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4 14:3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压力的侵袭。多数情况下,来自各方面的小压力能够在人们的自我调适下得到 。不过还有一些时候,压力犹如鞋里的沙粒一样琐碎磨人。
于是我们看到,秘密花园填色本 ,史莱姆成为年轻人的“橡皮泥”,猫咖狗咖开遍繁华商圈,簇绒、流体熊等吸引人们沉浸数个小时……完成一件手工制品的成就感、把玩史莱姆时酥脆炸耳的声音、猫狗等小动物毛茸茸的触感,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小物件,通过即时的反馈给人们带来短暂的心理满足。再加上过程中舒缓的节奏、轻松的氛围、自由的操作,让人们 效率、成果、好坏等评价负担,得以调解压力造成的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进一步享受沉浸过程。
敏锐捕捉到人们的需求,一些商家纷纷打出解压的旗号,想从火热的市场中分一杯羹。在宣传平台上,拳击、蹦床项目把“解压”二字标注在最醒目位置;有商家推出解压馆的概念,干脆集纳数十种解压玩法,让消费者随意挑选、尽情体验;还有的租个空房间简单摆上满地酒瓶,就成了所谓的“压力发泄屋”……对于各类 的解压馆和解压项目,消费者有必要擦亮双眼、做足功课,避免奔着解压而来最后反倒给自己添堵增压。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消除 蔚然成风 放下 言过其实
B.消除 风靡一时 卸下 言过其实
C.消解 蔚然成风 放下 名不副实
D.消解 风靡一时 卸下 名不副实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进一步调解压力造成的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得以沉浸享受过程。
B.得以沉浸享受过程,进一步缓解压力造成的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
C.得以享受沉浸过程,进一步调解压力造成的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
D.进一步缓解压力造成的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得以沉浸享受过程。
3.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今年8月8日,我们迎来第十四个“全民健身日”。活动期间,“2022年全国大众欢乐冰雪周”系列活动火热开展,中国冰雪大篷车百场巡回主题活动在部分省份有序开展。线下活动如火如荼, ① ,骑行、跑步、滑板、跳绳等项目,在“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平台陆续上线,深受群众喜爱。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今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全民健身系列公益视频广告和海报,引导群众积极健身、 ② 。秋季天气转冷,健身时一般要选择动作幅度较小、热量消耗较大的有氧运动,并根据年龄差异而有所不同。 ③ ,以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肿痛。如健身时出汗过多,可在开水中加少量盐,以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此外,运动锻炼还要在最佳的精神状态和生理状态情况下进行。俗话说“春困秋乏”,睡眠充分不仅是加大机体免疫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且能让人获得健康,恢复体力。
4.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睡眠充分不仅是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且能让人恢复体力,获得健康。
B.睡眠充分不仅能让人恢复体力,获得健康,也是加大机体免疫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C.睡眠充分不仅是加大机体免疫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且能让人获得健康,恢复体力。
D.睡眠充分不仅能让人恢复体力,获得健康,也是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二、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
水龙吟(光武战昆阳)
李纲①
汉家炎运中微,坐令闰位余分②据。南阳自有,真人膺历③,龙翔虎步。初起昆城,旋驱乌合,块然当路。想莽军百万,旌旗千里,应道是、探囊取。
豁达刘郎大度。对劲敌、安恬无惧。提兵夹击,声喧天坏,雷风借助。虎豹哀嗥,戈铤委地,一时休去。早复收旧物,扫清氛祲,作中兴主。
[注]①李纲: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②闰位余分:这里指王莽篡汉,坐上了非正统的帝位。③膺历:帝王承受国祚之称。
6.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家炎运中微”交代了光武战昆阳的时代背景,暗指南宋朝廷的衰落。
B. “莽军百万,旌旗千里”描述王莽军队的强大,衬托了光武帝卓越的军事才能。
C. “对劲敌、安恬无惧”从正面刻画了光武帝面对劲敌,从容淡定的神情。
D. “虎豹”“戈铤”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哀嗥”“委地”可见词人对王莽之流的痛恨。
7.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综合训练】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怀石投江①
曹尧德
这一夜,对屈原来说是多么短暂,时光的流逝如闪电,似流星,若瞬目,不觉东方已经泛白,雄鸡已经啼鸣。
白马咴咴嘶鸣,并不断地用前蹄刨那栏厩,发出一阵阵单调而枯燥的“嘣嘣”声。这声音提醒了屈原,该给白马添些草料了。然而当屈原来到马厩一看,槽里的草料满满的,昨夜所喂之草料竟然一点未少。这情景使屈原大吃一惊,他认为白马突然患了什么重病,才一夜不饮不食。屈原并未掌灯,借着从木窗棂透进来的微弱晨曦,依稀可见那白马扇着两耳,喷着响鼻,双目半睁半闭,焦躁不安地拽着缰绳走来走去。屈原又在草中多撒了些麸皮,加少许水,用料权搅拌均匀,亲切地拍着白马的黄脑袋说:“吃吧,我的老伙计,吃饱了好有力气赶路……”白马摇摇头,嗅也不嗅、闻也不闻,伸出长舌舔着主人的手背,两眼挂着混浊的泪水……
回到房中,屈原满脸泪痕地坐在窗前,整理着他那一大堆写满了诗文的简牍。响动将小媭从梦中惊醒,她迷迷糊糊地问道:“爹,天亮了吗?”
