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子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中存在多种与生命活动相关的“骨架”、“支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B.生物大分子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C.双链DNA分子以两条链之间的氢键作为基本支架
D.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物质运输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2.下列有关遗传病及其预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单基因遗传病多属罕见病
B.青少年型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
C.遗传咨询是优生的措施之一
D.适龄生育能降低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3.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是通过反射进行的
B.脊髓是调节内脏活动的低级中枢,通过它可以完成简单的内脏活动,如排尿、排便等
C.脑干中也有许多重要的调节内脏活动的基本中枢,如调节呼吸运动的中枢
D.小脑是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4.在血液中,胆固醇通过与磷脂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LDL)颗粒进行运输。下图是大多数动物细胞通过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摄取LDL的途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网格蛋白有被小泡;覆盖有网格蛋白衣被的运输小泡。介导从质膜和高尔基体开始的小泡运轴。)
A.胞内体属于动物细胞生物膜系统的一部分
B.LDL的摄取及处理过程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C.LDL受体的形成过程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参与
D.功能越复杂的动物细胞膜胆固醇含量越多
5.下图是某细胞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下列有关该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上的①主要与物质运输有关
B.②和④都表示蛋白质,其中最可能表示水通道蛋白的是②
C.③中磷脂分子的排列方式与其头部疏水和尾部亲水的特性有关
D.若该细胞为神经元,则钾离子从A面运输到B面需消耗ATP
6.如图为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糖浓度降低时,X激素可促进肌糖原及肝糖原的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B.某糖尿病病人胰岛素的含量比正常人高,该患者患糖尿病最可能的原因是胰岛素受体少
C.某人因体内产生了能攻击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而导致的糖尿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D.血糖调节的基本方式是神经一体液调节,切除垂体后对血糖调节影响很大
7.如图为人体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某一途径,其中过程②进行的场所位于( )
A.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内膜 C.线粒体基质 D.线粒体外膜
8.二倍体植物(AaBbCcDd)一条染色体上的4个基因的分布和表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
A.这4个基因与其等位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
B.酶4与精氨琥珀酸结合后,酶4的形状发生改变
C.该二倍体植株自交后代中能产生精氨酸的个体所占比例是3/4
D.该二倍体生物图中基因A,B,C,D之间能发生基因重组
9.某同学进行实验并记录结果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
A.用高倍镜观察苔藓的叶肉细胞,可以看到叶绿体均匀分布
B.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使用的染色剂为龙胆紫或醋酸洋红
C.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可以将RNA染成绿色,DNA染成红色
D.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它可把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10.下列关于DNA结构与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脱氧核苷酸由磷酸基团、脱氧核糖和碱基三部分组成
B.DNA中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C.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D.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在细胞分裂间期复制加倍
11.图示①~④的反应可发生在细胞生物膜上,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可发生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与细胞中部赤道板的形成有关
B.②可发生于胰岛B细胞的内质网中,形成的产物具有升血糖的作用
C.③可发生于叶绿体的内膜上,与此反应同时发生的还有ATP的形成
D.④可发生于线粒体的内膜上,此反应生成的ATP可用于①和②过程
12.某人进行有关酶特性的实验,操作如表所示。预计三支试管的颜色变化分别是
A.I、III为蓝色;II为砖红色 B.I、III为无色;II为砖红色
C.I、II、III均为砖红色 D.I、III为砖红色;II为无色
13.HIV是艾滋病的病原体,其组成元素及化合物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为含氮碱基,组成DNA的碱基共4种
B.HIV的遗传信息储存在B(RNA)中
C.b为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组成
D.HIV中的大分子A至少含有21种氨基酸
14.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
B.转化形成的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中含有R型细菌的遗传信息
C.艾弗里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若用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离心后(细菌未裂解)可检测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15.人在恐惧时,交感神经兴奋使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使心率和呼吸加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激素调节 B.该过程中肾上腺素的特定靶器官是心脏
C.该实例中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D.胃周围的组织液检测不到肾上腺素
16.海水稻又称耐盐碱水稻,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目前,袁隆平及其团队选育出了38个不同品种的耐盐水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工选择可以提高水稻产生耐盐碱的突变率
