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智能考点 归类总结(教材精讲+典型例题+跟踪训练):强弱电解质(含方法提示和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推荐】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智能考点 归类总结(教材精讲+典型例题+跟踪训练):强弱电解质(含方法提示和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12-27 17:2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智能考点 强弱电解质
Ⅰ.课标要求
掌握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
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浓度、温度等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了解电离平衡常数。
Ⅱ.考纲要求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Ⅲ.教材精讲
教材在讲述电解质的有关概念时,跨度较大,必修1的第二章第二节讲述了电解质的概念,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讲述了强、弱电解质的有关概念。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注意】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范畴都是化合物,所以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化合物为电解质,其本质是自身能电离出离子,有些物质溶于水时所得溶液也能导电,但这些物质自身不电离,而是生成了一些电解质,则这些物质不属于电解质。如:SO2、SO3、CO2、NO2等。
3.常见电解质的范围:酸、碱、盐、离子型氧化物。
4.溶剂化作用:电解质溶于水后形成的离子或分子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水分子相互吸引、相互结合,以“水合离子”或“水合分子”的形态存在,这种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溶剂相互吸引的作用叫做溶剂作用。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则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是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则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注意】
1.强、弱电解质的范围: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
2.强、弱电解质与溶解性的关系:
电解质的强弱取决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与溶解度的大小无关。一些难溶的电解质,但溶解的部分能全部电离,则仍属强电解质。如:BaSO4、BaCO3等。
3.强、弱电解质与溶液导电性的关系:
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有关。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强,如很稀的强电解质溶液,其离子浓度很小,导电性很弱。而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弱,如较浓的弱电解质溶液,其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可以较大,导电性可以较强。
4.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结构的关系:
强电解质一般为离子化合物和一些含强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弱电解质一般为含弱极性键的化合物。
5.强、弱电解质在熔融态的导电性:
离子型的强电解质由离子构成,在熔融态时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而共价型的强电解质以及弱电解质由分子构成,熔融态时仍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不导电。
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时,不完全电离,存在电离平衡。当弱电解质的离子化速率和分子化速率相等时,则建立了电离平衡。其平衡特点与化学平衡相似。(动、定、变)
1.电离方程式:
书写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时常用“=”,书写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时常用“”。
2.电离平衡常数: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形成的各种离子的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的浓度之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电离平衡常数,简称电离常数。
【注意】
(1)电离常数服从化学平衡常数的一般规律,只受温度影响,与溶液的浓度无关。温度一定时,弱电解质具有确定的电离常数值。
(2)电离常数越大,达到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越多,电解质电离程度越大。
(3)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每一步电离都有各自的电离常数,每一步电离程度各不相同,差异较大,且逐级减小,故以第一步电离为主,氢离子主要由第一步电离产生。
3.电离度:
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达到平衡状态时,已电离的溶质的分子数占原有溶质分子总数的百分率,称为电离度。常用α表示:
α=
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内因: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大小主要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外因:
(1)温度:电离过程热效应小,温度变化不大时可不考虑其影响。电离过程焓值增加(吸热),升高温度,电离程度增大。
(2)浓度:溶液越稀,离子相互碰撞结合成分子的机会越小,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就越大。因此,稀释溶液会促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
Ⅳ.典型例题
例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都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3COOH B、Cl2 C、NH4HCO3 D、SO2
【解析】注意氯气为单质,所以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答案为D。
例2.下列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和离子
B、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性强于弱电解质的水溶液
C、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D、强电解质易溶于水,弱电解质难溶于水
【解析】强电解质溶于水后,全部电离,不存在溶质分子,而弱电解质溶于水后,只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水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和离子,故A正确。溶液的导电性是由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所决定的,若强电解质溶液是稀溶液,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导电性就很弱,故B不正确。强电解质部分是离子化合物,部分是共价化合物,如H2SO4是强酸,也是强电解质,但属于共价化合物,故C不正确。强电解质与溶解性大小无关,如BaSO4难溶于水,但属于强电解质,而NH3·H2O易溶于水,但属于弱电解质。答案为A。
例3.已知HClO是比H2CO3还弱的酸,氯水中存在下列平衡:Cl2+H2OHCl+HClO,HClO H++Cl O— ,达平衡后,要使HClO浓度增加,可加入