屈原信口答道:“早着呢,尚可睡一大觉。”
小媭低声催促道:“爹,您好几夜不曾合眼了,还是上床睡一会儿吧。”
“这就睡,这就睡。”屈原这样应着,重返马厩,深情地望一眼那耳断头低的白马,然后到角落的乱草堆里取出那对硕大的石锁,这是他请石匠毛老爹专门加工的,一个足有三十余斤重,已经在这里掩藏了多日。他将石锁装进了被套里,一头一个,不偏不倚,放在马的鞍背上。一切准备停当,屈原返回堂屋,走到小媭床前。其时小媭睡得正香,她身体微胖,肌肉松弛,脸皮浮肿,嘴角挂着浅浅的微笑,大约正在做着什么美梦。见了女儿的这一美滋滋的睡态,屈原不觉一阵酸楚,热泪把抓般地涌出,滚落。
此时,天光已经大亮,太阳快要出山了。屈原先吹熄了屋内的灯盏,然后走到外间舀一盆清水再次洗脸,为的是洗净满面泪痕,不让女儿生疑。盥洗之后,他又在正间静静地站了一会,想想还有些什么未尽之事或处理得不甚周到之处,然后返回西间,踱至女儿床前轻声唤道:“儿呀,快快起来,今天是端午节,华夏大地处处皆祭图腾,爹应友人之邀,欲到遥远的地方去主祭。你给我缝的那件长袍置于何处?快些拿来我穿。”
小媭闻听爹爹喊她,一个骨碌爬了起来,翻身下床。她知道爹爹要穿着自己亲手缝的袍子过节,还要出远门去做客,主祭,甭提心里有多高兴啦,急忙打开木箱,将折叠得规规整整的长袍,双手捧着交给父亲。
屈原接过长袍,抖开,穿好,又把切云高冠端端正正地戴在头上,然后将那柄陆离长剑挂在腰间,似欲出征的将军。
屈原打马跑了一段路程,然后缓缰而前,沿着罗江堤向西南方向走去。一路之上,百姓们看到屈原憔悴的面容,枯槁的形体,没有一个不感到痛心的,大家不断地和他打着招呼,询长问短,但今日屈原的话却特别少,很令众人吃惊纳闷儿。
一位渔翁手拿渔网,站在江边问道:“大夫,近日身体可好?您可千万莫太伤心了啊!”屈原点了点头。
一位中年妇女正在剜野菜,见了屈原,硬是要拉他进屋去歇一歇,屈原摇了摇手。
正在这时,曾经将屈原安置到桃花园去避暑养病的那位老渔父从湘江打鱼归来,见了屈原连忙迎上前去,心急火燎地说道:“听说秦军要过扬子江了,我们可往哪儿逃啊!…”
屈原望着老渔父满脸忧伤的表情,嘴唇动了几动,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他咬了咬牙,猛然把缰绳一勒,在马屁股上狠狠地抽了一鞭,那马腾起四蹄,一眨眼就跑出了很远,很远……
屈原骑着马走了一阵,翻身下马,攀上悬崖的顶峰,面对巨谷深渊而立,上顶天,下柱地,岿然崛耸,似巨峰,若山崖,类石雕。
屈原踱至崖边,面向西北,仿佛见到秦兵已渡过扬子江,长驱直入,往南方奔来,遍地烽火,四处狼烟,尸骨狼藉,血迹斑斑;洞庭湖上浊浪排空,玉筒山头乌云滚滚,脚下则是山摇地动,泥沙软绵;举首环顾,天是昏濛濛的,地是黑沉沉的……
屈原依然是面向西北——那是郢都的方向,也是秭归与乐平里的方向,他伫立许久,然后行三拜九叩之大礼,这一切,他做得是那么从容不迫,那么恬然自如。
拜过之后,屈原用尽平生之力将被套从马背上掀了下来,从中取出石锁和麻绳,用麻绳系紧了石锁,一头又系紧了自己的一只腿,然后抱起那对硕大而沉重的石锁,纵身跃入罗渊。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一跃啊!就在这纵身一跃的刹那间,一道耀眼的闪电蜿蜒长空,转瞬即逝,炸雷落地,只震得山崩地裂,峰峦坍塌。正当这风暴雨狂之际,一颗明星划破铅灰色的苍穹,流向西北——她陨落了!
