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西晋的建立
八王之乱
北方游牧
民族的内迁
司马炎灭 。
时间:
魏灭 。
263年
时间:
西晋的建立
266年
时间:
266年
建立者:
司马炎
都城:
洛阳
影响:
时间:
280年
意义:
西晋统一全国。
西晋灭 。
分封诸王手握重兵,势力强大;晋惠帝昏庸无能。
西晋从此衰落,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高潮。
时间:
内迁民族:
东汉魏晋时期
匈奴、鲜卑、羯、牴、羌
十六国组成:
北方 个,西南的 。
前秦
时间:
4世纪后期
皇帝:
氐族 苻坚
地区:
黄河流域
苻坚任用王猛改革。
原因:
统一
强大
原因:
目的:
蜀
魏
吴
争夺中央政权
15
成汉
收获
检测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离与民族交融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1.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的历史进程,感悟祖逖(tì)等人奋发激昂、报效国家的精神。
2.知道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3.认识到江南地区的开发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认识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
2、时空观念:通过《东形势图》和《南朝政权更迭图》让学生了解东晋、南朝各政权的统治范围。通过《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让学生了解北方人民南迁的地区,从而认识长江中下游以及东南沿海富裕的原因。
3、史料实证:通过实物“南朝青瓷莲花尊”和“南朝青瓷刻花单柄壶”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南朝的手工业发展水平 ;通过史料《晋书 食货志》了解江南开发的原因和成就。通过史料《史记·货殖列传》和《宋书》认识江南开发前后的变化。
4、历史解释:通过北方人口南迁使江南得到开发的学习,让学生认识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5、家国情怀:通过祖逖年轻时胸怀大志,勤奋练武,夜半闻鸡起舞,随时准备报效国家事迹的学习,激励同学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东晋的兴亡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
灭掉西晋。随后,镇守长
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rui)于
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
为都城,史称东晋。司马睿和南下的北方的山东大贵族王导交往密切,他当皇帝,得益于王导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导的堂兄王敦。王氏其他子弟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重用。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司马睿
阅读左边资料,说说西晋是如何灭亡的?
答:西晋的灭亡: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西晋经历八王之乱后元气大伤,刘渊乘机宣布独立,308年,刘渊建汉,遣子刘聪攻打洛阳,多次被击败。310年,刘聪杀新帝刘和,称帝,311年,刘聪、王弥攻破洛阳,掳走晋怀帝,史称永嘉之乱,晋愍(mǐn)帝于长安继立帝位,316年刘曜(yào)攻破长安,晋愍帝投降最后受辱被杀,至此西晋亡。
洛阳
建康
长安
范阳
前 秦
东 晋
黄 河
长 江
渤海
东
海
南 海
4世纪后期
前秦东晋对峙形势图
读课本89页正文第一段,说出西晋灭亡后,司马家族又建立了什么朝代?
答:建立:
东晋
司马睿
说出东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答:东晋建立的时间:
317年
建立者:
(公元317年)
司马睿
都城:
建康(今南京)
东晋的兴亡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
灭掉西晋。随后,镇守长
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rui)于
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
为都城,史称东晋。司马睿和南下的北方的山东大贵族王导交往密切,他当皇帝,得益于王导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导的堂兄王敦。王氏其他子弟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重用。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司马睿
阅读左边资料,说说西晋的统治有什么特点?
答:东晋的统治特点:
“王与马,共天下”。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
王导
王敦
开启了东晋门
阀政治格局。
东晋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
建康
洛阳
长安
东 晋
读课本89页正文第二段,说出东晋建立初期,人民的愿望是什么?做出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其原因是什么?
