体 C.细胞质 D.细胞膜
二、判断题
20.(2022·安徽宿州·七年级期末)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倒立物像就越大,但观察的视野范围就越小。( )
21.(2022·安徽阜阳·七年级期末)细胞质是细胞中最主要的部分,其它结构都是为它服务的。( )
22.(2022·安徽宿州·七年级期末)使用显微镜观察时,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需要转动遮光器。( )
23.(2022·安徽六安·七年级期末)构成植物体干重的物质只有有机物,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 )
三、综合题
24.(2022·安徽安庆·七年级期末)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在对光过程中,转动【②】______,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应转动【__】(填序号)进行调节。
(3)若视野内有污点,移动临时装片和转动目镜后,污点均不动,说明污点在______上。
(4)假如看到的物像偏向视野右上方,要想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玻片标本应向______方移动。
25.(2022·安徽宣城·七年级期末)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除___________外,不论植物界的花草树木,还是动物界的虫鸟鱼兽,都是由_________构成。
(2)图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1]___________。
(3)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结构是[5]___________,能够将有机物中化学能释放出来的结构是___________。
(4)吃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汁液主要来自于结构[4]___________。
(5)图中[3]___________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26.(2022·安徽芜湖·七年级期末)仔细观察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回答下列问题:
①开始观察装片时,转动____(填数字),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_______(填名称);
②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应该使用_________;
(2)图2为显微镜的几组不同标准的目镜和物镜,若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__________。
(3)在观察装片时视野中出现了图3中的现象,则最可能出错的步骤是 。
A.取材 B.展平 C.盖片 D.染色
(4)图4为某同学在一个视野中看到如图所示的一行细胞,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那么在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______。
27.(2022·安徽合肥·七年级期末)某同学制作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后,绘制了细胞结构简图。
请回答问题:
(1)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以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用稀碘液染色后,细胞中染色最深的是②______。
(2)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较暗,可用反光镜中的______来对光,使视野变亮,若细胞太小影响观察,可转动______,换用高倍物镜。
(3)该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
28.(2022·安徽宿州·七年级期末)七年级一班在生物实验室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每个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淘气负责显微镜的安装和对光,秀秀负责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明明负责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最后一起观察
(1)老师要求将物像放大100倍,在安装时,你认为淘气该选[_____]安装在镜筒上,选[_____]安装在转换器上。如果天气比较暗,在对光时,淘气应该选用___________面的反光镜。
(2)秀秀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_____,再将取下的内表皮放在液滴里展平,接着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___________地盖在液滴上,这样可以避免装片上出现___________。
(3)明明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_____,将取下的口腔侧壁碎屑放在液滴里涂抹几下,并盖上盖玻片。
(4)在染色时,无论是秀秀还是明明,都应该用滴管吸取部分___________,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再在___________引流,使整个标本都被染色。
(5)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视野如右图1所示,三位同学想要将视野中的物像,移动到图2所示位置,那他们应该把装片向___________方移动装片。
四、实验探究题
29.(2022·安徽蚌埠·七年级期末)我们班的同学在生物课上练习使用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并观察细胞结构。请根据实验过程回答问题:
(1)我们使用光学显微镜时,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要______。
(2)若图一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步骤,请用数字排序:______。
(3)上述步骤中,哪一个步骤操作不当会出现图二中的结果?______(填数字)。
(4)图三中的乙是该同学在40倍物镜下观察到的物像,若他想看到更多更完整的细胞则需要
A.用100倍物镜 B.将标本往上移动 C.用10倍物镜 D.将标本向下移动
(5)比较图三的甲和乙,视野亮度较暗的是______,要增加亮度,可调节显微镜的______或______结构。
(6)观察图三的乙觉得视野比较模糊,想要将视野调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______结构。
(7)若图一是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应先往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______,为了便于观察,可用______染色。
参考答案:
1.A
【分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黑点,黑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黑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黑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
【详解】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黑点,黑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黑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黑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因此,在使用显微镜时,你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装片、目镜污点都不动,那么污点在物镜。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视野中污点位置的判断。
2.D
【分析】观察同一视野的同一部位:低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小,数量多、视野亮;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大,数量少、视野暗。
【详解】A.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装片上是“p”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d”,A错误。
B.结合分析可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B错误。
C.在使用显微镜时,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当外界光线亮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当外界光线暗时,用凹面镜、大光圈。所以,使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可以使镜中的视野更暗,C错误。
D.低倍物镜更换高倍物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移动装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清晰,D正确。
故选D。
3.C
【详解】试题分析:图③没有放玻片标本,眼视目镜,因此是对光.该步操作的目的是使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 在同一直线上.图①是放置玻片标本;
进行图②所示操作时,眼注视图示部位的目的是: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图④的操作是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显微镜的使用过程分为: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和整理五步.
