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师配套课件 第四单元 第16课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师配套课件 第四单元 第16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2-28 11:5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四单元
第16课 大自然的语言   1.作者名片  2.文体知识
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文或文艺性说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科学小品文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1.正音辨形
萌发(  )   物候(  )   销声匿迹(  )
簌簌(  ) 连翘(  ) 衰草连天(  )
yùn(  )育 piān(  )然 风雪zài(  )途
答案:ménɡ hòu xiāo sù qiáo shuāi 孕 翩 载﹒﹒﹒﹒﹒﹒2.据义填词
(1)    :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2)    :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答案:(1)周而复始 (2)销声匿迹3.走进文本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答案: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纬度、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1.说明顺序
(1)阅读课文,理清说明顺序,完成下表。答案:(2)课文第6~10段中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顺序能否互换?为什么?
答案:不能。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另外,前三个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是时间因素,所以不能互换。【知识链接】
说明顺序是说明事物特征有条理的展示过程。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梳理文章说明顺序就是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解析时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认清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了说明顺序的选择。说明某一事物的构造,通常按空间顺序来说明;说明某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常按时间顺序来说明;说明某些事物的相互关系及特点,常按逻辑顺序来说明。
二是把握语言标志。时间顺序多用表时间变化的词语,如从过去到现在,从早到晚等;空间顺序多用表方位的词语,如前后内外、东西南北等;逻辑顺序多用表逻辑层次的关联词语,如首先、其次等。2.说明方法
请阅读全文,判断下列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该说明方法的作用。
(1)北京的物候记录……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答案: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从反面说明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更有说服力。(2)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答案:运用了打比方和做比较的说明方法,把活生生的生物比喻为“活的仪器”,生动形象,和气象仪器相比,突出了生物的变化在物候观测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3.说明语言
(1)形象生动
课文把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请结合加点
的词语赏析下面的语句。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答案:“沉睡”“苏醒”等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
地”人格化,显得亲切动人。····②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
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答案:“传语”一词把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拟人化了,它们
似乎都有了人的思想感情,都在为农民操心,唯恐他们误了农事。··(2)准确严密
课文用词准确,语言严密,请结合参考示例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
确性和严密性。
参考示例:“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
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一句中加点词语
有何表达作用?·点拨:
赏析:“常”是“经常”的意思,表明这种现象是经常发生的,但并不是肯定发生的,也有例外的情况,准确地说明了由于逆温层而常发生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的现象。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一试身手:
①“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
中加点词语有何表达作用?
答案:“许多”表示有很多,起限定作用,准确地说明了农谚中
包含物候知识的数量之多,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
密性。··②“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
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
迟五六天”一句中加点词语有何表达作用?
答案:“左右”表示估计,表明“迟十天”不是确定的十天,这
只是一个估计的比较接近的时间,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性。·· 学习本文过程中,海阔天空(网名)同学在班级QQ群中发出了下面的帖子,请你跟帖。
海阔天空:作者在介绍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使用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对此,大家有何看法?畅所欲言吧!
追风一族: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蓝色季风: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
宁静致远:我认为作者对四个因素的解说是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依据图示,完成下题,归纳反思。 本文把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比作       ,运用准
确生动的语言,运用     、     、____________
等说明顺序把一门复杂的学科介绍得清清楚楚。
答案:大自然的语言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