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动物的运动 期末试题选编 (含解析)2021-2022学年北京市各地京改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1 动物的运动 期末试题选编 (含解析)2021-2022学年北京市各地京改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2-04 16:1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1 动物的运动
一、单选题
1.(2022·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是 ( )
A.骨、关节、肌肉 B.骨、关节、骨骼
C.骨骼、关节、肌肉 D.骨骼肌、关节、肌肉
2.(2022·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膝关节(图甲)骨性关节炎在中国患病率约为9.76%,其病变发生缓慢,病情累积严重将导致患者膝关节的关节面受损活动受限,且剧烈疼痛。膝关节置换(图乙)通过植入假体改善关节活动程度并缓解疼痛。这已成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之一。植入的假体替换的是膝关节的( )
A.关节囊和关节腔 B.关节腔和韧带
C.关节头和关节窝 D.关节软骨和关节囊
3.(2022·北京海淀·八年级期末)俯卧撑是简单易行却十分有效的力量训练手段(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甲到乙,动力来自骨 B.从乙到甲,需多块肌肉参与
C.该运动需多个关节参与 D.肌肉收缩需要消耗能量
4.(2022·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负重屈肘能锻炼上肢力量,运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构成
B.完成此运动的动力来自于骨骼肌
C.韧带使肘关节在运动中保持牢固
D.此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
5.(2022·北京平谷·八年级期末)“运动演绎精彩,健康成就未来”,下列有关人体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B.任何一个动作,只需要运动系统参与即可完成
C.关节软骨、滑液和韧带等结构可以使关节既灵活又牢固
D.骨骼肌至少跨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
6.(2022·北京昌平·八年级期末)发生骨折后骨能够在一段时间内愈合,在此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  )
A.骨髓 B.骨膜 C.骨松质 D.骨密质
7.(2022·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因为长骨中有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
A.骨松质 B.骨密质 C.骨膜 D.红骨髓
8.(2022·北京通州·八年级期末)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比如说做屈肘或是伸肘动作,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骨绕着关节活动②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的先后顺序是(  )
A.④③①② B.②③④① C.①②③④ D.③④②①
9.(2022·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在田径赛场上,接力赛是最刺激、兴奋的一个项目。如图是男子“4×100米接力赛中的交接棒动作,下列关于该动作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交棒时持棒手臂的肱二头肌收缩 B.有多组骨骼肌群参加
C.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D.需要骨、关节和骨骼肌的配合
10.(2022·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动物各自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意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扩大了生活范围 B.提高了生存能力 C.有利于繁衍生息 D.加强了与人类的联系
11.(2022·北京密云·八年级期末)“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在赛跑时,乌龟与兔子的运动方式分别是( )
A.奔跑、奔跑 B.行走、奔跑 C.爬行、行走 D.爬行、跳跃
12.(2022·北京昌平·八年级期末)蝙蝠的前肢特化成翼手,与身体侧面、后肢以及尾之间连成一个薄而柔韧的翼膜,借助翼膜蝙蝠可实现( )
A.跳跃 B.奔跑
C.飞行 D.爬行
13.(2022·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人体完成一个动作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骨骼肌收缩 ②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14.(2022·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有人因大笑突发上下颌不能合拢,其原因是下颌脱臼。对脱臼最准确的解释是( )
A.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 B.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
C.关节囊受损伤 D.关节软骨发生病变
15.(2022·北京昌平·八年级期末)骨骼肌可以为运动的形成提供动力,其原因不包括( )
A.可以接受刺激 B.可以对骨产生牵拉
C.可以发生收缩 D.附着于同一块骨上
16.(2022·北京朝阳·八年级期末)骨膜内层有成骨细胞,这是骨形成的主要功能细胞。下列为骨膜功能的是( )
A.造血 B.分泌滑液
C.修复 D.增加骨的硬度
17.(2022·北京平谷·八年级期末)经常打篮球能促进骨骼发育,提高反应速度。完成投篮动作包括以下步骤: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②骨绕关节转动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④骨骼肌收缩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①③④ D.④①②③
18.(2022·北京昌平·八年级期末)图为关节模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①嵌入④可使关节稳定
B.②可以使关节更加牢固
C.③内的滑液使关节灵活
D.⑤会增大接触面的摩擦
二、综合题
19.(2022·北京朝阳·八年级期末)乒乓球运动不仅可以锻炼青少年的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锻炼大脑的反应能力。
