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4)
四、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
自主探究一
地球上大范围、 的大气运动叫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能够调节 之间、 之间的热量和 分布,并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要影响。
(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1)理论条件:假设大气是在 地球表面上运动。
(2)形成:
阅读教材P40--41,说一说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及三圈环流。
1.在上图中写出近地面各气压带名称,画出各风带的风向并标注名称;
2.在上图左侧绘出三圈环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度环流;
3.全球近地面共 个气压带, 个风带。
(3)填写下表:
气压带 成因 特征 气流 属性
极地高气压带 冷高压 下沉气流
副极地低气压带 动力原因 冷低压 上升气流 冷湿
副热带高气压带 动力原因 热高压
赤道低气压带 热力原因 湿热
风带 近地面气流流向 属性
信风带 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 气压带,由相对温度低处流向温度高处。 干燥
西风带 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 气压带,由相对温度高处流向温度低处。 湿润
极地东风带 由极地高压带流向 气压带,由相对温度低处流向温度高处。 干燥
(4)附表:
气压带与风带影响下的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
受控气压带与风带 大气运动状况 降水多少与类型
赤道多雨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上升为主 降水量大,对流雨为主
副热带少雨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下沉为主 降水少、大陆东岸例外
温带多雨带 西风带和副极地低压 多锋面气旋活动 降水多、锋面雨与气旋雨
极地少雨带 极地高气压带 下沉为主 降水少
自学效果检测1
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气压带代表(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2、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
B.风带2来自于高气压带,受其控制降水少
C.中纬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容易成云致雨
D.所有气压带都是由冷热不均引起的
3、右图是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是( )
A.甲点位于30 N附近 B.乙点位于30 N附近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
自主探究二:
(二)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1.原因:由于 季节移动,引起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2.规律: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 移,冬季 移。
3.影响:气压带与风带交替控制下的地区导致天气或气候的季节变化,形成一些特有的气候类型。
如地中海地区:夏季受 控制,高温少雨;冬季受 影响,温和湿润。
自学效果检测2
1、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基本一致 D.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
2、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堂清作业
组题人:马继强
读四个地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图5),回答第1题。
1.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 ( )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2.读某节气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模式图,
a处的盛行风向是 ( )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读图3,完成3~4题。
图3
3. 图中表示北半球信风带的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 此时,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征是 ( )
A. 寒冷干燥 B. 温和湿润 C. 炎热多雨 D. 高温干燥
5.图17为“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依据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位置,
可以判断北半球处于 (季节)。
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或慢)。
(2) N地此季节受 气压带
控制,降水较 (多、少)。
(3) M地此时盛行 风。
54.读“三图环流”的变式图(图19)完成下列问题。
(1)气压带:A是 带, B是 带,
C是 带, D是 带。
(2)A与D间的风带 (名称),A与B间的风带的实际风向是 。
(3)D气压带形成的原因是 。
54.(1)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2)东北信风带 西南风
(3)赤道附近温度高,空气膨胀上升,在近地面形成低气压
姓名
班级
A
C
B
D
图19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