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光现象
一、单选题
1.诗句“人面桃花相映红”,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A.桃花吸收红光 B.桃花反射红光
C.桃花反射所有色光 D.桃花能发出红光
2.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是( )
A.验钞机 B.杀菌灯 C.夜视仪 D.超声仪
3.下列光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人在阳光下的影子 B.铅笔在水面处“折断”
C.柳树在水中的倒影 D.教室里的黑板,有时看起来反光
4.如图所示正确的平面镜成像图是( )
A. B. C. D.
5.岸上的人看到平静的水面下一不动的鱼。若他用一束强光照亮这条鱼,则应瞄准( )
A.看到的鱼 B.看到的鱼的下方
C.看到鱼的上方 D.看到的鱼的前方
6.小明将易拉罐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B.它的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规律
C.物体离得越远,像就越小
D.在物体距小孔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
7.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 )
A.逐渐增大,且总是大于入射角 B.逐渐增大,且总是小于入射角
C.逐渐减小,且总是小于入射角 D.逐渐减小,且总是大于入射角
8.雨后的夜晚,当你背对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不踩到地面上的积水,分析正确的是( )
A.积水比较亮,因为光在它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反射光较多
B.积水比较暗,因为光在它表面发生了漫反射,进入人眼的反射光较少
C.应走“较亮”的地面,因为光在它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反射光较多
D.应走“较亮”的地面,因为光在它表面发生了漫反射,进入人眼的反射光较多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太阳光射不到影子里,是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传播路径是直的
C.太阳和月亮都是光源
D.小孔成像实验中,孔越大,像越清楚
10.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80°,则反射角为( )
A.80° B.50° C.30° D.40°
11.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当她远离平面镜后退0.3m,她与镜中的像相距1.8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中的像面镜前进了0.3m B.后退前小芳站立的位置距离平面镜0.6m
C.小芳后退以后,镜中的像变小了 D.在穿衣镜后面放置一块纸板,小芳看不到自己的像
12.如图所示,小明通过平面镜观察到了蜡烛的像,下列有关平面镜成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蜡烛烛焰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发生的是漫反射
B.若平面镜向右移动,则蜡烛的像将变小
C.平面镜所成像为虚像是因为没有光线进入眼睛
D.若紧贴平面镜背面放置一块不透明的挡板,蜡烛在平面镜中仍能成像
13.如图中能正确描述人看到水中A点的鱼的光路图是( )
A.B.C. D.
14.如图所示,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发出一束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光斑A,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的大小为40°
B.当水面升高时,入射角将增大
C.当水面升高时,光斑A将向右移动
D.当水面降低时,光斑A将向右移动
15(多选).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处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30°,界面右侧是空气 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
C.入射角为60°,界面左侧是空气 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
二、填空题
16.晚上当你在一盏路灯下行走时,地上会有你的影子,影子的形成是因为________(选填“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或“平面镜成像”)。当你走近路灯又远离路灯时,你的影子变化情况是________(选填“不变”“先变长后变短”或“先变短后变长”)。
17.如图所示,一支固定好的激光笔向空水槽底部固定点O射出一束激光。现向水槽内加水使水面上升至A点,再打开水槽底部水龙头缓慢放水的过程中,折射角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同时观察到水槽底部光斑向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18.LED光源是利用红、___________、蓝三原色,在计算机技术控制下任意混合,即可形成不同色光的组合变化,实现丰富多彩的动态变化效果及各种图像。在步枪的瞄准器上安装夜视仪,在夜间能捕捉到敌人身体发出的 ___________,医院病房里定期会使用 ___________灯给病房杀菌消毒(后两个空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19.小明同学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流浪地球》。电影银幕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光源,影片中刘培强驾驶宇亩飞船撞向木星时,观众只能看到火光却听不到声音是因为___________。
20.一束与镜面成30°的光射在平面镜上,这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角为______;当入射角增大1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______。如果光线垂直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为______。
21.如图甲所示,夜晚骑自行车时为了安全,自行车的尾灯利用 _________镜,将来自汽车头灯的灯光沿原方向返回被司机看到。如图乙所示,街头路口的反光镜是 _________镜,可以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以上两空在“平面”、“凸面”“凹面”中选填)
22.在碗底放置一枚硬币,视线移动到碗的侧上方,使我们无法看到硬币,然后慢慢向碗内加水,由于光的___________,我们又会再次看到硬币,如图所示。这时我们看到的硬币位置会比它实际位置___________(填“高一些”或“低一些”)。
23.一束光线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光路如图所示。由图可知:__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___是两种介质的界面(均填字母)。
三、实验题
24.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1)本实验中纸板的主要作用是:①显示______;②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实验中应该选用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一些的纸板,这样可以让光在纸板上发生______,让各个方向的人都能看见光路;
(2)如图甲所示,若入射光线绕着O点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0°,则可以观察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的度数为_______°;
(3)接着做如图乙所示操作,将纸板NOD沿ON向后折,此时在纸板NOD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______(填“存在”或“消失”);
(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ABDC(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以下物理量中:①入射光线;②入射角;③反射光线;④反射角;⑤法线。没有发生变化的有______(填序号)。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_(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在NOD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5)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明和小刚都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结果他俩谁都没有做到,你认为没有做到的原因是______。
2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________,玻璃板应_________放置在桌面上,为保证实验效果,应使用 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
(2)实验过程中应点燃 _____(选填“A”、“B”或“A和B”)蜡烛,若移动B,发现A烛焰的像出现在B“身上”,说明他在选择器材上存在的问题是 ___________;
(3)更换蜡烛后重复上述(2)相同的操作,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 _____为止,这表明像与物的大小 _____;记录下A、B两支蜡烛在纸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得出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为了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的操作是 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测量
B.保持玻璃板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与上述(3)相同的操作
(4)为了探究像的虚实,正确的操作:将蜡烛B取走,将一块不透明挡板放在图丙中的_____(选填1、2、3)位置,直接观察挡板,发现挡板上看不见蜡烛A的像,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像;若挡板位于2位置时,人眼从蜡烛A一侧透过玻璃板 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5)若实验时,玻璃板不与水平桌面垂直,如图丁所示,则发生的现象是 _____;
A.蜡烛A仍然成像在蜡烛B处
B.蜡烛A成像位于水平面偏上方
C.蜡烛A成像位于水平面偏下方
(6)如图戊所示,若玻璃板的厚度为4mm,则铅笔分别在玻璃板两个面各成1个像,则它们的笔尖相距为 _________mm。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A 6.B 7.B 8.D 9.B 10.D 11.B 12.D 13.C
14.D 15.AD
16.光的直线传播 先变短后变长
17.不变 右
18.绿 红外线 紫外线
19.不是 真空不能传声
20.60° 20° 0
21.平面 凸面
22.折射 高一些
23. CO DE
24.光路 粗糙 漫反射 减小 40 存在 ⑤ 在 不能 光路是可逆的
25.像的位置 竖直 薄 A AB蜡烛大小不等 完全重合 相等 B 3 虚 能 B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