B.在盐碱地种植水稻,可以诱发其产生耐盐碱的突变
C.培育耐盐碱、高产水稻新品种最快速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
D.耐受相同盐度的水稻间没有地理隔离,故不会产生生殖隔离
17.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级神经中枢是孤立地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的
B.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小脑
C.成人可以有意识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二者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发育程度不同
D.在医院做尿检时,在没有尿意的情况下一般不可能排出尿液
18.下列关于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B.静息时,细胞膜仅对K+有通透性,K+外流
C.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Na+内流
D.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兴奋传导的基础
19.人体通过多种调节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寒冷时主要由骨骼肌战栗产热 B.人体的蒸发散热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
C.温热时血管舒张是通过体液调节实现的 D.寒冷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20.下列有关真核生物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基因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C.基因中只有一条核苷酸链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1.图表示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的信号分子都是通过血液进行运输,并作用于特定的受体
B.若①是肾上腺素,则靶细胞可能是肝细胞,结果是使肝糖原分解
C.若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则①可能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因为神经调节需要经过突触,所以该调节方式比神经调节速度快
22.假说—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是孟德尔探索遗传定律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下列结合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中两种性状的比例应为1:1”属于假说内容
B.“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所得后代中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1:1”属于实验检验
C.“性状由遗传因子控制,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演绎推理内容
D.“用F1高茎豌豆植株自交”的目的在于对假说及演绎推理的结论进行验证
23.下列关于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及其分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雌激素可引发女性皮下脂肪的积聚和骨盆变宽
B.下丘脑垂体束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腺垂体
C.腺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可作用于性腺和下丘脑,分别起到促进和抑制作用
D.孕激素的主要作用促进子宫收缩,并刺激乳房准备哺乳
24.下列关于某二倍体动物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的时期有同源染色体
B.染色体组数加倍的时期不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C.染色体和DNA数目相等的时期一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
D.染色单体和DNA数目相等的时期一定都有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5.三种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长素类似物α-萘乙酸(NAA)的作用模式如图,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均为非蛋白质的小分子有机物
B.甲的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C.乙通过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生长
D.丙能促进果实成熟
二、非选择题:50分
26.草莓是盐敏感植物,盐胁迫会影响草莓产量。科研人员在无土栽培条件下,利用盆栽法分别研究钙盐和钠盐对草莓生理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不同盐胁迫对草莓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处理 叶绿素a(100mmoL/L) 叶绿素b(100mmoL/L)
对照组 1.276 0.678
NaCl 1.078 0.521
CaCl2 1.016 0.506
注:气孔导度是指气孔的开放程度
(1)草莓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分布在_________上,其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_________。分离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________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在滤纸条扩散的速率不同。
(2)表中结果显示,两种盐胁迫会使__________含量下降,导致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_________________减少。
(3)根据下图中显示气孔导度的变化趋势分析(气孔导度是指气孔的开放程度),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增加,气孔导度下降,导致___________的吸收速率降低,将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阶段。
(4)综合以上研究发现,盐胁迫影响了_____________,使光合作速率下降,进而影响草莓的产量。
27.小鼠是遗传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科研人员发现小鼠的毛色有黑色和灰色,小鼠的尾形有直尾和弯尾,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毛色由B/b控制,尾形由D/d控制。科研人员让一只灰毛直尾雌鼠和一只黑毛弯尾雄鼠交配多次,子一代(数量足够多)中 雌雄小鼠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均为黑毛弯尾:灰毛弯尾:黑毛直尾:灰毛直尾=1:1:1:1。不考虑突变、交叉互换以及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子代的表现型,不能确定两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请利用上述材料设计一个实验通过一次杂交以确定黑毛与灰毛的显隐性关系,请简述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控制尾形的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若直尾为显性,可以从子一代中选择_____进行一次交配,来确定控制尾形的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写出两种方案)______________。