一、取镜与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即图中的③: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观察: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即图中的①.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即图中的②.
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即图中的④.
四、整理,
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所以图示中正确的顺序是:③①②④.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4.B
【详解】试题分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当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均不动,则污点不在目镜和装片,那么,污点一定在物镜。选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以及显微镜的成像特点。难度中等,属于了解层次。
5.A
【详解】试题分析:图乙的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应该是植物细胞的结构图,A错误;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下降镜筒的时候,眼睛要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破玻片标本,损坏物镜或弄破玻片标本,B正确; 在显微镜的结构中,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是目镜与物镜,物像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如目镜是5X,物镜是10X,那么看到的物像放 大倍数为5×10═50倍,且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的体积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的体积就越小,但数目最多,C正确;制作临时装片时,要让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盖上,其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D正确。
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6.D
【分析】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
【详解】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将字母“F”写好后,旋转180°后得到的是字母“”。因此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C
【分析】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具体步骤包括:擦→滴→撕→展→盖→染→吸。
【详解】图中①表示盖盖玻片;②表示染色,用的液体应为碘液,目的是为了把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染成深色,便于观察;③是放置材料并展平;④是滴加液体,滴加的液体是清水,目的是为了维持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正常状态。因此②滴加的是碘液,④滴加的是清水。
故选C。
8.B
【分析】生物图的画法和要注意的事项有:
(1)图的大小要适当,一般在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和下方留出注字和写图名称的地方。
(2)一般用3H的削尖的铅笔。
(3)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细点来表示,不能涂阴影表示暗处。
(4)字尽量标注在右侧,用尺引水平的指示线,然后注字。
(5)在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形的名称。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绘生物细胞图时,图中暗的地方要用削尖的3H的铅笔在暗的地方点细点来表示,不能涂阴影表示暗处。选项A、C、D,用的笔以及画法均不符合要求,只有选项B符合生物图的画法的要求。
故选:B。
【点睛】在绘图中有些同学经常会把细胞核用铅笔涂黑来表示,其实这不符合生物绘图要求,应该点细点来表示。
9.B
【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等。
【详解】A.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膜具有选择通过性,能够控制物质进出;让废物排出,不让细胞内有用的物质流出和细胞外废物的进入。把红苋菜浸泡在冷水中,冷水不会变色;若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沸水变红,说明沸水破坏了细胞膜的控制作用,B符合题意。
C.植物的细胞质内有液泡,线粒体、叶绿体等,是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都在细胞质中进行,C不符合题意。
D.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可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A
【分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体现了生物的一种遗传现象,而生物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的细胞核内。
【详解】A.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内含遗传物质,A正确。
B.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B错误。
C.细胞膜起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让对细胞有用的物质不能通过细胞膜出来,有害的物质也不能进入细胞,C错误。
D.细胞质的流动可以加速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
故选A。
11.A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具有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详解】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能让对细胞生命活动有用的物质进入,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当菠菜浸泡在清水中,细胞膜维持正常状态,清水不变色;当用开水浸泡菠菜后,因为开水损伤了菠菜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里的叶绿素使水会变成绿色。A符合题意。
【点睛】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并具有保护作用。
12.D
【分析】克隆技术属于现代生物技术。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科学家先将甲羊卵细胞的细胞核抽出,再将乙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取出,将该细胞核注入来自甲羊的无核卵细胞中。这个融合成的卵细胞经过分裂形成胚胎,将这个胚胎移入丙羊的子宫内继续发育。发育成熟后小羊多利出生。因为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所以,培育出的小羊多莉和提供细胞核的母羊乙一模一样。
【详解】A.线粒体作用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质是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都在细胞质中进行,B不符合题意。
C.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C不符合题意。
D.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控制作用,所以克隆羊多莉的实例说明,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的结构是细胞核,D符合题意。
故选D。
13.C
【分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绿色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
【详解】A.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A错误。
B.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是流动着的,这利于物质交换,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B错误。
C.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所以,维生素C最有可能存在于细胞的液泡,C正确。
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D错误。
故选C。
14.B
【分析】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场所。
【详解】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由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进而构成生物体。
【点睛】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5.C