(有删改)
【注】①节选自《屈原传》第36章,题目为临时所加。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白马不饮不食、焦躁不安甚至两眼含泪的表现,既折射出它与屈原的深厚感情,也暗示着屈原的一场悲剧即将到来。
B.面对熟睡的女儿,“屈原不觉一阵酸楚,热泪把抓般地涌出,滚落”,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示了他刚强背后也有一片柔情。
C.文中用“接”“抖”“戴”“挂”等一系列动词描述了屈原出行前的装扮过程,仪式感很强,表现其对过往政治生涯的眷恋。
D.在屈原投江的刹那,“一道耀眼的闪电蜿蜒长空”“山崩地裂”,作者极尽浪漫的笔法,昭示了屈原投江的象征意义。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那对石锁在乱草堆里已掩藏多日,说明屈原早就萌生了以死明志的想法。
B.屈原对女儿编织了自己受友人之邀去远方做主祭的谎言,实属无奈之举。
C.屈原攀上悬崖面对深渊而立,一个刚正不阿、顶天立地的形象跃然纸上。
D.屈原最后的一跳,既是对当权者的警示,也是对其生命价值的完美诠释。
3.文中两次写到屈原“面向西北”的内容,分别表现了屈原怎样的心理?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6分)
4.在《史记 屈原列传》中,在屈原投江之前,围绕屈原“何故而至此”的问题,重点描写了渔父和屈原的对话,突出了屈原刚正不阿、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但是,在本文中“渔翁”“老渔父”和屈原的表现却与之有很大不同,这样处理有何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彼人臣之公,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当公法则不阿亲戚,奉公举贤则不避仇雠,忠于事君,仁于利下,推之以恕道,行之以不党,伊、吕是也。赵宣子言韩献子于晋侯曰:“其为人不党,治众不乱,临死不恐。”晋侯以为中军尉。河曲之役,赵宣子之车干行,韩献子戮其仆。人皆曰:“韩献子必死矣,其主朝升之,而暮戮其仆,谁能特 之 ”役罢,赵宣子觞大夫,爵三行,曰:“二三子可以贺我。”二三子对曰:“不知所贺。"宣子曰:“我言韩厥于君,言之而不当,必受其刑。今吾车失次而戮之仆,可谓不党矣,是吾言当也。”晋文公问于咎犯曰:“谁可使为西河守者 ”咎犯对曰:“虞子羔可也。”公曰:“非汝之仇也 ” 时曰:“君问可为守者,非问臣之仇也。”子羔见咎犯而谢之曰:“幸赦臣之过,荐之于君,得为西河守。”咎犯曰:“荐子者,公也;怨子者,私也,吾不以私事害公事,子其去矣,顾吾射子也!”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廷理拘之,闻其令尹之族也,而释之。子文召廷理而责之曰:“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执一国之柄,而以私闻,与吾生不以义,不若吾死也。”遂致其族人于廷理,曰:“不是刑也,吾将死。”廷理惧,遂刑其族人。成王闻之,不及履而至于子文之室,曰:“寡人幼少,置理失其人,以违夫子之意。”于是黜廷理而尊子文,使及内政。国人闻之曰:“若令尹之公也,吾党何忧乎 ”乃相与作歌曰:“子文之族,犯国法程。廷理释之,子文不听。恤顾怨萌,方正公平。”
(节选自《说苑 至公》)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
B.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
C.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
D.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
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奉公举贤则不避仇雠”与“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两句中“举”字含义相同。
B.“言之而不当,必受其刑”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两句中“受”字含义不相同。