答:①东晋建立初期,人民的愿望:
多次北伐,曾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③结果:
未能恢复中原
④原因:
②做出的努力:
实现国家统一。
东晋北伐形势图
相关史事P90
南迁的北方人,怀念家乡,希
望晋朝能恢复中原。他们之中的杰
出人物祖逖(tì),为恢复中原作
出巨大努力。祖逖年轻时胸怀大志,
勤奋练武,夜半闻鸡起舞,随时准备报效国家。西晋末年,他流亡江南,要求司马睿出兵北伐。司马睿令其自行招募军队,祖逖只好带领亲族、同乡100多家,于313年渡江北上。船到中流,他站立船头,慷慨激昂地击楫(jí)说:“祖逖如不扫清中原,誓不再回江东!”跟随的人都被他的豪情壮志感动。渡江以后,他组织了一支2000多人的队伍,经过几年艰苦战斗,恢复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东晋建立以后,统治者腐朽软弱,偏安东南。祖逖忧愤而死。
读“相关史事”,说出东晋时期希望能恢复中原的是谁?他为恢复中原作出哪些努力?结果如何?
答:东晋希望恢复中原的是:
祖逖
为恢复中原作出的努力:
①勤奋练武,闻鸡起舞,准备报效
国家;
②要求司马睿出兵北伐;
③招募军队,渡江战斗;
④恢复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
结果:
没有恢复中原,祖逖忧愤而死。
东晋形势图
读课本90页正文第一段回答:
⑴东晋的统治情况如何?⑵东晋是何时灭亡的?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建康
东 晋
⑴答:东晋统治情况:
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⑵答:① 东晋的灭亡时间:
420年
② 灭亡原因:
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公元420年,大将刘
裕废除了东晋恭帝,自己
称帝,建立了南朝的宋国,
东晋灭亡。
刘裕
读左图:说出东晋时北方是什么时期?
东晋十六国形势图
十 六 国
答:东晋时北方是:
十六国时期
说出东晋十六国时期的社会特征。
答:东晋十六国时期的社会特征:
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建康
宋
北 魏
北 魏
洛阳
齐
建康
建康
邺
长安
西 魏
东
魏
梁
北齐
北
周
长安
邺
建康
陈
南朝政权更迭图
读课本90页正文第二段回答:什么是南朝?他们的都城在哪里?
南朝的政治
答:南朝指:
420-589年,中国南方相继出现的宋、齐、梁、陈四个王朝。
都城:
建康
刘裕
420年
479年
萧道成
502年
萧衍
557年
陈霸先
宋
齐
梁
陈
北 魏
宋
夷洲
宋武帝刘裕,字德舆。今江苏徐州人。
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
宋开国君主。
东晋时,他对内平定内乱,消灭割据
势力;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收复淮
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420年,刘裕代晋建“宋”。其统治期间,实施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422年因病逝世,终年六十岁。
读课本90页正文第三段回答:
⑴南朝时期疆域最大的是哪个朝代?
答:南朝疆域最大的是:
宋
⑵宋武帝、宋文帝统治时期采取什么治国措施?取得什么成效?有什么意义?
答:①宋武帝、宋文帝的治国措施:
轻徭薄赋。
②成效:
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刘裕
宋武帝
宋文帝
宋文帝刘义隆,宋武帝第三子,南
朝宋第三位皇帝。 420年,授镇西将军,
封宜都郡王。424年,即皇帝位。在位
期间,延续宋武帝刘裕治国方略,使社
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趋繁荣 ,史称“元嘉之治”。453年,为皇太子刘劭所弑,时年四十七岁。
③意义:
为江南的开发提供了重要条件。
南朝时,镇守地方的
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梁
武帝萧衍从地方起兵夺取
帝位后,放纵皇室成员和
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
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建康失守,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萧衍
读左边资料回答:从何时开始,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劣势?原因是什么?
原因:
南朝时,将领专权、统治腐败、战乱不断。
答:南朝处于劣势的时间:
梁武帝萧衍建立梁朝后。
梁武帝萧衍,字叔达,今江苏丹阳人。南朝梁开国皇帝。齐明帝时担任雍州刺史。500年,起兵攻讨东昏侯萧宝卷,拥戴南康王萧宝融称帝,次年攻陷建康。502年,接受萧宝融“禅位”,建立南梁。萧衍统治时期,政治上,留心政务,纠正宋、齐以来的弊政;尊崇门阀世族,宽待宗室。军事上抵御北魏南侵,维持了南北均势。548年,“侯景之乱”爆发,次年被囚死于建康台城,享年86岁。
(南朝的政治特征)
南朝牛车画像砖
左图是哪个朝代的画像砖?从图中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答:朝代:
南朝
历史信息: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推崇牛车
江南地区的开发
秦汉时期,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而江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有一部分流民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读资料回答: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哪里?