(1)图1所示为挥拍接球时肘关节由伸直状态转变为弯曲状态。据图2,该动作的完成依赖_____________的收缩,牵拉______________骨围绕______________关节运动。骨骼肌两端的肌腱附着在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骨上,收缩产生动力。
(2)训练过度可能会导致运动员手臂习惯性脱臼。据图3可知,脱臼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从关节窝中脱离造成的,习惯性脱臼可导致[②]______________磨损,降低关节的灵活度。因此在运动时,为避免对关节的损伤,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
20.(2022·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平时缺乏锻炼的小李偶尔到健身房进行了高强度运动。当晚,他的肌肉异常酸痛,尿液变成了酱油色。小李紧急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需立即进行治疗,否则会危及生命。
(1)在小李运动屈腿时(左图中箭头所示方向),图中______处于收缩状态,与其他肌肉群相互配合,牵动骨绕_____活动。图中A为密闭的______,其内含有可以减少摩擦的滑液。
(2)小李在短时间内运动强度过大,大量肌肉细胞损伤,刺激有关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最终传到___________形成痛觉。
(3)肌肉细胞损伤破裂,其内的物质被释放出来,经血液运输到肾脏。血液在流经肾单位的过程中两次经过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具有___________等特点(多选),便于物质过滤、重吸收。受损肌肉细胞释放的某些物质过滤后不被重吸收,会随尿液排出,使尿液呈酱油色。
a.与动脉、静脉相比内径比较大
b.管壁很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
c.与动脉、静脉相比,管内血流速率慢
(4)根据小李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病原因,请提出锻炼身体的建议:___________。
21.(2022·北京海淀·八年级期末)期待已久的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它带动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与到滑雪运动中。
(1)滑雪运动的每一个动作不仅由_________、关节和骨骼肌等运动器官参与完成,还依赖_________系统的调节,以控制速度和平衡。
(2)滑雪过程中,完成屈肘动作时(如图),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__状态,肱三头肌处于_________状态。
(3)滑雪运动速度快,危险性强。为了尽可能减少运动损伤,专业人员提出了一些建议:
①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热身活动不仅能促进__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的工作,为肌肉提供更多的营养和氧气,且能促进滑液的分泌使关节更加_________。
②规范佩戴护具。其中,护肘、护膝等护具紧实的包裹可避免关节受伤,护具与关节结构中的_________具有相似的作用。
22.(2022·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体育锻炼。常见的体育锻炼包括下蹲、弓步、仰卧起坐、俯卧撑、弯举和坐位体前屈等。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人们做出图甲所示胳膊弯曲动作时,肱二头肌处于______状态,肱三头肌处于______状态。
(2)图乙是关节的结构模式图,关节比较灵活,这与结构④______以及关节腔中的滑液有关,它们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同时,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的①______韧带可使关节牢固。
(3)体育锻炼不当有时会导致脱臼,即③______从⑤______里滑脱出来。运动前适度热身有助于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4)运动不当可能会导致受伤,下面这些说法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运动前应活动关节、拉伸肌肉
②运动强度要适当
③运动量越大,运动时间越长,越有利于骨骼健壮
④必要时佩戴护腕、护膝等
23.(2022·北京平谷·八年级期末)2021年10月16日7时40分,“2021桃醉平谷享跑未来”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镇鸣枪开赛。马拉松比赛是一项长距离、高负荷、高风险的竞技运动,对参赛者的身体状况要求很高。请分析作答:
(1)运动员跑步时,需通过骨骼肌提供动力,牵拉______绕关节运动,该过程是在______系统的支配下实现的。
(2)运动员跑步完成屈腿动作时主要是腘肌______,股四头肌______,这两组肌肉需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这个动作。当运动员跑到后期时,会明显感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这是因为肋间肌、膈肌和______加强加快收缩,为组织细胞提供更多的养料和氧气。
(3)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强度会影响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为探究不同运动强度对机体骨骼肌的影响,研究人员选用大鼠进行实验,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柱状图;另有研究表明,中等运动强度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最多。有关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与自然状态相比,不同运动强度下每立方毫米骨骼肌中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均增加
B.中等运动强度骨骼肌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可以释放更多的能量
C.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骨骼肌中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越来越多
D.运动的产生需要多组骨骼肌相互配合完成
三、资料分析题
24.(2022·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10月25日,“相约北京”2021/2022雪车和钢架雪车计时赛在北京延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正式开赛。这是场馆建成后举办的首场国际赛事,同时也是延庆冬奥赛区对标冬奥的第一场国际赛事。
注:图1、图2为钢架雪车比赛出发时,运动员单手扶车、助跑加速之后,迅速跳跃车上,以俯卧姿态滑行。
