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一、单选题
1.(2022·北京门头沟·七年级期末)无机盐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物质,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
①含氮的无机盐②含铁的无机盐③含磷的无机盐④含钾的无机盐⑤含硼的无机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⑥
2.(2022·北京大兴·七年级期末)将两株生长情况基本相同的玉米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的试管中培养一段时间,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土壤浸出液可为玉米生长提供多种无机盐
B.一段时间后,两株玉米苗的细胞大小和数量基本相同
C.1号试管内是蒸馏水,2号试管内是土壤浸出液
D.此实验的变量是玉米苗
3.(2022·北京延庆·七年级期末)有经验的农民会选择性地为农作物施肥,肥料的主要作用是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施肥后需适量浇水,防止“烧苗”
B.植物根尖吸收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C.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
D.只有使用化肥才是为农作物提供无机盐的唯一途径
4.(2022·北京顺义·七年级期末)公园中常常看到园林工人给刚移栽的树木“输液”,该过程给植物补充了( )
A.水 B.无机盐 C.有机物 D.水和无机盐
5.(2022·北京朝阳·七年级期末)下列做法可能会导致“烧苗”现象的是( )
A.大量施肥 B.及时松土 C.适量浇水 D.减少光照
6.(2022·北京怀柔·七年级期末)请你分析下列关于植物营养复合肥的宣传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主要含氮、磷、钾等元素
B.氮元素促进植物枝叶繁茂
C.注意用量以免“烧苗”
D.不同地块、不同植物用法用量一样,使用方便
7.(2022·北京门头沟·七年级期末)种庄稼需要施肥,肥料的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 )
A.有机物 B.水 C.无机盐 D.氧气
8.(2022·北京平谷·七年级期末)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并运到植物体内的顺序是( )
①根中导管 ②土壤溶液 ③根毛以内的各层细胞 ④根毛细胞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9.(2022·北京石景山·七年级期末)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带土移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减少幼根和根毛折断 B.更好的吸收水和无机盐
C.防止营养物质的流失 D.能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10.(2022·北京顺义·七年级期末)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植物细胞吸水的是( )
A.盐水腌萝卜 B.晾晒青菜
C.凉拌黄瓜 D.在萎蔫的菠菜叶上喷水
11.(2022·北京朝阳·七年级期末)小红在探究“外界溶液浓度对植物细胞吸水的影响”时,将新鲜萝卜切条后放置于浓盐水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萝卜条会( )
A.长度变长 B.体积变大 C.硬度变小 D.没有变化
12.(2022·北京延庆·七年级期末)市场上的菜农经常会给蔬菜喷洒清水,目的及其原因是( )
A.保持蔬菜硬挺,细胞吸水 B.保持蔬菜柔软,细胞吸水
C.保持蔬菜硬挺,细胞失水 D.保持蔬菜柔软,细胞失水
13.(2022·北京门头沟·七年级期末)在探究“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时,利用新鲜的萝卜、浓盐水、清水等实验材料,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请据图回答正确的一项是 ( )
A.比较萝卜条①-③的变化,B烧杯内是清水
B.比较萝卜条②-④的变化,A烧杯内是盐水
C.比较萝卜条①-③的变化,萝卜条吸水
D.比较萝卜条②-④的变化,萝卜条吸水
14.(2022·北京通州·七年级期末)X、Y、Z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已知Z细胞液浓度>Y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浓度。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吸失水关系的是( )