答:秦汉时期的经济重心:
黄河流域
经济重心
经济重心形成的标志,一般认为包括农业发展水平、人口数量、税收占国家财政收人总额比
例、手工业和商业城市经济综合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
读课本P91正文第二段和左图回答:
何时北方人民大批南迁?主要迁往哪些地区?
西晋末年。
答:⑴南迁时间:
黄
河
长 江
江 州
荆
州
益
州
梁 州
黄
河
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
长 江中下游地区
江
苏
浙江
福
建
广东
⑵迁往地区:
①主要长江中下游地区,江苏最多;
② 一部分迁往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
① 北方人的南迁,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答:开发原因:
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读课本P91“江南地区的开发”的第一、二段回答: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是什么?
江南地区的开发
秦汉时期,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而江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有一部分流民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当时的江南地区,不像北方那样战乱不休,社会比较安定。在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下,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包括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以及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这是水稻生产技术的重大进步;普遍实行了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地区还种植了双季稻,使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外,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③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
④ 民众共同努力。
读课本P91正文第三段和P92正文第一、二段回答:
江南开发表现在哪些方面?
当时的江南地区,不像北方那样战乱不休,社会比较安定。在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下,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包括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以及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这是水稻生产技术的重大进步;普遍实行了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地区还种植了双季稻,使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外,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南方的手工业也有了快速的进步。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答:江南开发表现:
⑴农业方面:
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兴修水利工程,生产技术改进,实现了精耕细作。
⑵手工业方面:
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⑶商业方面: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建康,是商业最活跃的大都市。
① 生产技术上,推广了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
答:农业生产技术上的发展状况:
②水稻由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水稻生产技术的重大进步)
当时的江南地区,不像北方那样战乱不休,社会比较安定。在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下,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包括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以及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这是水稻生产技术的重大进步;普遍实行了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地区还种植了双季稻,使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外,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③普遍实行了麦稻兼作。
④ 五岭以南种植双季稻。
读课本P91正文第三段和P92正文第一段回答:两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生产技术上的发展状况?
南朝青瓷莲花尊,
1956年出土于湖北武
汉钵盂山南齐墓,现
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整件器物做工精致,
釉色莹润,釉厚处呈
玻璃状,反映了南北
朝时期青瓷的烧造水平。莲花瓣纹饰与佛教文化关系密切。这件青瓷莲花尊不仅说明了当时制瓷技术的发展水平,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朝时佛教的兴盛。
南朝青瓷莲花尊
左图是哪个朝代的瓷器?称为什么?这件瓷器说明了什么?
答:朝代:
南朝
名称:
南朝青瓷莲花尊
说明:
说明了当时制瓷技术的发展水平,反映了南朝时佛教的兴盛。
南朝青瓷刻花单柄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这
件青瓷壶壶体饱满、浑圆。
胎体厚重,呈灰白色。壶
内壶外,均施青釉。釉色
青绿,釉厚处透明,具有
玻璃质感。此壶的造型沿
袭西晋时壶的样式,却又增强了装饰效果,提高了实用价值,堪称南朝青瓷的代表作品。
南朝青瓷刻花单柄壶
左图是哪个朝代的瓷器?称为什么?这件瓷器的价值什么?
答:朝代:
南朝
名称:
南朝青瓷刻花单柄壶
价值:
南朝青瓷的代表作品。
材料研读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fù],几乎家给人足矣。”
想一想: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①由于北方战乱,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②南方地区较安定,统治者也重视发展经济。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译文:
天下没有战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衣食都很充裕,几乎每家每户都能自给自足。
答: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知识拓展P92
东晋南朝时的海外贸易
江南地区的开发,也促进了海外贸易。东晋时与西方的大秦、波斯和中南半岛上的国家有往来贸易。南朝时,对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贸易增多,与东南亚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还同天竺以及西亚、欧洲、非洲等地区有商品贸易交往。当时的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都远超前代,并为后世海外交流的兴盛打下了基础。
说出东晋南朝时我国与哪些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当时的什么都远超前代?