A、H2S B、CaCO3 C、HCl D、NaOH
【解析】对于A选项,由于H2S与HClO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而会使次氯酸的浓度减小。CaCO3能与HCl反应而使Cl2+H2OHCl+HClO的平衡正移,使HClO的浓度增加,同时还要注意,因HClO是比H2CO3还弱的酸,所以CaCO3不能与
HClO H++ClO— 电离的H+结合,因此不会使次氯酸的浓度因平衡正移而减小。故应选B。对于D,NaOH与H+中和,因而可使两个都正向移动,结果会使HClO浓度减小。
Ⅳ、跟踪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合理答案,请将合理答案的序号填在第Ⅱ卷题首的答案栏内,填在其它地方无效)
1.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
B、导电能力强的溶液其电解质是强电解质
C、同一弱电解质的溶液,当温度不同时,其导电能力也不相同
D、强电解质在液态时,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
2.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NH3·H2ONH4+ + OH-,若要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使OH-浓度增大,应加入的物质是
A、NH4Cl 固体 B、硫酸 C、NaOH D、水
3.将0.1mol/L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H+)、c(OH-)都减小 B、溶液中c(H+)增大
C、醋酸电离度减小 D、溶液PH增大
4.在含有酚酞的0.1mol/L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则溶液颜色
A、变蓝色 B、变深 C、变浅 D、不变
5.下列物质中导电性最差的是
A、熔融的NaOH B、石墨棒 C、盐酸 D、氯化钠晶体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可能有1~2个合理答案)
6.医院常用HgCl2的稀溶液作手术刀的消毒剂,HgCl2熔融时不导电,熔点低。HgS难溶于水,但易溶于NaCl饱和溶液中,关于HgCl2的描述合理的是
A、是难溶的共价化合物 B、是离子化合物
C、是一种强电解质 D、是一种弱电解质
7.把0.05molNaOH固体加入到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
A、水 B、0.5mol/L盐酸
C、0.5mol/L醋酸 D、0.5mol/LNH4Cl溶液
8.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A、NaOH固体 B、H2O C、NH4Cl固体 D、CH3COONa固体
9.欲使醋酸溶液中的CH3COO—浓度增大,可加入
A、NaOH B、NaHCO3 C、CH3COOK D、H2O
10.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Na2HPO4溶于水:Na2HPO4 = 2Na+ + H+ + PO43—
B、NaHSO4熔化: Na HSO4 = Na+ + H+ +
C、HF溶于少量水中:HFH+ + F-
D、(NH4)2SO4溶于水: (NH4)2SO42NH4+ +
11.从下列现象可以判断某一元酸是强酸的是
A、加热该酸至沸腾也不会发生分解
B、该酸可以分解石灰石放出CO2
C、该酸可以把Al(OH)3溶解
D、该酸浓度为0.1mol/L时的PH为1
12.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HNO2 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常温下NaNO2 溶液的PH大于7 ②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③HNO2和NaCl不能发生反应 ④0.1mol/LHNO2溶液的PH=2.1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3.用0.01mol/L的NaOH溶液完全完全中和PH=3的下列各溶液100ml,需NaOH溶液体积最大的是
A、盐酸 B、硫酸 C、高氯酸 D、醋酸
14.有等体积、等PH的 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 、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V1>V2 >V3 B、V1=V2=V3
C、V3 >V2= V1 D、V1=V2 >V3
15.已知:(1)PH=2的次碘酸(HIO)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酸性;(2)0.01mol/L的HIO3或HMnO4溶液与PH=12的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均呈中性。则下列有关结论不正确的是
A、HIO是强酸 B、HIO3是强酸
C、HMnO4是强电解质 D、HIO是弱酸
三.填空题
16.已知:某种硫酸盐(MSO4)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硝酸溶液,却可以溶解于某种铵盐溶液中(NH4 B),形成无色的溶液。在所形成的无色溶液中通入H2S气体,有黑色沉淀生成(已知HB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弱电解质),有关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未知离子可用M2+、B—表示)
17.根据电离平衡移动的原理,设计两种实验方法,证明氨水是一种弱碱。除氨水外,限从以下范围内选用试剂:蒸馏水、酚酞指示剂、石蕊指示剂、氯化铵晶体、消石灰,浓盐酸、醋酸铵晶体。
方法1
方法2
18.某二元弱酸按下式发生一级和二级电离 :
H2A H+ + HA— HA—H+ + A2—
已知:相同浓度时的电离程度 H2A >HA—,设有下列四种溶液:
A、0.01mol/L的H2A溶液
B、0.01mol/L的NaHA溶液
C、0.02mol/LHCl溶液与0.04mol/L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
D、0.02mol/LNaOH溶液与0.02mol/L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
据此填写下列空白(填代号):
(1)c(H+)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2)c(H2A)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3)c(A2—)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19.已知多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分步的,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二步电离程度,第二步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三步电离程度。
今有HA、H2B、H3C三种一元、二元、三元弱酸,根据“较强酸+较弱酸盐=较强酸盐+较弱酸”的反应规律,它们之间能发生下列反应:
HA+HC2—(少量)= A—+H2C— H2B(少量)+2A— = B2—+ 2HA
H2B(少量)+H2C—= HB—+H3C
(1)相同条件下,HA、H2B、H3C三种酸中最强的是 ;
(2)A—、B2—、C3—、HB—、H2C—、HC2—六种离子中,最易结合质子的是 ;
最难结合质子的是 。
(3)判断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填标号) 。
A、H3C+ 3A— = 3 HA + C3—
B、HB—+ A— = HA + B2—
C、H3C + B2— = HB—+ H2C—
(4)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 H3C + OH-(过量) =
B、 HA(过量)+ C3— =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D C D D BD BD AC C
11 12 13 14 15
D C D C A
16、MSO4 +2B—=MB2 + MB2+H2S = MS↓ + 2HB
17、方法1、取氨水少许,滴放几滴酚酞指示剂,溶液显红色,然后加入醋酸铵晶体,溶液的颜色变浅,说明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4+ + OH-,NH4+使平衡左移,则氨水是一种弱碱。
方法2、取少量NH4Cl晶体溶于水,滴入石蕊指示剂,溶液显红色,说明NH4Cl溶液显酸性,NH4+发生了水解,NH4Cl为强酸弱碱盐,氨水是一种弱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