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测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测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4 21:0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石首市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作业题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一、看拼音写汉字。
wú xiàn pǔ shí kān wù miáo shù kuī shí
yǒnɡ hénɡ shuāi luò suǒ wèi suǒ suì quē diǎn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津津有味心旷神移兴亡盛衰寻寻觅觅
B、闭门不出。人情事故不刊之论不能自己
C、自作多情。无病呻令朦朦胧胧一知半解
D、无限悬念风花雪月质朴浅显兴致勃勃
2、学校的阅览室经过装修更加宽敞明亮了,书籍也非常丰富。下列适合挂在阅览
室的标语是()
A、上楼下楼靠右走,遇到混乱手牵手。B.求知而来,载知而归。
C、愿君莫伸折枝手,鲜花亦自有泪滴。D.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中“断”字的意思是“一定”。
B、欧阳询是唐初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整,笔力刚劲。
C、我们可以用从读一篇文章到读整本书的方法来找书读。
D、叶文玲的读书经历是:看小画片——看连环画——读中外小说——读文艺书籍。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1)、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
它的意思。
(2)、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3)、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4)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看不懂,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5)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A、(5)(2)(I)(3)(4) B、(4)(I)(2)(3)(5)
C、(4)(3)(2)(I)(5) D、(2)(3)(4)(5)(I)
三、连一连,并回答问题。
《三国演义》 孙悟空
《红楼梦》 关羽
《水浒传》 贾宝玉
《西游记》 林冲
以上四本书籍是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 , 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你读过哪本?你最喜欢书里的哪个人物?给我们介绍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加了我的理解力。(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写出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
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的“长生果”》中作者在文中最后写道:作文,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冰心给儿童写的指导读书的九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向来枉费推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文言文阅读。
退避三舍
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返晋国,则何以报不鼓“?”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 ”曰:“虽然,何以报我 ”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键,以与君周旋。”
【注释】①及楚:指重耳投奔楚国。②飨:同“享”,招待。③不鼓:国君自称。④波及遍及。
1、写出加划线词的意思。
返晋国( ) 何以报( ) 与君周旋( )
2、《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与《 》 , 《 》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所。
3、如果有一天,楚国和晋国交战,你认为重耳会怎么做呢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理解。
不动笔墨不读书
禹强读小学的时候,最怕写文章,费了好大劲,写出来的作文,老师总是说内容(空洞 空虚),词汇(空乏 贫乏),她心里非常(焦急 着急)。
她的爷爷徐特立知道以后,对她说:“禹强,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多读,就是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又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经验。多写,就是要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于刻苦实践。”于是,禹强就下
功夫多读。( )是报纸、杂志,还是短篇、中篇、长篇小说,只要能找到的,( )
拿来读。可是,提起笔来写作文,进步却不大。徐老看到孙女这种读书方法,摇着头对她说:你读书的方法不对,读书应该慢慢地读,一边读,一边动脑筋想一想:这本书讲了哪些道理 是怎样讲清楚这些道理的 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好的描写,也要想一想。严格地说,有些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不够,你们小孩子要能够背诵才行。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从那以后,禹强看书的时候,身边总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一边想一边记。而且又勤练写作,不久,她的作文成绩(居然 果然)提高了。
1、读知文,选择( )里恰当的词语打“√“
2、在“(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费了好大劲”的“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动笔墨不读书”指什么 用“_____”在短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5、根据徐特立老爷爷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要写好文章必须达到两个条件;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必须要做到“动笔墨”。
6、你平常读书时用了哪些方法呢?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请你以“在书香中成长”为题写作,与人分享你的读书故事。可以写你读书的经历,也可以写读书带给你的收获与快乐等。要求:分段表述,突出重点,感情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