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植被 (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1 植被 (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04 06:5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5.1 植 被
目录
1
2
3
植被与环境
森林
草原与荒漠
植被与环境
一、植被与环境
1.植被: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2.分类: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3.演化
植被与环境
4.垂直结构差异
(1)原因: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
(2)规律: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
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森林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
红树林
热带雨林
1.热带雨林
(1)分布: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2)特征:全年旺盛生长;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分布:0°-10°之间
特征:终年高温多雨,降水丰富,全年皆夏
植被:热带雨林
自然带 :热带雨林带
常绿阔叶林
2.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多雨,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度以上
分布: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特点: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自然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落叶阔叶林
3.落叶阔叶林(夏绿林)
(1)分布: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2)特征: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分布:南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夏季多雨,且集中,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度以下
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
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
4.亚寒带针叶林
(1)分布: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2)特征:针叶林以松、杉类植物为主,叶片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成因;纬度高,南半球缺失
分布:北纬50°-70°
特点: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少,蒸发少
植被:亚寒带针叶林
自然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活动——红树林
有发达的支柱根、板状根
呼吸根
胎生现象
排盐腺体
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淤泥深厚潮间带,多见于海湾或河口地区。
草原与荒漠
热带与温带草原
荒漠
热带草原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分布: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
特点: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变化,年降水量在750—1000毫米
植被:热带稀树草原
自然带:热带稀树草原(萨瓦纳)带
温带草原
温带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分布: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特点:冬寒夏热,降水少(集中夏季),年降水量低于500 mm,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度以下,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植被: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自然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荒漠
荒漠:分布于气候干旱地区,以旱生的灌木为主,具有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常年干旱少雨
分布:回归线-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特点:全年炎热,干旱少雨
植被:热带荒漠
自然带:热带荒漠带
当堂检测
“朋友圈里学地理”,下图是某市地理教研员张老师发的一则朋友圈。读图,完成1~2题。
1.拍摄地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硬叶林 B.针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2.制约图中植物生长的主要
自然因素是(  )
A.土壤 B.气温
C.降水 D.光照
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寒冬季节长出新叶,我国冬季寒冷的是温带地区。图中植被属于落叶林,长出的新叶是阔叶。D正确。第2题,植物生长必须达到一定的积温条件,达不到这一积温条件,植物不会生长。制约图中植物生长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
答案1.D 2.B
当堂检测
位于东南亚赤道地区的苏门答腊岛分布有大面积泥炭沼泽森林,由于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逐渐形成厚厚的泥炭层。近年来,当地居民抽干泥炭沼泽,焚烧林地,以便扩大油棕的种植面积。但在增加棕榈油(用于食品、饲料加工)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下图分别为泥炭沼泽森林和油棕林景观图。据此完成3~4题。
当堂检测
3.苏门答腊岛沿海地区泥炭沼泽森林被开发成油棕林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气候温和湿润 B.地形平坦开阔
C.土壤水分充足 D.泥炭土层深厚
4.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增加当地的(  )
A.年均降水量 B.太阳辐射量
C.地表下渗量 D.气温日较差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解析第3题,苏门答腊岛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降低改造成本,故B正确。苏门答腊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故A错误。资料显示泥炭沼泽森林改造成油棕林需要排干水分,因此,土壤水分充足不属于有利自然条件,故C错误。泥炭易于燃烧,焚烧林地时泥炭层会随之一起燃烧,因此泥炭土层深厚不属于改造成油棕林的有利条件,故D错误。第4题,图片显示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当地植被覆盖率降低,泥沼等湿地减少,因此气温日较差增大。植被覆盖率降低,大气湿度减小,年均降水量减少;地表径流速度加快,下渗量减少;地表植被覆盖情况的变化对太阳辐射量影响不大。
答案3.B 4.D
感谢您的关注!
THANKS FOR YOU 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