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实践与探索[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6.3 实践与探索[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8-03-17 23: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 §6.3《实践与探索》
教学片段设计 雉城中学 吴菊敏 一、课堂教学的总体设想
这一节内容实际上就是以一元一次方程
为工具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安排
了4个实际问题,目的不是将应用题进行人
为分类,而是让学生在经历建立方程模型解
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化过程中,体会方程是刻
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进一步
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该内容在教学方式上宜采用开放式
教学,教师以问题情境为主线,引导学
生自主探索、合作研究。
在评价上采用组评与自评结合的方式,
积极关注学生方程意识的建立,关注学生运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能否
用不同的语言(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表
语言)表达、交流自己的想法;在建立方程
模型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关注他
们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和大胆创
新。
二、教学的设计思路 尝试探究 收集整理信息
问题解决 建立数学模型
应用实践 体会数学价值
三、几个教学片段设计【问题1】用一根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
说明:这是学生应用数学建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开始。因此解决这一个问题要慢而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尝试、研究和讨论,让学生经历和体会实际问题中数学建模的过程,初步体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学生就下列各层次问题,分组进行尝试探索,合作解决问题:
(一)试一试 1、使长方形的长比宽多4厘米,
求长方形的长和宽,并求此时长方
形的面积。探索引导:(1)如何设未知数?若设___为x厘米,则有
下表关系:
(2)有何等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3)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综上所述,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______。
2、使长方形的宽是长的 ,求长
方形的面积。(思考:这里能直接设面积为x平方厘米吗?)

(二)做一做(小组内操作) 再用手中的细绳或铁丝围成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并分别量出长和宽,算算它们的面积(可借助计算器)。(三)想一想 将上述数据(包括“试一试”中所得数据)填入表格,并按一定规则整理好,然后观察面积的变化情况。讨论一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长方形在周长一定的情况下,它的长
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当长和宽相等,
即成为正方形时,面积最大。你想知道这
是为什么吗?在以后的学习中,你会明白
其中的道理。
发现:
(四)应用实践:书本14页练习。
其中第二个题目有一定难度,可先让学
生讨论如何入手解决。如先通过计算,比较
瓶和杯的容积,确定是何种情况(能否装
下),再列方程求解。或者任意假设一种情
况,通过设元、列方程,求得解后检验是否
合理再行调整。当然,学生若能先进行合理
估算,再列方程求解,教师更应当鼓励。【问题4】学校校办厂需制作一块广告牌,请来两名工人。已知师傅单独完成需4天,徒弟单独完成需6天。
说明:这一内容难度较大,对学生的要求也较高,但同样对学生来说,又是趣味性较强、富有挑战性的一个内容,教学时应以学生为本,兼顾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工程问题中量与量的关系都有不同程度的理解,都能在给应用题添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感受乐趣。
·问题观察:你从条件中发现了什么?(收集信息)·问题加工:就上述条件添加问题。(派工多种方
案)。·研究学习指导:按你设计的问题解答,小组交流。
你认为哪些问题的设计不合理,说出你的想法。·问题深入:若师徒共得报酬450元,按你设计的方
案,请你为师徒俩分一分。(一)问题探究
(二)应用实践
(1) 一件工作,甲、乙两人合做需4小时完成,甲单独做需6小时完成。请尝试提出问题,并组内交换解答。
(2)小王家需制作一套家具,张师傅单独做10天可以完成,需报酬30元/天;李师傅单独做12天完成,需报酬25元/天。请你为小王设计一种时间最短、花钱最少的用工方案。
【学习反思】
(1)你认为数学有用吗?你对问题的探索感兴趣吗?
(2)你对自己感觉有困难的问题是否努力去尝试解
决了?
(3)你在与同学合作交流中是否乐于听取别人的意
见,并修正自己的看法?
(4)你在与同学交流时,是否积极解释自己的观点,
让同学接受?
(5)你在用“方程”这一数学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时还有哪些困难和疑惑?
恳请指导祝新年愉快(四)应用实践:
(1)如图所示,小明将一个正方形纸片剪去一个宽为4厘米的长条后,再从剩下的长方形纸片上剪去一个宽为5厘米的长条,如果两次剪下的长条面积正好相等,那么每一个长条的面积为多少?
4厘米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