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2-04 10:3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
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①处,而CO2的浓度则相反
C.若③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③和⑤
D.若③为骨骼肌细胞,运动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
2.下列选项的组合中,表示的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细胞内液②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③细胞外液④内环境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
B.大量运动产生乳酸,会使人体的pH呈酸性,导致患病
C.多摄入碱性食物,使人体pH呈碱性,有利于身体健康
D.人体血浆中存在多种缓冲对,可使pH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4.下列关于生产措施或生活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零度以上低温贮存果蔬,可降低呼吸酶活性,减少有机物的分解
B.提倡慢跑,可防止因肌细胞无氧呼吸积累乳酸而导致的酸胀乏力
C.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的T细胞会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
D.由于亚硝酸盐含量先减少后增加,故应在其含量增加前尽快食用泡菜
5.以下碱基配对方式中,不符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是
A.T与U配对 B.C与G配对
C.A与T配对 D.A与U配对
6.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衰老细胞的酶活性都下降
B.精细胞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
C.植物体内通气组织的形成与细胞凋亡无关
D.肺炎双球菌的S型菌和R型菌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7.脑脊液充满在各脑室内,能不断产生又不断被吸收回流至静脉。它向脑细胞供应一定的营养,并运走脑组织的代谢产物,调节着中枢神经系统的酸碱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脑脊液属于细胞内液
B.脑脊液是脑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直接媒介
C.大脑深度思考时细胞呼吸释放的CO2能使脑脊液pH明显降低
D.脑脊液可能含有葡萄糖、氨基酸和激素等物质
8.下图是人体组织细胞内环境示意图(a、b、c处箭头指示血液流动方向,①②③④表示体液),关于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a、b、c处氧气的含量相等
B.通过调节,②③④保持动态平衡
C.①中的有些物质不能进入②和③
D.④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②和③
9.图1表示神经纤维在静息和兴奋状态下K+跨膜运输的过程,其中甲为某种载体蛋白,乙为通道蛋白,该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图2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 M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N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
B.图2 ②处K+通道开放;④处Na+通道开放
C.图2兴奋传导过程中,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D.图2 ③处膜内为正电位,神经元Na+浓度膜外大于膜内
10.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内多种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
B.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
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
D.下丘脑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
11.人体内细胞免疫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和丙表示相应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巨噬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的
B.巨噬细胞中溶酶体参与处理病原体,并将其降解
C.乙为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也就是相对应的抗体分子
D.丙物质中含有细胞因子,可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
12.侵入人体的HIV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
A.B细胞 B.T细胞 C.记忆细胞 D.所有细胞
13.大豆x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紫外线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
B.紫外线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D.单倍体植株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最多含有40条染色体
14.如图是处于兴奋状态的神经纤维兴奋传导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双向传导
B.未兴奋部位电位呈“外正内负”是因为此时膜对Na+的通透性大
C.神经纤维兴奋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D.局部电流可刺激已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
15.冬泳时人体会启动一系列调节机制,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冬泳时血糖会由于大量消耗而偏低,可以通过分泌胰高血糖素进调节
B.冬泳过程中,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尿量减少
C.人体接受冷水刺激时,产生的兴奋沿反射弧传递到皮肤引起血管收缩,从而减少散热
D.寒冷刺激下,皮肤冷觉感受器对Na+通透性增强
16.如图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代表相关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激素②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抑制下丘脑的分泌
B.寒冷时血液中激素①的量增加,②③的量减少
C.图示中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
D.激素②能促进③的分泌,③能抑制②的分泌,说明②③具有拮抗作用
17.下图为膝跳反射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在II处给予足够强的有效刺激,则在a处可检测到电信号
B.在b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迅速被酶分解
D.在II处施加有效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非条件反射
18.有关生物体内一些信息传递的过程,有知识错误的一项是( )
A.胰腺产生促胰液素作用于小肠黏膜
B.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作用于胚芽鞘尖端下部
C.T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作用于B淋巴细胞
D.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肌肉或腺体
19.下列哪一项生产措施与植物激素的作用无关
A.果树修剪使树冠丰满 B.移栽花卉时常剪去部分叶片
C.二倍体无籽番茄的培育 D.用成熟的香蕉催熟生柿子
20.从种群和群落的水平看,有关生命系统具有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高大乔木在森林中均匀分布属种群的空间特征
C.环境容纳量就是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D.群落垂直结构中的分层现象中动植物都与对光的利用有关
21.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仅靠种群密度不能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沙丘和冰川泥上开始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J”型曲线
D.任何区域次生演替的结果都能形成森林
22.下图为各级神经中枢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③可以控制⑤
B.①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的节律控制有关
C.某人因撞击损伤了④部位可导致呼吸骤停
D.③中某些神经元发出的神经纤维能支配①、②、④和⑤中的某些中枢
23.如图为人体体液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甲堵塞则会导致乙的水肿 B.所有细胞都生活在乙中
C.Na在乙中的浓度远大于在丙中的浓度 D.丙、丁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24.下图为人体某器官中血液的流动情况示意图,①②表示物质,①促进或抑制②的产生,②产生后将释放到血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该器官为性腺,①可表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②可表示性激素
