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五.四学制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顺序和大小。
2. 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初步体验计数的发展过程和作用,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 培养学生用数描述具体事物的自觉性,渗透环保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掌握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教学准备】
橡皮圈、小棒、计数器,作业单
【教学过程】:
1、 复习旧知,激趣引入
1、数10以内的数
小朋友,你们会数数吗?一起数一数第3小组有几位小朋友?
那么横着数第一排有几位小朋友呢?
2、试数20以内的数
如果让你数一数全班一共有多少名扎辫子的女同学,你们会数吗?
3.揭示课题:看来扎辫子的女生人数超过了10,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比10大的数,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样的数。(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齐读)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小熊猫数铅笔
师:今天熊猫妈妈要给小动物们发铅笔,可是它生病了,小熊猫想替妈妈发铅笔,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小熊吗?
(1) 第一次数16支 第二次数13支
乌龟:我要16支铅笔。 小熊:好的,我立刻帮您数。
小鸡:我要11支铅笔。(演示,学生数一数)
小熊:啊?还有那么多人在排队,怎样摆才可以拿得更快,数得更方便呢?
生:2个2个摆,3个3个摆,……10个10个摆
(2)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①1根小棒是1个一,一起数一数。1个一,2个一……(板书:10个一)
②试着数出自己的10根小棒用皮筋捆成一捆。
师:捆好的同学请举起自己的小棒,老师要做一个小小的采访,请问你的这捆小棒里有几个十?几个一?
③10个一是这一捆,1个十也是这一捆,所以10个一是1个十。看着自己的一捆小棒,轻声地说一说(完善板书:10个一是1个十,齐读)
(3)学习11的组成
①你们能很快的摆出11根小棒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师:这1捆小棒表示什么?1根小棒呢?
1个十和1个一组成几?还可以说: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板书 齐读)
质疑:11中两个一样的1表示的意义一样吗?
②师:我们的好朋友计数器也来帮忙了,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11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呢?11十位上是1就拨一个珠子,个位上是1就拨1个珠子。(师边演示边讲解)
你会在计数器上拨13吗?(指名拨)
(4)为了方便我们使用,除了铅笔之外生活中还有很多物品都是将每十个包装在一起的。(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物品。)
2、认识其他的数(同桌合作)
(出示合作要求,指名读题)
(1)说说你们想帮助谁?
(2)你认识这个数吗?读一读这个数。
(3)一个同学用小棒摆,另一人在计数器上拨一拨这个数。
(4)说一说,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你能把这个数写出来吗?试一试。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两组汇报)
师:合作交流完的同学,请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谁愿意上来汇报一下呢?
(学生汇报)随机板书:2个十是20,
质疑:20根小棒是几个十?为什么在2的后面写0 (占位)
3、生活中的数
(1)师:学习到这里,相信很多同学都已经认识了11到20各数。那么你在生活中哪儿见过它们?
生1:书的页码上。
生2:车站牌上。
生3:价格表上。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一起看看吧!(多媒体展示)
(2)读直尺上的数
师:其实在我们的铅笔盒中有一个学具,是我们的好朋友,它整天陪着我们学习,它上面也有11-20这些数,猜一猜是谁 ?(尺子)
小熊猫也有一把尺子,它不小心把墨汁滴到上面了,你能知道被挡住几了吗?(2名学生汇报)
师:从0开始叫前面,另一面叫后面。小熊猫很善于观察,它发现了11的前面是10,11的后面是12,与11相邻的数是10和12。
师:看着尺子图,你还能发现什么?(多名学生汇报)
师:看样子数字宝宝们在尺子上排好队了,让我们一起从小到大数一数,再试着从20开始从大到小数一数。
三、趣味活动,巩固新知
1、第一关:连一连。(按1-20顺序) 看看会有什么惊喜?
2、第二关:猜一猜,看看苹果后面藏着几?。
(1)我里面有1个十和4个一
(2)我是由8个一和一个十组成的
(3)与我相邻的数是11和13
(4)我前面一个数是18,后面一个数是20
四、小结全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数字宝宝?大声地说一说它们的名字。你还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10个一是1个十 2个十是20
1个十 1个一
1 1 读作;十一
十位 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