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期末试题选编2021-2022学年吉林各地八年级历史上册
一、选择题
1.(2022·吉林四平·八年级期末)朱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下列事件与他相关的是( )
①南昌起义 ②井冈山会师 ③台儿庄战役 ④百团大战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2022·吉林四平·八年级期末)新民主主义革命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按形成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长征精神”②“井冈山精神”③“延安精神”④“红船精神”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
3.(2022·吉林长春·八年级期末)黄埔军校1924年创办于( )
A.武汉 B.南京 C.广州 D.上海
4.(2022·吉林吉林·八年级期末)长征途中,使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的军事行动是
A.四渡赤水河 B.渡过金沙江
C.强渡大渡河 D.翻过大雪山
5.(2022·吉林长春·八年级期末)北伐战争时期曾激励北伐将士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6.(2022·吉林长春·八年级期末)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黄埔军校的创办
C.北伐战争的开始 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7.(2022·吉林·长春博硕学校八年级期末)“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唯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这次革命的重任是
A.推翻封建君主制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打败日本侵略者 D.创民国平均地权
8.(2022·吉林四平·八年级期末)1928年底,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这里的“国民政府”是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B.北洋军阀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伪满洲国
9.(2022·吉林长春·八年级期末)“红日照遵义,长征排万难。突破重围去抗日,高举红旗上延安。转危为安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泽东!”这段歌词直接反映的史实不包括( )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B.遵义会议召开 C.长征突破敌军重重包围 D.红军到达陕北
10.(2022·吉林长春·八年级期末)周恩来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重要经历是
A.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B.领导南昌起义
C.协商妥善解决西安事变 D.出席万隆会议
11.(2021·吉林长春·八年级期末)江西民谣:“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功”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井冈山会师 B.吴起镇会师 C.会宁会师 D.陕北会师
12.(2021·吉林长春·八年级期末)下列在1927年叛变革命的国民党右派是( )
A.张作霖、蒋介石 B.蒋介石、吴佩孚
C.蒋介石、汪精卫 D.吴佩孚、汪精卫
13.(2021·吉林长春·八年级期末)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三大
14.(2021·吉林长春·八年级期末)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哪个事件( )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三湾改编
15.(2021·吉林长春·八年级期末)长征途中,毛泽东率领红军出奇制胜,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
A.四渡赤水 B.强渡大渡河 C.飞夺泸定桥 D.翻雪山过草地
16.(2021·吉林吉林·八年级期末)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 )
A.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三大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17.(2021·吉林四平·八年级期末)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不包括的是( )
A.张作霖 B.袁世凯 C.吴佩孚 D.孙传芳
18.(2021·吉林长春·八年级期末)周恩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者之一,最能印证这一史实的事件是
A.任职黄埔军校 B.领导南昌起义 C.参加重庆谈判 D.出席万隆会议
19.(2021·吉林长春·八年级期末)广州是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1924年1月国共两党在这里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其标志是
A.中共二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孙中山与中共研究改组国民党 D.中共三大的召开
20.(2021·吉林长春·八年级期末)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共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这直接推动了
A.国共合作的实现 B.南昌起义的爆发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
二、简答题
21.(2022·吉林四平·八年级期末)某班举行以“回顾长征历史,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的活动。需要收集以下材料:
(1)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的原因是什么?当时的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是谁?
(2)长征期间召开的遵义会议肯定了谁的正确军事主张?
(3)四渡赤水和渡过金沙江在长征中各有何作用?
(4)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什么?今年(2022)是伟大的长征胜利多少周年?
三、综合题
22.(2022·吉林四平·八年级期末)“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回顾我党每个重大历史关头,总有精神力量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的一种斗争形式。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材料二:这次会议首先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在报告中极力为“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辩护。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着重批判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
材料三: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面,红军辗转十四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的英雄史诗。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工农武装割据”中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并说说中国共产党探索出这条革命新道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具有哪些优秀品质?(答出一点即可)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哪次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3)材料三中的“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指的是什么?
