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2.俄国的改革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俄国的历史沿革:
9世纪晚期,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第一个统一国家)。
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元朝)征服。
14世纪,莫斯科公国建立。
16世纪初,莫斯科公国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16世纪中期,伊凡四世采用“沙皇”称号,强化专制统治。
18世纪初,彼得一世即位,推行改革。
19世纪中期,亚历山大二世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俄罗斯帝国灭亡。
俄罗斯人祖先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
9世纪晚期形成早期国家
13世纪被蒙古征服属钦察汗国
◎
14世纪,莫斯科公国崛起,并逐渐兼并其他公国,到16世纪初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壹
彼得一世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原因):
2.时间:
3.领导人:
(1)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
(2)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18世纪初
彼得一世
人物扫描P7:
彼得一世又称彼得大帝。他决心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他发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号召。他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冒险精神。他假扮水手,随使节团前往西欧各国考察,对西方的科学技术深感兴趣,并虚心学习,又聘请外国专家、工匠和技师到俄国传授技术。
①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②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根本目的)
向西方学习
4.目的:
5.学习对象:
改革领域 彼得一世改革内容 作用 政治
军事 经济 文化教育 社会习俗 加强了中央集权和沙皇的专制统治(封建君主专制国家)
军事实力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弊端:农奴制强化)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促进文教科技的发展,有助于俄国文化习俗的近代化。
6.改革内容:
1.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2.进一步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利。
3.创建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4.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5.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6.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7.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8.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一、彼得一世改革
阅读材料及书本P7-8,分析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表现:
①1700-1721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俄国获胜,夺取了波罗的海出海口(获得了一个连接西方的出海口,与西方的联系加强。)
材料一:1725年俄国军事、经济发展数据
常备军 舰只 水手 近代工场 生铁产量
20余万 (训练有素) 895艘 (以前无) 28000人 (以前无) 240多个 (规模较大) 160万普特
(世界前列)
积极影响:A.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②并营建了新都——圣彼得堡。
积极影响:B.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的进程,促进了俄国社会的进步。(客观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彼得一世改革
材料二:彼得绝非西方的盲目崇拜者,西方的意义对他而言是技术,他只想为俄罗斯引入西欧的智力和物质资源,使俄罗斯能在欧洲占据独特的位置。彼得的改革,不仅没有引入欧洲的民主政治,而且进一步加强了俄国的专制制度,改革者是君主本人,这是改革成功的原因,也是改革不彻底的原因。
——《大国崛起》
消极影响:
C.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D.改革后,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
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改革。
彼得一世死后,俄国政局动荡不安,贵族争权夺利,沙皇更替频繁。1762年,叶卡捷琳娜通过宫廷政变篡夺王位,称“叶卡捷琳娜二世”
俄罗斯帝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推行了一系列开明政策,增强了俄国的实力。
为了换取贵族的支持,将大量土地和农奴赐给贵族,将农奴制推上了发展顶峰。
贰
废除农奴制
材料一: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欧,18世纪末,俄国的生铁产量和英国相等,但到19世纪50年代中期,俄国的生铁产量增长了两倍,而英国增长了近30倍,俄国的生铁产量仅为英国的1/15。同期,俄国的铁路有1500公里,而英国有1.5万公里,德国有1万公里。对外贸易的结构也反映出俄国工业水平之低。俄国出口的是农业品,进口的是工业品,它已逐渐沦为西欧各国的原料供应地。 ——《世界史·近代史编》
二、废除农奴制(1.原因)
①经济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
工场主(资本家)的烦恼:
郁闷!工场里人手总是不够;产品销售也不好,农奴太穷了,他们买不起……唉,都是那讨厌的农奴制。
缺乏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农奴生活水平低下
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俄国在庄园作坊中劳动的农奴
地主监督农奴在田间劳动
农奴暴动
86次
90次
126次
1176次
次数
年代
材料二:
②政治原因:农奴暴动频繁,危及统治。
材料三:
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朽性。正如恩格斯说:“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③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
1853年-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俄国与土耳其(英法支持)为争夺小亚细亚地区权利而开战,主战场在克里米亚半岛。最终俄军以损失52.2万余人,耗资8亿卢布求和结束。
内外交困之下,1855年,沙皇尼古拉一世自杀身亡,亚历山大二世即位。
二、废除农奴制(1.原因)
二、废除农奴制(2.亚历山大二世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
农民暴动、革命
农奴制改革
想一想,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目的是什么?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到的一切都做到了。
改革目的: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巩固统治,挽救危机。
前提
贵族宣读解放农奴法令
一个农奴的反应: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后拿到了一份。阅读这份珍贵法案时,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我怀着尊敬和感激注视亚历山大二世的画像……我无法待在家里,我要上街上走走,人们在这里或那里大声读着声明。我不断听到诸如“自由法令”和“自由”等词汇。——摘编自《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2.亚历山大二世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
时间:
1861年
领导者:
亚历山大二世
这幅图描绘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后,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吻自己主人脚面的场面,它表现了这次改革是由农奴主实施,而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恩赐”的情况。
2.亚历山大二世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
内容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份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大量资本
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亚历山大二世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
时间(年) 1865年 1890年 1898年
数量(人) 38.1万 162万 300万
时间 企业数(家)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材料一:1861年改革后俄国工人数量变化表
积极影响: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社会转型:由封建社会转为资本主义社会】
布匹
长2倍
时间
产量
1861 1881
1860~1890
生铁
2.3倍
1860~1890
钢近
42倍
煤炭
21倍
1860~1890
局限性:③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材料二:农民为了人身自由和获得份地必须向地主缴赎买金。当时农奴主分给农民的全部土地价值约6亿5千万卢布,而农民必须交给近9亿卢布。这笔钱农民需立即付20%——25%,其余75%—80%由政府垫付给地主,而农民则要在49年内每年向政府还本付息。截止1905年革命为止.农民所付赎金超过了20亿卢布。
——夏金霹《俄国农奴制度废除中的对立与斗争》
列宁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探究: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异同
彼得一世改革 1861年农奴制改革 相同点 不 同 点 背景
内容
影响
性质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都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从而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
俄国农奴制出现严重危机
加强中央集权,强化了农奴制
废除了农奴制度
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封建性质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启示:
1.改革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2.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3.我们要坚定不移的走改革开放之路。
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农奴制成为俄国发展的障碍。
1861年改革,使俄国社会出现新气象,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农奴制残余影响俄国的发展。
俄国的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背景
时间、领导人
目的
内容
意义
废除农奴制(1861年农奴制改革)
原因
开始
意义
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18世纪初 彼得一世
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①政治
②军事
③经济
④文教
⑤社会习俗
①积极: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②局限性: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性质:
目的
内容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
1)积极:①②
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2)局限性:
挽救统治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
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必须出钱赎买。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