B.若该器官为下丘脑,则①可能是甲状腺激素,②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若该器官为胰腺,则①可能是促胰液素,②可能是胰液
D.若该器官为骨骼肌,则①可能是胰高血糖素,②可能是肌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
25.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种群替代另一个种群的过程
B.竹林中凤尾竹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一般情况下,农田弃耕后土壤表层有机物质会逐渐增多
D.群落中生物个体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
26.农药DDT抗性家蝇品系的产生,是由于家蝇体内编码脱氯化氢酶基因(DHCE)突变造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因使用DDT导致家蝇体内DHCE基因突变
B.抗性家蝇品系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
C.DDT抗性家蝇与普通家蝇在分类上属于不同物种
D.DDT抗性品系的产生不影响家蝇种群的基因频率
27.假设 A、b 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育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将多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生物体上
B.与①②③过程的育种方法相比,⑤⑥过程的优势是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C.图中A_bb的类型经过③过程,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3:1
D.④过程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所以不能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28.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缺氧条件不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B.生长素是由植物体内的色氨酸经一系列反应转变生成的含氮有机物
C.植物的顶端优势、根的向地生长、茎的背地生长都说明了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小于衰老细胞
29.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离体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从图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M、N、P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B.Q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促进芽、茎的生长,而对根是抑制生长
C.三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依次是茎>芽>根
D.同一生长素浓度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不同
30.有关生长素的发现、产生及分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达尔文发现在单侧光刺激下,胚芽鞘尖端产生了生长素
B.拜尔的实验证明化学物质引起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C.生长素主要在幼嫩的芽、叶等部位由色氨酸经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
D.生长素只分布在植物体内生长旺盛的部位,能促进细胞分裂
二、综合题:40分
31.某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如下,PSⅡ和PSⅠ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物,①~③表示相关过程、A~E表示相关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PSⅠ和PSⅡ镶嵌在____________上,含有的光合色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两大类,分离这些色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PSⅡ利用光能将H2O分解,产生的H+与NADP+结合形成____________(中文名称),同时,H+顺浓度梯度转运提供能量,使光能转化为储存在____________(填字母)中的化学能。产生的A离开该细胞,至少需要穿过________________层磷脂分子。
(3)根据图1所示,E是一种_____________化合物。突然减弱光照,其他条件适宜且保持不变,则较短时间内E的含量很可能会____________(填“不变”“升高”或“降低”)。已知钾肥能促进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等有机物运出细胞,从这个角度解释缺钾会使光合速率下降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32.请根据图回答下列有关免疫的问题
(1)在初次接触抗原时,产生抗体的细胞由__________分裂、分化形成,;该细胞被活化需要两个信号刺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还需要___________的作用。
(2)如图表示将抗原注射于兔体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____________细胞的作用。
(3)被病原体(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称为靶细胞,在细胞免疫过程中,当____________细胞活化以后,可以识别并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使其暴露。机体清除病原体属于免疫功能中的____________。
33. 2019年9月到2020年2 月的澳大利亚森林大火燃烧7个月,烧毁逾1000 万公顷土地。火烧程度不同对植被演替的影响也不同,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不同强度的火烧形成的大小斑块往往镶嵌在一起, 构成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生物群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分化有利于____________(填“生存竞争”或“资源利用”)。
(2)轻度火烧后植被能在较短时间恢复到以前的面貌,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稳定性,火灾后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状态时的群落类型,由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等环境条件决定。
(3)适当“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对该生态系统是有利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4)特别大规模的火烧后很可能引起外来物种的入侵,一段时间后外来物种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则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____________ (填 “是”或“否”)。
(5)森林大火后可能引起水土流失、气候异常等次生危害,这体现了森林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____________价值。
34.如图是种群增长的“J”形曲线和“S”形曲线以及在a点之后的三条变化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呈“J”型增长的种群而言,其λ(当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倍数)的大小与种群密度__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2)图1中a点之后,Ⅰ、Ⅱ和Ⅲ三条曲线对应环境的优越程度(对于该种群而言)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K值的大小与种群初始数量______________。
(3)图2中最可能代表猎物种群K值的数据为___________,捕食者的数量为___________时,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4)如图是对酵母菌进行计数的血细胞计数板(1 mm×1mm×0.1 mm)的计数室,若计数室每个小格中的平均酵母菌数为A,且稀释倍数为B,则1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C 2.D 3.D 4.D 5.A 6.B 7.D 8.A 9.D 10.C 11.C 12.B 13.D 14.C 15.B 16.C 17.A 18.A 19.B 20.A 21.A 22.C 23.D 24.B 25.C 26.B 27.D 28.B 29.C 30.C
31.(1) 类囊体(薄)膜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纸层析法
(2) 还原型辅酶Ⅱ B 8
(3) C5 降低 缺钾导致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等有机物不能及时运出细胞,细胞内糖类等有机物的积累抑制了暗反应的进行,最终使整个光合速率下降。
32.(1) B细胞 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 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 细胞因子
(2) B 记忆(B)
(3) 细胞毒性T细胞 免疫防御

水平 资源利用
恢复力 气候、土壤、水分、温度等
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间接
34.(1)无关
(2) Ⅰ>Ⅱ>Ⅲ 三条曲线的K值大小关系为Ⅰ>Ⅱ>Ⅲ,K值越大,说明环境就越优越 无关
(3) N2 P2/2
(4)4AB×10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