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知道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了解三大战役的基本情况,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的影响。
3.理解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4.从解放战争的结果中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学习目标
材料二:“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
——1936年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新形势,要求在解放区更加普遍深入地开展土地制度改革,以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支援解放战争。然而当时中国农村的土地占有情况如何?毛泽东认识到什么问题?
1947年中国农村人口与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
材料一:
存在问题:
中国土地占有情况不均衡;
土地制度不合理
要为农民解决土地问题,适时调整土地政策,重视农民的利益。
认识: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背景
①时间:
②法令:
1947年
《中国土地法大纲》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③土改总路线: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翻身农民丈量土地
贫雇农代表分土地给农民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的工作和斗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分到土地后喜悦的农民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有什么作用
材料一: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老百姓高呼的口号有“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 ,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
材料二:
解放区的农民送亲人参军
农民组成担架队积极支援前线
使农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为什么选大别山为战略进攻的地点?
①大别山地区国民党力量薄弱;
②大别山地处武汉和南京中间,战略位置很重要。占领大别山可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 。
重
点
南京
武汉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军队 总兵力 机动 兵力 形势 装备 后方 士气
人民解放军 280 万人 优于敌军 主动 大为 改善 巩固 高昂
国民党军队 365 万人 不足 被动 略战 优势 危机四伏 低落
2.1948年7月 敌我力量对比
1.歼灭国民党军精锐200多万,国民党军队主力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
国统区的饥民
反饥饿游行示威
国民党的力量严重削弱,共产党的力量显著增强,
决战时机来到
长春
沈阳
锦州
塔山
黑山
营口
辽宁
吉林
辽 北
安
东
热 河
河 北
关门打狗
围锦打援
解放东北全境
辽沈战役
(1948.9.12
--1948.11.2)
解放军:
国民党:
300
万人
290
万人
林彪
罗荣桓
辽沈战役指挥者林彪(中)、罗荣桓(右)刘亚楼(左)等在作战前线
中间突破
解放区农民踊跃支前
斯大林说:“奇迹!奇迹!60万打败80万,这真是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
结合统计表与图片说说“奇迹”的原因?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与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平津战役
(1948.11.29--1949.1.31)
指挥员:
聂荣臻 罗荣桓 林彪
参战部队:
东北人民解放军
华北人民解放军
瓮中捉鳖
分割包围先打两头
傅作义
作用:
和平解放北平,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三大战役(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关门打狗
猛虎掏心
瓮中捉鳖
名称 东北 华北 华东 中原 西北
解放军 70万 20万 42万 20万 7万
国民党 55万 55万 60万 75万 30万
平津战役,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为渡江作战奠定基础
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1949年3月,为迎接人民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新中国的建立,中共中央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党的工作重心:乡村——城市
党的奋斗目标:把中国逐渐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党的工作作风:谦虚、谨慎 、不骄、不躁、艰苦奋斗
党的政治、经济、外交各项政策。
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
进京赶考
(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南京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1927—1949)
渡江战役
江阴
湖口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钟山风雨起苍黄”中“钟山”是指什么地方
“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战役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表达了毛泽东怎样的革命思想
南京
渡江战役
表达了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将革命进行到底!
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原因
材料二:解放战争时期……(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财富骤然增至200亿美元之多,达到发展顶峰,垄断金融、工矿业等;滥发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从人民那里掠夺了无数的财富。 ——王桧林《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准海战役中,广大群众踊跃捐献粮食、担架、独轮车,帮助解放军筑路、修桥、转运伤员、运送物资。许多解放区的农民表示:“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这场战役的指挥者之一陈毅感慨地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浙教版《历史与社会》
材料一:1947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机关及解放军总部撤离延安。毛泽东说:“人有失地,地终可得。有地失人,必将人地皆失。”此后,毛泽东指示人民解放军采用灵活机动的“蘑菇”战术,将敌人磨得精疲力竭,然后消灭。
——华师大版 八上历史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作战方针正确
②国民党官僚资本主义集团经济腐败,失民心
③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赢得人民大力支持
3.结果:人民分得了土地,支持革命
辽沈战役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①时间:1947年
淮海战役
时间:1949年4月
影响: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平津战役
1.背景:
2.概况:
②法令:《中国土地法大纲》
③土改总路线:
4.意义: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千里跃进大别山
①时间:1947年6月
②领导:刘伯承、邓小平
③军队: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④影响:揭开战略进攻序幕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3.渡江战役---南京解放
2.三大战役---战略决战
课堂小结