(1)图3所示为运动员助跑时迈步的瞬间动作,该动作是在______的支配下,______(填肌肉名称)收缩牵引小腿部位的骨绕______运动完成的。肌肉分为肌腹和肌腱两部分,其中肌腹属于______组织。
(2)冬奥会申办以来,人们对冰雪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运动不当,容易受伤。研究者对某地10家滑雪场进行调查,对278名冰雪运动受伤者损伤部位进行统计(如下表)。
损伤部位 膝关节 踝关节 腰部 腕关节 头颈部
人数 98 63 47 38 32
比例(%) 35.25 22.66 16.91 13.67 11.51
由结果可知,______关节在冰雪运动中最容易受伤。
(3)充分的热身活动能使关节囊分泌滑液增加,且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的[ ]______能更好地缓冲骨与骨之间的撞击,从而减少损伤。
(4)为了感受滑雪运动带来的乐趣,减少受伤的发生,请对冰雪运动者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__。
25.(2022·北京丰台·八年级期末)正确佩戴运动护具,可以有效减免运动结构损伤。足球社团的同学对两款护膝的防护效果进行穿戴测评,撰写了测评报告,以帮助队员选择合适的护膝。以下是测评报告中的部分内容。
(1)有同学指出,该测评报告图1中,伸膝动作的完成不仅需要股四头肌收缩,同时大腿后面的股二头肌______ (填“收缩”或“舒张”),还需要______系统的调节和支配。
(2)结合图1和图2,分析运动中容易损伤的部位,说明可能损伤的情况。______
(3)指出“测评感受1”或“测评方法2”中存在的问题,并改正。______
(4)结合材料所学,谈一谈对你生活和学习的启示:______。
参考答案:
1.A
【分析】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据此答题。
【详解】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肌肉组成,骨连结包括能活动的、不活动的、半活动的连结,能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的组成。
2.C
【分析】关节的基本结构:
【详解】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称骨连接。骨连接又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关节是间接连接的一种形式。关节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构成,基本结构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面是组成关节的相邻两骨的接触面,一凸一凹,凸起的一面叫关节头,凹进的一面叫关节窝。关节面表面覆有一层关节软骨,有减少摩擦和缓冲撞压的作用。关节囊是附着在关节面周围及其附近骨面上的结缔组织囊,能把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关节囊围成的密闭空腔叫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摩擦。所以,根据“患者膝关节的关节面受损活动受限,且剧烈疼痛”,结合图甲和图乙可知,植入的假体替换的是膝关节的关节头和关节窝。
故选C。
3.A
【分析】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以及肌肉,运动的产生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进行收缩,牵拉骨,绕关节活动。
【详解】A.根据图中可知,由甲到乙,从屈肘动作到伸肘动作,肌肉是动力,关节是支点,骨是杠杆,A错误。
B.从乙到甲,伸肘到屈肘动作,需要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参与,B正确。
C.从甲到乙,需要肘关节、肩关节等的参与完成动作,C正确。
D.肌肉为运动提供动力,动力来自骨骼肌细胞的呼吸作用,释放能量,所以,运动靠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还要靠呼吸、消化以及循环系统的配合,D正确。
故选A。
4.D
【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上肢自然下垂时,二者同时舒张;垂提重物时,二者同时收缩。
【详解】A.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A正确。
B.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收缩产生动力,B正确。
C.韧带兼具刚性和柔性,能限制骨的活动范围,其功能与关节结构中的关节囊相似,使关节更加牢固。因此,韧带使肘关节在运动中保持牢固,C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D错误。
故选D。
5.B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详解】A.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A正确。
B.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要的能量,依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B错误。
C.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关节面的表面覆盖一层关节软骨,关节囊分泌的滑液在关节腔内,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增强关节的灵活性,而关节囊及内的韧带将相邻两骨紧密地连结在一起,增强关节的牢固性,故C正确。
D.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组成,骨骼肌至少跨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故D正确。
故选B。
6.B
【分析】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骨膜内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
【详解】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其中骨膜是紧密贴附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骨膜内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愈合有关,B正确。
【点睛】这部分内容是中考的热点,注意理解掌握,并能灵活答题。
7.D
【分析】红骨髓中有造血干细胞,具有造血功能,据此答题。
【详解】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胎儿和婴幼儿的骨髓都是红骨髓,具有造血的功能。随年龄的增长(6岁前后),长骨(多位于四肢,如肱骨、股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替代,成为黄骨髓。正常情况下,黄骨髓已不具备造血能力,但当体内大量失血时,它仍可能转化为红骨髓而恢复造血功能。成人的长骨的两端、短骨(如手的腕骨)、扁骨(如胸骨)和不规则骨(如椎骨,骨盆)的骨松质内终生都是红骨髓。故选D。