23.(2022·吉林长春·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冲击,与“五四运动”的力度一样,产生了令人震惊的效果。随着无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壮大,陈独秀等人积极组建马克思主义小组和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会在上海召开。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材料二: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2)材料二中的歌谣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列举三项即可)?南昌打响第一枪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三:1928年起,毛泽东先后写下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中国革命新道路”指的是什么?这条道路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这一道路的诞生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材料四:这次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也正是由于这一转变,我们党才能够胜利地结束长征。
——摘编自《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这次会议的名称及会议的历史意义。
材料五:美国作家莫尔伍德:长征是一次解放……解除了人们心理上的桎梏,使人们的思想从古老的狭隘的乡土观念中解放出来……揭示出民族精神遗产之博大。美国女记者史沫特莱:长征不仅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还孕育了伟大的民间文学。美国记者斯诺:长征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是军事史上伟大的业绩之一。
(5)以上材料是外国友人从不同的视角对长征的评价,请你从中概括出长征在哪些领域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长征胜利八十余载,我们应传承哪些长征精神?
(6)综上所述,概括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的原因。
24.(2022·吉林长春·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痛苦的记忆:蒙受屈辱的历史见证】
材料一:如下图
(1)图1和图2分别是哪个不平等条约开辟的通商口岸?与图1对比,图2中列强侵华有何变化?
材料二: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防守。使馆界线于附件图上标明。中国国家应充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某不平等条约第七条
(2)材料中所说的地方在北京的哪条胡同?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列强在这条胡同里取得了哪些特权(一点即可)?
【不屈的抗争:逐渐觉醒的民族意识】
材料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3)林则徐领导的哪一抗争活动充分体现了材料中的这一精神?
材料四: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习近平几年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根据材料回答,为什么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全面觉醒”?
材料五:1938年,国民党提出“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毛泽东也多次强调:“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基,存在于民众之中。”
(5)材料中,国共两党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举例说明抗战期间,国共两党是如何践行这一认识的?
【自信的重塑:永不停歇的探索足迹】
材料六:一种之所以强,一群之所以立……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行仁义之强。是以西洋观化言治之家,莫不以民力、民智、民德三者断民种之高下,未有三者备而民生不优,亦未有三者备而国威不奋者也。
——严复
材料七: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6)依据材料六,严复认为文明强弱的关键是什么?
(7)结合所学知识,严复认为通过怎样的途径来改造中华文明?他的政治主张属于材料七中的哪一层面?并举出在另外两个层面,中国分别通过哪一重大历史活动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
材料八:1928年起,毛泽东先后写下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摘编自石崇科《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等
(8)“中国革命新道路”指什么?结合材料分析这条新道路是如何开辟的?
(9)通过中国近代历史的学习,你获得哪些感悟?
25.(2021·吉林四平·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
(1)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2)请你把下面红军长征的几个关键地点补充完整。
(3)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4)发扬长征精神成为新时代的呼唤,你认为长征精神指的是什么?
26.(2021·吉林四平·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日本以变法而强大,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材料二: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材料三:20世纪初,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在全国展开了……到1919年5月,五四运动爆发,爱国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思想解放之风进一步在全国传播开来,把先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向更深层次。
(1)材料一中的观点出自我国近代哪一阶级派别?其变法行动对我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事件的“政治意义”。孙中山在20世纪前期为培养革命骨干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3)材料三所说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指什么?根据材料三指出五四运动的突出贡献。
(4)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思想解放的认识。
27.(2021·吉林长春·八年级期末)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旧式抗争】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两部文献是在哪一历史事件中颁布的?图一文献对土地分配提出了怎样的方案?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自救运动】
材料二 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纪录片《复兴之路》
(2)材料中的“上谕”开启了哪一运动?运动中出现的“新气象”主要有哪些?(任举两例)该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维新改良】
材料三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向日本那样维新变法,学习西方。1895年春,1300多名举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
——据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3)根据材料指出“新的救国之道”是什么?写出材料中“有识之士”的代表人物两位。
【民主革命】
材料四 (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中国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中国国民有建立民主共和的能力,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唯一出路。
——摘自朱志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写出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兴民权、改民主”不懈努力,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两例即可)
【思想解放】
材料五 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撰文说“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教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5)材料中陈独秀提及的“两位先生”是指什么?近代中国人在探索近代化的道路上呈现出了怎样的特点?