A. B. C. D.
15.(2022·北京平谷·七年级期末)新鲜的黄瓜条被盐腌几小时后,将会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是
A.黄瓜条硬挺,细胞吸水 B.黄瓜条硬挺,细胞失水
C.黄瓜条软缩,细胞吸水 D.黄瓜条软缩,细胞失水
16.(2022·北京大兴·七年级期末)施肥过多,植物易出现萎蔫现象,可能的原因是根毛细胞液浓度
A.大于土壤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B.小于土壤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C.小于土壤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D.大于土壤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17.(2022·北京顺义·七年级期末)取一段带叶的凤仙花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置于光下。最终,会染成红色的结构有
A.仅有叶脉 B.仅有叶柄 C.茎和叶脉 D.茎、叶脉、叶柄
二、实验探究题
18.(2022·北京通州·七年级期末)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进行“植物吸水失水实验”时,利用新鲜的萝卜、浓盐水、清水、大烧杯等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请回答
(1)B烧杯中若为浓盐水,萝卜条应呈现出____________(填“③”或“④”)状态,说明萝卜条发生了_______(填“吸水”或“失水”)的过程
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问题,在“海水中的海带为什么不会失水 植物吸水或失水是否和外界溶液浓度有关 ”,同学们利用萝卜条重新设计了实验,记录表如下:
测量项目(平均值) 实验前 试验后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6组
清水 0.5%盐水 1.0%盐水 2.0%盐水 5.0%盐水 10.0%盐水
萝卜条重量(g) 3.00 3.23 3.05 2.99 2.68 2.58 2.51
溶液量(mL) 6.0 5.40 5.64 5.99 6.13 2.68 6.32
硬度 适中 很硬 较硬 变化不大 较软 更软 最软
(2)该实验的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认为萝卜条是细胞构成的,萝卜条吸收的水分会进入细胞_______,细胞失去的水分会进入周围溶液中
(4)兴趣小组得出的结论是:细胞液浓度和周围溶液浓度存在________时细胞发生吸水或失水;根据结论结合表格推测,萝卜条细胞中细胞液的浓度与__________组相似
19.(2022·北京石景山·七年级期末)辣椒属于浅根性的植物,抵御干旱的能力相对较弱。研究人员采用不同浓度PEG溶液(无毒害,不进细胞)模拟干旱胁迫实验,以期为辣椒抗旱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见下表。(注:PEG溶液浓度越大表示越干旱)
(1)选取等量长势一致的甲、乙两种辣椒苗,置于光照下进行全营养液无土培养,保证了植物生长所需的________。
(2)将两种辣椒苗分别用5种不同浓度的PEG进行处理24h,实验结果如下表。
PEG浓度g/L 株/cm 根长/cm 光合速率/μmol/(m ·s)
甲 乙 甲 乙 甲 乙
0 15.5 15.6 8.5 7.5 26.5 16.8
50 15.4 15.4 6.4 6.4 17.7 9.8
100 15.5 15.6 6.5 6.2 8.7 4.4
150 15.5 15.3 7.5 6.5 7.0 0.8
200 15.2 15.5 6.6 4.5 5.7 1.4
①除了辣椒品种不同之外,本实验的变量还有________。
②随着PEG浓度增加,两种辣椒幼苗的株高无明显变化,而根长整体表现为 ________(上升/下降)趋势,且________的根系所受影响更大。
③为筛选更抗旱的辣椒品种,检测了甲、乙两种辣椒的光合速率。比较两种辣椒,在不同PEG浓度下,光合速率更高的是________。
(3)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更适于干旱环境的辣椒品种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三、综合题
20.(2022·北京昌平·七年级期末)生物小组取一片黑藻叶片,放在载玻片的蔗糖溶液中展平,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图)。
(1)无论怎样调节焦距,视野左侧的细胞总是不甚清晰,推测黑藻叶片由_____________(单/多)层细胞组成。
(2)视野右侧的黑藻叶边缘锯齿细胞形态较为特殊,最外侧起到支持作用的结构①是____________。细胞质中有许多微小的绿色结构③,它是进行____________作用的场所。观察可见,③围绕着②流动,但不能进入②内部,推测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一段时间后锯齿细胞____________(吸水/失水),因此观察到了结构④,在常态下它与①紧贴在一起难以观察到,结构④是____________。
21.(2022·北京东城·七年级期末)黄瓜是餐桌上常见的蔬菜之一。小明在家中跟奶奶学做酸辣黄瓜条,奶奶的窍门是去除黄瓜中间的芯籽后再加盐。小明发现去除芯籽后的黄瓜条比等量的不去除芯籽黄瓜条渗出的汁液明显减少。为探究其原因,小明利用显微镜观察了黄瓜细胞的结构。
(1)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小明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_________,然后刮取部分黄瓜表层果肉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1所示图像。若要将图1中A处所示区域调整为图2所见的视野,需要进行的显微镜操作步骤依次为_________(填序号)。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向上移动装片 ④向下移动装片⑤转动转换器更换高倍物镜 ⑥转动转换器更换低倍物镜
(2)图2视野中可见的细胞轮廓是结构[ ]________。图中的部分细胞中还可观察到有[ ]_________,因而果肉略呈绿色。
(3)小明还观察了黄瓜芯籽部分的果肉细胞,如图3所示。小明发现,与图2细胞相比,芯籽部分果肉细胞的结构中_________的体积更大,含水分更多。推测加盐后,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芯籽部分的果肉细胞_________(填“失水”或“吸水”)更多,因而等量的去除芯籽黄瓜条比不去除的渗出汁液明显减少。
22.(2022·北京平谷·七年级期末)猕猴桃也称奇异果,营养丰富,是老年人、儿童、体弱多病者的滋补果品。
