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测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A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疫情封校期间,我校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桌舞”,六盘学子们用团结和拼搏“舞”出了青春的模样。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课桌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其组成元素是C、H、O、N
B.在“舞”的过程中,每一位同学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一套完整的“课桌舞”
C.在“舞”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主要有细胞中的核糖体提供
D.每一位同学都是“满脸的胶原蛋白”,所以同学们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千古名句生动形象地勾画出早春的秀丽景色。下列与其相关的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桃花属于生命系统的器官层次B.一片江水中的所有鱼构成一个种群
C.江水等非生物不参与生命系统的组成D.生物圈是地球上基本的生命系统
3.里约奥运会的跳水池变为“绿池”与绿藻有关。关于绿藻和蓝细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都含有叶绿素 B.都属于自养生物
C.都含有核糖体 D.都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4.关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高倍镜下观察时,用粗准焦螺旋调整焦距
B.高倍镜下无法观察到花生子叶中被染色的脂肪颗粒
C.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前,将待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D.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三层结构
5.关于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所含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素含有铁元素 B.血红素含有铁元素
C.脱氧核糖含有磷元素 D.胰岛素含有碳元素
6.组成下列多聚体的单体的种类最多的是( )
A.血红蛋白 B.DNA C.淀粉 D.纤维素
7.近年来,由于人们室内生活时间变长、防晒霜和防晒衣的普及等因素,维生素D(VD)缺乏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研究显示,人体内几乎所有的细胞都有VD受体,VD和很多疾病密切相关。下列关于维生素D的叙述错误的是( )
A.VD是能源物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适当的晒太阳可使体内的VD得以补充
C.VD属于脂质 D.VD缺乏影响Ca的吸收,进而可引起骨质疏松等症状
8.下列不属于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
A.B.C.D.
9.以下是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 )
①氨基酸 ②C、H、0、N等元素 ③氨基酸脱水缩合 ④一条或几条多肽盘曲、折叠⑤多肽 ⑥蛋白质
A.②→①→③→④→⑥→⑤ B.①→②→③→④→⑥→⑤
C.①→②→⑥→③→④→⑤ D.②→①→③→⑤→④→⑥
10.新冠病毒(2019—nCoV)上有一种重要的结构蛋白:棘突蛋白(S蛋白),新冠病毒利用S蛋白吸附并侵入人体细胞。以下对“S”蛋白”的推测中错误的是( )
A.一定含有C、H、O、N元素 B.S蛋白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C.高温能破坏其空间结构 D.用斐林试剂检测S蛋白出现紫色
11.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些蛋白质能进行物质的运输,如胆固醇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氨基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造成了蛋白质的多样性
C.食物中的蛋白质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D.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后,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12.下列核苷酸中,在DNA结构中不可能有的是()
13.根据概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表示的碱基有5种 B.乙表示的是核糖
C.戊仅分布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 D.丁表示的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14.在棉花叶肉细胞中,由A、G、T三种碱基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多少种(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15.变形虫可吞噬整个细菌的事实说明( )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具有全透性
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大分子可以通过细胞膜
16.关于细胞膜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C.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D.甘油通过细胞膜需要消耗ATP
17.肝细胞膜和白细胞膜功能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磷脂的含量高低 B.糖类的含量及种类不同
C.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不同 D.脂质的含量及种类不同
18.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呈溶胶状 B.是活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等组成 D.在活细胞内呈静止状态
19.下列是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属于( )
A.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核膜B.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
C.核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D.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
20.使荷叶呈绿色、荷花呈红色的物质各分布在哪里?( )
A.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 B.叶绿体和线粒体C.叶绿体和液泡 D.细胞核和细胞质基质
21.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没有体现在( )
A.使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区域化
B.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
C.维持着细胞的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
D.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22.有研究者将下列四种等量的细胞分别磨碎,然后放到四个离心管内高速旋转离心,结果磨碎的液体分为四层,如下图,其中第③层有较多的与有氧呼吸的酶,则在下列各种材料中第③层最厚的细胞是( )
A.皮肤细胞 B.口腔上皮细胞C.心肌细胞 D.骨细胞
23.2018年《Cel1》期刊报道,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出两只长尾猕猴,取名为“中中”和“华华”,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让世界瞩目。决定“中中”与“华华”的性状极为相似的物质存在于(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24.关于染色质或染色体,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染色质是由染色体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的
