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之路》2013-2014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单元检测: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状元之路》2013-2014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单元检测: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12-27 21:0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章单元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用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B.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
C.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
D.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
解析 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煤气主要成分是CO、H2,植物油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答案 A
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气东输”中的“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B.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C.分子式为C6H6的物质一定是苯
D.乙烯使溴水褪色说明乙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解析 B项应为CH===== CH2,C项不一定是苯,也可能是其他烃,D项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A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其含碳量最高
B.烷烃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
C.烯烃的分子组成中,碳和氢的质量比固定不变,烯烃通式为CnH2n n≥2
D.烯烃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不相等
解析 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其含氢量最高,A项错误;烷烃通式为CnH2n+2,故完全燃烧生成CO2比H2O的物质的量要少,B项错误;烯烃的通式为CnH2n,碳与氢的质量比为6:1,完全燃烧生成CO2与H2O的物质的量相同,故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 C
4.由乙烯的性质推测,丙烯 CH2===CH—CH3 与溴水反应的产物是   
A.CH2Br—CH2—CH2Br
B.CH3—CBr2—CH3
C.CH3—CH2—CHBr2
D.CH3—CHBr—CH2Br
解析 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时,丙烯分子中C===C的一个键发生断裂,然后分别加上一个Br原子,生成CH3—CHBr—CH2Br。
答案 D,
5.分子式为C10H14的单取代芳烃,其可能的结构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解析 分子式为C10H14的单取代芳烃为C6H5—C4H9,—C4H9为丁基,而丁基有四种:
答案 C
6.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 不考虑立体异构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解析 依题意,该有机物C5H12O说明是醇类,C5H11OH可以看成C5H12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戊烷有三种同分异构体: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正戊烷有3种氢原子、异戊烷有4种氢原子、新戊烷只有1种氢原子。故C5H12O共有8种同分异构体。类似有C5H11X、C5H11CHO、C5H11COOH、C5H11NH2等都是8种同分异构体。
答案 D
7.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①CH3CH===CH2+Br2CH3CHBrCH2Br
②CH3CH2OH CH2===CH2↑+H2O
③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④C6H6+HNO3C6H5NO2+H2O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①是加成反应,②是消去反应,③是酯化反应,④是硝化反应。酯化反应和硝化反应为取代反应。
答案 B
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Cl4可由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B.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D.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解析 CCl4可由CH4和氯气光照反应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A项正确;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烃,B项正确;向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中分别加入饱和Na2CO3溶液现象分别为:互溶、互溶且有气泡产生、溶液分层,可以鉴别,C项正确;苯虽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但可以燃烧,这仍是氧化反应,D项错误。
答案 D
9.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这种试剂是(  )
A.NaOH溶液 B.Cu(OH)2悬浊液
C.石蕊试液 D.Na2CO3溶液
解析 乙酸与新制Cu(OH)2发生中和反应而使蓝色絮状沉淀变成蓝色溶液,Cu(OH)2悬浊液分别与剩余两溶液混合加热,能产生红色沉淀的为葡萄糖,无明显现象的为蔗糖。A项中NaOH溶液不能鉴别三种物质,石蕊试液、Na2CO3只能鉴别出乙酸,故只有B项正确。
答案 B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苯和乙烯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B.蔗糖在人体内水解的产物只有葡萄糖
C.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得到
D.煤可与水蒸气反应制成水煤气,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CO和H2
解析 苯可以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故可以与H2加成,A项正确;蔗糖最终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B项错误;乙醇可以催化氧化得乙醛,乙醛继续氧化可得乙酸,C项正确;制取水煤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g)CO+H2,D项正确。
答案 B
1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3可以电离出H+
D.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解析 在水溶液里,只有乙酸分子中的—COOH才可以电离出H+,电离方程式是CH3COOH??H++CH3COO-。
答案 C
1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B.C4H10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C.氨基酸、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
解析 A项,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而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中的一种,错误;B项,C4H10只存在两种同分异构体,一种是正丁烷,一种是异丁烷,错误;C项,氨基酸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错误;D项,乙烯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正确。
答案 D
13.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醇、乙酸均能与钠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解析 油脂中油含有不饱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项错;甲烷和氯气的反应是取代反应,而乙烯与Br2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故B项错;乙醇中的官能团是羟基,而乙酸中的官能团是羧基,故D项错。
答案 C
14.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
C.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D.丁在稀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
解析 由四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可知,甲为甲烷,乙为乙烯,丙为苯,丁为乙醇,甲烷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取代)反应常用浓H2SO4作催化剂和吸水剂,故D项错误。
答案 BC
15.有机物A分子式为C2H4,可发生以下系列转化,已知B、D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75%的B溶液常用以医疗消毒
B.D、E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C.B、D、E三种物质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D.由B、D制备E常用浓H2SO4作脱水剂
解析 B为乙醇,D为乙酸,E为乙酸乙酯,制备乙酸乙酯常用浓H2SO4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答案 D
16.根据下列事实所作的结论,正确的是(  )
编号 事实 结论