【点睛】关键点: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中,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
8.D
【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详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因此,“做任何一个动作时”,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②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①骨绕关节转动。
故选D。
9.A
【分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详解】A.交接棒时,相当于伸肘动作,此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A错误。
B.完成任何一个动作,至少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完成的,B正确。
C.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的相互配合,如神经系统的调节等,C正确。
D.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D正确。
故选A。
10.D
【分析】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详解】动物通过运动,比较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扩大了生活范围,有利于寻找食物、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有利于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提高了生存能力,可见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动物运动对加强与人类的联系没有直接关系,D符合题意。
故选D。
11.D
【分析】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
【详解】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大相径庭,动物的运动方式是与动物的结构相适应的,同时,它的运动方式必须要一定的结构作基础。龟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在水中的运动方式是游泳,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是爬行;兔后腿比前腿稍长,善于跳跃,跑得很快,但在“龟兔赛跑”中,它们的运动方式分别为爬行和奔跑。
故选D。
12.C
【分析】本题考查动物的运动方式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详解】蝙蝠,哺乳动物中唯一能够飞行的种类,与飞行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前肢特化成翼手,与身体侧面和后肢以及尾之间连成的翼膜。从而借助翼膜飞行,C符合题意。
故选C。
13.D
【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详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因此人体完成一个动作的正确顺序是: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兴奋、①骨骼肌收缩、②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
故选D。
14.A
【分析】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详解】关节面又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所谓的脱臼就是关节头从关节窝里脱落出来。有人狂笑时由于用力过猛,使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导致上下颌不能合拢。
故选A。
15.D
【分析】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详解】AC.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就会收缩变短,AC不符合题意。
B.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B不符合题意。
D.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D符合题意。
故选D。
16.C
【分析】长骨的结构:骨膜、骨质(骨密质和骨松质)、骨髓。
【详解】A.骨髓填充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类。幼年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A错误。
B.关节囊为附着在相邻关节面周缘及附近骨表面的结缔组织囊,内含血管和神经等。它包绕着整个关节,使相邻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关节囊的外层称为纤维层,对关节起加固作用;关节囊的内层为滑膜层,可分泌少量透明的滑液,在关节面之间起润滑作用,以减少摩擦,B错误。
C.骨膜起着营养和神经作用,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C正确。
D.骨密质的特点是致密而坚硬,主要分布在骨骺,骨干的内侧,能够增加骨的硬度,D错误。
故选C。
17.B
【分析】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三部分组成。运动的产生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详解】 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③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④收缩时,就会①牵动②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故选B。
18.D
【分析】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图中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
【详解】A.①关节头可以嵌入④关节窝中,可以使关节更牢固,A正确。
B.②关节囊里面和外面都有坚韧的韧带,从而使关节非常的牢固,B正确。
C.关节囊内壁能分泌滑液进入③关节腔,可以起到润滑作用,使关节更灵活,C正确。
D.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有光滑的⑤关节软骨,可以减小运动时的摩擦,D错误。
故选D。
19.(1) 肱二头肌 桡 肘 不同
(2) ③ 关节软骨 佩戴护具