【另辟蹊径】
材料六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五四知识界对西方的幻灭,伴随着亲苏俄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革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楷模。
——据徐国琦《中国与大战》等
(6)材料中“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引发了哪场爱国运动?依据材料指出当时中国人对国家模式的认同发生怎样的变化?
材料七 毛泽东尊重苏联的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但不迷信苏联的经验,……他建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这是在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新观点、新思想。
——据蔚力《<毛泽东一生所做的两件大事>内容概要》
(7)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找到的“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这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在实践中迈出的第一步是什么?
(8)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学习,你获得怎样的启示?
28.(2021·吉林辽源·八年级期末)中国精神的凝聚传承离不开时代时人的推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五四精神的青春果敢]
(1)引发五四运动的事件是什么 该宣言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怎样的性质 你从中体悟到北京学生有何种斗争精神
[“红船精神”的与时俱进]
(2)上图中这艘游船曾见证中国历史上一件大事的诞生,成就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大事的诞生” 指什么
(3)长征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请写出其走向成熟的标志。结所学知识,“红军是英雄好汉”所体现的精神内涵有哪些
[传承中国精神]
(4)综合上述探究,写出你如何凝聚发扬中国精神的做法。
29.(2021·吉林长春·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1)材料一中毛泽东直接参与的历史事件有哪些?(两个即可)
材料二:如下图
(2)请写出材料二中的两幅图与材料一中对应的句子。
与图1对应的诗句——
与图2对应的诗句——
(3)从图1到图2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为了突破军阀的经济封锁,发展壮大井冈山根据地,坚持革命道路,共产党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针对大量青年男子参加红军或外出谋生等现状,苏维埃政府领导和组织农民建立了劳动互助社、耕田队等。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读本》
(4)根据材料三,为了发展壮大井冈山根据地,中共采取了哪些措施(两点即可)
材料四:1928年起,毛泽东先后写下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摘编自石崇科《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等
(5)结合所学知识,“中国革命新道路”指什么?
(6)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党在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积累了哪些宝贵的经验?(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
1.B2.D3.C4.B5.C6.A7.B8.C9.A10.A11.A
12.C13.C14.C15.A16.D17.B18.B19.B20.A
21.(1)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博古。
(2)毛泽东。
(3)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4)会宁会师;86周年。
22.(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立足国情、创新(或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遵义会议;毛泽东。
(3)长征的胜利。
23.(1)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无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壮大;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2)历史事件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独立领导武装革命的开始。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4)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5)领域:思想领域、文学领域、军事领域;精神:不怕艰险,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6)革命斗争的锻炼;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批评和自我批评精神。
24.(1)图1《南京条约》 图2《马关条约》
变化: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或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东交民巷 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一点即可)
(3)虎门销烟(或鸦片战争初期抗击英军)
(4)全民族的行动
(5)认识:团结全民族共同抗战。史实: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民力、民智、民德
(7)变法图强属于制度层面物质层面:洋务运动精神层面: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等
(8)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答井冈山道路)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不断实践中开辟了革命新道路 (一点即可)
(9)如:落后就挨打、中国人民勇于探索,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坚持党的领导等(一点即可)
25.(1)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瑞金 遵义 会宁
(3)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4)坚定信念、奋斗不息;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等等。
26.(1)资产阶级维新派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2)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创办了黄埔军校
(3)新文化运动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近代中国的爱国救亡运动都与思想解放有着紧密的联系,思想越解放,革命越彻底。
27.(1)太平天国运动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评价: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在实践中难以施行;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2)洋务运动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等(近代企业,近代海军;新式学校等任举两例)影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3)维新变法,学习西方。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写出两个符合题意的即可)
(4)成果: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或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或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写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5)民主和科学
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或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6)五四运动变化:西方模式到苏俄模式
(7)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或井冈山道路)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8)中华民族勇于探索;历史证明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等。(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28.(1)巴黎和会;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忧国忧民,勇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遵义会议;历尽艰险、英勇作战、无私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4)牢记中国历史,关心国家大事,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从身边小事做起,加强自身修养,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29.(1)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 创建红四军(两个即可)
(2)图1——南昌打响第一枪 图2——井冈山上朱毛合
(3)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4)措施: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劳动互助社、耕田队
(5)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井冈山道路)
(6)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不断实践中开辟革命新道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国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