(3)若上述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根据上述实验可知,两对等位基因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8.某种植物茎的高度有高茎和矮茎,由一对等位基因( A/a)控制,花的颜色有紫色和白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且只要含B基因或D基因就表现为紫花。用纯合的高茎紫花植株与纯合的矮茎白花植株做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高茎紫花,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矮茎白花=45:3:15:1。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回答下列问题:
(1)三对等位基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_______ (填“是”或“否”),亲本中高茎紫花的基因型为_______,矮茎白花的基因型为_______。
(2)将F1高茎紫花进行测交实验,所得子代有_______种基因型,_______种表现型。
(3)F2中矮茎紫花植株有___种基因型,其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_____。
(4)将F2中高茎植株自交,所得子代中高茎与矮茎之比为_______。
(5)将某植株X与矮茎白花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矮茎白花=1:1:1:1,则植株X的基因型为_______。
29.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会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如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神经递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
(2)若抗体结合到呼吸道上皮细胞﹐再次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这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
(3)图中的激素分子与免疫细胞上的______________相结合, 使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体内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细胞间信息交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种)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的。
(5)T细胞活性下降,引起机体生成抗体能力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调节的目的是确保内环境的稳态,即内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科研人员为了研究某种植物的叶片提取液对患有糖尿病的大鼠血糖浓度降低的效果,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实验材料与药剂: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30只、该植物叶片提取液、蒸馏水、血糖测定仪、链脲佐菌素溶液。
②实验步骤:
Ⅰ.取30只健康大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丙三组,给甲、乙两组大鼠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丙组大鼠不做处理;
Ⅱ.用血糖测定仪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统计;
Ⅲ.每天给甲组的每只大鼠灌喂该植物叶片提取液2 mL,每天给乙、丙两组的每只大鼠灌喂蒸馏水2 mL,连续灌喂4周,其间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
Ⅳ.4周后,用血糖测定仪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
③实验结果:
(1)链脲佐菌素能破坏或损伤大鼠的胰岛______细胞,导致大鼠体内胰岛素含量缺乏。胰岛素的作用是能促进组织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实验步骤Ⅰ中给甲、乙两组大鼠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甲、乙两组形成对照,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患有糖尿病的大鼠的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偏高,可用斐林试剂对甲、乙、丙三组大鼠的尿液进行检测,______组大鼠的尿液不发生颜色反应。
(4)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3.D 4.D 5.D 6.B 7.C 8.D 9.C 10.D 11.D 12.A 13.B 14.B 15.C 16.C 17.C 18.B 19.A 20.C 21.B 22.B 23.A 24.B 25.D26.(1) 类囊体薄膜(类囊体、基粒均可) 蓝紫光 层析液
(2) 叶绿素a和叶绿素b(或叶绿素) ATP和NADPH
(3) CO2 暗反应
(4)叶绿素含量和CO2吸收量
27.(1)让子代中的黑(灰)毛雌雄果蝇进行交配,观察后代是否会出现性状分离。若出现性状分离,则黑(灰)毛为显性性状;若不出现性状分离,则黑(灰)毛为隐性性状。
(2) 卷毛雌鼠或直毛雌鼠与直毛雄鼠 方案一:从子一代中选择卷毛雌鼠与直毛雄鼠进行一次交配,观察并统计后代雌雄中表现型及比例,若后代雌鼠全为直毛,雄鼠全为卷毛,则确定控制尾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后代雌雄鼠中直毛和卷毛比例为1∶1,则确定控制尾形的基因不位于X染色体上。
方案二:从子一代中选择直毛雌鼠与直毛雄鼠进行一次交配,观察并统计后代雌雄中表现型及比例,若后代雌鼠全为直毛,雄鼠有直毛和卷毛,且比例为1:1,则确定控制尾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后代雌雄鼠中直毛和卷毛比例为3∶1,则确定控制尾形的基因不位于X染色体上。
(3)可能
28.(1) 是 AABBDD aabbdd
(2) 8 4
(3) 8 1/5
(4)5:1
(5)AaBbdd或AabbDd
29.(1)胞吐
(2)过敏反应
(3) 特异性受体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4)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至少答对两个)
(5)T细胞活性下降后,淋巴因子的分泌量减少,且呈递抗原信息的能力降低,影响了B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的过程,使抗体生成量减少
(6) 成分和理化性质 必要条件
30.(1) B 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
(2) 制备患有糖尿病的大鼠模型 是否灌喂该植物叶片提取液
(3)丙
(4)该植物的叶片提取液对患有糖尿病的大鼠血糖浓度降低的作用明显,但不能使血糖浓度降低到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