【分析】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①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其中略凸起的一面叫做③关节头,略凹进的一面叫做④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②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详解】(1)肌肉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每完成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发生收缩或舒张,牵拉所附着的骨骼,使之围绕关节活动,而产生运动。挥拍接球时肘关节由伸直状态转变为弯曲状态,主要是肱二头肌接受了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进而牵引桡骨绕着肘关节转动形成的,此时,肱三头肌处于舒张状态。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2)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使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造成脱臼,习惯性脱臼会使②关节软骨磨损,降低灵活度,在运动中可配戴护具,保护关节。科学、系统的体育锻炼,即可以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又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运动幅度,体育锻炼可以增加关节面软骨和骨密质的厚度,并可使关节周围的肌肉发达、力量增强、关节囊和韧带增厚,因而可使关节的稳固性加强。
20.(1) 腘绳肌 膝关节 关节腔
(2)大脑皮层
(3)bc
(4)平时养成锻炼习惯,运动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分析】(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骨骼肌是运动的动力器官。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2)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细胞体聚集的地方,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包括人体的痛觉、视觉、听觉、语言以及躯体运动和躯体感觉等中枢。
(3)毛细血管的特点:管径极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薄,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便于交换氧气和营养物质;分布广泛,遍布全身。
(1)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 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群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图中屈腿时,腘绳肌收缩,股四头肌舒张。因此,小李运动屈腿时,腘绳肌处于收缩状态,与其他肌肉群相互配合,牵动骨绕膝关节活动。图中 A为密闭的关节腔,其内含有可以减少摩擦的滑液。
(2)
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细胞体聚集的地方,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包括人体的痛觉、视觉、听觉、语言以及躯体运动和躯体感觉等中枢。可见,痛觉在人的大脑皮层形成。因此,小李在短时间内运动强度过大,大量肌肉细胞损伤,刺激有关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最终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
(3)
毛细血管的特点:管径极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薄,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便于交换氧气和营养物质;分布广泛,遍布全身。毛细血管内径比动脉、静脉小(毛细血管最细),可见,a项错误,bc说法正确。因此,毛细血管具有b管壁很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c与动脉、静脉相比,管内血流速率慢的特点。
(4)
横纹肌溶解症是肌肉细胞受损引起的,因此要注意运动强度,合理适度锻炼。因此,根据小李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病原因,提出锻炼身体的建议:平时养成锻炼习惯,运动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21.(1) 骨 神经
(2) 收缩 舒张
(3) 呼吸##循环 循环##呼吸 灵活 关节囊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1)
滑雪运动的每一个动作不仅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等运动器官参与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2)
滑雪过程中,运动员需要不断用雪杖来支撑前进、控制平衡、引导方向。屈肘时,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肱三头肌处于舒张状态。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3)
①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热身活动不仅能促进呼吸和循环等系统的工作,为肌肉提供更多的营养和氧气,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充分的热身活动能使关节囊分泌的滑液增多,使关节更加灵活。
②关节囊包绕着整个关节,关节囊上的韧带,增加膝关节的牢固性。因此,护具与关节结构中的关节囊具有相似的作用。
22.(1) 收缩 舒张
(2) 关节软骨 关节囊
(3) 关节头 关节窝
(4)③
【分析】图中:①关节囊,②关节腔,③关节头,④关节软骨,⑤关节窝。
(1)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所以,当人们做出图甲所示胳膊弯曲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肱三头肌处于舒张状态。
(2)
关节面是组成关节的相邻两骨的接触面,一凸一凹,凸的是关节头,凹的是关节窝,其表面覆有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有减少摩擦和缓冲撞压的作用,使运动更加灵活。所以,图乙中的关节比较灵活,这与结构④关节软骨以及关节腔中的滑液有关,它们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而①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囊及囊内外的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
(3)
