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6 11:3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书写
1.书写。把下面句子规范、工整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
2.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12分)
(1).诗人ɡē下笔,nínɡ wànɡ窗外dǒu峭的山崖上一棵shòu xuē的苍松。
(2).fú pínɡ在chénɡ bì的湖面随波dànɡ yànɡ。河底的shuǐ zǎocuò zōnɡ交杂,像一团绿色的云。岸边的yàn huǒzhòu rán照亮湖面,shùn jiān,像有人从天上zhì xià缤纷的花朵。
评卷人得分
二、选择题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好的故事》一文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一篇散文。
B.《少年闰土》一文刻画了一个见多识广、机智勇敢的闰土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向往。
C.《有的人》以凝练的语言、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活着应该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D.“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中对美好事物的强烈追求。
2.本单元内容都是关于鲁迅的,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第一篇白话小说是《呐喊》,还著有散文集《朝花夕拾》。
B.《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四周年写的一首诗。诗中运用对比的手法,赞扬鲁迅是一个甘愿“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人。
C.“好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这故事美丽、幽雅,作者憧憬于“美的人和美的事”,他坚信这一定会变为现实,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现实的坚定信心。
D.《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我”心目中的闰土是一个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少年。
3.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A.地上本来是没有路的,只能靠老百姓用双脚踏出来。
B.只有希望,人们都不去追求,那么希望实现不了;有了希望,努力去奋斗,去追求,那么希望有可能实现。
C.只有空想,不踏实地去追求,就不会实现;只有很多的人一起去奋斗追求才能实现。
4.下列不属于鲁迅先生的诗句的一项是( )(2分)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B.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C.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D.热风吹落满庭芳,了却朝花又夕拾
5.下列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两句诗形容对待人民大众态度强横,对待敌人甘心像牛一样俯首听命。
B.这两句诗表达了鲁迅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C.这两句诗表达了鲁迅誓将一腔热血报效祖国的情感。
D.这两句诗的大意为:对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心像牛一样俯首听命。
评卷人得分
三、填空题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9分)
囫囵_____ _____ 一_____无_____ 张_____李_____
_____ _____大悟 _____ _____痛哭 饱经_____ _____
(1)我来到内蒙古,看到______的草原,很自然就想起来“天苍苍,野茫茫”的诗歌。
(2)爸爸告诫我:读书一定要仔细,要细细咀嚼品味,切不可____。
(3)经过王老师认真讲解,我_____,原来这道应用题还可以这样解答。
2.按课文填空。(15分)
(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通过作者______________回忆伯父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五件事: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 ⑤_________________ 。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有的人》是诗人________________为纪念鲁迅逝世 13 周年写的一首诗。全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有价值的人。题目“有的人”指的是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3)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答客诮》 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故乡》 ________________。——鲁迅《学界三魂》 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评卷人得分
四、现代文阅读
(一)课内阅读。
好的故事(节选)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阅读链接】鲁迅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笔名?
鲁迅先生自从公开发表诗文以来,使用过100多个不同的笔名,这些笔名大多具有某种寓意或象征,虽然有的仅使用过一次,有的曾被重复使用过,但每一个笔名的取定都是经过他深思熟虑的。这是因为受到了鲁迅身处的时代、环境以及他个人心态、情绪的影响。国民党统治时期,阶级斗争日趋激烈,为避免白色恐怖的迫害,发表针砭时弊、抨击黑暗、具有强烈战斗性的杂文,就常用笔名。
1.结合课文可知,这个“好的故事”其实是个梦境,这个梦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3分)
2.选文在表达上很有特色,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末尾的“好的故事”和“昏沉的夜”分别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3分)
3.鲁迅先生为什么不直接写,却要用象征手法呢?请结合【阅读链接】谈谈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些不合适,应该改成“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写下他。”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通过阅读选文和【阅读链接】可知,鲁迅先生是个(    )的人。(多选)(2分)
A.渴望美好与安宁 B.喜欢回忆过去的生活
C.对现实充满不满和痛恨 D.慈祥,有爱心
(二)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小题。
材料一: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楷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书写规律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道。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体沿革流变,书法艺术异采迷人。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材料二: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以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 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 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远修深。
材料三:柳公权《神策军碑》(局部)
1.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字体,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骨文、行书、隶书 B.金文、小篆、行书
C.甲骨文、小篆、草书 D.金文、隶书、楷书
2.关于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中国汉字最开始是以符号来记事的。
B .硬笔的书写规律与毛笔的书写规律迥然不同。
C .义务教育阶段的书法教育只在语文课程中进行。
D .材料三是柳公权的楷书作品的局部图。
3.通过了解书法知识,欣赏书法作品,你认为学习书法有什么益处 (4分)
评卷人得分
五、书面表达
快乐习作。(30分)
生活中一定会有一些事情使你感到难忘,这些事情让你或高兴,或自豪,或痛心....请任选一件事写下来。
要求: 1.题目自拟; 2.表达出真实感受; 3.详略得当。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3页 共4页 ◎ 第4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一、
1.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摘抄句子,写的时候不要写错别字,汉字笔顺工整规范。本句话是鲁迅的名言。
2.(1).搁 凝望 陡 瘦削
(2).浮萍 澄碧 荡漾 水藻 错综 焰火 骤然 瞬间 掷下
二、
1.A 2.D 3.B 4.D 5.D
三、
1. 吞 枣 望 际 冠 戴 恍 然 失 声 风 霜 (1). 一望无际 (2). 张冠李戴 (3) 恍然大悟
2. (1) 周晔 趣谈《水浒》 笑谈“碰壁” 燃放爆竹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风趣幽默,关心儿童,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爱憎分明 (2)臧克家 对比 反对统治者 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为人民鞠躬尽瘁 (3)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四、
(一)1. 美丽 幽雅 有趣 2. 理想的世界 当时的黑暗社会 3.当时那个时代社会黑暗,鲁迅先生为了保护自己,只好用象征手法隐晦地表现当时社会的残酷和自己的理想。 4.不同意。“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鲁迅先生渴望将这“好的故事”保留下来的强烈愿望,改后这种强烈的愿望就体现不出来了。 5.AC
(二)
1.A 2.D
3.
书法可以修身养性。 (2)书法可以陶冶情操。 (3)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