答:⑴贸易往来:
①东晋时与大秦、波斯和中南半岛上的国家有往来贸易。
②南朝时,对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贸易增多,与东南亚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同天竺、西亚、欧洲、非洲等地区有商品贸易交往。
⑵远超前代的是:
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
课后活动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nòu·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则数郡饥。……鱼盐杞梓[qǐ zǐ]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对比一下,《史记》与《宋书》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什么不同
译文:
楚、越地区,土地广阔而人口稀少,以稻米为主食、鱼类做菜羹,有的地方用火烧去地面上的草木,然后放水漫灌,把草木沤[òu] 在地里作为肥料…(当地人)没有积蓄而多有贫穷。
译文:
江南地区作为一个国家(的基础)是非常昌盛的了…这里的土地广阔,出产丰盛,百姓勤勉于农业,如果有一年丰收就可以让数郡之内都不会挨饿。一渔业、盐业和伐木业的收益,可以滋养四面八方,丝绵布帛丰富,可以供天下百姓穿戴。
答:不同:
《史记》描述了江南尚未开发,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宋书》描述了江南开发后的景象,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发达。
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产量提高:手工业快速进步;商业城市繁荣
都城: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东晋的兴亡
南朝的政治
江南地区
的开发
西晋的灭亡
东晋的建立
东晋的统治
东晋的灭亡
起止时间:
朝代:
原因:
表现:
时间:
灭亡者:
316年
匈奴人
时间:
建立者:
317年
司马睿
建康
王导、王敦等人受重用。王与马,共天下
抵御了北方的军事威胁。
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原因:
东晋未年,政权落入武将之手。
灭亡时间:
420年
政治上:
军事上:
统治局面:
南朝时间
420年--589年
宋、齐、梁、陈
轻徭薄赋
统治局面:
民殷国富,社会安定
将领专权、统治腐败、战乱不断。
宋武帝、宋文帝统治:
政治特征:
北人南迁带去劳动力和工具、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社会比较安定。
农业技术发展:
已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
已经实行水稻育秧移栽,种植双季稻,麦稻兼作等
南朝的更替
总特征:
收获
检测
1.自魏晋以来,江南地区不断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南宋时,南方已经超过北方,成为中国经济的中心之一。导致宋代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的经济因素是( )
A.统治者采取恰当的政策
B.北人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
C.南方土地肥沃,气候适宜
D.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稳定
课堂练习
B
2.东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与下列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
A.八王之乱 B.祖狄北伐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课堂练习
A
3.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下列关于南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B.宋、齐、梁、陈都城都在建康
C.皇帝往往控制长江下游一带
D.宋武帝时,发生了大规模叛乱
课堂练习
D
4.“闻鸡起舞”、“中流击楫”,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典故。这两个成语称赞了哪一人物的报国志向( )
A.曹操 B.王导
C.祖逖 D.王敦
课堂练习
C
5.东汉末年,大批北方民众南迁,他们主要定居在( )
A.四川地区
B.岭南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淮河中下游地区
课堂练习
C
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其中人口达百万,经济最活跃的一个城市是( )
A.成都
B.洛阳
C.建康
D.长安
课堂练习
C
7.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
课堂练习
①大量田地被开垦
②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
③农业生产使用粪肥
④南方手工业也有了快速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8.下列有关东晋南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东晋偏安江南,都城在建康
B.南朝的第一个政权是“宋”
C.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D.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C
课堂练习
9.某中学历史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各项不能入选该主题的是( )
A.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国家的统一
D.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课堂练习
C
课后练习
商鞅变法
修都江堰
秦朝的建立
大泽乡起义
秦的灭亡
西汉的建立
西汉灭亡
东汉建立
黄巾起义
张骞第一次通西域
张骞第二次通西域
西汉对西域的管理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魏建立
蜀建立
吴建立
卫温到夷洲
1、写出下面历史事件相对应的时间。
魏灭蜀
西晋建立
西晋灭吴
西晋灭亡
东晋建立
南朝
开始
南朝
结束
课后练习
2、背第18课的知识点。
3、预习第19课。
谢谢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