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25 古人谈读书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哪些古人在和我们谈读书。
孔子
朱熹
读法一
跟着老师读
zhì
hào
huì
hào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zhì
hào
huì
hào
zhì
读法二 和老师接龙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zhì
hào
huì
hào
zhì
读法二 和老师接龙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zhì
hào
huì
hào
zhì
读法三 同桌互相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zhì
hào
huì
hào
zhì
读法四 全班一起读
学文言文还有什么方法?
注释
借助注释,小组说一说故事内容。
1.轮流说,每人说一个短句。
2.同桌说不清数的地方,帮助他。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聪慧。
好:喜好。
耻:以……为耻。
下问: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勤勉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
知:同“智”,智慧。
zhì
zhī
zhī
zhī
zhī
知道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识:记住。
厌:满足。
诲:教诲。
zhì
huì
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人而不倦怠。
这几句话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端正学习态度,做人、做学问要诚实。
谦虚好学,勤学好问。
学习要勤奋,不要偷懒。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敏:勤勉。
说给同桌听
我问你说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知之为( ),不知为( ),是( )。
敏而( ),( )。
默而( ),学而( ),( )。
我( ),( ),( )也。
学如( ),( )失之。
吾尝( ),( ),( ),无益,不如( )。
知之
不知
知也
好学
不耻下问
识之
不厌
诲人不倦
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之者
不及
犹恐
终日不食
终日不寝
以思
学也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