(1)构成猕猴桃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猕猴桃酸甜可口,鲜嫩多汁,这些甜味物质主要储存在细胞质内的______(液泡/叶绿体)中。
(2)猕猴桃可食用的部分是果实,属于植物体结构层次中的______。猕猴桃植株与人体结构层次相比,缺少______这个结构层次。
(3)猕猴桃被誉为“水果之王”,一个猕猴桃能提供一个人一日维生素C需求量的两倍多,因此常被用来预防______。
(4)猕猴桃的生长发育需要肥料,其中需要量最大的是含有______三种无机盐的肥料。
A.氮、磷、钾 B.氮、磷、钙 C.氮、磷、铁
参考答案:
1.B
【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
【详解】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硼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硼对受精过程的正常进行有特殊作用,B符合题意。
故选B。
2.A
【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
【详解】A.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用蒸馏水培养的幼苗,生长瘦弱 ,颜色发黄;用土壤浸出液培养的幼苗,生长健壮,颜色鲜绿。这说明土壤浸出液为植株生长提供了多种无机盐,A正确。
B.由题图可知:一段时间后,两株玉米苗的生长状态不同,故其细胞数量不相同,但其细胞大小基本相同,B错误。
C.由题图玉米苗的生长状态可推知:1号试管内是土壤浸出液,生长健壮;2号试管内是蒸馏水,生长瘦弱 ,C错误。
D.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在物质成分上最大的区别是土壤溶液含有无机盐,而蒸馏水不含无机盐。因此,实验的变量是无机盐,D错误。
故选A。
3.D
【分析】(1)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
(2)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植物生长需要量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3)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
(4)合理施肥是实现高产、稳产、低成本,环保的一个重要措施,要做到因土施肥、看地定量;根据各类作物需肥要求,合理施用;掌握关键、适期施氮;深施肥料、保肥增效;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
【详解】A.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是: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施肥后土壤溶液浓度升高,为了降低土壤溶液浓度,保证植物吸水,应该及时浇水,A正确。
B.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B正确。
C.植物生活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C正确。
D.肥料的作用主要是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农家肥具有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和成本低等优点,为农作物提供无机盐的途径可以追加农家肥和化工肥料,施肥应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为提高农作物产量,过度施用化肥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土壤板结,D错误。
故选D。
4.D
【分析】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植物体就是靠根、茎、叶的导管把水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
【详解】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有机物。水和无机盐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是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在移栽树木和果树栽培过程中常给植物打针输液,给植物输入的液体中可能含有水和无机盐,给植物补充水分和提供营养,以促进植物的生长,D符合题意。
故选D。
5.A
【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
【详解】如果外界土壤溶液浓度太高,会使植物细胞过度失水出现萎蔫现象。若给植物施肥用量太大,则会引起植物根细胞通过渗透作用过度失水而出现“烧苗”现象。为了缓解烧苗现象,只能设法使土壤溶液(外界溶液)浓度下降,具体的措施是适当浇水,进而可以减少失水量转为渗透吸水,缓解烧苗现象。
故选A。
6.D
【分析】植物所需要营养有水、无机盐(氮、磷、钾)和有机物。
【详解】A.植物需要的无机盐主要有氮、磷、钾等,A正确。
B.氮的作用是促进植物枝繁叶茂,缺少会导致植株矮小,叶片发黄,B正确。
C.烧苗现象的原因是一次施肥过多或过浓,就会造成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结果使根毛细胞液中的水分渗透到土壤溶液中去,这样根毛细胞不但吸收不到水分,反而还要失去水分,从而使植物萎蔫。因此施肥应注意用量以免“烧苗”,C正确。
D.不同植物、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期所施肥料的种类不同,D错误。
故选D。
7.C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肥料的作用。解答时可以从肥料的作用方面来切入。
【详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如果缺少某种无机盐,植物就不能正常生长.种庄稼需要施肥,肥料的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多种无机盐。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肥料的作用。
8.D
【分析】水分进入植物体并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是:土壤溶液→根毛细胞→成熟区表皮以内的各层细胞→根毛区导管→根的导管→茎的导管→叶的导管。
【详解】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上而下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即水分进入植物体并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是:②土壤溶液→④根毛细胞→③根毛以内的各层细胞→根毛区导管→①根的导管→茎的导管→叶的导管。
