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饮酒》(五)
——谚语
——陶渊明《归园田居》(一)
田园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一直传为美谈,诗人坚持高远的理想和志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成为后世正直文人的人生目标。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就请让我们先看一
下我们的作者简介吧!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东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
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他29岁到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是丰富的时期。
陶渊明流传下来的诗歌大约有一百二十多首,另外还有散文、辞赋多篇。其中田园诗是陶诗的重要部分,内容描写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和淳朴的风俗人情。如四言《时运》、五言《归园田居》等。这些田园诗抒发了作者对宁静闲逸生活的衷心喜爱,表现了作者淡泊旷达、安贫乐道的品格。艺术上,他追求诗歌语言朴素明洁,平淡自然,使人感到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为古典诗歌开辟了田园诗的新境地。同时,诗人还写了一些咏怀、咏史的篇章,这些诗通过对自己一生经历中的种种感受、体验和对历史的缅怀,寄托诗人的社会理想,对黑暗的现实具有批判意义。与田园诗相比较,这类诗更富于政治性和现实性。陶渊明的辞赋散文 ,数量不多 ,但思想 、艺术上都有独特的成就。
中国田园诗之始祖——陶渊明
中国山水诗之始祖——谢灵运
整体把握
听课文朗读,回答下列问题:
诗人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
下面请听录
音,并注意发音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意理解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归因
归景
归情
归因
归景
本性爱山
误落尘网
归景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落
炊烟
狗吠 鸡鸣
近—远—近
动静相宜
归情
无尘杂
有余闲
返自然
厌倦官场生活
回归田园之乐
录音已经听完 ,下面请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四个“何”
具体分析
1.从何而归?
诗人从官场而归。
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樊笼”,这些词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什么态度?
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具体分析
2.为何而归?
本性爱田园。
由于官场的黑暗,无自由,无法实现抱负,作者归隐田园为独善其身。
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羁鸟”是笼中的鸟,“池鱼”是池塘中的鱼。这二者的特点是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只会觉得痛苦。也暗示作者在官场就如同“羁鸟”、“池鱼”一般,失去自由。说明作者有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以唤起人们对自由的向往。
具体分析
3.归向何处?
诗人归向园田。
找出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描述,并在脑海中构思画景来。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虚里烟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具体分析
4.归去如何?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有“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之感。作者是在写自己宁静、闲适的生活状态和那种轻松、平和、喜悦之情。
文章小结
《归园田居》主要抒写诗人摆脱污浊的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返璞归真”。
“返璞归真”,第一是“璞”,处世要朴实,不做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第二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这是我国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生活境界。
艺术特色
一是用白描的手法。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毫无粉饰之词,平易如话,但恰到好处地与诗意合拍。
二是情景交融。“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八句,描写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狗吠鸡鸣,富有生活气息,构成了远离尘世、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艺术境界。陶渊明内心追求那种恬静的生活情趣的物化,实境与心境浑然一体、水乳交融。
三是比喻生动形象。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为“尘网”“樊笼”,把误入官场的人比作“羁鸟”“池鱼”,不仅形象贴切,而且蕴涵了强烈的感彩。
四是语言朴素自然。如:“狗吠深巷中……”随手写来,明白如话。
看谁背得快
考考你?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涉江(shè) 遗谁(wèi) 慷慨(kǎi) 守拙(zhuō)
呦呦(yōu) 羁鸟(jī) 阡陌(bǎi) 吹笙(shēnɡ)
譬如(pì) 吐哺(fǔ) 鼓瑟(sè) 诰命(ɡào)
樊笼(fán) 暧暧(ài) 子衿(jīn) 拾掇(duō)
B.陌mò。C.哺bǔ。D.掇duo。
解析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野苹 兰泽 杜康 泣涕
忧思 俗韵 墟里 故渊
守拙 乌鹊 后檐 沉吟
桑树巅 户庭 狗吠 嘉宾
“巅”应为“颠”。
解析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长路漫浩浩(无边无际) 羁鸟恋旧林(束缚)
同心而离居(感情深厚) 少无适俗韵(本性)
B.人生几何(多少) 何时可掇(拾取)
山不厌高(厌恶) 榆柳荫后檐(遮蔽)
C.契阔谈?(久别重逢) 暧暧远人村(昏暗,模糊)
少无适俗韵(迎合) 虚室有余闲(空室)
D.慨当以慷(音节助词) 枉用相存(问候,怀念)
天下归心(人心归服) 但为君故(只)
厌:满足。
解析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伏案秉笔疾书 B.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何不秉烛游 摧藏马悲哀
C. 但为君故 D. 池鱼思故渊
但使龙城飞将在 故作不良计
两个“秉”都为“持、拿”意。B.摧(眉):低(眉);摧(藏):摧折(心脏)。C.但(为):只是;但(使):只要。D.故(渊):旧,原来的;故(作):故意。
解析
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课后探讨
你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