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语文园地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单元整理课
请输入标题
出示内容
◆交 流 平 台
◆词 句 段 运 用
◆书 写 提 示
◆日 积 月 累
学习目标
◆回顾课文,进一步掌握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方法。
◆读句子,体会反复的修辞手法的好处;学习用多种形式来代替“说”,让表达更生动。
◆书写能做到规范,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不断提高书写水平。
◆理解关于爱国的名人名言,体会爱国情。
交流平台
我们既能感受到整体,又对细节有深刻的印象。
平时的阅读中,你是否也读到过这样的场面描写?在自己的习作中,你是怎样写场面的?和同学交流。
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呦!”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 《红楼梦》
词句段运用
①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②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读句子,谈发现
①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②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清鲜,天空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句子中重复使用词语,是一种反复的修辞手法,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能够更加鲜明地表达感情,使语言更富有感染力,加深读者印象……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慈母情深》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
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
喊 叫 吼 讲 答 道
嘟囔 叨念 商量 安慰 训斥 嘱咐
絮絮叨叨 脱口而出 侃侃而谈 滔滔不绝 异口同声 ……
还有哪些可以表示“说”的词语?
这样写让人感觉更有画面感、更生动,不会单一。
1、 老妈皱着眉头:“你怎么会连这个也错啊,是不会呢,还是粗心大意呢?”
2、我低着头,心里就像揣着一只兔子一样忐忑不安:“花瓶是我打破的。”
3、 他一蹦三尺高:“我们赢啦!我们赢啦!”
书写提示
观察范字。思考:怎样才能写好一幅作品?
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书写要正确,不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
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不断提高书写水平。
竖 版
横 版
日积月累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李纲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1.朗读“日积月累”,读准确、读流利。
2.理解句子意思,体会感情。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出自《白马篇》:“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了解除国难而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李纲
出自《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应当拼死捍卫,不能让人分毫。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出自《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数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位卑,指地位卑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尽管地位低下,但不敢忘记处于患难中的国家。
今天我们掌握了场面描写的方法、“反复” 修辞手法,体会了词句反复的表达效果;我们也学习了不用“说”字来说话。另外,我们也开展了一次书写作品展览会,还学习了几句爱国的名言,它们并不因年代久远而失去了意义,相反,我们今天读来仍然感觉无比亲切,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热爱我们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