【分析】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为:擦、滴、刮、涂、盖、染、吸。制成的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是上下左右颠倒的物像,物像移动方向与标本移动方向相反。
【详解】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是: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碘液)→吸,图中a是滴,b是刮,c是染,d是盖,所以正确顺序是abdc,A错误;观察装片时,甲图眼睛看着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物镜接近标本,乙图眼睛向目境内观察,同时逆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B错误;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上下左右颠倒,如果物像不在视野的中央,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装片朝着物像相同的方向移动,因此欲将视野右上角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装片应向右上方移动,C正确;显微镜中用于调节光线的有遮光器和反光镜,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该同学觉得太暗,应该换成凹面镜,D错误。
【点睛】理解和掌握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及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16.D
【分析】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由图可知:甲为动物细胞,乙为植物细胞。
【详解】A.结合题图和分析可知:甲、乙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A正确。
B.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B正确。
C.①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性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C正确。
D.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而乙细胞中的②是液泡,里面的液体是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D错误。
故选D。
17.B
【分析】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这类物质是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这类物质是有机物。
【详解】A.糖类和脂类属于有机物,水属于无机物,A错误。
B.水、氧气以及无机盐属于无机物,B正确。
C.脂类、蛋白质以及糖类属于有机物,C错误。
D.蛋白质、核酸以及脂类属于有机物,D错误。
故选B。
18.A
【解析】(1)“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
(2)细胞核是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控制中心,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部位。因此在克隆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
【详解】一只黑色公绵羊的体细胞核移至到白色母绵羊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中,然后再将此融合的细胞细胞发育成胚胎后,移入另一只黑色母绵羊的子宫内发育。小羊的细胞核来自于黑色公绵羊的体细胞核,具有黑色公绵羊的全部遗传信息。所以,出生的小羊为黑色公绵羊。
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克隆技术的特点以及克隆的过程。
19.D
【分析】根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解答。
【详解】A.细胞壁在细胞的最外面,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B.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转化器,是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产所,将化学能转变为细胞生活所需要的能量,不符合题意。
C.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产所,不符合题意。
D.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部的环境分隔开来,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正确。
故选D。
20.正确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显微镜的使用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只有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才能较容易地完成此类题目。
【详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亮度越暗,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亮度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
【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成像特点。
21.错误
【分析】此题重点考查的关于植物细胞结构及功能方面的知识,思考解答。
【详解】细胞的基本结构主要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其中细胞质具有流动性,加速了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的一层薄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故题干说法错误。
22.错误
【分析】转换器上装有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详解】转换器上装有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所以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需要转动转换器。题干描述错误。
23.错误
【详解】植物体是个有机体,主要靠各种物质构成。其中,水占鲜重的80%~90%,蛋白质占鲜重7%,糖类、脂质、核酸等各占约1.5%,而无机盐只占1%~1.5%。因此,从个体水平来看,构成植物体干重的绝大部分物质是有机物,只有极少部分是无机盐,故题干说法错误。
24.(1)转换器
(2)⑦
(3)物镜
(4)右上
【分析】题图中:①是目镜,②是转换器,③是物镜,④是压片夹,⑤是反光镜,⑥是粗准焦螺旋,⑦是细准焦螺旋。
(1)对光步骤: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再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③最后转动反光镜,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意味着对光成功。
(2)粗准焦螺旋调节镜筒升降的幅度大,而⑦细准焦螺旋调节镜筒升降的幅度小,故细准焦螺旋调可用于调整物像更清晰。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换用物镜,污点移动就在物镜,不动就不在物镜。所以,若视野内有污点,移动临时装片和转动目镜后,污点均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4)显微镜成的物像是倒像,因此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即物像偏向哪一方,装片就应向哪一方移动,物像可移动到视野中央。故物像偏向视野右上方,玻片标本应向右上方移动。
25.(1) 病毒 细胞
(2)细胞膜
(3) 叶绿体 线粒体
(4)液泡
(5)细胞核
【分析】图可知,1是细胞膜,2是细胞质,3是细胞核,4是液泡,5是叶绿体,6是细胞壁。
(1)
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所以除病毒外,不论植物界的花草树木,还是动物界的虫鸟鱼兽,都是由细胞构成。
(2)
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所以图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1细胞膜。
(3)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进行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因此,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结构是5叶绿体,能够将有机物中化学能释放出来的结构是线粒体。
(4)
细胞质内含有液泡,液泡内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糖分,色素等物质,所以吃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汁液主要来自于结构4液泡。
(5)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库,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因此,图中3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26.(1) 11 物镜 擦镜纸
(2)c和f##f和c
(3)C
(4)2
【分析】图1可知,1是目镜,2是镜筒,3是转换器,4是物镜,5是载物台,6是通光孔,7是遮光器,8是压片夹,9是反光镜,10是镜座,11是粗准焦螺旋,12是细准焦螺旋,13是镜臂,14是镜座。
