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9课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音乐 图片 视频 地图 文库 更多
什么是辛亥革命?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狭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的武昌起义。
广义:指1894年到1912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制度的一系列革命活动。
辛亥革命
1894
1901
1905
1906
1908
1911
1912.1
1912.2
1912.3
兴中会
清末新政
同盟会
预备立宪
《钦定宪法大纲》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成立
清帝退位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清朝统治结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民主义
皇族内阁
保路运动
时空构建,浏览线索体系
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运动
1894年甲午战争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彻底失败
回看60年彼时的时势:
1898年戊戌政变
百日维新失败
从制度上
变革中国的尝试
遭受重大挫折
1899-1900年
义和团运动失败
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
1900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思 考 :这60年经历的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当时各个阶级的反应是什么?
太平天国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英法侵华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
民族资本
三民主义
民主风潮涌中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壹
思 考 :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思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原因。
①列强侵华加剧,救亡屡屡失利,改良遭受质疑
②民族资本发展,阶级力量壮大,革命纲领成型
一剂回光返照的强心针:清末新政
1901年初,清政府遭受重挫,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
材料:清廷以“新政”挽救王朝气数的动机,却换来了推翻王朝以实现改革的结果:新式学堂培养了近代学生,因而造就了成批反封建斗士;新政发展工商,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军淘汰了旧军,结果却铸成了把枪口指向清王朝的武装力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思 考 :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认识“清末新政”各项举措。
改革官制: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
军事:编练新军
商业: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教育:废除科举,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一剂回光返照的强心针:清末新政
材料1:正是1901年后王朝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教育方面的进行的改革,极具讽刺意味地加快了精英阶层的政治觉醒的过程。与其说这些改革有利于孙中山等激进分子的活动,不如说它们更多地加速了王朝的覆灭。
——【美】魏斐德《中华帝国的衰落》
材料2:原本以为军队是朝廷的,今天要知道军队是我袁某人的。
——袁世凯
思 考 :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清末新政的看法。
影响:
积极: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为辛亥革命提供了准备条件
局限:未达到预期效果,说明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
清末新政后,革命运动反而高涨,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材料: 仿行宪政……应先将官制分别议定,次第更张,并将各项法律详慎厘订,而又广兴教育,清理财务,整饬武备,普设巡警,使绅民明悉国政,以预备立宪基础…… ——《仿行立宪上谕》
思 考 :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认识“预备立宪”事实。
时间:
目的:
过程:
1906—1911
维护君主专制
①组织:1906年9月成立预备立宪公会推动立宪运动
②立法:1908年8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以备立宪
③请愿:1910年1月起立宪派3次请愿速开国会未果
④立宪:1911年5月裁撤军机处、成立“皇族内阁”
预备立宪,一场骗局
第一条: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
第三条:……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第五条: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之权。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第六条: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预。
——摘编自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思 考 : 陈旭麓说“新政”和“预备立宪”时期的清政府是“革命的制造
厂”。如何理解?为什么将“新政”称之为一场骗局?
一曲晚清的悲歌
三民主义思想的认识
1905年,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材料: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民报》发刊词
思想 对应纲领 含义 地位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政府统治
前提
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核定低价,涨价归公,国民共享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核心
保障
民主国家行宪政——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建立
贰
(一)武昌起义的背景
材料: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思 考 : 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出于偶然吗?这场革命的必然性因素是什么?
(阅读课文116页-117页以及118历史纵横)
经济、阶级条件:
组织条件:
思想条件:
军事条件:
有利时机: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一系列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一系列武装起义促进军事力量成长
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武昌兵力空虚
一系列革命团体和政党
1904年前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接连成立。
成立时间 名称 成立地点 性质 纲领口号 机关报纸
1894年11月 兴中会 檀香山
1905年8月 中国同盟会 东京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报》
兴中会
同盟会
思 考 :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接连成立对中国革命有什么影响?
一系列武装起义
材料1:此举若败,死者必多,定能感
动同胞。……故谓吾辈死而同胞尚不醒
者,吾绝不信也。嗟乎,使吾同胞一旦尽奋而起,克复神州,重兴祖国,则吾辈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宁有憾哉? ——林觉民
材料2: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
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
思 考 : 说出革命党人发动的诸次起义有何意义?