B.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C.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染色体是由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的
25.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的DNA仅存在于细胞核中 B.蛋白质合成活跃的细胞,核仁代谢活动旺盛
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D.细胞核具有单层膜
26.尽管桃花水母细胞内几乎全是水,但其细胞膜和其他膜结构并未被水溶解。这主要与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脂质的哪种特点有重要关系()
A.亲水性 B.疏水性 C.稳定性 D.特异性
27.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内只含有DNA一类核酸
C.中心体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D.细胞质基质中可进行多种化学反应
28.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协助扩散过程中需要蛋白质的参与
B.甘油和苯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的
C.小分子物质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
D.协助扩散过程中物质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的,不消耗细胞中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
29.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能量,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依次是( )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胞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胞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30.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地填涂“T”,错的填涂“F”)
31.淀粉、半乳糖以及糖原的组成元素是相同的。 ( )
32.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 ( )
33.活细胞能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 ( )
34.载体蛋白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 ( )
35.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6种小分子。 ( )
36.高等植物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 )
37.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 ( )
38.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时,用了荧光标记的科学方法。 ( )
39.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蔗糖的结果。 ( )
40.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 )
三、非选择题(共30分)
41.(共10分)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在[ ]填标号。___填相应名称)
(1) 亚显微结构是在___(填“光学”或“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为研究细胞内各种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__。
(2)B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
(3)A、B细胞中都具有,但功能区别较大的一种细胞器是[ ]___。
(4)A是植物细胞,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___。
(5)若B细胞能够分泌抗体,则与该过程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有(用序号回答)___。
42.(共10分)经六年零九个月的不懈努力,我国科学家于1965年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更令人振奋的是,合成的胰岛素具有与天然胰岛素一样的生物活性。胰岛素是我们体内与血糖平衡有关的重要激素。胰岛素由A、B两个肽链组成,其中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结构通式是_______。
(2)胰岛素的B链第8、20、23位氨基酸都是甘氨酸,该种氨基酸可在人体细胞中合成,属于___氨基酸。形成B链需要脱去___分子水。
(3)部分Ⅱ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注射胰岛素以维持血糖平衡。胰岛素不能口服的原因是___。
(4)胰岛素发挥作用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的识别,进而引起细胞内一系列代谢反应的发生。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的功能。
43.(共10分)人类囊性纤维病的发生与氯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图1和图2分别表示正常人与患者肺部细胞部分物质运输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根据___(填标号)的位置,可以判断该膜是细胞膜,该膜结构的基本骨架是①___。
(2)由图1可知,氯离子通过___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使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质的浓度,导致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___(填“加快”或“减慢”),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
(3)由图2可知,由于___空间结构改变,导致氯离子不能够运出细胞而形成囊性纤维病。
B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44.“塞上江南”的秋天是具有诗情画意的,可惜疫情再次突袭而来。据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新型冠状病毒最新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已传播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速度明显快于德尔塔毒株,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
B.新型冠状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和繁殖
C.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
D.注射过新冠疫苗的个体,在防疫中可以不用采取防护措施
45.在抗疟药物的研发中,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其分子式为C16H26O5。下列物质与蒿甲醚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是( )
A.磷脂 B.胰岛素 C.叶绿素 D.脱氧核糖
46.常言道“马无夜草不肥”是有科学依据的,生物体中一种被称为“BMALI”的蛋白质,能促进脂肪堆积,这种蛋白质在白天减少,夜间增多。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如果人在夜间多进食可能比白天多进食更容易发胖
B.马吃夜草长肥是因为夜间“BMALI”蛋白质增多,能促进脂肪堆积
C.马在白天吃草,但物质的转化是在夜间
D.蛋白质“BMALI”可能会涉及糖类、脂肪之间的转化
47.冰冻蚀刻技术是将在超低温下冻结的组织或细胞骤然断开,依照组织或细胞的断裂面制成复模,用于电镜观察的技术。如图是正在进行冰冻蚀刻技术处理的细胞膜,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BF和PF侧均为磷脂双分子层的疏水侧
B.因为BS侧分布有糖被,所以BS侧表示细胞膜外侧
C.冰冻蚀刻技术冻结的细胞膜依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由图可知,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48.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它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检测细菌、病毒。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含有( )
