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4 21:0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
甥  (A.shēng B.shūn) 锥  (A.zuī B.zhuī)
迂  (A.yū B.xū) 搁  (A.gē B.kē)
二、选择合适的义项,把序号填在词后的横线上。
举:A.提出 B.推选 C.全 D.往上托;往上伸。
举世闻名   选举  举重 举例说明  
三、慧眼识字。
佛 拂 沸    腾 吹   仿    
装 妆 壮 烈 淡   扮
四、给下列汉字分类。
火 网 采 本 刃 晶 牛 暮
象形字:    会意字:    指事字:   
五、把下列词语中的“打”字解释成不同的动词。
打鼓(  ) 打鱼(  ) 打水(  ) 打油(  )
打柴(  ) 打包(  ) 打电话(  ) 打电报(  )
六、补充歇后语。
例:外甥打灯笼一一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    上鞋不用锥子——   
小葱拌豆腐一一    四月的冰河——   
七、有些古诗中会用谐音字,使诗的意更加丰富。仔细读下列诗句,写出其中的谐音字。
(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高锡《竹枝词》)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八、仿照例子,写四字词语。
例:描写花草的:万紫千红 枝繁叶茂
描写天气的:  描写山水的:  描写动物的: 
九、给下列广告词“消毒”,恢复这些成语的原貌。
例:治结石广告:大石化小,小石化了——(石)改为(事)
(1)某热水器广告词:随心所浴——(   )改为(  )
(2)某服装广告词:衣表人才——(  )改为(  )
(3)某摩托车广告词:骑乐无穷——(  )改为(  )
(4)某烧鸡店广告词:鸡不可失——(  )改为(  )
(5)某止咳药广告词:咳不容缓——(  )改为(  )
十、猜字谜。
(1)理解字义类。
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
(2)拆字类。
有人不是我,有马飞跑过,有水能养鱼,有土庄稼活。(   )
(3)组字类。
高爷爷的头,李爷爷的脚,郑爷爷的耳朵。(   )
(4)画图类。
云中飞人(打一字) (   )
十一、写出下列甲骨文所对应的汉字。
(1)  (2)  (3)  (4) 
十二、修改病句。
(1)我总忘不了过去的那些往事。
为了祖国的明天更美好,一定要努力学习。
既然你来了,我也走了。
十三、欣赏书法作品,完成下面的练习。
(1)上面的三幅作品的字体分别是:   、   、   。
(2)下面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幅作品字形略长而整齐,线条圆转,粗细基本一致
B.第二幅作品笔势豪放,只有线条的表现力,书写技巧最难
C.第三幅作品字形丰厚饱满,阔大端正,规矩整齐,一直沿用至今
十四、课文综合回顾。
(1)下列对汉字字体演变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今天的印章中常用到它
B.小篆是从秦国文字发展而来,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C.隶书通用于两汉,是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D.楷书在南北朝之后占据主导地位,比隶书更便于书写和认读
(2)人们把刻在   或   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是在   时期使用,它是我们目前能见到的最   的成熟汉字,字形的图画性较强。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是   代的王懿荣。
(3)我国的通用语言和文字是   和   。
十五、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一)滥改成语,其害无穷
“‘默默无蚊’,就是这样写的嘛,外面的广告上都这么写,就是没有声音,连蚊子叫的声音都没有。”面对读小学的儿子的这种解释,长沙市芙蓉区的杜女士哭笑不得。
如今迈步都市,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和杂志,随时都可发现不少商家利用汉语成语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熟悉易记的特性,在做产品广告时打上了用谐音字改造成语的主意。
(1)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线连一连吗?
衣衣不舍 某布衣店
随心所浴 某蛋糕广告
万室俱备 某房产公司广告
步步糕升 某洗浴中心广告
衣布到位 服装店广告
(2)你觉得这样的广告好不好?为什么?
(二)推 敲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当参知政事后,決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坚决反对,没几年就被罢了官。他在京城闲居无聊、定回南京去看看妻儿。
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扬州,又乘船西上回金陵(今江苏者向京市),路过京ロ(今江苏省镇江市)到了隔江相望的瓜洲时,船靠码头,不再走了。他站在船头上,极目西望,但见青山隐隐,江水滔滔,春风绿野,皓月当空,触景生情,更加怀念起在金陵钟山的亲人来了,他走进船舱,拿出纸笔,略一思索,就写了一首题为《泊船瓜洲》的诗:
京ロ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又到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风的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他觉得有些头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休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他觉得精神一爽,忽见春草碧绿,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盘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
为了突出他反复推敲来之不易的那个“绿”字,王安石特地把绿”写得稍大一些,显得十分醒目。
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增色,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后来许多谈炼字的文章,都以它为例。
试想一下,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叫“推敲”。
用“春风绿野,皓月当空”写个句子。
(3)文中提到的“过”“入”“满”“绿”这几个字有区別吗?为什么王安石要一改再改?
(4)请仔细推敲字词,将这个句子写得更生动优美。
微风吹过湖岸,杨柳轻轻地摆动起来。
答案
一、A;B;A;A
二、C;B;D;A
三、沸;拂;佛;壮;妆;装
四、火、网、牛;采、晶、暮;本、刃
五、敲;捕;提;买;砍;捆;接;发
六、净是输(书);真(针)好;一清(青)二白;开动(冻)了
七、(1)晴一情 (2)丝一思 (3)柳一留
八、秋高气爽;山清水秀;马不停蹄
九、(1)浴;欲 (2)衣;一 (3)骑;其 (4)鸡;机 (5)咳;刻
十、(1)日 (2)也 (3)郭 (4)会
十一、(1)北 (2)秉 (3)册 (4)并
十二、(1)去掉“过去的”或“往”。
(2)在“一定”前加“我们”。
(3)“也”改为“就”。
十三、(1)行书;草书;楷书 (2)A
十四、(1)A
(2)龟甲;兽骨;商周;早;清
(3)普通话;规范汉字
十五、(一)(1)服装店广告;某洗浴中心广告;某房产公司广告;某蛋糕广告;某布衣店
(2)略
(二)(1)文章描写的是王安石反复推敲一字来使诗文完美的故事,而且“推敲”一词本就源于对诗中一字的琢磨,所以用“推敲”为题很恰当。
(2)大家在野外露营,入夜,放眼望去,只见春风绿野,皓月当空,是都市中见不到的美景。
(3)有区别,它们描述的是春风不同的状态。王安石觉得前几个字都表达不出自己的情感,只有“绿”字最鲜活。
(4)微风拂过湖岸,杨柳轻轻地摇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