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进程的发展
《与妻书》
材料2:意映卿卿如唔……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悟此心,于涕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
材料1:秋瑾(1875—1907年),女,字竞雄,自号“鉴湖女侠”,笔名秋千……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 ,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为国献身的革命志士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陈天华(1875-1905)
邹容(1885-1905)
章炳麟(1869-1936)
材料1: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章炳麟
材料2: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舒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 ——邹容
材料3:要革命的,这时候可以革了,过了这时没有命了!一刻千金,时乎时乎不再来,我亲爱的同胞,快醒!快醒!不要再睡了! ——陈天华
保路运动
1910年,英、法、德、美4国银行团逼迫清政府订立借款修路合同。1911年5月9日,清政府为了向4国银行团借款以镇压革命,在邮传大臣盛宣怀的策动下,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清政府颁布 “铁路国有”政策以后,收回了路权,但没有退还补偿先前投入的民间资本,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阶层的广泛反对,从而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清政府则派兵屠杀保路人士,使全国人民更加充分看清了其卖国求荣的本质,从而导致辛亥革命的总爆发。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民主国家行宪政——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建立
贰
(二)武昌起义的经过
1911.10.10
1912.1.1
1912.2.12
1912.3.11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清帝退位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2.15
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1911.5
保路运动
民主国家行宪政——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建立
贰
(三)武昌起义的结果
起义军控制了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4省和上海纷纷独立。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一组关于武昌起义的数字
8小时——从打响第一枪到占领湖广总督署只用了8小时;
41天——武汉三镇保卫战坚持41天,迎来全国十余个省区的独立;
80天——从武昌首义到中华民国建立仅有80天;
123天——从起义爆发到清帝退位。
乡土辛亥
贵州辛亥大事记
1907年冬,张百麟等在镜秋轩筹组自治学会
1908年,自治学会开展工作
1911年11月4日,贵州宣布光复
1911年11月6日,大汉贵州军政府在成立
1912年2月2日,宪政党发动反革命政变
一组关于武昌起义的数字
思 考 : 从武昌起义后参与革命者的身份,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黎元洪(旧官僚):被迫革命,被推举为都督后一言不发……经汤化龙多次规劝,开始视事。
程德全(旧官僚):江苏巡抚,为表示革命必须破坏,用竹竿挑去衙门上
的瓦片,一枪未放,摇身一变成为都督。
汤化龙(立宪派):起义前还在北京请愿,起义第二天起草起义通电,联络各省反清。
焦达峰(会党大哥):斜披着白带子,上面写着“正都督”,盖都督府大印,自己过瘾,放任手下聚众赌博,白日抢劫。
千人会(农民组织):不知革命为何物,听说没了皇帝,自然也就没了王法,不用交租了。 ——统计自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民主国家行宪政——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建立
贰
(四)辛亥革命的成果——中华民国建立
时间和地点:
总统:
国旗:
纪年:
性质: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新的共和政体就此产生!
1912年元旦—南京
孙中山(临时)
五色旗
公历,民国纪年
资产阶级共和国
▲ 汉、满、蒙、回、藏
“五族共和”
民主国家行宪政——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建立
贰
(四)辛亥革命的成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章“总纲”: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第二章“人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第三章:“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
思 考 :该约法的内容有哪些?其目的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地位?
目的:防止袁世凯专权(直接),维护共和制度(根本)
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中华民国初年大事记(1912)
2.12
2.13
3.10
4.1
3.11
1.1
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宣统帝退位
孙中山提出辞职,举荐袁世凯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孙中山正式解职
思 考 :结合课本内容,分析为何孙中山从推翻清政府到“讨伐袁世凯”?
材料:中华民国成立后,临时大总统孙先生委以赵家蕃为全国造币厂厂长之要职。……1914年,孙中山先生多次筹划讨伐袁世凯的经费,赵家艺一次就捐输了三万元。
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南北议和
材料1:甲日满退,乙日拥公,东南诸方,一切通过。
——张謇致电袁世凯
材料2:(袁)在中国有信誉,在外国有好名声,是唯一可望从目前动乱中恢复秩序的一个人……是中国人民中最受信任的代表。
——据《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整理
材料3:明公之才能,高出兴等万万。以拿破仑、华盛顿之资格,出而建拿破仑、华盛顿之事功,直捣黄龙,灭此虏而朝食……南北各省当亦无有不拱手听命者。
——黄兴《致袁世凯书》1911年11月9日
革命派的妥协
帝国主义扶持新代理人
立宪派和旧官僚支持
民主理念成主流——辛亥革命的深远历史意义
叁
材料: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政治:
经济:
思想:
社会生活:
推翻帝制,建立民国,颁布宪法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促进社会生活习俗的近代化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学习拓展:中华民国(民国)分期
武汉国民政府时期(1927.1-1927.9宁汉合流)
1912.1
1912.3
1928
1927
1949.4
南京国民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
中华民国
1919
1840
北洋军阀政府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