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04 09:4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什么是近代民族工业
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自己创办的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私人开办、资本主义性质
民族工业
官办、带有封建性
使用机器
洋务企业
不同点
相同点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产生
正是在洋务派主持下,中国拥有了第一批机器生产的兵工厂、造船厂、纺织厂、钢铁……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企业里,一些地主、官僚、商人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
--《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哪一近代化探索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马关条约》里有关于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条款。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也获得了这项权利。
外国人开始在华开办工厂,与哪个条约及条款有关?
状元实业家张謇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许多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 ,清末状元。甲午战败后,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创办大生纱厂,获利颇丰。除纱厂外,张謇还创办了垦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产业。他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 ,创立了学校、图书馆、博物苑、气象台、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机构,有些在国内还是首创的,如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就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短暂的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
材料一 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他们认为:“所谓产业革命者,今其时也。”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
根据材料及教材找出“短暂的春天”出现的原因。
时间 国别 减少比例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欧洲列强 约1/5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英国 约1/2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法国 约1/3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德国 完全停止出口
材料二 一战期间(1914-1918)帝国主义国家出口中国产品数额变化简表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短暂的春天”
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一战期间,福新面粉厂获得厚利,企业不断扩充。到1922年,荣氏家庭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1/3左右,被称为“面粉大王”。
荣氏兄弟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萧条发展
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
材料二:“官绅的接洽说话,一天几变,捉摸不定。有钱人的面孔,更是难看,推三阻四。上面的总督虽然赞助,而底下的官员没有一个不拆台。” —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外商加大进入中国市场的力度,民族企业明显处于劣势,生存发展实是不易,作为一国之政府不但不支持,反而与民争利……大生纱厂顿时转赢为亏,损失巨大,外负债多达400万两。 —《张謇和胡雪岩的人生沉浮》
结合材料分析,一战后大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为什么走向衰弱。
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民族工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卢作孚
民生公司创始人、中国航运业先驱,被誉为“中国船王”、“北碚之父”。
侯德榜
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 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碱业的权威。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5.发展特点
材料: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过程艰难曲折
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地区发展不平衡,
沿江沿海大城市发达


社会生活的变化

社会生活的变化
1.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
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轮船
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社会生活的变化
1.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以前的交通工具
轮船
火车
电车
汽车
飞机
近代交通工具的出现
社会生活的变化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①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溥仪剪辫装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孙中山通令全国各地男子掀起剪辫子
社会生活的变化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②劝禁女子缠足
社会生活的变化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③废除跪拜礼,改称谓
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


握手
取消“老爷 ”“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体现出民主平等的新风尚
社会生活的变化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④易服饰
中山装
西 服(外来)
马褂
新式旗袍
传统旗袍
新式旗袍
社会生活的变化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倒山字形“笔架盖”
五粒扣
袖口上的三粒扣
后背不破缝
四个口袋
象征崇文兴教
代表“行政、立法、
司法、考试、监察”
五权宪法
表示“民族、民权、
民生”的三民主义
表示国家和平
统一之大义。
寓意“礼、义、
廉、耻”四大美德
2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了革命及建国的含义
社会生活的变化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⑤新式风俗
西式蛋糕
洋酒
文明结婚
集体婚礼
公园、咖啡馆也在大都市风行一时
社会生活的变化
3.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变化。
总体来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不平衡
发展:甲午战争后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民族工业发展
社会生活变化
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萧条:20世纪二三十年代
风俗习惯的改变
新式交通的出现
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新式婚丧礼节的出现
社会生活变化特点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甲午战争后,提出“实业救国”口号的人是( )
A.张之洞 B.张謇 C.荣宗敬 D.范旭东
2.下列关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民族工业的萌芽出现在明末清初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高潮出现在抗战期间
C.抗战结束后,民族工业得到迅速的恢复 D.辛亥革命后,国内出现了兴办民族工业的热潮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短暂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①北洋政府加大了对民族工业的扶植力度
②辛亥革命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些障碍
③帝国主义国家无暇顾及,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
④民族企业家找到了快速发展的途径
⑤民族工业通过军火生意积累了发展的资本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 D.③④⑤
4.下列哪项不是交通通讯变化带来的影响( )
A.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B.便于百姓之间的沟通
C.利于信息的传达 D.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