C.“幸赦臣之过”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两句中“过”字含义不相同。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河曲的战斗中,赵宣子的车夫被自己举荐的韩献子杀了,赵宣子对此并没有发怒,反而非常高兴,认为自己举荐得当。
B.咎犯公私分明,不计私怨,向晋文公举荐了自己的仇人虞子羔去做西河的郡守,此举让晋文公惊讶不已,也让虞子羔深受感动。
C.楚国令尹子文的宗族中有人违犯了国法,管理的刑狱官员将这个人拘押了,但听说是令 尹子文的族人后又释放了他。
D.楚国令尹子文将宗族中违犯了国法的族人杀了,都城里的百姓知道此事后都作歌传唱, 表达内心对子文公正的赞美。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赵宣子觞大夫,爵三行,曰:“二三子可以贺我。”(4分)
(2)吾不以私事害公事,子其去矣,顾吾射子也!(4分)
9.成王是如何对待廷理私放子文族人一事的?请简要概括说明。(3分)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答案与解析
(第164练)
【基础训练】
1.D【解析】消解:(疑虑、嫌怨、痛苦等)消除、解除;消除:除去(不利的事物);使不存在,如消除隐患。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风靡一时:形容某事物在一个时期里非常盛行。放下:搁置在一边或放弃。卸下:也有放下之意,但是程度更重更深。名不副实:指名称与内容或名声与实际不相符,空有虚名。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言过其实: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亦指说话过分,不符合事实。
2.B【解析】“得以沉浸享受过程,进一步缓解压力造成的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是递进关系,即时满足的最终结果是解压缓解。调解情绪,搭配不当,一般作调解纠纷。故选B。
3.排比(1分),三个句子句式基本一致,构成排比,罗列了解压馆各出奇招和乱象丛生(滥竽充数)的现象,增强语势(2分);突出情感,深化文义,表达了对当下解压馆赚快钱、非专业的操作的强烈批判与不满之情(2分)。
4.D(原句语病有:语序不当,应先说睡眠充分“能让人恢复体力”,再说“获得健康”,最后是“加大机体免疫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搭配不当,“加大……免疫力”动宾搭配不当,应改为“提高……免疫力”
5.①线上赛事持续升温;②科学健身;③运动后还要多补充水分。
(第一空,前面说“线下活动如火如荼”,后面有“‘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平台陆续上线,深受群众喜爱”,可知此处应写“线上赛事持续升温”;第二空,此段总领句是“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强调要科学健身;后面介绍秋冬季要选择什么样的健身运动,根据年龄差异有所不同等都属于科学健身内容,可知此处写“科学健身”;第三空,后面有“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肿痛”“健身时出汗过多,可在开水中加少量盐,以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这些都是说运动会要补充水分、盐分,因此此处写“运动后还要多补充水分”。
6. D “‘虎豹’……运用了借代的手法”错误,“虎豹”是比喻,把篡位者比作“虎豹”。
7. 这首词通过描述光武帝昆阳之战的勇敢英武,借古说今,勉励南宋君王奋发有为。表达了词人希望国家复兴的强烈愿望。
【综合训练】
1.C【解析】“表现其对过往政治生涯的眷恋”错误。屈原整理装束是要以有尊严的形式赴死,意在昭告世人、警示。
2.D【解析】“也是对其自我生命价值的消解”错误。屈原最后的一跳并没有消解掉他生命的价值。
3.①第一次面向西北,想象秦兵入侵下的楚国,战火不断,生灵涂炭,国破家亡的悲惨景象,为无力挽救国家的命运而感到痛心不已。②第二次面向西北,他行三拜九叩大礼,对国都与故土,既有对国都与故土的依依不舍,更有以死报国的决绝之情。
