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4.4《鸿门宴》课件3 苏教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 4.4《鸿门宴》课件3 苏教版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2-29 08:3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高一语文4.4《鸿门宴》课件3(苏教版必修3)鸿门宴(第3课时)鸿门宴分析人物形象(刘邦和项羽)
分析项羽失败的原因
评价项羽
人物形象 刘邦:
圆猾狡诈,细心机警;
随机应变,善于用人;
能言善辩,勇毅果断;
能屈能伸,细致周密。人物形象 项羽:
自矜功伐,豪爽直率;
刚愎自用,胸无城府;
沽名钓誉,缺乏远见;
寡谋轻信,轻敌自大。


以上是我们从课文提供的信息中所分析到的俩人的性格特点,当然,要想全面把握这俩人的性格特点,我们还需要从下面几个片断全面入手——片断一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片断二秦末,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 先入关。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懔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懔悍,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项羽失败的原因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
刘邦则在劣势下忍辱负重,善于保全自己。
? 项羽刚愎自用,粗疏麻痹,拙于应变。
刘邦则善于采纳意见,虚心细致,随机应变。
项羽失败的原因项羽用人唯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
刘邦则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受命。
项羽养奸遗患,又自绝敌营内应,
刘邦则有奸必除,又能收敌为其所用。项羽失败的原因
下面是《史记全本新注》编者概括的有关项羽失败的原因项羽失败的原因 一、分裂天下,引起争斗;
二、背关怀楚,失去地利;
三、放逐义帝,诸侯叛乱;
四、专恃武力,失去民心;
五、自矜功伐,不善用人;
项羽失败的原因
下面我们看看刘邦在夺取天下后如何论述自己成功及项羽失败的原因的——项羽失败的原因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 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失败的原因
项羽本人对自己的失败又有何高见呢?我们从下面的《垓下歌》可见一斑——项羽失败的原因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评价项羽
下面我们先看看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项羽的评价——司马迁评价项羽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姓周的儒生)曰:“舜目盖(疑而未定的意思)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 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名胜,字涉。和吴广一起领导农民起义反秦)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齐、赵、韩、魏、燕)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楚怀王)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用武力征伐)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翻译:太史公(司马迁)说:我听周先生说:“舜的眼睛好象是双瞳孔。”又听说项羽也是双瞳孔。项羽难道是苗族(舜) 的后裔吗?(要不)怎么兴起得这么快呢!秦王朝政治失策,陈胜首先发难,(之后各路)豪杰蜂拥起义,一起争夺(天下),不可胜数。而项羽没有一尺一寸土地,乘着这形势(也)在田野中(乡间)起义,三年后,就率领五路诸侯消灭了秦王朝,把天下分封给各路王侯,(所有)政令(都)从项羽那发出,(他)号称为“霸王”。(他的帝)位虽然没有最终的结论,(他也是)近古以来未曾有过的(人物)啊。等到项羽怀念楚国离弃关中(回到楚国),放逐了楚怀王而立自己为王,(却要)怨恨王侯们背叛自己,难啦。(他)自己炫耀自己功勋,张显他自己的能力却不效法古人,称其为霸王的伟业,想用武力征伐管理天下,五年(内)最终亡了他的国家,自己死在东城,还不觉悟,也不自责,(这都是)过错啊。竟然说“天亡我(啊),不是(我)用兵的罪过啊”,这岂不是谬误啊! 评价项羽
下面是历代文人墨客对项羽的评价——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改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从诗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
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
名钓誉的错误,最终落得自刎乌江
的下场。这里毛泽东引用这段历史
事实,意在号召中国共产党人和全
军指战员利用占领南京以后的解放
战争节节胜利的有利形势,将革命
进行到底,彻底消灭蒋家王朝。1.下列加点字解释全正确的一组
①目似瞑,意(神情)暇甚
②项王则受壁,置(摆设)之坐上
③卮酒安足辞(推辞)
④此亡秦之续(连续)耳
⑤其意(目的)常在沛公也
⑥大礼不辞小让(谦让)
⑦沛公起如(往)厕
⑧沛公则置(安置)车骑
A.①③⑤⑦ B.②③⑥⑧
C.②④⑥⑦ D.①④⑤⑧综合练习题:答案:A2.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
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沛公不胜桮杓
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④范增数目项目
⑤令将军与臣有郤 ⑥秋毫不敢有所近
⑦拔剑切而啖之 ⑧张良出,要项伯
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A.①③④⑤ B.②⑤⑦⑧
C.②④⑥⑧ D.①②⑤⑨答案:D。 ①距通拒,内通纳;②桮通杯;③倍通背;⑤郤通隙;⑧要通邀。⑨蚤通早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沛公军霸上 ②党以身翼蔽沛公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籍吏民,封府库
⑤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
⑥项伯杀人,臣活之
⑦爽心悦目
A.①③④/②⑤/⑥⑦ B.①②⑤/③④/⑥⑦
C.②⑥⑦/③④⑤/① D.③⑥/⑤⑦/①②④答案:A。 ①驻扎,名作动;②象鸟的翅膀一样,名作状;③使眼色,名作动;④登记,名作动;⑤象对待兄长一样,名作状;⑥使……活,使动用法;⑦使……爽快,使……愉快,使动用法。4.下列句子不属同类句式的一项
A.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B.藉何以至此
C.因击沛公于坐
D.得复见将军于此答案:B。
A、“以事”,状语后置;
B、“何”作宾语,前置;
C、“于坐”,状语后置;
D、“于此”,状语后置。5.写出下列语句所含的成语(2分)
A.秋毫不敢不所近( )
B.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C.劳苦而功高如此( )
D.项庄拔剑舞,其意在沛公( )答案:
A、秋毫无犯
B、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C、劳苦功高
D、项庄舞剑,意在沛公11.将下列几句话译成现代语:
①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②君安与项伯有故?
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①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②你怎么和项伯有旧交情?③希望您把我不敢忘恩负义的情况,都告诉项王。6.典型的语言描写能形象地刻画人物个性特点.读下面语言片断, 试说明反映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恰当的填在各片断之后的括号中,并写出人物姓名。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②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
③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
④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
A.刚愎自用 B.憨直磊落
C.豪壮威严 D.骄横气盛
E.忠直老谋 F.气急败坏
G.机敏狡诈 H.不亢不卑答案:
①G;
②C;
③B;
④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