(1)
①显微镜观察时,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 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因此,开始观察装片时,转动11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
②目镜、物镜是高精密的光学部分若需擦拭要用专门的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应该使用擦镜纸。
(2)
甲乙一端无螺纹为目镜,丙丁有螺纹为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显微镜放大的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细胞的体积越小。图2为显微镜的几组不同标准的目镜和物镜,若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c目镜和f物镜。
(3)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避免产生气泡;“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吸”,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故选C。
(4)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显微镜放大了100倍,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这样显微镜放大了400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扩大了4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放大倍数扩大了4倍,这样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1/2,在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是2个。
27.(1) 生理盐水 细胞核
(2) 凹面 转换器
(3)线粒体
【分析】1.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是:擦→滴→刮→涂→盖→染。
2.观图可知:①是细胞膜、②是细胞核、③是细胞质。
(1)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口腔上皮细胞如果放在清水中会吸水涨破,因此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为了便于观察要进行染色,染色时,需用碘液,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全部。用稀碘液染色后,细胞中染色最深的是[②]细胞核。
(2)
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所以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较暗,可用反光镜中的凹面来对光,能使视野变亮。镜筒下端的一个能转动的圆盘叫做转换器,其上可以安装多个物镜,观察时便于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镜头。因此,在观察中,若细胞太小影响观察,可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
(3)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作用的场所,能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细胞的发动机。所以,该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28. ② ④ 凹 清水 缓缓 气泡 生理盐水 碘液 对侧(另一侧) 左下
【分析】(1)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图中目镜为①②⑤,物镜有螺纹为③④⑥。
(2)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3)光线比较暗时,观察的物像不清晰,这时就要选择较大的光圈增加进光量,同时选择凹面镜来汇聚光线,使物像更清楚。
(4)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
“吸”: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详解】(1)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的乘积,要物像放大100倍,需要选择目镜②安装在镜筒上,选择物镜④安装在转换器上。因为10×10=100。若外界环境暗,在对光时,应选用凹面的反光镜,可以汇聚光线。
(2)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再将取下的内表皮放在水滴里展平,接着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端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这样可以避免装片上出现气泡,影响观察。
(3)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0.9%生理盐水,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滴0.9%生理盐水能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使口腔上皮细胞不因吸水而涨破。
(4)在染色时,用滴管吸取部分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再用吸水纸在盖玻片另一侧引流,使整个标本都被染色。
(5)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从图1到图2的变化是黑点从左下方到视野中央了,所以他们是将装片向左下方方向移动才使得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显微镜的结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成像的特点。
29.(1)薄而透明
(2)③④②①
(3)①
(4)C
(5) 乙 凹面镜##大光圈 大光圈##凹面镜
(6)细准焦螺旋
(7) 生理盐水 稀碘液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观察→收镜整理。
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装片的制作过程为:擦(用洁净的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取(用镊子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表皮)→放(将取得的表皮放入载玻片的清水中)→展(用镊子将洋葱鳞片叶表皮展平)→盖(盖上盖玻片)→染(用稀碘液染色)。
(1)
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成像,因此显微镜观察的材料一定是薄而透明的。
(2)
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为:擦(用洁净的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③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④取(用镊子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表皮)→放(将取得的表皮放入载玻片的清水中)→②展(用镊子将洋葱鳞片叶表皮展平)→①盖(盖上盖玻片)→染(用稀碘液染色)。
(3)
从图二可以看出视野中出现了气泡。在制作临时装片是盖盖玻片一步很重要,否则容易产生气泡,气泡与细胞重叠不易观察。其规范操作是: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缓缓的盖下时使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不留气泡。因此是图一所示步骤中①盖盖玻片操作不当易形成图二的现象。
(4)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图三乙的视野明显可以看出:由于放大倍数过大,导致视野中没有完整细胞,所以她想看到更多更完整的细胞,则要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变小。因此在不换目镜的情况下,应选择10倍物镜,C符合题意。
故选C。
(5)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因此,比较图三的甲和乙,可发现乙的放大倍数大于甲,因此视野亮度较暗的是乙。
遮光器上光圈有大小之分,能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的作用是反射光线,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因此要增加亮度,可以将光圈调大和使用凹面镜。
(6)
显微镜的部件中,可以调出更清晰的物像的是细准焦螺旋。因此,欲使视野里模糊的细胞图像变得更加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
(7)
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于人的细胞液的浓度与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的浓度一致,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因吸水而膨胀,或失水而皱缩,应向载玻片上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
为了观察到人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染色剂的浓度不能过大,否则容易导致细胞失水,故我们一般用稀碘液进行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