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章前导入
客观世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运动变化现象。
天宫二号在发射过程中,
升高高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我国高铁的营运旅程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一个装满水的蓄水池在使用过程中,
水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降低。
所有这些都是表现为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这种关系常常可用数学建模来描述(研究思路:根据实际生活现象找到影响的因素与变量,进而建立函数关系式研究类似的函数模型。从而用于服务生活.)(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并且通过研究函数模型就可以把握相应的运动变化规律。
章前导入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会发现,函数是贯穿高中数学的一条主线,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工具;函数概念及其反应的数学思想已经渗透到数学的各个领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同时,函数知识有广泛的运用,而且是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
本章我们将在初中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实例学习用集合语言和对应关系刻画函数的概念,通过函数的不同表示法加深对函数概念的认识,学习用精确的符号刻画函数性质的方法,并通过幂函数的学习感受研究函数的基本内容、过程、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习运用函数理解与处理问题的方法。
新课导入
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函数的概念,知道函数是刻画变量之间对应关系的数学模型和工具。
回忆初中所学数学的知识,什么是函数?
我们学习了哪些函数?
一次函数:y=kx+b(k≠0);反比例函数:y=k/x(k≠0)
二次函数:y=ax +bx+c(a≠0)
新课导入
是
不是
你能用所以学的知识解释吗?
初中对于函数的定义并不完善,这也正是我们今天研究函数定义的必要性。新的定义将在与原定义不相违背的基础上从更高的观点,将它完善与深化.
函数的概念
杨明权
学习目标
1.在初中用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描述函数的基础上,用集合语言和对应关系刻画函数,建立完整的函数概念.
2.体会集合语言和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3.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能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提出以下问题:
(1) S是t的函数吗?
此时t有一个范围,相应的S也有一个范围
(2) 你能指出变量t和S的取值范围吗 分别用集合A1和
集合B1表示出来。
(3) 对于集合A1中的任意一个时间t,按照对应关系
观察分析 探索新知
t的每一个值, S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S是t的函数
,在集合B1中是否都有唯一确定的路程S和它对应
A1
B1
0…0.25…0.5
0… 87.5… 175
f:350t
用Venn图表示如下
w=350d
是
不是,因为自变量取值不同
A2
B2
1 2 3 4 5 6
350 700 1050 1400 17502100
f:350d
用Venn图表示如下
t的每一个值, I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I是t的函数
对于集合A3中的任意一个时刻t,按照曲线(图象)确定的对应关系,在集合B3中都有唯一确定的I和它对应
阅读图表后仿照[问题1]~[问题3]描述表中恩格尔系数和时间(年份)的关系。
(1) 恩格尔系数r是年份y的函数吗?
y的每一个值, r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r是y的函数
(2) 你能指出变量y和r的取值范围吗 分别用集合A4和
集合B4表示出来。
(3) 对于集合A4中的任意一个年份y,按照表格确定的对应关系,
在集合B4中是否都有唯一确定的系数r和它对应
上述的问题1-4中的函数有哪些共同特征?
由此你能概括出函数概念的本质特征吗?
问题探讨
1、函数的概念
函数 图象 定义域 值域
一次函数
反比例函数
二次函数
R
R
R
初中学过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如何?
注意
①A,B 都是非空的实数集;
②紧扣任意性和唯一性;
这种对应应为数与数之间的“一对一对应”或“多对一对应”
你能解释y=3是函数吗?
是函数吗?
③认真理解y= f(x)的含义:
y= f(x)是一个整体,绝对不能理解为f与x的乘积.
在不同的函数中 f 的具体含义不同,由以上四个实例可看出对应关系可以是解析式、图象、表格等.
函数除了可用符号f(x)表示外,还可用g(x),F(x)等表示.
f(x)是函数符号,f 表示对应关系,f(x)表示 x 对应的函数值。
function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首先使用
我国清代数学家李善兰翻译《代数学》(1859)时把”function”译成函数
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 f
④函数的三要素:
(由定义,集合A一定是定义域,集合B不一定是值域)
定义域是根本,对应关系是核心;
值域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f 共同确定.
当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相同时,它们一定是同一个函数.
y=x与 是同一个函数吗?
⑤ 函数的值:关于函数值
的意义:
自变量x取确定的值a时相应的函数值用f(a)表示
例:
那f(a+1)、
f(a2+2a-1) 呢?
1 在
中
表示对应法则,不同的函数其含义不一样
2
不一定是解析式,有时可能是“表格”“图象”
3
与
是不同的,前者为变数,后者为常数
注意:
随堂练习
解:定义域为A={t | 0≤t≤26},
值域为B={h | 0≤h≤845}.
对应关系h=130t- 5t2把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t,对应到集合B中唯一确定的数 130t- 5t2.
随堂练习
函数的概念
四个实例
判断是否为函数
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抽象
f、定义域、值域
提炼总结 分享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