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
第2课时
教学步骤 过程与方法
图例和注记 一、图例和注记活动:阅读课文,说一说什么是图例,什么是注记。交流:图例是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的名称,以及标明山高、海深等的数字等,叫注记。活动:观察课本中常用的图例,自己动手绘制部分图例。强调:要经常观察常用的图例,注意它们的区别。展示: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分布图、中国主要河流图。提问:地图的种类多种多样,大体可以分为哪几种?结论:地图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续表)
教学步骤 过程与方法
图例和注记 提问:现代地图种类繁多,根据使用目的,如何正确地选择不同类别的地图?结论: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该参考交通图;去公园游览,需要寻找景点,应该从导游图上找答案;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该查询世界政治地图。【设计意图】 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图例和注记的含义,观察并动手绘制图例,熟练记住常用图例。
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会思考问题 二、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会思考问题提问:地图的种类很多,如何选择需要的地图?交流:我们要根据自己的使用目的,选择合适的地图。如外出旅游要选择交通图、旅游图。提问:除了利用地图之外,还有哪些手段能够更加快速和准确地获得有关地表环境状况的信息? 讲解:书刊、杂志、报纸、电视、图书馆、互联网以及日常生活等都可以成为信息来源。随着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地图信息的获取和呈现方式日益多样化,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选择和使用地图。【设计意图】 了解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学会思考地理问题。
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 三、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活动:模拟旅游活动,需要做好哪些准备?1.合理分组,各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探讨野外旅行所需携带物品的有哪些。2. 模拟旅游地点:野外山地考察,海滨观光,某农业区参观。3. 小组发言人交流各组讨论结果。【设计意图】 利用旅游地图,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厚,参与性比较强。把书本知识用于实践,加深认识。
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图例和注记、学习收集地理信息、野外旅行、思考地理问题。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我们不仅要会看地图,还要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讲到的常用的图例要加强记忆,为熟练地使用地图打下坚实的基础。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有用的地理知识,并在日常野外旅行中,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如野外旅行迷路时,如何判断方向。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思考地理问题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