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2-05 00:22:4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1.2.3.5题每空2分,4题14分,共44分)
1.自然状态下,有些材料在水中具有漂浮能力,而且他们的漂浮能力与( )无关。这样的材料是( )。
2.不同材料的导热性是( )。一般( )的导热性比较强。
3.按导热性从强到弱排列,容易导热的常见金属依次是( )( )( )( ),非金属中除( )( )外,一般不易导热。
4.根据材料的导热性能分类:
金 木材 棉花 银 铜 皮革 铁 铝 铅 塑料 油 水银 水 陶瓷
热的良导体:( )
热的不良导体:( )
5.棉被和棉衣里有棉花,棉花的( )差,而且棉花的缝隙里充满了( ),( )也不容易( )。棉衣穿到身上后,可减缓人体热量的散失,从而起到( )的效果。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自然状态下,有些材料在水中具有漂浮能力,而且他们的漂浮能力与形状有关。( )
2.不同材料的导热性是一样的。( )
3.一般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强。( )
5.棉被和棉衣里有棉花,棉花的导热性差,而且棉花的缝隙里充满了空气,空气也不容易导热。棉衣穿到身上后,可减缓人体热量的散失,从而起到保暖的效果。( )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
一般( )的导热性比较强。
金属材料 B. 塑料制品 C. 陶瓷制品
导电性、导热性最强的金属是( )
铜 B. 铝 C. 银
3.热的良导体:( )
A. 金 B. 木材 C. 棉花
4.热的不良导体:( )
A. 铝 B. 铅 C. 塑料
四、连线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木材
热的良导体 棉花


皮革


热的不良导体 铅
塑料
五、科学探究(共10分)(每空1分,共7分)
( )
( )
( )
2.探究不同材料导热性实验。(3分)
实验名称 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热性
实验器材 烧杯,铝勺、塑料棒、木筷等
实验方法
结论
六、简答题(每小题各5分,共10分)
1.人们是怎样合理利用材料的导热性的?(至少写3条)
2.保温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至少写3条)
图中是我们常见的保温瓶,你知道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吗?
木塞是热的( ),( )热传导和热对流,镀银可以减少热的( ),真空是为了( )热量的散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
填空题(1.2.3.5题每空2分,4题14分,共44分)
1.( 形状 )( 漂浮材料 )
2.( 不一样的 )( 金属材料 )
3.( 银 )( 铜 )( 铝 )( 铁 )( 钻石 )( 石墨 )
4.热的良导体:( 金 银 铜 铁 铝 铅 )
热的不良导体:( 木材 棉花 皮革 塑料 油 水银 水 陶瓷 )
5.( 导热性 )( 空气 )( 空气 )( 导热 )( 保暖 )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 × )2.( × )3.( √ )4.( × )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
A 2. C 3. A 4. C
四、连线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木材
热的良导体 棉花


皮革


热的不良导体 铅
塑料
五、科学探究(共10分)
1.(每空1分,共7分)
( 塞子 )
( 真空 )
( 镀银 )
2.探究不同材料导热性实验。(3分)
答案不唯一,(学生填写的答案符合题意,合理即可)
实验名称 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热性
实验器材 烧杯,铝勺、塑料棒、木筷等
实验方法 把铝勺、塑料棒、木筷放在热水里,过3分钟后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结论 金属导热性强
六、简答题(每小题各5分,共10分)
人们是怎样合理利用材料的导热性的?(至少写3条)
铁做锅身,塑料做锅柄;
铁做暖气片,塑料做上面的开关;
不锈钢做开水壶,塑料做把手;
木材做勺子的把手。
答案不唯一,(学生填写的答案符合题意,合理即可)
保温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至少写3条)
房顶保温;
水管保温;
蔬菜大棚保温;
冬天穿棉衣、盖棉被;
热水壶装水保温等等。
答案不唯一,(学生填写的答案符合题意,合理即可)
图中是我们常见的保温瓶,你知道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吗?
木塞是热的( 不良导体 ),( 减少 )热传导和热对流,镀银可以减少热的(辐射 ),真空是为了( 减慢 )热量的散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