故选D。
9.C
【分析】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
【详解】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幼根和根毛,因此在移栽植物时要带土移栽,以保护幼根和根毛,利于根吸水,根毛吸收水分的同时也吸收了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提高植物的成活率,ABD正确,带土移栽不能防止营养物质的流失,故ABD正确,C错误。
故选C。
10.D
【分析】当植物细胞内外液体有浓度差时,植物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细胞吸水。
【详解】A.盐水腌萝卜,萝卜细胞液的浓度小于浓盐水溶液的浓度,会导致萝卜细胞失水,从而导致萝卜皱缩变小、变软,A错误。
B.晾晒青菜,由于细胞失水发生萎蔫现象,B错误。
C.盐拌黄瓜,盐的浓度大于黄瓜细胞液的浓度,外界高浓度的环境导致黄瓜细胞大量渗透失水,所以黄瓜失水,C错误。
D.在萎蔫的菠菜叶上洒水说明植物还具有一定的活性,因此撒上水,植物细胞就会吸水而胀大,使得植物硬挺,D正确。
故选D。
11.C
【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
【详解】浓盐水的浓度大于萝卜条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将失水。因此,一段时间后,萝卜条变短,硬度变小。
故选C。
12.A
【分析】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详解】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菜农卖蔬菜时,经常向菜叶上喷洒清水以保持蔬菜的新鲜,这是由于蔬菜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清水)浓度,保持蔬菜硬挺,细胞吸水。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吸水、失水原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细胞失水或吸水的原理。
13.D
【分析】植物吸水还是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的大小。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
【详解】比较萝卜条①-③的变化,萝卜条失水变软了,说明A中的溶液的浓度大于萝卜内细胞液的浓度,A中盛的是浓盐水,A、C错误。
观察萝卜条②-④的变化,萝卜条吸水坚挺了,说明B烧杯中萝卜细胞液浓度大于B烧杯中液体的浓度,B烧杯中盛的是清水,B错误,D正确。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
14.D
【分析】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取决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的浓度,存在浓度差就会发生吸水和失水现象。
【详解】就本题来说,植物细胞能够吸水和失水是因为细胞液之间存在浓度差,根据扩散原理,水分会从浓度低的地方向浓度高的地方扩散,Z细胞液浓度>Y细胞液浓度,那么Y细胞液内的水会进入到Z细胞液呢。Y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内的水会进入Y细胞液内。Z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内的水会进入Z细胞液内。
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只要掌握了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就会做对本题。
15.D
【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详解】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用盐腌黄瓜时,由于黄瓜细胞液的浓度小于盐水溶液的浓度,会导致黄瓜细胞失水,从而导致黄瓜皱缩变形、变软,失水。故选D。
【点睛】掌握了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即可解答本题。
16.B
【详解】如果一次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根毛细胞溶液的浓度,造成根毛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
点睛: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
17.D
【详解】木本植物的茎结构包括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其中形成层的细胞能够不断的分裂,向外产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木质部。木质部有木纤维和导管组成,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导管在叶片的叶脉中也有分布。取一段带叶的凤仙花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置于光下,最终,会染成红色的结构有茎、叶脉、叶柄。
18.(1) ④ 失水
(2)盐溶液浓度低于1.0%时,萝卜条吸水变硬;盐溶液浓度高于1%时,萝卜条失水变软
(3)液泡
(4) 浓度差 3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 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2)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外界溶液的浓度直接影响根毛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1)
B烧杯中若为浓盐水,萝卜条应呈现出④状态,说明萝卜发生了失水的过程。
(2)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盐溶液浓度低于1.0%时,萝卜条吸水变硬;盐溶液浓度高于1%时,萝卜条失水变软。
(3)
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兴趣小组认为萝卜条是细胞构成的,萝卜条吸收的水分会进入细胞液泡,细胞失去的水分会进入周围溶液中。
(4)