A.磷脂和蛋白质 B.多糖和蛋白质 C.胆固醇 D.胆固醇和蛋白质
49.如图为DNA和RNA化学成分的比较概念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 )
A.脱氧核糖、鸟嘌呤、腺嘌呤、磷酸 B.胸腺嘧啶、腺嘌呤、磷酸
C.胞嘧啶、鸟嘌呤、腺嘌呤、磷酸 D.核糖、脱氧核糖、磷酸
50.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1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
A.798、12和10 B.800、10和8 C.799、11和9 D.799、10和8
51.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实验材料,制成临时装片后,利用0.3g/mL蔗糖溶液和清水,进行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观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发生质壁分离,说明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
B.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C.图乙所示细胞一定是完成了质壁分离
D.由图甲到乙的过程中紫色变深
52.下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对该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
A.I表示协助扩散B.II表示主动运输
C.II表示胞叶D.氧气是以II方式进入细胞的
53.将同一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成两组相同的临时装片,分别浸润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体积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乙溶液B.乙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在2min前已开始进入细胞
C.甲溶液可能是一定浓度的甘油溶液D.2—6min乙溶液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54.(共10分)如图1为组成细胞的有机物及元素,已知A、B、C、D和E为生物大分子。图2是图1中的A的部分结构,图3为图1中某种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x、y代表的元素分别是___,B是___。
(2) A的结构具有多样性,从a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
(3)若图3所示化合物是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的部分结构图,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用图中所示字母来表示),各基本单位之间是通过___(填“①”“②”或“③”)连接起来的。人的遗传物质与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相比,在化学组成上不同的是含有___。
(4)图2所示的部分结构中含有___个肽键,含有___种氨基酸。
55.(共10分)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最容易注意到的结构是细胞核。下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中的结构①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可以用___进行染色。
(2)结构②是核仁,其与某种RNA的合成及___的形成有关。
(3)伞藻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由“帽”、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位于基部假根。用伞藻甲的假根和伞藻乙的伞柄进行嫁接实验,则再生出的“伞帽”表现为伞藻甲的特征:用伞藻乙的假根和伞藻甲的伞柄进行嫁接实验,则再生出的“伞帽”表现为伞藻乙的特征,此伞藻嫁接实验并不能证明伞藻“帽”的特征是由细胞核控制的。请说明原因___。
(4)在(3)的实验基础上设计实验验证伞藻“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简要写出你的实验思路(不必写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
56.(共10分)
(1)质壁分离中的“原生质层”是指___;
(2)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呼吸作用提供,如果抑制呼吸作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会受到影响。一项研究发现,某植物根系对某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该物质溶液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该植物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速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当达到P点后吸收速率不再增加。有人认为这种现象可表明该植物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也有人认为是被动运输,请设计一个实验加以确定。
a设计实验步骤。
①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相同的植株,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该营养物质的溶液中,
②使甲组的根系正常呼吸(状态),乙组的根系完全抑制呼吸(状态)
③其他条件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___。
b.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①若___说明___;
②若乙组植株的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植株的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速率,或者
乙组植株的根系对该物质完全不吸收,说明___。
高一期中测试卷生物答案
A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A D C C A A C D D C B D C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D D C C C D A B B D C B C
二、判断题(每空1分,共10分)
31.T 32.T 33F 34.T35T 36.T37.F 38.F 39.F40.T
三、非选择题
41.(每小题2分,共10分)
(1)电子 差速离心法(2)5中心体(3)6 高尔基体
(4)细胞壁 叶绿体 液泡(5)9 6 3
42.(每空2分,共10分)
(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略)(2)非必需 29
(2) 胰岛素若要口服,就会被水解成氨基酸
(3)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3.(每空2分,共10分)
(1) ② 磷脂双分子层 (2) 主动运输 加快
(2) CFTR蛋白
B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B D C C B C C C B B
二、非选择题
54.(除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
(1)NP;多糖(2)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种类和数目不同(2分)
(3)m;②;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2分)(4)
55.(共10分)
(1)碱性染料(2分)(2)核糖体(2分)
(3) 假根中既有细胞质,又有细胞核(2分)
(4)将伞藻甲的细胞核移植到移除细胞核、并且去掉伞帽的伞藻乙的假根中,观察再生伞帽的特征。(4分)(答案合理都给分)
56.(每空2分,共10分)
(1)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2) a. 两组植株的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速率b.①两组植株的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速率相等;该植物的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方式是被动运输
②该植物的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