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4.司马光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能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感悟司马光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美好品质。
语言应用:借助注释读文言文,能把文言文读通顺,注意字词间的停顿。
思维能力: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审美创造: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的发展为准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在朗读中自主识字,组织学生在活动中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能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难点:通过学法迁移,让学生能初步感悟小古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的不同。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3.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反复朗读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有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语言应用:通过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等方法理解字词意思,理解这篇文言文的内容,感悟司马光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
思维能力:多种形式朗读,把课文读准、读通,读出停顿和节奏,尝试背诵。
审美创造:启发学生遇到问题时,开动脑筋想办法,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品格。
教学重难点
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一、谈话导入
今天上课前咱们先来欣赏两张图片,想一想,这两张图片描述的是哪首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里的儿童生活是什么样的。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同学们发现了没?这两首古诗都是古人用他们自己的写作方式描写儿童生活的作品。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古人讲述司马光小时候故事的课文。
板书课:司马光
二、认识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复姓司马,名字光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司马不仅是复姓,在古代还是官职的名称呢!我们熟悉的大诗人白居易就做过江州的司马!
三、初读课文
1、跟着录音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2.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字数比较少 比较难理解 属于文言文
3.认识文言文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如问某人吃饭没,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所以文言文就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
四、再读课文,在文中圈出表示人物的词语。
1.你们知道这些词语分别指的是谁吗?
群儿:在庭院玩耍的所有孩子。
一儿:其中一个孩子
儿:登瓮的孩子
众:指除了司马光和跌倒在水瓮里的孩子之外的其他孩子们。
光:司马光
2.借助课文注释,四人小组合作说说文中的人物都做了什么事。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在古文学习的过程中,一般会在难理解的字词右上角标一个数字标记,根据数字标记,我们可以在文章下面找到相应的解释,这就是注释。
1)群儿戏于庭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
群( 一群 ) 戏( 庭院 ) 庭( 嬉戏 )
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可以通过组词来理解!真有意思!
2)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跌:跌到
没:淹没
一个小孩爬上水瓮,一不小心掉到了水里。
3)众皆弃去
皆:全,都
众(众人) 弃(离去) 去(抛弃)
其他孩子都丢下他,吓跑了。
考考你:你知道哪些带有“皆”字的四字词语?
皆大欢喜 人尽皆知 比比皆是 草木皆兵 全民皆兵 举世皆知
4)光持石击瓮破之
持:拿
击:砸
司马光拿起石头把水瓮砸破了。
5)水迸,儿得活。
迸:涌出,瓮被砸破后,水一下子就涌出来了的样子。
水涌了出来,那个孩子得救了。
4.再次朗读课文,找找停顿规律。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朗读指导:可以在人物后面稍作停顿。
5.背一背,填一填
群儿_______ ,一儿_______ ,_______ 。
众_______ ,光 _______ ,_______ ,儿_______ 。
6.背诵指导,背诵本课,需要首先理解文言文的文意,然后反复跟读,在熟读的基础上不看教材,试着背诵,注意背诵时也要和跟读时一样,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四、学写字
1.司(sī) 庭(tínɡ) 登(dēnɡ) 跌(diē) 众(zhònɡ) 弃(qì) 持(chí)
半包围结构:司 庭
上下结构:登 弃 众
左右结构:跌 持
2.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庭:注意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广”要写得舒展,第三笔是竖撇,稍长。最后一笔捺要舒展,可稍超出第二笔横。
登:上宽下窄。上半部分的笔顺为横撇、点、撇、撇、捺,左低右高,右上的两撇短而平行,捺笔从竖中线开始写,注意保持整个字的重心。
持:左窄右宽。右半部分“寺”注意横画有长有短,横画之间的距离相等。
五、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本课生字词写2遍,词语解释写2遍。
第二课时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先听音频中的司马光砸瓮救人的故事,再将生字填入下面的空格中,读一读,想一想,司马光小时候是个什么样的人。
群儿戏于(
),一儿(
)瓮,足(
)没水中。(
)皆(
)去,光(
)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登
庭
跌
众
持
弃
大声朗读课文,说一说: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自读提示
众皆弃去
面对落水小孩
光持石击瓮破之
众小孩
司马光
吓跑
救人
对比
司马光沉着冷静
想一想:平时有人掉水里,人们怎么去救?司马光是怎么又救小伙伴的?
拉落水者
砸瓮
司马光为什么这么做呢?
瓮口小肚子大,小朋友掉进去爬不上来,情况紧急,很危险。
瓮比司马光高很多,司马光够不着。
结合生活,想想其他小朋友吓跑后会做些什么,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说一说。
小朋友们有的
,有的
,有的
。
吓哭了
回家叫父母帮忙
跑去求救路人
司马光是一个
、
的孩子。
在最紧急的时刻,司马光能想出最简单的方法救小朋友,你觉得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沉着冷静
机智勇敢
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课后第二题)
提示:1.可以借助注释来讲述古诗。
2.还可以观察插图中人物的表情,想象
当时人物的心理和语言,把故事说得更精彩。
总结提升
一天,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庭院里玩耍。有个小朋友爬到瓮沿上玩,一不小心掉进了瓮里。瓮水太深,眼看那个小朋友就要被水淹没了。别的孩子吓得连哭带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很镇定,他从地上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尽全身力气向水瓮砸去,“砰!”水瓮破了,瓮里的水“哗”的一下子流了出来,掉进瓮里的小孩得救了。
1.认真跟着老师多读几遍
2.不理解的地方看注释
3.给一些字组成词来理解
学完本课后,你总结了哪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总结提升
《司马光》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说说你有什么背诵文言文的好方法。(课后第三题)
总结提升
记住故事,回忆故事中出现的人物
(
)戏于庭,(
)登瓮,足跌没水中。(
)皆弃去,(
)持石击瓮破之,水迸,(
)得活。
儿
光
众
一儿
群儿
群儿(
),一儿(
),(
)。众(
),光(
),(
),儿(
)。
登瓮
戏于庭
足跌没水中
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
皆弃去
得活
记住人物,回忆人物内容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冷静机智
光持石击瓮破之
儿得活
结构梳理
这篇文言文通过写
的故事,刻画了司马光
的形象和
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聪明机智、沉着冷静
司马光砸瓮救人
爱护同伴
主题概括
司马光(节选)
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②讲《左氏春秋》,爱之,退③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④。自是⑤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注释:①凛然:稳重的样子。
②闻:听,听到。
③退:回去。
④大指:同“旨”,主要意思。
⑤自是:从那以后。
拓展延伸
译文: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人一样稳重。听人讲《左氏春秋》,特别喜欢,了解其大意后回家讲给家人听。从那以后,他对《左氏春秋》爱不释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和寒暑。
群儿戏于庭。
戏:
于:
庭:
。
译文:
游戏
一、先解释红字的意思,再解释句子的意思。
在
庭院
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游戏。
课堂演练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皆:
光:
迸:
。
译文:
全,都
司马光
涌出
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连哭带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瓮砸去,“砰!”水瓮破了,瓮里的水涌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光持石击瓮破之
示例:我学到了遇到危急情况要沉着冷静,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
二、司马光用什么办法救了小伙伴?用原文回答。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三、在危险面前不要慌,我们都是“司马光”。
假如你在广场看到有人持刀行凶,你要这样做:
首先要沉着,要大声向旁人寻求帮助,拨打110报警;不要激怒歹徒,注意寻找掩体躲避,同时大声呼叫,以提醒更多的人及时避险。
1.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2.完成《素养提升手册》本课练习。
课后作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