③关节头从⑤关节窝中滑脱的现象,称为脱臼。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剧烈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可以减少脱臼现象的发生。
(4)
①运动前活动关节、拉伸肌肉等热身活动能使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加,从而减少运动时的损伤,①正确。
②运动强度要适当,能减少损伤比例,②正确。
③运动量越大,运动时间越长,越可能导致疲劳而出现意外伤害,不利于骨骼健康,③错误。
④必要时佩戴护腕、护膝等,有利于对关节进行保护,④正确。
故选③。
23.(1) 骨 神经(神经系统)
(2) 收缩 舒张 心肌
(3)C
【分析】人或动物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都不是一块骨骼肌收缩、舒张完成的,而是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的。
(1)
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关节起支点作用,骨起杠杆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因此,运动员跑步时,需通过骨骼肌提供动力,牵拉骨绕关节运动,该过程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实现的。
(2)
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因此,运动员跑步完成屈腿动作时主要是腘肌收缩,股四头肌舒张,这两组肌肉需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这个动作。当运动员跑到后期时,会明显感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这是因为肋间肌、膈肌和心肌加强加快收缩,为组织细胞提供更多的养料和氧气。
(3)
A.分析图可知,与自然状态相比,不同运动强度下每立方毫米骨骼肌中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均增加,而是中等运协强度时每立方毫米骨骼肌中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最多,故A正确。
B.中等运动强度骨骼肌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可以释放更多的能量,因为中等强度运动强度骨骼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最多,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故B正确。
C.低、中运动强度时,骨骼肌中毛细血开放的数量越多,而高运动强度时,骨骼肌中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低于低、中运动强度时骨骼肌中的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故C错误。
D.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故D正确。
故选C。
24.(1) 神经系统 股四头肌 关节 肌肉
(2)膝
(3)③关节软骨
(4)建议运动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热身活动);做好防护及保暖措施等。合理即给分
【分析】图4中①关节头、②关节窝、③关节软骨、④关节囊、⑤关节腔。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关节主要由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
(1)
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运动员助跑时迈步的瞬间动作,该动作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股四头肌收缩牵引小腿部位的骨绕关节运动完成的,肌腹属于肌肉组织。
(2)
由表中数据可知,膝关节在滑雪运动中最容易受伤,所占比例为35.25%。
(3)
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充分的热身活动能使关节囊分泌的滑液增多。关节面上覆盖着③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4)
建议运动前充分做好热身能减少运动过程带来的损伤;还要做好防护及保暖措施等。
25.(1) 舒张 神经
(2)运动中容易损伤的部位有骨、关节、肌肉,损伤的情况可能有骨折、骨裂、关节脱臼、关节炎、肌肉拉伤等
(3)测评方法1中:佩戴B护具时,敲击到①突起处,应该是髌骨,不是胫骨。在测评方法2中:测试蹲起和高抬腿的次数都应该是相同的30次
(4)运动时要做好热身和必要的护具防护,保护好关节,防止受伤;要学会正确的护具测评方法,不同的护具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要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护膝
【分析】1.节包括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三部分。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上有一层关节软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减少振荡。
2.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转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收缩产生动力。
(1)
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所以,该测评报告图1中,伸膝动作的完成不仅需要股四头肌收缩,同时大腿后面的股二头肌舒张,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支配。
(2)
图1是抬腿伸膝示意图,图2是膝关节结构正面观示意图。所以,结合图1和图2可知,运动中容易损伤的部位有骨、关节、肌肉,损伤的情况可能有骨折、骨裂、关节脱臼、关节炎、肌肉拉伤等(考生需从受损伤的部位和受损情况两方面作答)。
(3)
测评方法1中:佩戴B护具时,敲击到①突起处,中间凹陷处感受不到敲击。结合“图2膝关节结构正面观示意图”可知,此处位置应该是髌骨,不是胫骨。所以,佩戴B护具时,敲击到①突起处能够保护髌骨。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在测评方法2中:护膝A、护膝B和无护膝是变量,因此测试蹲起和高抬腿的次数都应该是相同的30次。(考试需从提出问题和改正方法两方面作答)
(4)
通过阅读和思考资料信息得到生活和学习启示可以是:运动时要做好热身和必要的护具防护,保护好关节,防止受伤;要学会正确的护具测评方法,不同的护具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要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护膝。(其他合理答案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