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高考作文分析及2023高考作文备考 课件3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新高考作文分析及2023高考作文备考 课件32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4 17:3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2022年新高考I卷作文分析及作文备考的几点思考
2023高考一轮写作复习:
年份 题 目
2022全国1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材料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术语的阐释,解释什么是本手、妙手、俗手)
第二层:“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从做法、怎么办入手,分为正向和反向)
第三层:“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观点引导逻辑关系,为什么;从论证关系出发,说明打好基础与创造的关系)
新高考“整体评价”标准强调与落实
(一)文风端正: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否则就是文风不正,比如添枝加叶,短话长说。又如“假”也是文风不正的表现,就是夸大其词,言不由衷,堆砌辞藻,词语生涩。
(二)文脉清晰:文章的线索清晰,一以贯之,一目了然,不生枝蔓,读之酣畅淋漓。
(三)文气顺畅。起承转合,行于当行,止于当止,玉润珠圆。
(四)其他: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书写正能量,不违背公序良俗;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句式、修辞等。
一等(20~16分) 二等(15~11分) 三等(10~6分) 四等(5~0分)
基 础 等 级 内 容 20 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 达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等 级 特 征 2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作文赋分等级
等级 分值 评价 特征
一等 54~60 好 完成写作任务,思想深刻,表达生动,结构严谨
二等 50~53 较好 完成写作任务,但思想较深刻,表达较好,结构好
48~49 完成写作任务,但内容一般,表达一般,结构一般
三等 42~45 45~47 一般 符合题意,对材料理解不全面
四等 36~38 39~41 较差 基本符合题意,对材料理解出现偏差
五等 30~35 差 脱离材料,但话题与材料沾边
0~29 完全脱离材料,另起炉灶
1.启示意义(概念):一定要涉及做法和为什么这么做
类比意义 →学习围棋类比学习
启示意义 抽象意义 →基础知识,需要打好基础(做法为什么这么做) (内涵) 扩展意义 →由学习围棋到体育、科研、教育,
由个人到国家社会
明确任务指令的具体指向
2.结合材料
①以材料为起点,主题从材料中提出;
②中间以材料为重要论据,体现由此及彼的过程;
③结尾回扣材料;
④既要结合材料的内容,也要结合其涵义(启示)
3.感悟与思考
感悟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会;
思考是指进行深入、全面的思维活动。对作文材料的理解、立意的确定、由此及彼的联想、材料与现实的照应等,都属于“感悟与思考”,同时,这句话有暗含着首选议论文的文体指向。
影响作文最终得分的几个关键点
三手概念清 三手关系 2.内容方面 重点强调本手重要性 联系三手关系谈启示
重点突出观点明确
结合材料的程度
1.拉开分差的决定因素 论述的深刻
采用何种方法与策略
【特别注意】
材料贯穿始终;由思考与感悟结合个人经历得出的启示意义;坚持由此及彼;
完全脱离材料
60分
36分
42分
48分
54分
五类文(差)
完全不提及材料“三手”,只谈了启示
提及材料,但写作重心或方向出现偏差
60分
36分
42分
48分
54分
四等文(较差)
开头不从材料出发,材料中的“本手”“妙手”“俗手”在文章中都没有谈到,只扣了本手的含意“基础”
结合材料,但对材料把握不完全准确,“三手”之间关系弱甚至全没有
60分
36分
42分
48分
54分
三类文(一般)
文章能够厘清材料概念的内涵,谈清概念之间的关系,中心较突出,论据能够证明观点,但论证语言相对薄弱。
二类上:语言较生动;素材较丰富;逻辑较严密
二类下:素材缺乏,语言一般
60分
36分
42分
48分
54分
二类文(较好)
谈基础与成功的关系不是特别准确,论述过程中个别段落扣材不紧,论述略单薄
0分
语言生动;素材丰富;逻辑严密;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
60分
36分
42分
48分
54分
一等文(好)
【值得研究之处】
1、全文紧扣材料进行写作,并不是贴标签式的在开头和结尾提及下材料,而是行文中处处扣材料,处处见材料。深圳市教科院葛福安老师说。“写作文时,对于材料就要像刺猬一样,抱着材料打滚儿,浑身沾满材料的芬芳。”
2、材料中的核心关键词反复在文章中出现,“本手”17次,“妙手”7次,“俗手”5次。
4、“我”在情境在,“吾辈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5、论据丰富,从下棋类比到球类运动和书法,再引申到即将迈入社会的“初学者”、扶贫干部和航天工作者等,坚持从材料出发,坚持由此及彼的扩展。
存在问题
(一)不结合材料写作;
(二)就围棋谈围棋;
(三)没有写出本手与妙手辩证关系;
(四)结合情境谈“启示意义”与“感悟和思考”较为肤浅;
(五)论据不够丰富,内容单薄,论据比较肤浅。
(六)论点与论据两张皮,论据不能有力证明论点。
2023高考作文备考的几点思考
从近年高考作文题目来看,作文命题依然秉承意识形态先行理念,主流价值奠基,任务驱动决定形式,以立德树人为命题思路,充分体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近年高考依然重点关注家国情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五育并举、奋进人生、创新精神、文化传承与创新、平视世界、双减政策、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热点。
立德树人的引导:
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认清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和国际比较;
新时代的责任感和历史的使命感;
认识自我,应该有远大的抱负和脚踏实岫神。
高考作文命题趋势探究
研究2022年高考4套作文试题
2022年新高考1卷: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年新高考2卷: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年全国甲卷: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年全国乙卷: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五大重点∶材料、关系、启示、情境、主题
打牢议论文写作基础∶论点、论据、论证(逻辑、语言)
动笔“写”是硬道理∶丰富训练方式(升格、片段、限时、提纲……)
每题写有所获:老师必要时的面批及学生作文的重写升格
一、扎实基础练好本手,创造妙手
梳理近年的作文真题,研究每次作文的特征,找出写作的侧重点。
梳理新教材5本书的写作任务,特别关注工具性较强的应用文体,适当延申到公务员考试中申论的写作部分及SAT的题目,或许会为大家的备考开启潘多拉的魔盒。
用好典型体例,实现逐点突破
含关系、思辨的典型题型:2022年新高考1卷、新高考2卷;2021年新高考1卷、新高考2卷
含启示的典型题型:2021年全国乙卷、2020年全国1卷
含主题的典型题型:2021年八省联考、2021年全国甲卷、2020年全国2卷
含情境(任务)的典型题型:2020新高考2卷、2020年全国1卷、2019年1全国2卷、2018年全国1卷
扎实本手,落实思维训练
重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实践序列化备考
重视作文审题立意指导,强化构思、论证训练
思辨
重视本手基础,才能有所提升及创造
重视范式模仿与借鉴(特别是建模和语言)
重视书写规范与工整(100米内看身材,10米内看脸,脸很重要)
让学生懂一些高分作文的门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