兴趣小组得出的结论是:细胞液浓度和周围溶液浓度存在浓度差时细胞发生吸水或失水,根据结论结合表格推测,当使用1.0%盐水时,萝卜条的硬度变化不大,说明萝卜条细胞中细胞液的浓度与3组相似。
19.(1)水和无机盐##无机物
(2) PEG浓度 下降 乙 甲
(3) 甲 不同浓度的PEG下,与乙相比甲的根更长,利于水分吸收;且光合速率更高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
(1)
由于根所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来自于土壤,而土壤颗粒只是对植物起着固定作用。所以,植物可以采取无土栽培的方式,即用营养液来培育植物。无土栽培可以更合理的满足植物对水和各类无机盐的需要,具有产量高、不受季节限制、节约水肥、清洁无污染等优点。所以,选取等量长势一致的甲、乙两种辣椒苗,置于光照下进行全营养液无土培养,保证了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无机物)。
(2)
①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结合题干表格可知:本实验中,除了辣椒品种不同之外,变量还有PEG浓度。
②随着PEG浓度增加,两种辣椒幼苗的株高无明显变化,而根长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甲:8.5、6.4、6.5、7.5、6.6;乙:7.5、6.4、6.2、6.5、4.5)。根据甲乙根长的数据差值可知,乙的根系所受影响更大。
③为筛选更抗旱的辣椒品种,检测了甲、乙两种辣椒的光合速率。比较两种辣椒,观察甲和乙在不同PEG浓度下(0~200g/L)的数据,可以发现光合速率更高的是甲。
(3)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可知,不同浓度的PEG下,与乙相比甲的根更长,利于水分吸收;且甲光合速率更高,有利于提高辣椒的产量,所以更适于干旱环境的辣椒品种是甲。
20.(1)多
(2) 细胞壁 光合 液泡
(3) 失水 细胞膜
【分析】题图中:①细胞壁,②液泡,③叶绿体,④细胞膜。
(1)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被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这是因为被光线透过的材料,才能被观察到。所以,无论怎样调节焦距,视野左侧的细胞总是不甚清晰,推测黑藻叶片由多层细胞组成。
(2)
①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因此,细胞质中有许多微小的绿色结构③叶绿体,它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观察可见,③叶绿体围绕着②流动,但不能进入②内部,推测②是液泡,液泡具有膜结构。
(3)
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所以,由于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一段时间后锯齿细胞失水,因此观察到了结构④细胞膜,在常态下它与①细胞壁紧贴在一起难以观察到,结构④是细胞膜。
21.(1) 清水 ③⑤②
(2) 3细胞壁 4叶绿体
(3) 液泡 失水
【分析】(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和回放。
(3)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
(4)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内外由于存在浓度差,植物细胞就会因吸水或失水而发生变形。
(1)
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小明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有利于保持细胞的形态,然后刮取部分黄瓜表层果肉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1所示图像。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若要将图1中A处所示区域调整为图2所见的视野,需要进行的显微镜操作步骤依次为③向上移动装片,⑤转动转换器更换高倍物,②转动细准焦螺旋,从而使物像更加清晰。
(2)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因此,图2视野中可见的细胞轮廓是结构3细胞壁。图中的部分细胞中还可观察到有4叶绿体,因而果肉略呈绿色。
(3)
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内含有液泡,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糖分、色素等物质。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液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因此,小明发现,与图2细胞相比,芯籽部分果肉细胞的结构中液泡的体积更大,含水分更多。推测加盐后,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芯籽部分的果肉细胞失水更多,因而等量的去除芯籽黄瓜条比不去除的渗出汁液明显减少。
22.(1) 细胞 液泡
(2) 器官 系统
(3)坏血病
(4)A
【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多了系统这个结构层次。
(1)
除病毒外,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以,构成猕猴桃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所以,猕猴桃酸甜可口,鲜嫩多汁,这些甜味物质主要储存在细胞质内的液泡中。
(2)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所以,猕猴桃可食用的部分是果实,属于植物体结构层次中的器官。结合分析可知:猕猴桃植株与人体结构层次相比,缺少系统这个结构层次。
(3)
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时患坏血症(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水果、新鲜蔬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所以,一个猕猴桃能提供一个人一日维生素C需求量的两倍多,因此常被用来预防坏血病。
(4)
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所以,猕猴桃的生长发育需要肥料,其中需要量最大的是含有氮、磷、钾三种无机盐的肥料。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