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单元写作指导
第四单元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和人们的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但网上也确有宝藏与垃圾并存的情况,下面请以“上网利弊谈”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题目自拟,600字左右。 1.审题
本次作文是一道命题作文,“上网利弊谈”最好写成一篇议论文,分析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探讨由互联网带来的一些消极面和积极面。网络方便快捷,人们在网络里可以自由驰骋,但也容易迷失方向,特别是青少年,判断能力、辨别能力还有待提高。可以在文中提出一些应对的策略,探寻怎样正确利用网络。文章要讲清道理、阐明观点,有理有据,材料充实,这样才令人信服。 2.选材
(1)结合生活实际谈感想。可以写自己网上学习、网络博客、网上交友、网上购物的体验,表现网络给自己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也可以对未来网络教育的普及做出大胆的设想。
(2)选取典型事例做论据。从正反两个方面选取有代表性的材料谈上网的利弊。如正面的例子: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途径和广阔空间。反面例子:互联网中的暴力、网上诈骗等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 3.写法【名家睿语】
如果错过互联网,与你擦肩而过的不仅仅是机会,而是整整一个时代。 ——王俊涛
新世纪的文盲: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的人,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被认为是功能型文盲。
——联合国定义
不管你现在做什么或有什么想法,你必须要迎接互联网,然后适应互联网,除此之外你别无选择。
——世界经济学家詹尼弗·布兰克【好句好段】
中学生的自制力和网络的吸引力,可以说两者根本是无法匹敌的。网络的吸引力是无穷的,而中学生的自制力是有限的。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上网的中学生,美国占总数的20%,英国为15%,中国仅仅为2%。这惊人的对比,充分地说明了中学生的自制力不如网络的吸引力。
——引用资料,对比鲜明 就这样,网络已逐渐进入我的世界,与我的生命紧紧相连。我漫步在网络的原野上,感受来自异国他乡的缕缕清风。信息时代的来临,更吸引我努力地探索未知的世界,我愿意走进网络的天地,去实现我驰骋世界的梦想,因为我已离不开网络世界。
——结合经历,抒写感受【精彩开头】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电脑、因特网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种技术本来是先进的,适合社会的发展要求的。但是,事物往往都有正反两方面,上网也不例外,尤其是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缺少自我管理、控制的能力,一旦上网成瘾,就会耽误了自己的前途,给家庭、给社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精妙结尾】
若干年前,毛泽东曾经说:打开窗子,清凉空气进来的同时,苍蝇也可能飞进来,但我们不能为了拒绝苍蝇,就不开窗子,不让清凉的空气进来。上网利弊,事在人为。让我们牢记:上网,请适可而止。 ——比喻作结,观点鲜明 上网利弊谈
现今世界资讯发达,电脑已成为人
们生活的必需品。而近年兴起的国际互
联网络,到了现在可以说是广为普及了。
人们常说“上网”,指的就是通过电脑
网络与外界的沟通。我想,这种科技是
先进的,也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然
而每种事物都有正反两面,上网也不例
外。①【批注评析】
①从生活现象谈起,表明上网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先说说上网的益处吧。②上网,我们可
以把电子邮件传送给别人,既省时又省力。
另外,通过上网我们可以知道世界各地的最
新的时事消息,使我们增长见闻,更深地了
解世界、认识世界。而网络世界最大的好
处就是能提供我们所需的资料了。不是吗?
我们生活、工作、学习当中所需要的资料
大多能从网络中获得,这确实使我们节省了
时间,获得了翔实、可靠的资讯。可以说,
上网真使我们受益匪浅。③②点明上网利弊中的一面:益处。
③列举事实,论证上网的益处,道理讲得深透。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上网的弊端。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上网聊天,联系外界素
未谋面的人,并以假名相称,终日胡侃闲
话。④若说是正常的交谈,或与别人交流
思想、讨论问题,对我们是有益的。可是
他们大都漫无目的,满足于情绪的宣泄。④以上网聊天为例,论证上网的弊端。这只会养成荒度时间、不负责任的坏习
惯。再说,很多人喜欢上网聊天到深夜,
甚至通宵达旦。试想,我们的学业已够繁
重的了,回家后还要用大量时间上网聊天。
这样,健康和学习还会不受影响吗?有调
查显示,喜欢上网聊天的人看上去似乎很
外向,但久而久之他们大多数很有可能患
上自闭症。这大概是与他们经常沉迷于
虚幻的世界有关吧。⑤⑤本段摆事实、讲道理,证明上网的危害性。 上网有利也有弊。我们应该好
好认识这两方面。要多利用它好的
方面,充实自己,开阔视野;更要时刻
抵制它的“有毒”的一面,使自己和
他人都远离伤害。总之,网络是工具,
我们应努力扬其长、避其短,让它更
好地为人类造福。⑥⑥结尾总结上网的利与弊,点明文章的中心论点。 名师点评:上网的确有利有弊。小作者从利弊两个角度来谈上网问题,不夸大其中任何一个方面,显出公正的态度。对弊端谈得相对详细一些,这也为下文写自己的期望做好了铺垫。结尾一段,作者以简明的语言点出了本文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