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张PPT。 第20课 *落日的幻觉 1.题目解说
早晨日出,傍晚日落,这都是我们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怎么会出现“幻觉”呢?题目紧紧抓住读者的好奇心,吸引读者跟随作者去探寻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2.图解课文1.正音辨形
殷红( ) 绮丽( ) 日薄西山( )
zhuì( )落 wèi( )蓝 气息yǎn yǎn( )
答案:yān qǐ bó 坠 蔚 奄奄﹒﹒﹒2.据义填词
(1) :指变化很多,难以捉摸。
(2) :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
(3) :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即将死亡或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
答案:(1)变化多端 (2)气息奄奄 (3)日薄西山3.走进文本
(1)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答案:(2)举例说明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示例一:1871年,英国科学家瑞利证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长波光要强得多,所以,阳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气层中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要比长波光——红色光强10倍以上(这首先可以解释为什么天空总是蔚蓝色的)。
说明方法:举例子、做比较、列数字。
作用: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地球大气会使光线散射。示例二:最令人迷惑的幻觉,是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半到三倍半,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远挂天边。
说明方法:打比方、做比较。
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由于幻觉,人们看到黄昏的太阳远大于中午的太阳,把黄昏的太阳比作巨大的玉盘,形象地说明了黄昏太阳的巨大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