4.①从“渔翁”“老渔父”的角度看,他们的问询关心的是屈原的健康状况和百姓的前途命运,这样就能更好地将屈原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百姓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从侧面凸显屈原的爱国情怀。②从屈原的角度看,面对“渔翁”“老渔父”的问询,他无力倾诉,只是将满腔的悲愤表现在动作神情上,面对国破家亡的现状,他已将个人的荣辱生死置之度外,其忧国忧民的形象也因此而愈显高大。
5.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原文标点: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
6.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掌握古代文言知识的能力。“过”字前者意思与后者意思都是“过错”。
7.D【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概述内容要点的能力。“楚国令尹子文将宗族中违犯了国法的族人杀了”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廷理惧,遂刑其族人”,意思是“管理刑狱的官员害怕了,于是对他的族人执法施刑”。
8.(1)赵宣子请大夫饮酒,酒过三巡,他说:“你们应该祝贺我。”(得分点:“觞”“爵”“二三子”各1分,句意1分)(2)我不能因为私事而损害公理,你还是赶快离开吧,再回头我就要用箭射杀你了!(得分点:“害”“去”“顾”各1分,句意1分)【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对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理解,翻译时要注意信、达、雅。如句中“觞”本是“酒杯”,这里活用为动词,翻译时就要做出准确把握。
9.①罢黜了管理刑狱的官员。②使子文地位更尊崇,让他管理王室内部事务。(答对一点1分,答对两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梳理概括相关内容的能力。文中描述成王如何对待廷理私放子文族人一事的相关文段为“于是黜廷理而尊子文,使及内政”,对这段文字加以梳理即可。
【参考译文】
那做臣子的公正表现在:处理国事不经营私人的利益,身在君主之门就不计较财利,在国法面前不袒护亲戚,奉行公事推举贤能不排弃仇敌,用忠诚来事奉君主,用仁德来使民众得利,用宽容的品德来推行自己的措施,用不结朋党的办法来实行自己的主张,伊尹、吕尚就是这样的人。赵宣子向晋侯推荐韩献子说:“韩献子为人不结朋党,治理众人有条不紊,面对死亡毫不畏惧。”晋侯就让韩献子做了中军尉。在河曲的战斗中,赵宣子的车驾冲撞了队伍的行列,韩献子杀了他的车夫。人们都说:“韩献子这次死定了,他的主子早上提拔了他,到晚上就杀了主子的车夫,谁能容忍这样的事呢 ”战斗结束后,赵宣子请大夫饮酒,酒过三巡,他说:“你们应该祝贺我。”那些大夫说:“不知道该祝贺什么。”赵宣子说:“我曾向君王举荐韩献子,如果举荐不当,一定会受到处罚。这次我的车驾乱了次序,韩献子杀了我的车夫,可算是不结朋党了,这证明我的举荐是正确的。”晋文公向咎犯问道:“谁人可以派去做西河的郡守 ”咎犯回答说:“虞子羔可以。”晋文公问:“不是你的仇人吗 ”咎犯回答说:“国君问的是可以做西河郡守的人,并没有问我的仇人是谁。”虞子羔拜见咎犯并感激说:“多承您赦免了我的过错,向君王推荐了我,使我能做西河郡守。”咎犯说:“我举荐你,是为了公事;我怨恨你,是因为私事。我不能因为私事而损害公理,你还是赶快离开吧,再回头我就要用箭射杀你了!”楚国令尹子文的宗族中,有违犯了国法的人.管理刑狱的官员拘押了他,但听说他是令尹子文的族人,又释放了他。子文召见刑狱官并责备他说:“我身居高位,应做士民的表率,士民有了怨恨,那我也不能超越国法之外。现在我的族人犯法很明显,如果让刑狱官迎合我的心意而释放了他,这就使我不公正的心,明显地暴露在国人面前。执掌一国的权柄,却以私心闻名,与其让我活着不按原则办事,不如让我去死。”于是他便送他的族人到管理刑狱的官员那里,并说:“不惩处这人,我将去死。”管理刑狱的官员害怕了,于是对他的族人执法施刑。楚成王知道了这件事,来不及穿上鞋就赶到子文的家中,说:“我太年轻,任命刑狱官用人失当,违背了先生的心愿。”于是楚成王罢黜了管理刑狱的官员使子文地位更尊崇,让他管理王室内部事务,都城的人知道这件事后说:“像令尹这样的公正,我们这些人还担心什么 ”于是互相传唱:“子文的族人,违犯国法章程,刑狱官放了他,子文不答应。顾恤百姓的怨恨,多么正直公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