A 甲、乙两种有机物具有相同相对分子质量和不同结构 甲和乙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有机物完全燃烧时产生质量相同的水 甲、乙两种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一定相同
C 在淀粉中加入稀H2SO4,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取出部分水解液,滴加新制银氨溶液后再加热,无银镜出现 淀粉水解产物不具有还原性
D 不存在两种邻二甲苯 苯分子中碳碳键完全相同,而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
解析 A项,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分子式不一定相同,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B项,两者所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其碳原子个数不一定相同;C项,滴加银氨溶液之前应加入NaOH中和H2SO4后才能检验水解产物中的葡萄糖。
答案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0分)现有7瓶失去了标签的液体,已知它们是有机溶剂,可能是①乙醇;②乙酸;③苯;④乙酸乙酯;⑤油脂;⑥葡萄糖溶液;⑦蔗糖溶液。现通过如下实验步骤来确定各试剂瓶中所装的液体名称: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①把7瓶液体分别依次标号A、B、C、D、E、F、G后闻气味 只有F、G两种液体没有气味
②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加水稀释 只有C、D、F三种液体不溶解而浮在水上层
③分别取少量7种液体于试管中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并加热 只有B使沉淀溶解,F中产生红色沉淀
④各取C、D、E少量于试管中,加稀NaOH溶液并加热 只有C仍有分层现象,且在D的试管中闻到特殊香味
(1)试给它们的试剂瓶重新贴上标签: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
(2)写出在D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HO+2Ag(NH3)2OHCH3COONH4+H2O+2Ag↓+3NH3
试写出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通过实验现象与性质的关系来推断有机物。7种物质中只有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无气味;苯、乙酸乙酯、油脂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乙酸呈酸性,能与Cu(OH)2发生中和反应,葡萄糖具有还有性,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红色的Cu2O沉淀。乙酸乙酯、油脂均在稀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而不再有分层现象,乙酸乙酯的水解产物之一乙醇有特殊香味,乙醇易溶于水,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二者均不与Cu(OH)2和NaOH反应。
(2)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加热生成乙酸钠和乙醇。
(3)根据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并结合信息反应即可写出化学方程式。
答案 (1)A.乙醇 B.乙酸 C.苯 D.乙酸乙酯 E.油脂 F.葡萄糖溶液 G.蔗糖溶液
(2)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
(3)HOCH2(CHOH)4CHO+2Ag(NH3)2OH
HOCH2(CHOH)4COONH4+H2O+2Ag↓+3NH3
18.(10分)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乙酸和浓硫酸混合时,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收集乙酸乙酯的试管内盛有的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中乙醇和乙酸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收集在试管内的乙酸乙酯是在碳酸钠溶液的________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收集到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的方法为__________。
解析 乙醇与浓硫酸混合会剧烈放热,若将乙醇倒入浓硫酸中会引起液体飞溅;由于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钠溶液且浮在上层,故可用分液漏斗加以分离。
答案 (1)应向乙醇中慢慢加入浓H2SO4和乙酸
(2)吸收蒸出的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在水层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 (3)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4)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5)上 因为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且比水轻 (6)用分液漏斗分液
19.(5分)某制糖厂以甘蔗为原料制糖,同时得到大量的甘蔗渣。对甘蔗渣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防止环境污染。现按下列方式进行综合利用,请回答有关问题:
(1)A的名称是________。
(2)写出反应B→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B→D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甘蔗提取蔗糖后,剩余的甘蔗渣属于多糖中的纤维素,发生水解反应之后得到葡萄糖。而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的过程是提供能量释放出CO2的过程,而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和CO2。
答案 (1)纤维素
(2)C6H12O6+6O26CO2+6H2O
(3)C6H12O62C2H5OH+2CO2↑
20.(8分)“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A和甲。A是气态烃,甲是液态烃。B和D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1)A分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C的分子式是________。
(2)在反应①~④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B和D反应进行比较缓慢,提高该反应速率的方法主要有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用于鉴别B、D和甲的一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为CH2===CH2和,由题意可知A为CH2===CH2,B为CH3CH2OH,C为CH3CHO,D为CH3COOH,甲为。鉴别CH3CH2OH、CH3COOH和可用Na2CO3溶液,现象分别为互溶、有气泡产生和液体分层。
答案 (1) C2H4O (2)①
(3)加入浓硫酸做催化剂、加热或增加乙酸、乙醇的浓度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4)Na2CO3溶液
21.(8分)(1)A的分子式为C2H4O2,分子中只有一个官能团。则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反应生成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任写一种不含碳碳双键的A的链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2)D是芳香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其碳的质量分数为60.0%,氢的质量分数为4.4%,其余为氧,则D的分子式是________。
解析 (1)A的分子式为C2H4O2,分子中只有一个官能团。可推断A为乙酸,其同分异构体中不含碳碳双键,则必有C===O键,则有HCOOCH3和HO—CH2—CHO。
(2)根据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方法,有机物D中
N(C)==9
N(H)=≈8
N(O)=≈4
所以D的分子式为C9H8O4。
答案 (1)CH3COOH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任写一种) (2)C9H8O4
22.(11分)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固体有机物A的分子组成,测定装置如图(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等未画出):
取17.1 g A放入装置中,通入过量O2燃烧,生成CO2和H2O,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通入过量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该实验,能否确定A中是否含有氧原子?__________。
(4)若A的摩尔质量为342 g/mol,C装置增重9.99 g,D装置增重26.4 g,则A的分子式为________。
(5)写出A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可发生水解反应,1 mol A可水解生成2 mol同分异构体,则A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过量O2使有机物充分燃烧。(2)浓H2SO4用来吸收生成的水,碱石灰用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3)由生成的H2O及CO2分别计算出A中H和C的质量,若H和C的质量之和等于17.1 g,说明A中不含氧;若H和C的质量之和小于17.1 g,则A中含有氧。
(4)17.1 g A中含O的质量:
17.1 g-=8.8 g,
1 mol A中含C:×=12 mol,
1 mol A中含H:×=22 mol,
1 mol A中含O:×=11 mol,
故A的分子式为C12H22O11。
答案 (1)使有机物A充分燃烧
(2)吸收A燃烧后生成的H2O 吸收A燃烧后生成的CO2 (3)能 (4)C12H22O11
(5)C12H22O+12O212CO2+11H2O
(6)C12H22O+H2OC6H12O+C6H12O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