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1-8单元综合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1-8单元综合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2-04 20:4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单元综合复习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对于了解自然现象和规律至关重要。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矿石粉碎 C.玉米酿酒 D.干冰升华
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 B.取用固体粉末 C.读液体体积 D.滴加液体
3.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B.空气可用于工业制备氮气和氧气
C.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4.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图中 n的值为10
C.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5.下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无须提前制备和收集
B.用塑料瓶代替集气瓶,实验更安全
C.该装置也可用于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制备、干燥和检验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黑色固体
6.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
C.原子中的粒子都不带电
D.物质都是由离子构成
7.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锰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为25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5
D.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g
8.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 )
A.2H B.2H2 C.H2 D.2H2O2
9. 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
B.在水中加入少许烧碱,能增强导电性
C.电解水实验表明,水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D.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高、效率低
10.电解水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粒子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③①② D.④①②③
11.下列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石墨制成金刚石 B.2gH2完全燃烧生成36gH2O
C.水变成汽油 D.冰转化成干冰
12.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右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
A.红磷 B.干冰 C.氯酸钾 D.食盐水
13.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人为本,关注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最清洁燃枓的是( )
A.天然气 B.乙醇汽油 C.氢气 D.煤气
14.下列在“关注地球一小时,参与环保低碳行动”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
A.骑“共享单车”出行 B.就地焚烧垃圾
C.道路洒水、空中喷雾 D.使用环保购物袋
15.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X Y Z B.X Z Y C.Y Z X D.Z Y X
16.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乙是反应物
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7.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石墨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硬度最大的物质
18.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
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改通O2片刻,熄灭酒精灯后,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实验过程②的a中无明显现象
C.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灯
D.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过程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19.下列四支试管中,铁钉锈蚀最快的是( )
A B C D
20.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充分反应(忽略挥发)。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60分)
21.有科学家认为“氢能将成为未来主要的能源”,图1是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氢能的两条理想途径。
(1)途径一“光电转换”过程中,光能转化为_______能,可较好解决传统制氢过程中效率低、_______等问题。
(2)途径二中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①请将图2中方框内微粒补充完整。________
②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和________均不发生改变。
③该反应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填化学符号)。
22.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稀盐酸和稀硫酸及以下仪器: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并收集CO2,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填序号);药品是_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若补充一种仪器__________(填仪器的名称),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氧气。
23.文宏同学利用“金属树”趣味实验来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为确保实验效果,CuCl2溶液和AgNO3溶液需现配。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2%的CuCl2溶液,应称量________g CuCl2,加水时应选用________mL的量筒。除量筒外,配制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
(2)向两个放有宣纸的培养皿中分别滴入适量CuCl2溶液、AgNO3溶液,再放入锌粒,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右图。
① 形成“铜树”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 仅用“铜树”和“银树”实验尚不能验证________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需补充一个实验来证明,应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可供选择的药品有:锌粒、铜丝、银丝、稀盐酸、CuCl2溶液、AgNO3溶液)。
24.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甲图中酒精灯上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____。
【提出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2,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否也有多种可能?
【作出猜想】猜想I:CO;猜想Ⅱ:CO2;猜想Ⅲ:___________。
【设计方案】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关闭K,点燃酒精喷灯和酒精灯,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喷灯和酒精灯,打开K,再通入一段时间氮气。
方案一:从定性观察角度判断
(1)实验时装置A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若B中无明显现象,D处的气体能点燃,则猜想___________(填序号)成立。
方案二:从定量计算角度判断:取一定量碳粉和4g氧化铜的混合物进行实验,并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
反应前的质量 反应后的质量
A(玻璃管+固体) m1 m2
B+C(广口瓶+混合液) m3 m4
(3)若猜想Ⅱ成立,则理论上(m4-m3)___________(m1-m2)(填“>”“<”或“=”)。
(4)若猜想Ⅲ成立且CuO全部转化成Cu,则参加反应的碳粉的质量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交流反思】实验开始前缓缓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5.过氧化钠(Na2O2)可用作防毒面具和潜艇等的供氧剂,其反应的原理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为了模拟该过程,小丽将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34.4g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吸收后,固体质量增加了5.6g。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原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比为   。
答案
1-20 CAABD ADBCC ABCBB BBADC
21.(1)电 能耗成本 (2)① ②质量 ③H、O
22.(1)锥形瓶 (2)①③④⑤ 石灰石和稀盐酸 (4)CO2+Ca(OH)2=CaCO3↓+ H2O (3)酒精灯
23.(1)6.0 50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2)①Zn+CuCl2=ZnCl2+Cu ②Cu、Ag(或铜、银) 铜丝、AgNO3溶液
24.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作出猜想】CO和CO2 【设计方案】(1)黑色粉末变为(光亮的)红色 (2)Ⅰ (3)= (4)0.3g25.(1)2Na2O2+2CO2=2Na2CO3+O2 (2)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