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04 09:5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西江月·井冈山
毛泽东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七律·长征
毛泽东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是一首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的赞歌,是一首抒写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光辉史诗,热情歌颂井冈山人民武装斗争的胜利。
这首七律正是长征的光辉写照和对其的热情颂歌,它集中地表达了红军的英雄豪迈的气概,同时也生动地描写了长征壮阔艰难的场面。它是一篇不朽的革命史诗,是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杰出典范。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狮全部渡过长江,当日南京解放。这首七律充满了豪情壮志,讴歌了我解放大军横渡长江天险的壮阔场景,展现出了一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的高瞻远瞩,道出了一种神奇、浩大的哲理意境: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24课
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万 127万
武器装备 全部日、美装备 小米加步枪
拥有人口、地区 3亿多、大城市 1亿多、小城镇、乡村
国共实力对比悬殊,共产党如何去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
“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
—1936年 毛泽东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背景
抗日战争胜利后,原有的土地政策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 (1947年10月10日)
如何看待当时中国的土地占有情况?

时间
文献
内容
总路线
1947年
《中国土地法大纲》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冀东人民拥护《中国土地法大纲》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结果
解放区群众在登记、丈量土地
土地改革各地斗地主
农民分到牲畜
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的工作和斗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意义
1937年,这里的贫雇农平均土地占有只有0.93亩,到1947年,他们的人均土地上升到了2.9亩,在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地主、雇农和长工都不存在了......
—《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
解放区人民踊跃参军
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中共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打土豪,分田地。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土地革命时期: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实行耕者有其田。
打倒地主
拉拢地主
消灭地主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30
万人
430
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373
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5
万人
解放战争的第一年,人民解放军处于什么战略阶段?战况如何?
处于战略防御阶段。先后粉碎了敌人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1947年夏,战略进攻的条件成熟了
解放战争的第一年,人民解放军处于什么战略阶段?战况如何?

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南京
武汉
为什么选择中原地区作为反攻的突破口?
毛泽东对这一次战略部署作了生动的比喻:蒋介石把它的主要兵力集中在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刘伯承也说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优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的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作用:大别山地处武汉和南京正中间,控制住大别山就意味着西可取武汉;东可取南京,可谓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唾手可得。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经过连续作战,人民解放军先后歼灭国民党军队精锐200多万,迫使国民党军队主力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
1948年7月敌我力量对比表
部别
总兵力
机动兵力
装备
后方
士气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280万
365万
优于敌军
不足
大为改善
略占优势
巩固
危机四伏
高昂
低落

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中共中央认为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先后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辽沈战役
1948年9月-11月
林彪、罗荣桓
东北人民解放军
锦州、长春、沈阳
解放东北全境
辽沈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超过国民党
第一
时间
第一
指挥者
第一
参战部队
第一
经过
第一
结果
关门打狗
01

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
徐州为中心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第一
时间
第一
指挥者
第一
参战部队
第一
经过
第一
结果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总前委,右起:
谭震林、
陈毅、
刘伯承、
邓小平、
粟裕
02

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第一
时间
第一
指挥者
第一
参战部队
第一
经过
第一
结果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东北野战军与华北人民解放军
解放军将国民党军分割包围在北平、天津和张家口等孤城,并武力攻占张家口、天津,威逼北平。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①北平的和平解放保障了北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②保护古都文物免遭战争破坏;
③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④有利于进一步瓦解敌人,为其他战场的国民党将领倒戈率部转向人民的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平津战役
03

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相关史事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政治:
经济:
军事:
社会:
建立民主政权
实行土地改革
毛泽东等人高超的指挥艺术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胜利原因
04
三大战役--意义
05
为迎接人民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新中国的建立,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必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恢复与发展生产是城市工作的中心;把中国逐渐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全党同志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会议还制定了党在政治、经济及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南京解放
第一
时间
第一
经过
第一
结果
1949年4月
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
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1950年4月和5月,人民解放军渡海解放了海南岛和舟山群岛。至此,大陆除西藏外都获得解放。
历史上宝岛台湾与祖国的离合
明朝末年,荷兰侵占台湾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
分离至今
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
1949年,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台湾
蒋介石逃往台湾

合作探究
材料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材料二:陈毅元帅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人民群众的支持
材料三:辽沈战役先打锦州……实行“关门打狗”的方针。淮海战役采取“中间突破、分段歼敌”的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平津战役采取分割包围歼灭的方针,实现了“瓮中捉鳖”的战略。
正确的战略战术
材料四:1948年5月,董存瑞所在的第十一纵队奉命攻打隆化。董存瑞带领爆破组的战友们一鼓作气炸掉了敌人的四个炮楼和个碉堡,顺利地完成了扫除隆化中学外围工事的任务。
解放军作战勇敢,不怕牺牲
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内就由弱转强,打败国民党呢?
课堂小结
结果:人民分得了土地,支持革命
辽沈战役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时间:1947年
土地改革
三大战役
南京解放
措施:《中国土地法大纲》 土地改革总路线
淮海战役
时间:1949年4月
影响: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平津战役
随堂练习
1.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首先发起哪次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2.1948年冬,陈毅赋诗《淮海前线见闻》:“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A.人民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同国民党主力决战
B.人民群众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C.华东与东北解放军合力进行了淮海战役
D.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黄河以南各省的基础
3.采用和平方式解放的大城市是( )
A.天津 B.沈阳 C.北平 D.徐州
4.三大战役按开始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
①平津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淮海战役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